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82254U - 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882254U CN221882254U CN202420276154.2U CN202420276154U CN221882254U CN 221882254 U CN221882254 U CN 221882254U CN 202420276154 U CN202420276154 U CN 202420276154U CN 221882254 U CN221882254 U CN 2218822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er
- water inlet
- water outlet
- assembly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abstract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abstract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alstonine Natural products C1=CC2=C3C=CC=CC3=NC2=C2N1C[C@H]1[C@H](C)OC=C(C(=O)OC)[C@H]1C2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589 SAE 304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涉及省煤器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箱体结构和换热管组件,箱体结构安装于锅炉尾部烟道上,包括相对设置的入水集箱组件和出水集箱组件,两集箱组件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和出水口,且两集箱组件的同一端通过第一密封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板连接,两集箱组件和两密封板围成一烟气通道,烟气通道能够与锅炉尾部烟道连通,换热管组件位于入水集箱组件和出水集箱组件之间,且换热管组件的进水端与入水集箱组件连通,出水端与出水集箱组件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组件没有箱体外布置,所有受热面都在箱体内部,材料利用率高,进而节省材料,而且箱体和换热管组件焊缝接口少,不易泄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省煤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
背景技术
省煤器是安装于锅炉尾部烟道下部用于回收排烟余热的一种装置,由于其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降低烟气的排烟温度,节省能源,提高效率,所以称之为省煤器。
目前在锅炉制造行业,大多数大中型锅炉的烟道末端都设置有省煤器,现有的钢管式省煤器通常是由箱体以及箱体内水平布置的并联弯头管即蛇形管组成,箱体内的烟气通道与锅炉尾部烟道连接,用于供锅炉尾部排烟通过;但是蛇形管通常只有直管部位位于箱体的烟气通道内,而占据蛇形管约1/5长度的弯头处则位于箱体外,不能与锅炉尾部排烟直接接触参与换热,浪费材料;而且,蛇形管省煤器的集箱位于箱体外部,蛇形管省煤器安装时需要在现场将每根受热面管路穿出箱体并分别与集箱管接头焊接,现场需要焊接密封装置,焊口多,质量不好控制,容易发生泄露,且现场安装时有大量焊缝,现场焊接工作量大、安装时间长,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焊缝处也容易发生泄露现象。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材料利用率高,进而能够节省材料,还能够减少焊缝,降低泄露风险,且安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包括:
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用于安装于锅炉尾部烟道上,包括相对设置的入水集箱组件和出水集箱组件,所述入水集箱组件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出水集箱组件上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入水集箱组件和所述出水集箱组件的同一端通过第一密封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板连接,所述入水集箱组件、所述第一密封板、所述出水集箱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密封板围成一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能够与所述锅炉尾部烟道连通;
换热管组件,所述换热管组件位于所述入水集箱组件和所述出水集箱组件之间,且所述换热管组件的进水端与所述入水集箱组件连通,出水端与所述出水集箱组件连通。
优选地,所述入水集箱组件包括第一入水集箱、第二入水集箱和入水连接集箱,所述第一入水集箱和所述第二入水集箱平行设置,所述入水连接集箱连接于所述第一入水集箱和所述第二入水集箱之间,且所述入水连接集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入水集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入水集箱连通;
所述出水集箱组件包括第一出水集箱、第二出水集箱和出水连接集箱,所述第一出水集箱和所述第二出水集箱平行设置,所述出水连接集箱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水集箱和所述第二出水集箱之间,且所述出水连接集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集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集箱连通;
