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875661U - 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875661U
CN221875661U CN202323630036.1U CN202323630036U CN221875661U CN 221875661 U CN221875661 U CN 221875661U CN 202323630036 U CN202323630036 U CN 202323630036U CN 221875661 U CN221875661 U CN 221875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line
component
cylinder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6300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涛
刘鲁明
何德庆
罗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engge Knowled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engge Knowled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engge Knowled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engge Knowled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6300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875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875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875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和抓取组件,抓取组件包括驱动部、固定板和三爪气缸,驱动部与固定板连接用以驱动固定板平移和升降,三爪气缸与固定板连接;第一输送线的末端设有拦截板,第一输送线的支架上设有安装板、分料气缸和卡爪;第二输送线的两侧设有以第二输送带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排布的推动气缸和卡板,推动气缸与第二输送带的支架固定连接,卡板与推动气缸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卡板上设有卡槽。本方案分别在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上设置了用以定位待组装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卡爪和卡板,使得抓取组件准确夹取第一部件并将其顺利组装到第二部件上。

Description

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输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
背景技术
在生产需要多个部件组装构成的产品时,一般是先对产品的每个部件进行逐一生产,再将生产完毕的部件进行组装拼接,使部件在拼接后组成目标产品。在对产品进行组装拼接时,现有技术主要是采用输送带将产品的部件运输到指定的位置,然后通过人工组装或机器组装的方式对产品的部件进行拼接。
与将产品部件运输到指定位置进行拼接组装相比,更优的方案是部件在输送线上运输的过程中完成部件的组装,这样不但能够节约生产线所占的空间,还能够节约将产品从生产线上运输到指定位置的程序,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但是在传送带上的部件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抓取机构难以准确的对运动的部件进行抓取,并且由于传送带上的部件一直运动,两个传送带上的部件难以对齐,抓取机构难以在抓取一个部件之后将其顺利组装在另一个部件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部件在传送带上运输的过程中传送带上的部件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抓取机构难以准确的对运动的部件进行抓取和组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本方案中的生产线能够对传送带上待组装的部件进行定位,便于抓取机构准确的抓取一个部件并将其顺利组装在另一个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和抓取组件,抓取组件包括驱动部、固定板和三爪气缸,驱动部与固定板连接用以驱动固定板平移和升降,三爪气缸与固定板连接。第一输送线的末端设有拦截板,第一输送线的支架上设有安装板、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分料气缸和与分料气缸驱动端固定连接的卡爪。第二输送线的两侧设有以第二输送线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排布的推动气缸和卡板,推动气缸与第二输送线的支架固定连接,卡板与推动气缸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卡板上设有卡槽。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均为传送带。
使用时,待组装的第一部件在第一输送线上向前运输的过程中被拦截板拦截,使得第一部件在第一输送线上难以继续向前运动,通过安装板固定在第一输送线支架上的分料气缸开始运动,分料气缸的活塞杆顶出,带动活塞杆上的卡爪向第一输送线上的第一部件所在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一部件进入卡爪内腔,完成第一部件在第一输送线上的定位。待组装的第二部件由第二输送线输送,第二输送线上的推动气缸将其活塞杆顶出,使得第二输送线两侧的卡板相互抵接,两个卡板上的卡槽在对齐后组成定位槽,第二部件位于对齐后的两个卡槽所组成的定位槽内,使得第二部件与卡板保持相对静止,无法在第二输送线的带动下向产品收集部运输。驱动部带动固定板和三爪气缸靠近第一输送线直至三爪气缸上打开的夹爪能够夹取第一输送线上的第一部件,此时三爪气缸的夹爪闭合,将第一部件夹取到三爪气缸上。然后驱动部带动固定板、三爪气缸和三爪气缸上的第一部件向第二输送线上的第二部件方向移动,直至将第一部件组装到第二部件上,此时三爪气缸的夹爪打开,第一部件与三爪气缸脱离。当第一部件被组装到第二部件上且三爪气缸已经与第一部件完全脱离后,推动气缸的伸缩杆收缩,带动卡板向远离第二部件的方向运动,定位槽解散,第二部件不再受到来自第二输送线两侧卡板的约束,与第一部件完成组装的第二部件在第二输送线的带动下被运输到产品收集部。
