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938085U - 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938085U CN221938085U CN202420359543.1U CN202420359543U CN221938085U CN 221938085 U CN221938085 U CN 221938085U CN 202420359543 U CN202420359543 U CN 202420359543U CN 221938085 U CN221938085 U CN 2219380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sweat
- fixed
- elastic
- cushio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844 anti-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4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4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4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5000003301 Ceiba pentandr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4000146553 Ceiba pentandr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10000004243 sweat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包括第一垫体、第二垫体和第三垫体,所述第一垫体的左侧固定有弹力圈,所述第三垫体的右侧固定有第一硅胶垫,所述第三垫体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第二硅胶垫,所述第三垫体的上表面设有抑菌机构,所述第二垫体的右侧设有调节机构。该易安装的汽车坐垫,通过海绵层可以提升第三垫体进行坐着的舒服性,通过耐磨层可以提升第三垫体的耐磨性能,通过吸汗透气层可以进行吸汗,吸汗透气层具有透气吸汗性能,降低汗液渗透到第三垫体的内部,通过吸汗透气层与抑菌层的相互配合可以对第三垫体上的汗液进行吸收并抑菌,降低因第三垫体吸收汗液产生细菌,从而导致发臭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坐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
背景技术
汽车的大大普及已使之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所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的舒适度不但直接影响驾乘人员的驾乘感受,而且还影响到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尤其是承载人体的汽车座椅,为了改善驾乘人员的驾乘感受,人们往往在汽车座椅上铺设一层汽车坐垫。
例如中国专利中CN208615765U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汽车坐垫,涉及汽车坐垫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垫体、第二垫体和第三垫体,所述第一垫体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杆与第二垫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体的左侧面与弹力带的前后两端缝接,所述第一垫体的右侧面通过第一魔术贴与枕垫的左侧面粘接,所述第二垫体的左侧面缝接有两个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二垫体的右侧面通过第三魔术贴与腰靠的左侧面粘接,该便于安装的汽车坐垫,通过设置枕垫、腰靠、第二魔术贴、第一弹力带、限位板和硅胶垫,不需要多次的对座椅进行套接,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拆洗,而且在行驶过程中枕垫和腰靠能够有效的帮助驾驶人员调整正确的坐姿,降低了使用人员的驾驶疲劳,提高了使用的效果。
上述专利虽然便于进行安装的汽车坐垫,且该专利第三垫体中只设置了气垫和通孔,结构较为简单,其他结构未进行公告,当第三垫体的上表面粘有汗液的时候会渗透到第三垫体的内部并滋生细菌,进而坐垫出现发臭的情况,降低了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具备能对将汗液进行吸收并抑菌,提升实用性等优点,解决了第三垫体中只设置了气垫和通孔,结构较为简单,其他结构未进行公告,当第三垫体的上表面粘有汗液的时候会渗透到第三垫体的内部并滋生细菌,进而坐垫出现发臭的情况,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包括第一垫体、第二垫体和第三垫体,所述第一垫体的左侧固定有弹力圈,所述第三垫体的右侧固定有第一硅胶垫,所述第三垫体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第二硅胶垫,所述第三垫体的上表面设有抑菌机构,所述第二垫体的右侧设有调节机构;
所述抑菌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三垫体上表面的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上表面固定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的上表面固定有吸汗透气层,所述吸汗透气层的上表面固定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上表面开设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透气孔。
进一步,所述吸汗透气层为尼龙纤维层,所述耐磨层为尼龙层。
进一步,所述抑菌层为木棉纤维层,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所述透气孔均匀分布在耐磨层的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垫体右侧的第一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的右侧粘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所述第一魔术贴勾面右侧设有固定组件。
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魔术贴勾面右侧前后两侧的固定绳,前后侧所述固定绳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腰靠枕,前后侧所述固定绳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弹力固定圈,所述第一弹力固定圈的底端与腰靠枕的顶端相贴合,前后侧所述固定绳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弹力固定圈,所述第二弹力固定圈的顶端与腰靠枕的底端相贴合。
