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903147U - 一种水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903147U CN221903147U CN202420260980.8U CN202420260980U CN221903147U CN 221903147 U CN221903147 U CN 221903147U CN 202420260980 U CN202420260980 U CN 202420260980U CN 221903147 U CN221903147 U CN 2219031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ttle
- push rod
- connecting rod
- connecting axle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壶,包括壶体、壶把、壶嘴盖、以及联控机构,所述联控机构包括铰接于壶把的推杆和连杆,所述壶嘴盖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杆的前端,所述连杆的后端与所述推杆的前端铰接连接,所述推杆的前端还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所述通槽,所述通槽内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压抵所述第一连接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水壶可实现自动关盖壶嘴,无需用户手动顶起推杆来盖上壶嘴,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壶。
背景技术
一般,水壶由带壶嘴的壶体,连接有壶嘴盖组件的壶把构成,壶把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壶嘴盖组件活动的控制机构,使用时,只需要触碰控制机构来控制壶嘴盖组件的活动,便能打开壶嘴,而无需要自行摘下或放上壶嘴盖。目前,用于控制壶嘴盖组件的控制机构主要为推杆和连杆,推杆、连杆、壶嘴盖组件依次铰接连接,用户通过按压推杆,推杆通过连杆推动壶嘴盖组件摆动,从而打开壶嘴,通过顶起推杆,推杆通过连杆推动壶嘴盖组件反向摆动,从而关盖壶嘴,但是,要顶起推杆,用户手部绕覆到壶把后侧,将推杆顶起,较为繁琐,当用户忘记顶起推杆,或当推杆没有完全恢复原位时,壶嘴盖与壶嘴之间无法完全盖合,容易发生倒洒,也容易引发卫生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关盖壶嘴的水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壶,包括壶体、壶把、壶嘴盖、以及联控机构,所述联控机构包括铰接于壶把的推杆和连杆,所述壶嘴盖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杆的前端,所述连杆的后端与所述推杆的前端铰接连接,所述推杆的前端还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所述通槽,所述通槽内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压抵所述第一连接轴。
进一步地,所述壶嘴盖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套装有扭簧,所述壶嘴盖开设有第一沉槽,所述连杆的前端开设有第二沉槽,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沉槽、所述第二沉槽,所述连杆的前端还设置有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过所述连接耳。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所述壶把活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后端通过第四连接轴与所述壶把活动连接,所述壶把内侧开设有与推杆适配的内置槽,所述推杆的后端还向外延伸形成卡扣部,所述壶把开设有与所述卡扣部活动配合的扣孔,所述壶把的前端还设有开槽,所述内置槽与所述开槽和所述扣孔连通,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开槽,所述壶把还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轴、所述第四连接轴对应配合的轴孔。
进一步地,所述壶嘴盖还包括本体、密封圈、嘴塞,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嘴塞由塞体和挡片连为一体而成,所述密封圈套于所述塞体外,所述塞体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安装孔密封连接,所述挡片顶抵于所述安装孔底部,所述嘴塞设有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关盖壶嘴的水壶,若要打开壶嘴,只需要按压所述推杆,所述推杆推动所述连杆摆动,并由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壶嘴盖摆动,从而使所述壶嘴盖与所述壶体上的壶嘴分开,由此打开壶嘴,而所述连杆在摆动的过程中,还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挤压所述复位弹簧,使得所述复位弹簧产生反向的弹力,取水完毕后,用户可直接放开所述联控机构,此时,所述复位弹簧在刚才产生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型,并挤压所述第一连接轴,从而推动所述连杆往反方向摆动,由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壶嘴盖反方向摆动,从而将壶嘴关盖,并推动所述推杆反向摆动,此时所