本方案分别在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上设置了用以定位待组装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卡爪和卡板,使得在三爪气缸夹取第一部件并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进行组装的过程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不会在输送线的带动下向前移动,更便于抓取组件准确夹取第一部件并将其顺利组装到第二部件上。本方案中的抓取组件能够将第一输送线上的第一部件组装到第二输送线上的第二部件上,能够节约生产线所占的空间,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
优选的,固定板上还设有旋转电机和转轴,旋转电机与固定板固定连接,转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三爪气缸位于转轴上并与转轴固定连接,三爪气缸通过转轴与固定板连接,转轴上远离三爪气缸的一端与旋转电机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采用螺纹连接,能够增加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连接强度。设置旋转电机和转轴后,能够通过旋转电机和转轴完成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螺纹连接,具体的工作过程是:在三爪气缸夹持第一部件运动到第二部件上后,通过旋转电机驱动转轴和三爪气缸运动,进而带动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上运动,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进行螺纹连接,完成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组装。
优选的,转轴有若干个,若干个转轴在固定板上呈线性等距排布,每个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三爪气缸,转轴上远离三爪气缸的一端设有第一带轮,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带轮,第二带轮上设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绕过第二带轮和若干个第一带轮。转轴和三爪气缸有若干个,使得抓取组件在夹取和组装第一部件时,能同时夹取若干个第一部件,提高抓取组件的工作效率,加快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组装速度。采用一个旋转电机通过第一传送带同时驱动若干个转轴旋转,能够避免每个转轴均设置一个旋转电机时对电力的需求过大。
优选的,安装板有若干个,每个安装板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分料气缸,相邻两个安装板之间连接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上设有两个通孔,安装板上还设有可穿过通孔的限位柱,定位片上的两个通孔分别与相邻两个安装板上的限位柱连接。安装板有若干个,使得在对第一输送线上的第一部件进行定位时,能够同时对若干个第一部件进行定位,提高定位第一部件的工作效率。相邻两个安装板之间通过定位片进行连接,使得相邻两个安装板之间的间距恒定,更便于抓取组件在夹取第一部件时快速运动到夹取位置。
优选的,第一输送线的支架上设有导向滑轨,导向滑轨的轴线与第一输送线的轴线平行,安装板位于导向滑轨上并与导向滑轨滑动连接,安装板通过导向滑轨与第一输送线的支架连接。设置导向滑轨后,可以通过安装板在导向滑轨上滑动来调节安装板在第一输送线支架上的位置。
优选的,卡板上的卡槽有若干个,若干个卡槽在卡板上呈线性等距排布。在卡板上设置若干个卡槽,使得当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能够同时限制若干个第二部件的位置,提高定位第二部件的工作效率。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定位第二部件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在卡板上设置若干个卡槽的基础上,设置多个推动气缸,每个推动气缸上都设有一个卡板。
优选的,驱动部包括驱动架、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与驱动架固定连接,第二滑轨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一滑轨的轴线方向与第一输送线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二滑轨的轴线方向与第一滑轨的轴线方向垂直,固定板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可采用气缸、油缸或带传动的方式驱动第二滑轨在第一滑轨上滑动及固定板在第二滑轨上滑动。
优选的,卡爪侧壁上远离分料气缸的一端向远离卡爪内腔的方向倾斜。卡爪侧壁上远离分料气缸的一端向远离卡爪内腔的方向倾斜,使得卡爪的开口处呈喇叭形,更便于物料顺利进入卡爪内腔。