进一步,所述腰靠枕在固定绳的外侧做上下线性移动,所述第一弹力固定圈和第二弹力固定圈的大小相等。
进一步,所述第一垫体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一弹性连接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片的底端与第二垫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垫体的左侧固定有第二弹性连接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片的左侧与第二垫体的右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易安装的汽车坐垫,通过海绵层可以提升第三垫体进行坐着的舒服性,通过耐磨层可以提升第三垫体的耐磨性能,通过吸汗透气层可以进行吸汗,吸汗透气层具有透气吸汗性能,降低汗液渗透到第三垫体的内部,通过吸汗透气层与抑菌层的相互配合可以对第三垫体上的汗液进行吸收并抑菌,降低因第三垫体吸收汗液产生细菌,从而导致发臭的情况。
2、该易安装的汽车坐垫,第一魔术贴勾面可以在第一魔术贴毛面的右侧上下移动并进行粘接,能对腰靠枕的高度进行调节,然后可以将前后侧的第一弹力固定圈和第二弹力固定圈在前后侧固定绳的外侧进行同步上下移动,可以再次调节腰靠枕的水平高度,前后侧第一弹力固定圈和第二弹力固定圈可以将腰靠枕进行限位固定在前后侧固定绳的外侧,第一弹力固定圈和第二弹力固定圈均具有弹性,进而便于适用不同身高的群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抑菌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垫体、2第二垫体、3第三垫体、4弹力圈、5第一硅胶垫、6第二硅胶垫、7抑菌机构、701海绵层、702抑菌层、703吸汗透气层、704耐磨层、705透气孔、8调节机构、801第一魔术贴毛面、802第一魔术贴勾面、803固定绳、804腰靠枕、805第一弹力固定圈、806第二弹力固定圈、9第一弹性连接片、10第二弹性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包括第一垫体1、第二垫体2和第三垫体3,第一垫体1的左侧固定有弹力圈4,第三垫体3的右侧固定有第一硅胶垫5,第三垫体3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第二硅胶垫6,第三垫体3的上表面设有抑菌机构7,抑菌机构7对将汗液进行吸收并抑菌,提升实用性,第二垫体2的右侧设有调节机构8,调节机构8能对腰靠枕804的高度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垫体1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一弹性连接片9,第一弹性连接片9的底端与第二垫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垫体2左侧的前侧固定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二魔术贴毛面,第二垫体2左侧的后侧固定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二魔术贴勾面,通过弹力圈4、两个第二魔术贴毛面和两个第二魔术贴勾面可以将坐垫进行快捷安装在汽车座椅上,方便进行安装坐垫,第三垫体3的左侧固定有第二弹性连接片10,第二弹性连接片10的左侧与第二垫体2的右侧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2,为了对将汗液进行吸收并抑菌,提升实用性,本实施例中的,抑菌机构7包括固定在第三垫体3上表面的海绵层701,海绵层701的上表面固定有抑菌层702,抑菌层702的上表面固定有吸汗透气层703,通过海绵层701可以提升第三垫体3进行坐着的舒服性,通过耐磨层704可以提升第三垫体3的耐磨性能,通过数量不少于两个的透气孔705可以提升第三垫体3的透气性,吸汗透气层703的上表面固定有耐磨层704,耐磨层704的上表面开设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透气孔705。
本实施例中的,吸汗透气层703为尼龙纤维层,耐磨层704为尼龙层,抑菌层702为木棉纤维层,数量不少于两个的透气孔705均匀分布在耐磨层704的上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吸汗透气层703可以进行吸汗,吸汗透气层703具有透气吸汗性能,降低汗液渗透到第三垫体3的内部,通过吸汗透气层703与抑菌层702的相互配合可以对第三垫体3上的汗液进行吸收并抑菌,降低因第三垫体3吸收汗液产生细菌,从而导致发臭的情况。
请参阅图3,为了对腰靠枕804的高度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机构8包括固定在第二垫体2右侧的第一魔术贴毛面801,第一魔术贴毛面801的右侧粘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802,第一魔术贴勾面802右侧设有固定组件。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魔术贴勾面802右侧前后两侧的固定绳803,前后侧固定绳80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腰靠枕804,前后侧固定绳803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弹力固定圈805,第一魔术贴勾面802可以在第一魔术贴毛面801的右侧上下移动并进行粘接,能对腰靠枕804的高度进行调节,然后可以将前后侧的第一弹力固定圈805和第二弹力固定圈806在前后侧固定绳803的外侧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再次调节腰靠枕804的水平高度,第一弹力固定圈805的底端与腰靠枕804的顶端相贴合,前后侧固定绳803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弹力固定圈806,第二弹力固定圈806的顶端与腰靠枕804的底端相贴合,腰靠枕804在固定绳803的外侧做上下线性移动,第一弹力固定圈805和第二弹力固定圈806的大小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前后侧第一弹力固定圈805和第二弹力固定圈806可以将腰靠枕804进行限位固定在前后侧固定绳803的外侧,第一弹力固定圈805和第二弹力固定圈806均具有弹性,进而便于适用不同身高的群体。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1)通过海绵层701可以提升第三垫体3进行坐着的舒服性,通过耐磨层704可以提升第三垫体3的耐磨性能,通过数量不少于两个的透气孔705可以提升第三垫体3的透气性,通过吸汗透气层703可以进行吸汗,吸汗透气层703具有透气吸汗性能,降低汗液渗透到第三垫体3的内部,通过吸汗透气层703与抑菌层702的相互配合可以对第三垫体3上的汗液进行吸收并抑菌,降低因第三垫体3吸收汗液产生细菌,从而导致发臭的情况。