述推杆复位,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水壶无需用户手动顶起联控结构,手拿壶把的同时手指提压到推杆就能打开壶嘴,手指没触碰到推杆就能实现自动关盖壶嘴,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水壶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水壶的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水壶的闭合状态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水壶的开启状态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壶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壶体、2壶把、3壶嘴盖、4联控机构、5复位弹簧、6扭簧、7壶盖、11壶嘴、21内置槽、22扣孔、23开槽、24轴孔、31第二连接轴、32本体、33密封圈、34嘴塞、35第二沉槽、321安装孔、341塞体、342挡片、343排气孔、41推杆、42连杆、411通槽、412第四连接轴、413卡扣部、421第一连接轴、422第二沉槽、423连接耳、424第三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案及其说明仅用于解析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图4以及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水壶,包括壶体1、壶把2、壶嘴盖3、以及联控机构4,所述联控机构4包括铰接于壶把2的推杆41和连杆42,所述壶嘴盖3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杆42的前端,所述连杆42的后端与所述推杆41的前端铰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1的前端还开设有通槽411,所述连杆4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421,所述第一连接轴421穿过所述通槽411,所述通槽411内还设有复位弹簧5,所述复位弹簧5的底部压抵所述第一连接轴421。
若要打开壶嘴,只需要按压所述推杆41,所述推杆41推动所述连杆42摆动,并由所述连杆42带动所述壶嘴盖摆动,从而使所述壶嘴盖3与所述壶体1上的壶嘴11分开,由此打开壶嘴11,由于所述推杆41与所述连杆42铰接连接,在所述推杆41和所述连杆42在摆动的过程中,所述推杆41与所述连杆42折夹,所述第一连接轴421由此挤压所述复位弹簧5,使得所述复位弹簧5产生反向的弹力,取水完毕后,用户可直接放开所述联控机构4,此时,由于所述联控机构4受到的外力消失,所述复位弹簧5在刚才产生的弹力作用下开始恢复原型,并挤压所述第一连接轴421,从而推动所述连杆42往反方向摆动,由所述连杆42带动所述壶嘴盖3反方向摆动,从而将壶嘴关盖,并推动所述推杆41反向摆动,使所述推杆41复位,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水壶无需用户手动顶起联控结构,手拿壶把的同时手指提压到推杆就能打开壶嘴,手指没触碰到推杆就能实现自动关盖壶嘴,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5、图7所示,所述壶嘴盖3连接有第二连接轴31,所述第二连接轴31套装有扭簧6,所述壶嘴盖3开设有第一沉槽35,所述连杆42的前端开设有第二沉槽422,所述扭簧6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沉槽35、所述第二沉槽422,所述连杆42的前端还设置有连接耳423,所述第二连接轴31穿过所述连接耳423,通过利用所述扭簧6将所述连杆42与所述壶嘴盖3固定连接,所述推杆41推动所述连杆42摆动的过程中,所述连杆42通过所述第二沉槽422推压所述扭簧6,所述扭簧6产生弹力并施加在所述壶嘴盖上,并在运动趋势的影响下进而将所述壶嘴盖3拔起,从而使得所述壶嘴盖3与壶嘴11分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以及图6所示,所述连杆42通过第三连接轴424与所述壶把2活动连接,所述推杆41的后端通过第四连接轴412与所述壶把2活动连接,所述壶把2内侧开设有与推杆41适配的内置槽21,所述推杆41的后端还向外延伸形成卡扣部413,所述壶把2开设有与所述卡扣部413活动配合的扣孔22,所述壶把2的前端还设有开槽23,所述内置槽21与所述开槽23和所述扣孔22连通,所述连杆42穿过所述开槽23,所述壶把2还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轴424、所述第四连接轴412对应配合的轴孔24。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壶嘴盖3还包括本体32、密封圈33、嘴塞34,所述本体32与所述第二连接轴31连接,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321,所述嘴塞34由塞体341和挡片342连为一体而成,所述密封圈33套于所述塞体34外,所述塞体341通过密封圈33与所述安装孔321密封连接,所述挡片342顶抵于所述安装孔321底部,所述嘴塞34设有排气孔343,关盖壶嘴烧水时,可通过所述排气孔343排泄蒸汽,而将壶嘴盖设计成由本体32、密封圈33和嘴塞34组成,当嘴塞34需要更换时,可轻松更换,避免资源浪费。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水壶还包括壶盖7。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和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4)