优选的,第一输送线的轴线与第二输送线的轴线平行,第一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反。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上均设有用以防止部件脱落的挡板,第一输送线上的挡板与第一输送线的支架固定连接,第二输送线上的挡板与第二输送线的支架固定连接。当第一输送线的轴线与第二输送线的轴线平行且二者的输送方向相反时,输送线所占的空间最小。在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上设置挡板,能够避免在运输部件的过程中部件从输送线上掉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分别在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上设置了用以定位待组装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卡爪和卡板,使得在三爪气缸夹取第一部件并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进行组装的过程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不会在输送线的带动下向前移动,更便于抓取组件准确夹取第一部件并将其顺利组装到第二部件上。本方案中的抓取组件能够将第一输送上的第一部件组装到第二输送线上的第二部件上,能够节约生产线所占的空间,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的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的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的抓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的第一输送线上分料气缸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的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品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为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的实施例1,包括用以运输待组装的第一部件22的第一输送线1、用以运输待组装的第二部件23的第二输送线2和用以将第一部件22组装到第二部件23上的抓取组件,抓取组件包括驱动部、固定板3和三爪气缸4,驱动部与固定板3连接用以驱动固定板3平移和升降,三爪气缸4与固定板3连接。第一输送线1的末端设有拦截板5,第一输送线1的支架上设有安装板6、与安装板6固定连接的分料气缸7和与分料气缸7驱动端固定连接的卡爪8。第二输送线2的两侧设有以第二输送线2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排布的推动气缸9和卡板10,推动气缸9与第二输送线2的支架固定连接,卡板10与推动气缸9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卡板10上设有卡槽1001。第一输送线1和第二输送线2均为传送带。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过程:第一部件22在第一输送线1上向前运输的过程中被拦截板5拦截,使得第一部件22在第一输送线1上难以继续向前运动,通过安装板6固定在第一输送线1支架上的分料气缸7开始运动,分料气缸7的活塞杆顶出,带动活塞杆上的卡爪8向第一输送线1上的第一部件22所在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一部件22进入卡爪8内腔,完成第一部件22在第一输送线1上的定位。第二输送线2上的推动气缸9将其活塞杆顶出,使得第二输送线2两侧的卡板10相互抵接,两个卡板10上的卡槽1001在对齐后组成定位槽,第二部件23位于对齐后的两个卡槽1001所组成的定位槽内,使得第二部件23与卡板10保持相对静止,无法在第二输送线2的带动下向产品收集部运输。驱动部带动固定板3和三爪气缸4靠近第一输送线1直至三爪气缸4上打开的夹爪能够夹取第一输送线1上的第一部件22,此时三爪气缸4的夹爪闭合,将第一部件22夹取到三爪气缸4上。然后驱动部带动固定板3、三爪气缸4和三爪气缸4上的第一部件22向第二输送线2上的第二部件23方向移动,直至将第一部件22组装到第二部件23上,此时三爪气缸4的夹爪打开,第一部件22与三爪气缸4脱离。当第一部件22被组装到第二部件23上且三爪气缸4已经与第一部件22完全脱离后,推动气缸9的伸缩杆收缩,带动卡板10向远离第二部件23的方向运动,定位槽解散,第二部件23不再受到来自第二输送线2两侧卡板10的约束,与第一部件22完成组装的第二部件23在第二输送线2的带动下被运输到产品收集部。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方案分别在第一输送线1和第二输送线2上设置了用以定位第一部件22和第二部件23的卡爪8和卡板10,使得在三爪气缸4夹取第一部件22并将第一部件22和第二部件23进行组装的过程中,第一部件22和第二部件23不会在输送线的带动下向前移动,更便于抓取组件准确夹取第一部件22并将其顺利组装到第二部件23上。本方案中的抓取组件能够将第一输送线1上的第一部件22组装到第二输送线2上的第二部件23上,能够节约生产线所占的空间,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
实施例2
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的实施例2,如图1-图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输送线的结构进一步限定。
具体的,固定板3上还设有旋转电机11和转轴12,旋转电机11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转轴12与固定板3转动连接,三爪气缸4位于转轴12上并与转轴12固定连接,三爪气缸4通过转轴12与固定板3连接,转轴12上远离三爪气缸4的一端与旋转电机11连接。
具体的,第一输送线1的支架上设有导向滑轨17,导向滑轨17的轴线与第一输送线1的轴线平行,安装板6位于导向滑轨17上并与导向滑轨17滑动连接,安装板6通过导向滑轨17与第一输送线1的支架连接。
具体的,驱动部包括驱动架18、第一滑轨19和第二滑轨20,第一滑轨19与驱动架18固定连接,第二滑轨20与第一滑轨19滑动连接,第一滑轨19的轴线方向与第一输送线1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二滑轨20的轴线方向与第一滑轨19的轴线方向垂直,固定板3与第二滑轨20滑动连接。采用气缸驱动的方式驱动第二滑轨20在第一滑轨19上滑动及固定板3在第二滑轨20上滑动。
具体的,卡爪8侧壁上远离分料气缸7的一端向远离卡爪8内腔的方向倾斜。