所述换热管组件的进水端与所述入水连接集箱连通,出水端与所述出水连接集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入水集箱位于所述第二入水集箱的上方,所述入水连接集箱的顶端通过扁钢与所述第一入水集箱固定连接,底端通过扁钢与所述第二入水集箱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出水集箱位于所述第二出水集箱的上方,所述出水连接集箱的顶端通过扁钢与所述第一出水集箱固定连接,底端通过扁钢与所述第二出水集箱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入水集箱和所述第二入水集箱背对所述烟气通道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集箱和所述第二出水集箱背对所述烟气通道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入水连接集箱和所述出水连接集箱均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水冷连接管,相邻的两根所述水冷连接管之间通过扁钢固定连接,所述扁钢能够封闭相邻两根所述水冷连接管之间的缝隙。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多排平行设置的换热管。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为螺旋翅片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板位于所述第二密封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密封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入水集箱组件的顶端以及所述出水集箱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入水集箱组件的底端以及所述出水集箱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板上还设置有冷凝水排放管,所述冷凝水排放管用于将所述锅炉的尾部烟气降温凝结形成的水露排出,其中,所述冷凝水排放管位于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中间区域。
优选地,所述箱体结构为方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入水集箱组件、第一密封板、出水集箱组件以及第二密封板围成带有烟气通道的箱体结构,换热管组件位于入水集箱组件和出水集箱组件之间,即换热管组件是设置于箱体结构内的,其并不存在位于箱体结构之外的部分,所有受热面都位于箱体结构内,材料利用率高,进而节省材料,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省煤器蛇形管的弯头处位于箱体外,而不能参与换热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换热管组件的两端是分别连接于入水集箱组件和出水集箱组件上的,而没有贯穿箱体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蛇形管贯穿箱体,在与集箱进行焊接的同时需要与箱体进行焊接密封的方式,焊接工作量少,减少设备安装时间,安装方便,同时由于焊缝少,降低了长期使用过程中焊缝处发生泄漏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出水集箱;2-第二出水集箱;3-第一入水集箱;4-第二入水集箱;5-螺旋翅片管;6-出水连接集箱;7-第一密封板;8-第二密封板;9-冷凝水排放管;10-进水口;11-出水口;12-入水连接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材料利用率高,进而能够节省材料,还能够减少焊缝,降低泄露风险,且安装方便。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包括:
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用于安装于锅炉尾部烟道上,包括相对设置的入水集箱组件和出水集箱组件,所述入水集箱组件上设置有进水口10,所述出水集箱组件上设置有出水口11,且所述入水集箱组件和所述出水集箱组件的同一端通过第一密封板7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板8连接,所述入水集箱组件、所述第一密封板7、所述出水集箱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密封板8围成一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能够与所述锅炉尾部烟道连通;
换热管组件,所述换热管组件位于所述入水集箱组件和所述出水集箱组件之间,且所述换热管组件的进水端与所述入水集箱组件连通,出水端与所述出水集箱组件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入水集箱组件、第一密封板、出水集箱组件以及第二密封板围成带有烟气通道的箱体结构,换热管组件位于入水集箱组件和出水集箱组件之间,即换热管组件是设置于箱体结构内的,其并不存在位于箱体结构之外的部分,所有受热面都位于箱体结构内,材料利用率高,进而节省材料;而且由于本实施例中入水集箱组件、第一密封板、出水集箱组件以及第二密封板依次均为密封连接,形成四面密封的装置,而换热管组件的两端又是分别连接于入水集箱组件和出水集箱组件上的,并没有贯穿箱体结构,使得装置的自我密封性好,不用再多余设置密封箱,直接安装在尾部烟道即可实现烟气的余热回收,且整体的焊接工作量少,减少设备安装时间,安装方便,同时由于焊缝少,降低了长期使用过程中焊缝处发生泄漏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水集箱组件包括第一入水集箱3、第二入水集箱4和入水连接集箱12,所述第一入水集箱3和所述第二入水集箱4平行设置,所述入水连接集箱12连接于所述第一入水集箱3和所述第二入水集箱4之间,且所述入水连接集箱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入水集箱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入水集箱4连通;
所述出水集箱组件包括第一出水集箱1、第二出水集箱2和出水连接集箱6,所述第一出水集箱1和所述第二出水集箱2平行设置,所述出水连接集箱6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水集箱1和所述第二出水集箱2之间,且所述出水连接集箱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集箱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集箱2连通;
