CN221994800U - 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994800U CN221994800U CN202322821112.0U CN202322821112U CN221994800U CN 221994800 U CN221994800 U CN 221994800U CN 202322821112 U CN202322821112 U CN 202322821112U CN 221994800 U CN221994800 U CN 2219948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connector
- pressing elastic
- plug
- socket
-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5 iro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其供锁扣于一具一插座电连接器之面板,所述面板界定复数插口,主要包括:插头电连接器、胶体壳及铁壳,胶体壳供包覆具线缆之插头电连接器,胶体壳界定的安装部于两对应侧面分别界定至少一卡槽,铁壳安装于安装部且界定上顶面、下底面及二连接于上顶面及下底面之两侧壁面,各侧壁面设置至少一对应所述卡槽定位之定位件,按压弹性件由上顶面及下底面分别朝插头电连接器方向延伸且于一端界定卡钩部,透过按压弹性件由面板穿设插口,并由卡钩部卡扣于面板,使插头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插座电连接器,而插头电连接器可稳定地电性连接插座电连接器而不会发生松脱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按,跟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地推陈出新,线缆插头连接器已成为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附属产品。而习知的线缆插头连接器有不分方向支持正反插、支持更快的传输速率、能实现快速充电以及支持数据传输等多种功能,具有很强大的扩展性。
有鉴于此,对应上述线缆插头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则会被安装于车上的电子设备、计算机主机、电视、服务器等需要作连讯息传输或是电力传输的使用环境,现行一般的线缆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对接方式,仅只能透过本身结构进行卡固,因此十分容易因碰撞或震动而脱落,尤其被应用的环境属于容易发生震动、或是需要稳定插接的情况下,因此,如何让线缆插头连接器可稳定插接于插座连接器,且不会有松脱风险的结构设计则为本发明欲解决之问题。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之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之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之目的及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由铁壳上顶面及下底面延伸的按压弹性件穿设插口,并由卡钩部卡扣于面板,使插头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插座电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可稳定地电性连接插座电连接器而不会发生松脱情况。
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在于:利用按压弹性件上的按压凸部可让使用者能更轻易的控制按压弹性件的按压深度,能精准且操作方便的控制插头电连接器电性对插座电连接器进行插拔。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由于按压弹性件位于面积大于侧壁面的上顶面及下底面,因此更方便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对于手较大的人而言可更轻松且容易地对按压弹性件按压。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系一种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其供锁扣于一具一插座电连接器之面板,该面板界定复数插口,其包括:一胶体壳,其供包覆一具线缆之插头电连接器,该胶体壳界定一安装部,该安装部于两对应侧面分别界定至少一卡槽;以及一铁壳,其安装于该安装部,该铁壳界定一上顶面、一下底面及二连接于该上顶面及该下底面之两侧壁面,各该侧壁面分别设置一对应该卡槽定位之定位件,该上顶面及该下底面分别朝该插头电连接器方向延伸一按压弹性件,该按压弹性件于一端界定一卡钩部,邻近该卡钩部形成一按压凸部,由各该按压弹性件穿设该插口,并由该卡钩部卡扣于该面板,使该插头电连接器电性连接该插座电连接器。
优选地,其中该卡钩部系短于该插头电连接器前端位置。
优选地,其中该卡钩部由该按压弹性件朝外侧弯折以供穿设该插口并卡扣于该面板。
优选地,其中该胶体壳采埋入射出(insert molding)包覆该插头电连接器及该线缆。
优选地,其中该胶体壳位于该安装部且对应该按压弹性件形成一斜面,该斜面与该按压弹性件之间界定一按压空间。
优选地,其中该斜面由该安装部朝该插头电连接器方向倾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铁壳结合胶体壳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插头电连接器锁夹连接插座电连接器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未对按压弹性件按压之结构示意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对铁壳上按压弹性件按压之操作示意图。
符号说明
插头电连接器1、线缆10、胶体座12、胶体壳2、安装部20、卡槽200、斜面22、铁壳3、上顶面30、下底面32、按压弹性件300、320、按压空间301、321、卡钩部302、322、按压凸部304、324、侧壁面34、定位件36、面板4、插口40、插座电连接器5。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立体分解示意图及铁壳结合胶体壳之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其供锁扣于一具一插座电连接器5之面板4,该面板4界定复数插口40,主要包括:插头电连接器1、胶体壳2及铁壳3,其中胶体壳2采埋入射出(insert molding)包覆具线缆10之插头电连接器1,胶体壳2界定安装部20,安装部20于两对应侧面分别界定至少一卡槽200,铁壳3安装于安装部20,其中铁壳3界定上顶面30、下底面32及二连接于上顶面30及下底面32之两侧壁面34,各侧壁面34设置有定位件36,定位件36对应卡槽200定位,上顶面30及下底面32分别朝插头电连接器1方向延伸按压弹性件300、320,按压弹性件300、320于一端界定一卡钩部302、322,邻近卡钩部302、322形成按压凸部304、324,由各按压弹性件300、320穿设插口40,并由卡钩部302、322卡扣于面板4,使插头电连接器1电性连接插座电连接器5。
前述中的卡钩部302、322短于插头电连接器1前端位置,且卡钩部302、322由按压弹性件300、320朝外侧弯折以供穿设插口40并卡扣于面板4。另外,胶体壳2位于安装部20且对应按压弹性件300、320形成一斜面22,斜面22与按压弹性件300、320之间界定一按压空间301、321,斜面22由安装部20朝插头电连接器1方向倾斜。