具体的,第一输送线1的轴线与第二输送线2的轴线平行,第一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线2的输送方向相反。第一输送线1和第二输送线2上均设有用以防止部件脱落的挡板21,第一输送线1上的挡板21与第一输送线1的支架固定连接,第二输送线2上的挡板21与第二输送线2的支架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设置旋转电机11和转轴12后,能够通过旋转电机11和转轴12完成第一部件22和第二部件23的螺纹连接,第一部件22和第二部件23的螺纹连接能够增加二者的连接强度。设置导向滑轨17后,可以通过安装板6在导向滑轨17上滑动来调节安装板6在第一输送线1支架上的位置。卡爪8侧壁上远离分料气缸7的一端向远离卡爪8内腔的方向倾斜,使得卡爪8的开口处呈喇叭形,更便于物料顺利进入卡爪8内腔。当第一输送线1的轴线与第二输送线2的轴线平行且二者的输送方向相反时,输送线所占的空间最小。在第一输送线1和第二输送线2上设置挡板21,能够避免在运输部件的过程中部件从输送线上掉落。
实施例3
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的实施例3,如图1-图6所示,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加强阀芯密封性的手段进一步限定。
具体的,转轴12有若干个,若干个转轴12在固定板3上呈线性等距排布,每个转轴12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三爪气缸4,转轴12上远离三爪气缸4的一端设有第一带轮13,旋转电机11的输出端设有第二带轮14,第二带轮14上设有第一传送带15,第一传送带15绕过第二带轮14和若干个第一带轮13。
具体的,安装板6有若干个,每个安装板6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分料气缸7,在相邻两个安装板6之间连接有定位片16,定位片16上设有两个通孔,安装板6上还设有可穿过通孔的限位柱601,定位片16上的两个通孔分别与相邻两个安装板6上的限位柱601连接。
具体的,卡板10上的卡槽1001有若干个,若干个卡槽1001在卡板10上呈线性等距排布。在卡板10上设置若干个卡槽1001,使得当推动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时,能够同时限制若干个第二部件23的位置,提高定位第二部件23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转轴12和三爪气缸4有若干个,使得抓取组件在夹取和组装第一部件22时,能同时夹取若干个第一部件22,提高抓取组件的工作效率,加快第一部件22和第二部件23的组装速度。采用一个旋转电机11通过第一传送带15同时驱动若干个转轴12旋转,能够避免每个转轴12均设置一个旋转电机11时对电力的需求过大。安装板6有若干个,使得在对第一输送线1上的第一部件22进行定位时,能够同时对若干个第一部件22进行定位,提高定位第一部件22的工作效率。相邻两个安装板6之间通过定位片16进行连接,使得相邻两个安装板6之间的间距恒定,更便于抓取组件在夹取第一部件22时快速运动到夹取位置。在卡板10上设置若干个卡槽1001,使得当推动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时,能够同时限制若干个第二部件23的位置,提高定位第二部件23的工作效率。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定位第二部件23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在卡板10上设置若干个卡槽1001的基础上,设置多个推动气缸9,每个推动气缸9上都设有一个卡板10。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线(1)、第二输送线(2)和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包括驱动部、固定板(3)和三爪气缸(4),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固定板(3)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固定板(3)平移和升降,所述三爪气缸(4)与所述固定板(3)连接;
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末端设有拦截板(5),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支架上设有安装板(6)、分料气缸(7)和卡爪(8),所述安装板(6)与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分料气缸(7)与所述安装板(6)固定连接,所述卡爪(8)与所述分料气缸(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输送线(2)的两侧设有以所述第二输送线(2)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排布的推动气缸(9)和卡板(10),所述推动气缸(9)与所述第二输送线(2)的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卡板(10)与所述推动气缸(9)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板(10)上设有卡槽(1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上还设有旋转电机(11)和转轴(12),所述旋转电机(11)与所述固定板(3)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2)与所述固定板(3)转动连接,所述三爪气缸(4)位于所述转轴(12)上并与所述转轴(12)固定连接,所述三爪气缸(4)通过所述转轴(12)与所述固定板(3)连接,所述转轴(12)上远离所述三爪气缸(4)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电机(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2)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转轴(12)在所述固定板(3)上呈线性等距排布,每个所述转轴(12)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三爪