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957070U - 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和屋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和屋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957070U
CN221957070U CN202420255344.6U CN202420255344U CN221957070U CN 221957070 U CN221957070 U CN 221957070U CN 202420255344 U CN202420255344 U CN 202420255344U CN 221957070 U CN221957070 U CN 221957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fireproof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2553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海建
叶吉
宋桃
王泰雄
叶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shun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shun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shun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shun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2553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957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957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957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和屋面系统。板材包括:保温防火防水单元,包括主体区和沿主体区周侧分布的卡合连接区,卡合连接区包括至少在一个方向上相对设置于主体区两侧的容置部和搭接部,保温防火防水单元包括:压型钢板,包括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在第二方向上通过连接部间隔的多个压型部;保温层,对应主体区及搭接部层叠设置于压型钢板的第一表面,并对各压型部至少部分的填充,以形成保温部;防火覆盖层,层叠设于保温层背向压型钢板的一侧;对应容置部未被保温层及防火覆盖层填充部分的压型部形成容置腔;防水层,对应主体区层叠设于防火覆盖层背向保温层的一侧,并在主体区设有搭接部的一侧设置突出于主体区的防水搭接部。

Description

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和屋面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和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钢屋面单层屋面系统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压型钢板结构层、保温层、防火覆盖层和防水层,其中压型钢板用螺钉固定于檩条,保温层、防火覆盖层则用螺钉固定于压型钢板上。屋面系统各层次是相互独立的,分别包装、运输、安装,然后在屋面上组合在一起。另与之接近的为双层夹芯板,其上下各有一层金属板,两层金属板间为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常用的有发泡聚氨酯和岩棉,四周分别采用金属板包裹形成边框。
但传统的单层屋面系统安装步骤较多,需要的安装固定件和人工安装费用也较多,工期较长。夹芯板安装时采用拼接处理,无论横缝还是纵缝均存在密封不严实的现象;由于夹芯板金属边框的存在,使得屋面保温层不连续,在接缝位置容易出现冷桥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能够使屋面板材的保温层和防水层连续,且能够通过防水搭接部与相邻板材的防水层密封连接,在接缝位置不容易出现冷桥现象,减少屋面安装的工序,缩短施工时间。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包括:
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保温防火防水单元包括主体区和沿主体区周侧分布的卡合连接区,卡合连接区包括至少在一个方向上相对设置于主体区两侧的容置部和搭接部,保温防火防水单元包括:
压型钢板,包括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在第二方向上通过连接部间隔的多个压型部,压型部由压型钢板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凸出形成;
保温层,对应主体区及搭接部层叠设置于压型钢板的第一表面,并对各压型部至少部分的填充,以形成保温部;
防火覆盖层,层叠设于保温层背向压型钢板的一侧;其中,对应容置部未被保温层及防火覆盖层填充部分的压型部形成容置腔;
防水层,对应主体区层叠设于防火覆盖层背向保温层的一侧,并在主体区设有搭接部的一侧设置防水搭接部,防水搭接部突出于主体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容置部和搭接部沿主体区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容置部和搭接部沿主体区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设置,搭接部与容置部相互卡合以将相邻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密封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防水搭接部对应于搭接部,在主体区沿第一方向设于与容置部相对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防水搭接部对应于搭接部,在主体区沿第二方向设于与容置部相对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防水搭接部对应于搭接部,在主体区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设于与容置部相对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主体区沿第二方向未被保温层和防火覆盖层填充部分的压型钢板和压型部形成容置部,主体区沿第二方向与容置部相对的一侧设有搭接部,搭接部由保温层和防火覆盖层叠层且突出于主体区形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主体区沿第二方向与容置部相对设置的搭接部上部连接有连接卷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容置部由压型钢板向背离保温层的方向设置,搭接部对应于容置部由保温层向压型部延伸形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容置部由与压型钢板的连接端至背离保温层的一端渐缩成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容置部背离保温层的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呈开口由大到小的梯形、圆弧形、三角形中的一种,搭接部与容置部相匹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容置部内设有密封