(2)第一魔术贴勾面802可以在第一魔术贴毛面801的右侧上下移动并进行粘接,能对腰靠枕804的高度进行调节,然后可以将前后侧的第一弹力固定圈805和第二弹力固定圈806在前后侧固定绳803的外侧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再次调节腰靠枕804的水平高度,前后侧第一弹力固定圈805和第二弹力固定圈806可以将腰靠枕804进行限位固定在前后侧固定绳803的外侧,第一弹力固定圈805和第二弹力固定圈806均具有弹性,进而便于适用不同身高的群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包括第一垫体(1)、第二垫体(2)和第三垫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体(1)的左侧固定有弹力圈(4),所述第三垫体(3)的右侧固定有第一硅胶垫(5),所述第三垫体(3)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第二硅胶垫(6),所述第三垫体(3)的上表面设有抑菌机构(7),所述第二垫体(2)的右侧设有调节机构(8);
所述抑菌机构(7)包括固定在第三垫体(3)上表面的海绵层(701),所述海绵层(701)的上表面固定有抑菌层(702),所述抑菌层(702)的上表面固定有吸汗透气层(703),所述吸汗透气层(703)的上表面固定有耐磨层(704),所述耐磨层(704)的上表面开设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透气孔(7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透气层(703)为尼龙纤维层,所述耐磨层(704)为尼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702)为木棉纤维层,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所述透气孔(705)均匀分布在耐磨层(704)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固定在第二垫体(2)右侧的第一魔术贴毛面(801),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801)的右侧粘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802),所述第一魔术贴勾面(802)右侧设有固定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魔术贴勾面(802)右侧前后两侧的固定绳(803),前后侧所述固定绳(80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腰靠枕(804),前后侧所述固定绳(803)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弹力固定圈(805),所述第一弹力固定圈(805)的底端与腰靠枕(804)的顶端相贴合,前后侧所述固定绳(803)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弹力固定圈(806),所述第二弹力固定圈(806)的顶端与腰靠枕(804)的底端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枕(804)在固定绳(803)的外侧做上下线性移动,所述第一弹力固定圈(805)和第二弹力固定圈(806)的大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体(1)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一弹性连接片(9),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片(9)的底端与第二垫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垫体(3)的左侧固定有第二弹性连接片(10),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片(10)的左侧与第二垫体(2)的右侧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359543.1U CN221938085U (zh) | 2024-02-27 | 2024-02-27 | 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359543.1U CN221938085U (zh) | 2024-02-27 | 2024-02-27 | 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938085U true CN221938085U (zh) | 2024-11-01 |
Family
ID=93249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359543.1U Active CN221938085U (zh) | 2024-02-27 | 2024-02-27 | 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938085U (zh) |
-
2024
- 2024-02-27 CN CN202420359543.1U patent/CN2219380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1938085U (zh) | 一种易安装的汽车坐垫 | |
CN212698220U (zh) | 一种现代多媒体功能式座椅 | |
US20020152553A1 (en) | Travel pillow securing to bucket seats | |
TW201240630A (en) | Backrest cushion structure | |
CN206765870U (zh) | 一种汽车座椅 | |
CN206079772U (zh) | 一种坐姿矫正椅 | |
CN214822761U (zh) | 一种汽车座椅的高舒适性通风型泡绵 | |
CN210027140U (zh) | 一种散热透气汽车坐垫 | |
CN214929209U (zh) | 一种车辆工程座椅 | |
CN201029630Y (zh) | 一种座椅 | |
CN211242502U (zh) | 一种弹簧床 | |
CN209534812U (zh) | 一种耐磨性强的汽车配件 | |
CN211195950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坐垫 | |
CN218986417U (zh) | 一种透气型汽车坐垫 | |
CN216256290U (zh) | 一种会计人员办公休息两用装置 | |
CN221129505U (zh) | 一种可支撑可调节枕头的垫子 | |
CN221285196U (zh) | 座椅垫 | |
CN205930348U (zh) | 一种汽车座椅 | |
JP4610060B2 (ja) | クッション、人体支持具および乗物用椅子 | |
CN210591517U (zh) | 一种耐磨车载制冷坐垫 | |
CN205686234U (zh) | 可翻转的车用靠枕 | |
CN221090583U (zh) | 一种导热良好的汽车座椅 | |
CN221105305U (zh) | 一种具有腰部支撑功能的座椅 | |
CN217771859U (zh) | 一种透气好的护士凳 | |
CN215621560U (zh) | 一种高寿命汽车座椅面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