一并参考图4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插头电连接器锁夹连接插座电连接器之立体结构示意图、对铁壳上按压弹性件按压之操作示意图及未对按压弹性件按压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插头电连接器1及插座电连接器5皆为Typc-C电连接器。由各图中可知,插头电连接器1主要先焊接线缆10再由埋入射出(insert molding)方式对插头电连接器1与线缆10焊接的部位进行成形出一胶体座12,完成插头电连接器1与线缆10的制作后,在进行第二次的埋入射出(insert molding),使得胶体壳2包覆插头电连接器1后端、整个胶体座12及线缆10前端,借此达到整体性的固定,而后再将铁壳3安装于安装部20,铁壳3各侧壁面34上的定位件36对应卡槽200定位。由上述结构可知,完成插头电连接器1、胶体壳2及铁壳3的组装后,用户在进行插头电连接器1插接插座电连接器4时,可采用直接将上顶面30及下底面32的按压弹性件300、320被迫卡入插口40或先对按压弹性件300、320按压再卡入插口40,两者差异仅在安插时产生的卡扣手感与声音,当以直接插入按压弹性件300、320被迫卡入插口40时,用户无须对按压弹性件300、320施压,按压弹性件300、320前端的卡钩部302、322会抵顶于面板4的插口40周边,透过抵顶的前推力量使按压弹性件300、320向外撑开后插入插口40,再透过按压弹性件300、320本身的材料弹性恢复位置,进而达到卡扣效果。另一种,先对按压弹性件300、320按压再卡入插口40,则在插接时不会产生卡扣手感与声音,使用者必须先对按压弹性件300、320上的按压凸部304、324内压,此时卡钩部302、322之间距离会缩小到小于插口40,因此,当插头电连接器1插入插座电连接器4时,卡钩部302、322可直接在无抵触的状态下,插入插口40并抵顶面板4,以达到卡扣的效果,无论是哪一种操作方式,由于按压弹性件300、320位于面积大于侧壁面34的上顶面30及下底面32,因此更方便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对于手较大的人而言可更轻松且容易地对按压弹性件300、320按压。
上述两种皆为插接方式,至于插头电连接器1脱离插座电连接器4,则参考图5,由图中可知,当脱离插头电连接器1之前,使用者须先对铁壳3上顶面30及下底面32位置的按压弹性件300、320,透过按压凸部304、324使各卡钩部302、322内压,此时卡钩部302、322之间距离会缩小到小于插口40,因此,插头电连接器1才能够脱离插座电连接器4。
上述中的按压弹性件300、320在按压时,由于胶体壳2位于安装部20且对应按压弹性件300、320会形成斜面22,而斜面22与按压弹性件300、320之间界定有按压空间301、321,因此按压弹性件300、320受到按压时,透过按压空间301、321能透有足够空间内缩,让各卡钩部302、322之间距离缩短,进而使插头电连接器1脱离插座电连接器4,或是便于插接。借此可让卡钩部34穿过插口40卡住面板4时,插头电连接器1刚好能完全地与插座电连接器5电性连接,且不会有过松或过紧造成导接不完全的情况发生。
Claims (6)
1.一种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其供锁扣于一具一插座电连接器之面板,所述面板界定复数插口,其特征在于:
一胶体壳,其供包覆一具线缆之插头电连接器,所述胶体壳界定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于两对应侧面分别界定至少一卡槽;以及
一铁壳,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铁壳界定一上顶面、一下底面及二连接于所述上顶面及所述下底面之两侧壁面,各所述侧壁面分别设置一对应所述卡槽定位之定位件,所述上顶面及所述下底面分别朝所述插头电连接器方向延伸一按压弹性件,所述按压弹性件于一端界定一卡钩部,邻近所述卡钩部形成一按压凸部,由各所述按压弹性件穿设所述插口,并由所述卡钩部卡扣于所述面板,使所述插头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插座电连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部系短于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前端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部由所述按压弹性件朝外侧弯折以供穿设所述插口并卡扣于所述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壳采埋入射出包覆所述插头电连接器及所述线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壳位于所述安装部且对应所述按压弹性件形成一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按压弹性件之间界定一按压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由所述安装部朝所述插头电连接器方向倾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21112.0U CN221994800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21112.0U CN221994800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994800U true CN221994800U (zh) | 2024-11-12 |
Family
ID=93368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821112.0U Active CN221994800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994800U (zh) |
-
2023
- 2023-10-20 CN CN202322821112.0U patent/CN2219948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976865B2 (en) |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pull mechanism | |
US6890205B1 (en) |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locking member | |
US1156328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 |
CN103972703B (zh) | 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WO2022135541A1 (zh) | Usb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 |
TWM607831U (zh) | 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 | |
CN110197980A (zh) | 导电端子和电连接器 | |
CN221994800U (zh) | 铁壳双面锁夹式连接器结构 | |
CN101512849B (zh) | 连接器装置 | |
CN221994798U (zh) | 铁壳双侧锁夹式连接器结构 | |
CN107425356B (zh) | 一种车用电连接器组件 | |
US6186833B1 (en) | Hybrid connector with audio jack | |
US20070287330A1 (en) | Audio jack | |
CN2389431Y (zh) | 电连接器总成 | |
CN221994801U (zh) | 双壳双面锁夹电连接器结构 | |
CN218101883U (zh) | 插线板 | |
CN221994802U (zh) | 双壳式锁夹电连接器结构 | |
CN221102602U (zh) | 锁夹电连接器结构 | |
CN221994799U (zh) | 双面锁夹电连接器结构 | |
US7077690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lider member | |
CN211655218U (zh) | 一种车载线端连接器及车载存储结构 | |
JP3124414U (ja) | ジャックコネクタ | |
CN2257623Y (zh) | 带固定装置的电连接器 | |
CN119864676A (zh) | 双壳式锁夹电连接器结构 | |
JP3287797B2 (ja) | ジャック、プラグ及び接続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