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密封胶设于容置腔的下部或底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屋面系统,包括:上述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以及支承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檩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屋面系统包括多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多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呈阵列分布,相邻的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中一者的容置部与另一者的搭接部相互扣合连接;以及相邻的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中一者的搭接部上部的防水搭接部与另一者的防水层密封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和屋面系统,通过将压型钢板、保温层、防火覆盖层及防水层复合在一起,利于板材的工业化生产,能够使屋面板材的保温层连续,并通过防水搭接部和相邻板材的防水层密封连接,在接缝处不容易出现冷桥现象。同时,减少屋面安装的工序,缩短施工时间,降低安装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沿截面线A-A的剖面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与连接卷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型钢板;100、压型部;2、保温层;200、保温部;3、防火覆盖层;4、容置部;40、容置腔;5、搭接部;6、密封胶;7、防水层;70、防水搭接部;8、连接卷材;W、第一方向;L、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指出的,传统的屋面系统安装,由于压型钢板结构层、保温层、防火层、防水层是分别进行安装、固定,不仅需要多套安装、固定的零部件,安装步骤较多,这导致安装工期也较长,叠加现在的人工安装成本高昂,使得板材安装成本增加。而夹芯板由于金属边框的存在使得屋面保温层不连续在接缝处容易出现冷桥现象。冷桥现象是指房屋建筑由于其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室内外温度差异较大,在房屋的外墙转角、内外墙交角、楼屋面与外墙搭接角的区域范围等屋内外的连接处,由于导热系数变大,热传递能力增强,导致局部温度骤降,屋内的热空气遇冷形成水雾,水雾进而吸附于墙面的现象。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在对现有技术进行研究及改进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和屋面系统。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进行介绍。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包括: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保温防火防水单元包括主体区和沿主体区周侧分布的卡合连接区,卡合连接区包括至少在一个方向上相对设置于主体区两侧的容置部4和搭接部5,保温防火防水单元包括:压型钢板1,包括均沿第一方向W延伸、在第二方向L上通过连接部间隔的多个压型部100,压型部100由压型钢板1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凸出形成;保温层2,对应主体区及搭接部5层叠设置于压型钢板1的第一表面,并对各压型部100至少部分的填充,以形成保温部200;防火覆盖层3,层叠设于保温层2背向压型钢板1的一侧;其中,对应容置部4未被保温层2及防火覆盖层3填充部分的压型部100形成容置腔40;防水层7,对应主体区层叠设于防火覆盖层3背向保温层2的一侧,并在主体区设有搭接部5的一侧设置防水搭接部70,防水搭接部70突出于主体区。
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通过将压型钢板、保温层、防火覆盖层及防水层在工厂复合在一起,利于板材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还能够减少屋面安装的工序,缩短施工时间,降低安装的成本。且通过容置部4和搭接部5能够使屋面板材的保温层连续,实现对外部冷源与屋内的隔断,在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接缝处不容易出现冷桥现象。同时,防水层在主体区设置搭接部的一侧设置的防水搭接部,使得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能够与邻接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防水层密封连接,进一步隔绝冷源与建筑屋面内部,起到保温、防水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不再采用钢板直接接触,相邻板材间采用非金属拼接材料形成的拼接缝更严密,密封性能更好。保温层和防水层均为非金属材料,相比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和热胀冷缩性能均相对较弱,也可使板材进一步起到更好的其密封效果和防水效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主体区是指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由压型钢板1、保温层2、防火覆盖层3和防水层7层叠组合形成的保温防火防水区域;压型钢板1与屋面连接的压型部100是指可根据屋面所需的形状,将钢板压制出横截面为梯形、半圆形、三角形之一的棱,即压型部,用于与支承屋面的支架及檩条连接。第一方向可以指保温防火防水单元的长度方向,也可以指保温防火防水单元的宽度方向。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方向是指保温防火防水单元的宽度方向W。容置部4和搭接部5位于主体区沿宽度方向W相对的两侧,以通过主体区第一方向W即宽度方向相对两侧的容置部4和搭接部5将宽度方向相邻的两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连接在一起。连接部是指压型钢板1位于相邻的压型部100之间的部分。如图2所示,第一表面是指压型钢板1与保温层2连接的一面,第二表面是指压型钢板1背离保温层2的一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块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同一方向上相对设置于主体区两侧的容置部和搭接部,呈相互卡合关系,以通过容置部和搭接部的卡合,使两块相邻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在该方向上密封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在工厂将压型钢板、保温层、防火覆盖层和防水层四种结构层复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减少安装工人现场安装所耗费的精力。从而在安装时减少屋面安装的层次,降低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安装时间。同时,将三种结构层复合在一起,节约了保温层、防火覆盖层、防水层安装、固定用的零部件,进一步降低生产、安装的劳务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各种零部件对保温层、防火覆盖层、防水层的破坏,整体保温、防火、防水效果更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保温层可以使用聚氨酯(PU)、聚异尿酸酯(PIR)。防火覆盖层可以使用水泥加压板、耐火石膏板、玻镁板。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防水层7使用防水卷材制成,防水卷材可选用、聚乙烯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TPO高分子卷材中的任一种,或SBS沥青改性防水卷材。