所述换热管组件的进水端与所述入水连接集箱连通,出水端与所述出水连接集箱连通,如此设置使得装置内部水流动通畅,可以保持良好的换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水集箱3位于所述第二入水集箱4的上方,所述入水连接集箱12的顶端通过扁钢与所述第一入水集箱3固定连接,底端通过扁钢与所述第二入水集箱4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出水集箱1位于所述第二出水集箱2的上方,所述出水连接集箱6的顶端通过扁钢与所述第一出水集箱1固定连接,底端通过扁钢与所述第二出水集箱2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水集箱3和所述第二入水集箱4背对所述烟气通道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进水口10,所述第一出水集箱1和所述第二出水集箱2背对所述烟气通道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出水口11,如此设置便于水的输入和输出,操作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进水口10和出水口11的数量均为四个,第一入水集箱3和第二入水集箱4背对烟气通道的一侧各设置两个进水口,第一出水集箱1和第二出水集箱2背对烟气通道的一侧各设置两个出水口。
具体地,所述入水连接集箱12的直径、所述出水连接集箱6的直径、所述进水口10和所述出水口11的直径相同且均小于所述第一入水集箱3、所述第二入水集箱4、所述第一出水集箱1和所述第二出水集箱2的直径,所述第一入水集箱3、所述第二入水集箱4、所述第一出水集箱1和所述第二出水集箱2的直径均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水连接集箱12和所述出水连接集箱6均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水冷连接管,相邻的两根所述水冷连接管之间通过扁钢固定连接,所述扁钢能够封闭相邻两根所述水冷连接管之间的缝隙,保证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入水连接集箱和所述出水连接集箱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两块板形成的腔体结构,该结构能够实现水在结构内部的流通即可。
本实施例中出水连接集箱6和出水集箱的连接、入水连接集箱12和入水集箱的连接、相邻两根水冷连接管的连接均用扁钢连接,扁钢与两个需要连接的部件的接触面积大,可以保证连接更加牢固,后期不易损坏,更加耐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构件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连接,扁钢连接只是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多排平行设置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优选为螺旋翅片管5,螺旋翅片管5的翅片以螺旋形式排列,热气流在其表面流动时可以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流动状态,从而增加了热传导的面积和效率,同时使得内部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需要说明的是,该换热管组件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管,例如普通的圆管。进一步地,换热管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设置,例如,存在一定角度的布置,此处的平行设置只是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板7位于所述第二密封板8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密封板7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入水集箱组件的顶端以及所述出水集箱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8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入水集箱组件的底端以及所述出水集箱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密封板的设置保证了烟气不会从其他地方溢出,保证了良好的换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板8上还设置有冷凝水排放管9,所述冷凝水排放管9用于将所述锅炉的尾部烟气降温凝结形成的水露排出,其中,所述冷凝水排放管9位于所述第二密封板8的中间区域,设置此冷凝水排放管9是因为尾部烟气温度低,容易结露,凝结后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在底部聚集,冷凝水排放管接阀门再连到排污渠,定期开启阀门排出烟道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结构为方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根据锅炉烟道的具体结构而采用其他的结构,例如圆形结构等。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本箱体结构安装在锅炉尾部低温烟道区域,烟气从设备内部通过,换热管组件内部的水通过热交换吸收烟气的热量,从而降低烟气的温度。
其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各种组件和连接用的扁钢的材料可以选用ND钢、304钢、316钢或者其他可以实现装置功能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用于安装于锅炉尾部烟道上,包括相对设置的入水集箱组件和出水集箱组件,所述入水集箱组件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出水集箱组件上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入水集箱组件和所述出水集箱组件的同一端通过第一密封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板连接,所述入水集箱组件、所述第一密封板、所述出水集箱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密封板围成一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能够与所述锅炉尾部烟道连通;
换热管组件,所述换热管组件位于所述入水集箱组件和所述出水集箱组件之间,且所述换热管组件的进水端与所述入水集箱组件连通,出水端与所述出水集箱组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集箱组件包括第一入水集箱、第二入水集箱和入水连接集箱,所述第一入水集箱和所述第二入水集箱平行设置,所述入水连接集箱连接于所述第一入水集箱和所述第二入水集箱之间,且所述入水连接集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入水集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入水集箱连通;