气缸(4),所述转轴(12)上远离所述三爪气缸(4)的一端设有第一带轮(13),所述旋转电机(11)的输出端设有第二带轮(14),所述第二带轮(14)上设有第一传送带(15),所述第一传送带(15)绕过所述第二带轮(14)和若干个所述第一带轮(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有若干个,每个安装板(6)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分料气缸(7),在相邻两个安装板(6)之间连接有定位片(16),所述定位片(16)上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安装板(6)上还设有可穿过所述通孔的限位柱(601),所述定位片(16)上的两个通孔分别与相邻两个安装板(6)上的限位柱(60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支架上设有导向滑轨(17),所述导向滑轨(17)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轴线平行,所述安装板(6)位于所述导向滑轨(17)上并与所述导向滑轨(17)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6)通过所述导向滑轨(17)与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支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0)上的所述卡槽(1001)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卡槽(1001)在所述卡板(10)上呈线性等距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架(18)、第一滑轨(19)和第二滑轨(20),所述第一滑轨(19)与所述驱动架(1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轨(20)与所述第一滑轨(1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19)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滑轨(20)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滑轨(19)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固定板(3)与所述第二滑轨(20)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8)侧壁上远离所述分料气缸(7)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卡爪(8)内腔的方向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2)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线(2)的输送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1)和所述第二输送线(2)上均设有用以防止部件脱落的挡板(21),所述第一输送线(1)上的挡板(21)与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线(2)上的挡板(21)与所述第二输送线(2)的支架固定连接。
CN202323630036.1U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 Active CN221875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30036.1U CN221875661U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30036.1U CN221875661U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875661U true CN221875661U (zh) 2024-10-22

Family

ID=93088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630036.1U Active CN221875661U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8756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3116B (zh) 一种空调换热器组件的生产线
CN208033938U (zh) 自动切管机
CN107470903A (zh) 一种平面灯组装生产线
CN104724475A (zh) 一种玻璃管输送装置
CN115347748A (zh) 一种电机壳内侧磁瓦安装装置
CN209367373U (zh) 一种板材叠板装置
CN221875661U (zh) 一种产品组装输送线
CN216186402U (zh) 一种能够避免混捆的提高钢管精整线生产速度的装置
CN107378482A (zh) 一种平板灯自动组装生产线
CN209427549U (zh) 一种板链式夹砖上砖机
CN108176965B (zh)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CN222158939U (zh) 一种散页书本码垛机构
CN209396583U (zh) 三轴龙门码垛机
CN109773341B (zh) 一种自动叠块激光打标机
CN208761533U (zh) 一种料盒全自动回收生产线
CN117697414A (zh) 自动箭尾、箭杆组装机
CN205687078U (zh) 一种灯管推平装置
CN216661560U (zh) 一种线圈骨架组件的送料除尘一体机
CN214358898U (zh) 一种激光打标机送料装置
CN209396459U (zh) 平板灯装配线用循环线体
CN113478904A (zh) 一种纸盒成型机
CN219429169U (zh) 一种铝板的堆叠装置
CN220412242U (zh) 一种试剂条搬运装置
KR100621690B1 (ko) 열교환기용 튜브에 인너 핀을 삽입하는 방법
CN221570874U (zh) 一种书本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