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通过将保温层2、防火覆盖层3和防水层7直接拼接接触,以及容置部4与搭接部5的配合,使得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间的拼接缝更严密,密封性能更好,进一步隔断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外部冷源与建筑屋面内部,在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接缝处不容易出现冷桥现象。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容置部4沿主体区下部压型钢板1第一方向W的一侧边部设置,搭接部5在压型钢板1第一方向W另一侧的边部与容置部4相对设置。对于第二方向L相对的两侧边则不做处理,沿第二方向L相邻的两块保温防水一体化板材中相邻的两侧边则可接触连接,并通过密封材料将相邻的两块保温防水一体化板材间的间隙密封,然后再通过与防水层相同材质的密封条分别与两块保温防水一体化板材的防水层焊接,以使防水层一体密封连接。如图4所示,主体区沿第二方向L与容置部4相对设置的搭接部5上部连接有连接卷材8,通过连接卷材8横跨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短边方向,将两块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防水层密封防水连接。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保温层本身是具有防火性能的,再加上防火覆盖层,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防火等级更高。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连接卷材8可选用与防水层相同或不同的防水卷材支撑,以能够将连接卷材与防水层密封防水连接为限。
在第一方向W相邻的两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中,其中一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中的搭接部5卡合于第一方向W上另一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中的容置部4,实现第一方向W相邻两块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密封连接。并通过将主体区长边方向的防水搭接部70与相邻的保温防火放水一体化板材的防水层7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实现防水层的连接,进一步起到防水、保温的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压型钢板1的长边方向预留的容置部4,用于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自身的固定;以及与容置部4卡合的搭接部5配合,方便与另一块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搭接安装,进而实现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在第一方向W的连接和密封。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容置部4和搭接部5沿主体区第二方向L相对的两侧设置,以使在第二方向L相邻的两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中,其中一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中的搭接部5卡合于第二方向L另一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中的容置部4。实现第二方向L相邻两块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密封连接。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方向L是指主体区的平面中垂直于第一方向W的方向。第一方向W是指主体区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L则对应是指主体区垂直于宽度方向的长度方向。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防水搭接部70对应于搭接部5,在主体区沿第一方向W设于与容置部4相对的一侧设置,以便在第一方向W上将相邻的两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中一者的防水搭接部70密封连接于另一者的防水层7上,实现第一方向W上相邻的两块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密封连接。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防水搭接部70对应于搭接部5,在主体区沿第二方向设于与容置部4相对的一侧设置,以便在第二方向L上将相邻的两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中一者的防水搭接部70密封连接于另一者的防水层7上,实现第二方向L上相邻的两块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密封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防水搭接部70不仅可以对应于搭接部5在第一方向W或者第二方向L单独设置。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防水搭接部70也可以对应于搭接部5在第一方向W和第二方向L同时设置,以在第一方向W和第二方向L上与相邻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密封防水连接。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容置部4由压型钢板1向背离保温层2的方向设置,搭接部5对应于容置部4由保温层2向压型部100延伸形成。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将容置部4和搭接部5从压型钢板1向背离保温层2的一侧设置,使得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之间便于连接,并且连接位置均处于压型钢板1的下部,在连接后不影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板面平整度。同时,还能够利用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自身的重力对搭接部位进行压紧,与固定部件共同起到固定作用,使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更加稳定的连接并固定,构成建筑的屋面。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容置部4由与压型钢板1的连接端至背离保温层2的一端渐缩成型。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压型部100可以和搭接部5具有相同的形状,也可以单独设置成不同于搭接部5的形状。