1.一种水壶,包括壶体(1)、壶把(2)、壶嘴盖(3)、以及联控机构(4),所述联控机构(4)包括铰接于壶把(2)的推杆(41)和连杆(42),所述壶嘴盖(3)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杆(42)的前端,所述连杆(42)的后端与所述推杆(41)的前端铰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1)的前端还开设有通槽(411),所述连杆(4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421),所述第一连接轴(421)穿过所述通槽(411),所述通槽(411)内还设有复位弹簧(5),所述复位弹簧(5)的底部压抵所述第一连接轴(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嘴盖(3)连接有第二连接轴(31),所述第二连接轴(31)套装有扭簧(6),所述壶嘴盖(3)开设有第一沉槽(35),所述连杆(42)的前端开设有第二沉槽(422),所述扭簧(6)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沉槽(35)、所述第二沉槽(422),所述连杆(42)的前端还设置有连接耳(423),所述第二连接轴(31)穿过所述连接耳(4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2)通过第三连接轴(424)与所述壶把(2)活动连接,所述推杆(41)的后端通过第四连接轴(412)与所述壶把(2)活动连接,所述壶把(2)内侧开设有与推杆(41)适配的内置槽(21),所述推杆(41)的后端还向外延伸形成卡扣部(413),所述壶把(2)开设有与所述卡扣部(413)活动配合的扣孔(22),所述壶把(2)的前端还设有开槽(23),所述内置槽(21)与所述开槽(23)和所述扣孔(22)连通,所述连杆(42)穿过所述开槽(23),所述壶把(2)还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轴(424)、所述第四连接轴(412)对应配合的轴孔(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嘴盖(3)还包括本体(32)、密封圈(33)、嘴塞(34),所述本体(32)与所述第二连接轴(31)连接,所述本体(32)上开设有安装孔(321),所述嘴塞(34)由塞体(341)和挡片(342)连为一体而成,所述密封圈(33)套于所述塞体(341)外,所述塞体(341)通过密封圈(33)与所述安装孔(321)密封连接,所述挡片(342)顶抵于所述安装孔(321)底部,所述嘴塞(34)设有排气孔(34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60980.8U CN221903147U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一种水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60980.8U CN221903147U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一种水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903147U true CN221903147U (zh) | 2024-10-29 |
Family
ID=93188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260980.8U Active CN221903147U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一种水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903147U (zh) |
-
2024
- 2024-02-02 CN CN202420260980.8U patent/CN2219031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57394B (zh) | 一种自动打包式垃圾桶 | |
CN221903147U (zh) | 一种水壶 | |
KR200494332Y1 (ko) | 드링크웨어 드링킹 마우스 분리 구조 | |
CN204015973U (zh) | 电热水壶的自动二次开盖结构 | |
CN209047828U (zh) | 一种防喷水吸管杯盖 | |
CN206641740U (zh) | 一种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烧水壶 | |
CN206473189U (zh) | 加热容器 | |
CN205906530U (zh) | 一种分步式脚踏垃圾桶 | |
CN2364819Y (zh) | 便洁暖瓶盖 | |
CN2915010Y (zh) | 吸尘器用尘桶 | |
CN204467793U (zh) | 一种自动开盖水壶 | |
CN201564276U (zh) | 笛音热水壶 | |
CN207876537U (zh) | 一种自动收口垃圾桶 | |
CN219729141U (zh) | 一种无接触口罩抽取装置 | |
CN219720400U (zh) | 一种推杆式珐琅水壶壶口堵塞结构 | |
CN220236741U (zh) | 一种干果破壳装置 | |
CN219515903U (zh) | 延时开盖的杯盖及水杯 | |
CN2732145Y (zh) | 易揭盖开水壶 | |
CN222041541U (zh) | 垃圾桶 | |
CN208709723U (zh) | 一种马桶翻盖结构 | |
CN203041858U (zh) | 一种壶嘴盖能自动反弹的水壶 | |
CN213324993U (zh) | 按键式垃圾桶 | |
CN208114448U (zh) | 一种便捷式推片开启出水盖 | |
CN221635496U (zh) | 一种直饮吸管两用水杯 | |
CN219770592U (zh) | 一种塑料食用油桶的活动油盖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