所述出水集箱组件包括第一出水集箱、第二出水集箱和出水连接集箱,所述第一出水集箱和所述第二出水集箱平行设置,所述出水连接集箱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水集箱和所述第二出水集箱之间,且所述出水连接集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集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集箱连通;
所述换热管组件的进水端与所述入水连接集箱连通,出水端与所述出水连接集箱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水集箱位于所述第二入水集箱的上方,所述入水连接集箱的顶端通过扁钢与所述第一入水集箱固定连接,底端通过扁钢与所述第二入水集箱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出水集箱位于所述第二出水集箱的上方,所述出水连接集箱的顶端通过扁钢与所述第一出水集箱固定连接,底端通过扁钢与所述第二出水集箱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水集箱和所述第二入水集箱背对所述烟气通道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集箱和所述第二出水集箱背对所述烟气通道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连接集箱和所述出水连接集箱均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水冷连接管,相邻的两根所述水冷连接管之间通过扁钢固定连接,所述扁钢能够封闭相邻两根所述水冷连接管之间的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多排平行设置的换热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螺旋翅片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板位于所述第二密封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密封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入水集箱组件的顶端以及所述出水集箱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入水集箱组件的底端以及所述出水集箱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板上还设置有冷凝水排放管,所述冷凝水排放管用于将所述锅炉的尾部烟气降温凝结形成的水露排出,其中,所述冷凝水排放管位于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中间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为方体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76154.2U CN221882254U (zh) | 2024-02-04 | 2024-02-04 | 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76154.2U CN221882254U (zh) | 2024-02-04 | 2024-02-04 | 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882254U true CN221882254U (zh) | 2024-10-22 |
Family
ID=93094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276154.2U Active CN221882254U (zh) | 2024-02-04 | 2024-02-04 | 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882254U (zh) |
-
2024
- 2024-02-04 CN CN202420276154.2U patent/CN2218822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17174B (zh) | 一种气电耦合极限冷凝的铸铝硅镁燃气热水炉 | |
CN201032440Y (zh) | 蛇形结构分离式热管换热系统 | |
CN105042622A (zh) | 一种基于气水换热的空气预热器 | |
CN204202456U (zh) | 非对称相变换热器 | |
CN221882254U (zh) | 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快装省煤器 | |
CN207706077U (zh) | 一种利用锅炉尾部烟道烟气余热的温差发电装置 | |
CN200940825Y (zh) | 壁温可调型热管省煤器 | |
CN101865623B (zh) | 应用在余热锅炉中的螺旋扁管 | |
CN201081587Y (zh) | 复合式热管换热设备 | |
CN204730234U (zh) | 蒸汽空气预热器 | |
CN203869018U (zh) | 燃煤电厂热管式低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1920387A (zh) | 锅炉低压省煤器 | |
CN215638970U (zh) | 一种低流阻重力热管换热器 | |
CN205690946U (zh) | 一种气液脉动热管换热器 | |
CN215638971U (zh) | 一种带扩展受热面的重力型热管 | |
CN214470283U (zh) | 一种翅片脉动热管空预器 | |
CN212390394U (zh) | 一种低阻力、防泄漏的烟气加热器 | |
CN213335745U (zh) | 一种与火焰直接接触翅片式省煤器 | |
CN104315909B (zh) | 非对称相变换热器 | |
CN210070691U (zh) | 烟气余热热管回收装置 | |
CN203571706U (zh) | 一种与静电除尘器一体化的管屏式水管换热器 | |
CN222895122U (zh) | 一种顶部翅片式换热器的新型低温省煤器 | |
CN221839712U (zh) | 一种防泄漏的受热面蒸汽管道 | |
CN215864856U (zh) | 氟塑料管束换热器进水封头 | |
CN111551051A (zh) | 半圆翅片换热管式烟气冷却换热余热利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