示例性地,压型部100可以是横截面为梯形的形状,搭接部5的横截面也为梯形。或者压型部100的横截面为矩形,搭接部5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或三角形。
示例性地,如图1和2所示,容置部4向远离保温层2的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呈开口上大下小的梯形,其中,容置部4由压型钢板1的一侧端先向远离保温层的方向斜向延伸,再向远离压型钢板的方向水平延伸,再向靠近压型钢板的方向延伸,其延伸部位围设形成一横截面呈梯形的容置部4,该处的容置部未被保温层和防火覆盖层填充形成容置腔40。搭接部5对应的由保温层2自突出于压型钢板1的第一表面向背离保温层2的方向延伸,形成一横截面为梯形、具有突出的实体结构的搭接部5,以与容置部4的容置腔40的形状相匹配、卡合,实现复合保温防火板材之间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置部4背离保温层2的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弧形或者三角形,搭接部5具有与容置部4相匹配的形状,具有相应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或三角形的实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腔40的深度小于或等于压型部100由压型钢板1的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方向突出的厚度。以使容置部和搭接部的扣合连接不影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与檩条的安装。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容置部4内设有密封胶6。可选地,密封胶6设于容置腔40的底部或下部。密封胶6沿容置腔40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密封胶6增加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连接后彼此之间的气密性。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密封胶6设于压型钢板1长边方向的容置腔40的底部。在使用时,先在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长边容置腔40的底部提前粘结双面的密封胶带,并将密封胶带的胶带隔离膜撕去,将另一块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搭接部5卡合于容置部4的容置腔40内压住密封胶带,大大增加了本申请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在屋面铺设后的气密性。示例性的,密封胶6可以使用丁基胶。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主体区沿第二方向L未被保温层2和防火覆盖层3填充部分的压型钢板1和压型部100形成容置部4,主体区沿第二方向L与容置部4相对的一侧设有搭接部5,搭接部5由保温层2和防火覆盖层3叠层且突出于主体区形成,以与第二方向L的容置部4相匹配,使第二方向L相邻的两块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密封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该搭接部5在图3中未示出亦可表明其结构是清楚地。沿第二方向L相对设置的容置部4上也设有密封胶6。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压型钢板1和压型部100在第二方向L的相对两侧,容置部4可以是适应于压型钢板1和压型部100未被保温层2和防火覆盖层3填充的形状,即容置部4由未保温层2和防火覆盖层3填充部分形成。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具有与搭接部5匹配的形状,其横截面为如三角形、半圆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形成屋面最外侧的一侧外部不设置容置部或搭接部,以形成无边框的、外周侧平整的屋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屋面系统,包括上述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以及支承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檩条。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檩条位于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下方,且间隔设置,以对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进行支撑,进行形成屋面系统。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屋面系统包括多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多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呈阵列分布,相邻的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中一者的容置部4与另一者的搭接部5相互扣合连接;以及相邻的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中一者的搭接部5上部的防水搭接部70与另一者的防水层7密封连接。
在工厂生产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时,工厂提前确认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保温防火防水单元的短边搭接裁剪的尺寸,仅对保温层、防火覆盖层和防水层进行切割,但不剥离这三个结构层,这样保证了产品的完整性,避免了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在运输过程中的变形、破坏;在安装时,将切割后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保温层、防火覆盖层和防水层剥离,并撕去密封胶带的隔离膜后,分别在其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各自安装搭接另一块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以形成建筑的屋面。相连接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长边、短边通过自身保温层的连接、拼装,形成无金属边框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并实现保温层的连续,将外部冷源与屋内的屏蔽与隔断,避免了现有的夹芯板由于存在金属边框带来的保温不连续、冷桥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屋面系统的整体保温性能。另外,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在长、短边密封胶带的设置,也使屋面系统的气密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应的,在位于建筑边部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可以不设置容置部或搭接部,以使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与建筑更好的密封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保温防火防水单元包括主体区和沿主体区周侧分布的卡合连接区,卡合连接区包括至少在一个方向上相对设置于主体区两侧的容置部(4)和搭接部(5),保温防火防水单元包括:
压型钢板(1),包括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在第二方向上通过连接部间隔的多个压型部(100),所述压型部(100)由所述压型钢板(1)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凸出形成;
保温层(2),对应主体区及所述搭接部(5)层叠设置于所述压型钢板(1)的第一表面,并对各所述压型部(100)至少部分的填充,以形成保温部(200);
防火覆盖层(3),层叠设于所述保温层(2)背向所述压型钢板(1)的一侧;其中,对应所述容置部(4)未被所述保温层(2)及所述防火覆盖层(3)填充部分的所述压型部(100)形成容置腔(40);
防水层(7),对应主体区层叠设于所述防火覆盖层(3)背向所述保温层(2)的一侧,并在所述主体区设有所述搭接部(5)的一侧设置防水搭接部(70),所述防水搭接部(70)突出于所述主体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4)和所述搭接部(5)沿主体区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设置;和/或
所述容置部(4)和所述搭接部(5)沿主体区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搭接部(70)对应于所述搭接部(5),在所述主体区沿第一方向设于与所述容置部(4)相对的一侧;和/或
所述防水搭接部(70)对应于所述搭接部(5),在所述主体区沿第二方向设于与所述容置部(4)相对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区沿所述第二方向未被所述保温层(2)和所述防火覆盖层(3)填充部分的所述压型钢板(1)和所述压型部(100)形成所述容置部(4),所述主体区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容置部(4)相对的一侧设有搭接部(5),所述搭接部(5)由所述保温层(2)和所述防火覆盖层(3)叠层且突出于所述主体区形成;和/或
所述主体区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容置部(4)相对设置的所述搭接部(5)上部连接有连接卷材(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4)由所述压型钢板(1)向背离所述保温层(2)的方向设置,所述搭接部(5)对应于所述容置部(4)由所述保温层(2)向所述压型部(100)延伸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4)由与所述压型钢板(1)的连接端至背离所述保温层(2)的一端渐缩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4)内设有密封胶(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6)设于所述容置腔(40)的下部或底部。
9.一种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以及支承所述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的檩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屋面系统包括多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多个保温防火防水单元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呈阵列分布,相邻的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中一者的所述容置部(4)与另一者的所述搭接部(5)相互扣合连接;以及相邻的保温防火防水单元中一者的所述搭接部(5)上部的所述防水搭接部(70)与另一者的所述防水层(7)密封连接。
CN202420255344.6U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和屋面系统 Active CN221957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55344.6U CN221957070U (zh)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和屋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55344.6U CN221957070U (zh)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和屋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957070U true CN221957070U (zh) 2024-11-05

Family

ID=93275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255344.6U Active CN221957070U (zh)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和屋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957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4317A (zh) 柔性防水与钢楼承板组合轻质屋面施工方法
CN217379352U (zh)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外窗安装构造
CN221957070U (zh) 一种保温防火防水一体化板材和屋面系统
CN115853109B (zh) 一种超低能耗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1219326U (zh) 复合保温防火板材和屋面系统
CN110331814B (zh) 全域化模块快装方舱和异形铝型材、对接铝材及工法
CN215054632U (zh) 光伏屋顶结构
JP6862024B1 (ja) 遮熱鋼板構造
CN114319732A (zh) 一种防水隔热光伏一体化屋面构造及施工方法
CN213653886U (zh) 一种轻钢龙骨墙板以及插接式墙体
CN221798944U (zh) 融合镜板、屋面结构和建筑物
CN206941977U (zh) 一种柔性防水保温轻质屋面
CN221761151U (zh) 融合镜板、屋面结构和建筑物
CN204570957U (zh) 建筑用真空绝热保温层和保温系统
CN221920035U (zh) 屋面结构和建筑物
CN114278050A (zh) 一种节段预制保温隔热型装配式结构风道及其施工方法
CN222413760U (zh) 屋面结构板材及隔汽保温防水屋面系统
CN221168202U (zh) 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保温产能一体化板
CN222667342U (zh) 适用于钢结构屋面的保温结构
CN218061070U (zh) 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板及具有光伏支撑装置的一体化板
CN216890767U (zh) 一种高强度热反射型聚乙烯隔汽膜
CN219710790U (zh) 天沟节点
CN216740232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近零能耗建筑外墙系统的断热桥结构
CN212689250U (zh) 一种压型钢板屋面与复合板山墙泛水连接结构
CN221399986U (zh) 钛镁防火板轻钢夹心板快装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