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51172U - 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851172U CN221851172U CN202420394862.6U CN202420394862U CN221851172U CN 221851172 U CN221851172 U CN 221851172U CN 202420394862 U CN202420394862 U CN 202420394862U CN 221851172 U CN221851172 U CN 2218511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gative pressure
- ink
- shell
- group
- posi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11 cardboar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负压组,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负压组的一侧固定有正压供墨组,该正压供墨组是由固定片以及供墨泵组成,所述固定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壳体的表面,且固定片的表面固定有若干组供墨泵;所述正压供墨组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组,该过滤组固定连接在壳体的表面;所述壳体的底部还安装有若干组配备有液位传感器的墨盒。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人工辅助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由于整个打胶过程皆由机器自动完成,中间不存在人工操作,使用时较为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
背景技术
3D打印装置是一种将打印材料被加热到熔点,并通过喷嘴喷出来,喷嘴沿着每一层的路径移动,并将打印材料逐层堆积起来,直到整个物体被制造出来的装置,在3D打印装置中需要使用正负压系统完成打印操作。
现有3D打印装置的正负压系统在使用时都是需要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劳动强度大,降低了3D打印装置的在打印时的工作效率;而且由于整个打胶过程需要由人工操作,因此使用时不够便捷,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工作效率低,使用时不够便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负压组,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负压组的一侧固定有正压供墨组,该正压供墨组是由固定片以及供墨泵组成,所述固定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壳体的表面,且固定片的表面固定有若干组供墨泵;所述正压供墨组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组,该过滤组固定连接在壳体的表面;所述壳体的底部还安装有若干组配备有液位传感器的墨盒。
优选的,所述负压组是由负压气罐、负压底板、负压基板、压力传感器以及负压泵组成,所述负压气罐设置有三组,三组负压气罐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壳体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负压底板设置有三组,三组负压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壳体的表面,所述负压底板的表面皆安装有负压基板。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有四组,四组压力传感器分为上下两排,且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在负压底板的表面;所述负压底板的表面还安装有两组并排放置的负压泵,该负压泵通过墨管与相通墨盒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是由安装卡板和过滤器组成,所述安装卡板固定连接在壳体的表面,且安装卡板的表面卡装有过滤器,该过滤器的输入端与供墨泵的输出端通过墨管相通,且过滤器的输出端与墨盒的进墨口通过墨管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通过设置负压组、正压供墨组;实施时,通过正压供墨组进行供墨,供墨时通过固定片表面的供墨泵启动,墨水经安装卡板卡装的过滤器过滤后向墨盒进行供墨,此时墨盒处于常压下,墨水在液体输送压力和自重力的作用下从喷头组件自动滴墨并逐步排空墨盒及管道中的气体,直至液位传感器检测墨盒中的墨量达到高液位时,供墨泵停止供墨,停止供墨后利用负压组开始负压打印,负压打印过程中,负压组为墨盒提供负压,当负压值达到喷头工作的负压值时,喷头与墨盒之间压力平衡,喷头停止滴墨同时喷头与墨盒之间的供墨管无回墨,喷头启动,喷头在自身内部激励电压的作用下开始喷墨打印工作;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墨盒内的墨量达到下限量时,供墨泵再次开启,向墨盒供墨直至达到高液位,供墨泵停止,同时喷头持续喷墨打印,如此供墨泵反复供墨,喷头持续喷墨打印;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人工辅助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由于整个打胶过程皆由机器自动完成,中间不存在人工操作,使用时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负压组;21、负压气罐;22、负压底板;23、负压基板;24、压力传感器;25、负压泵;3、正压供墨组;31、固定片;32、供墨泵;4、过滤组;41、安装卡板;42、过滤器;5、墨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的结构如图1以及图3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负压组2,负压组2是由负压气罐21、负压底板22、负压基板23、压力传感器24以及负压泵25组成,负压气罐21设置有三组,三组负压气罐2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表面,负压底板22设置有三组,三组负压底板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表面,负压底板22的表面皆安装有负压基板23,压力传感器24设置有四组,四组压力传感器24分为上下两排,且压力传感器24固定连接在负压底板22的表面;负压底板22的表面还安装有两组并排放置的负压泵25,该负压泵25通过墨管与相通墨盒5相连通。
实施时,利用负压组2开始负压打印,负压打印过程中,负压组2为墨盒5提供负压,当负压值达到喷头工作的负压值时,喷头与墨盒5之间压力平衡,喷头停止滴墨同时喷头与墨盒5之间的供墨管无回墨,喷头启动,喷头在自身内部激励电压的作用下开始喷墨打印工作。
进一步地,如图2以及图3所示,壳体1内部且位于负压组2的一侧固定有正压供墨组3,该正压供墨组3是由固定片31以及供墨泵32组成,固定片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表面,且固定片31的表面固定有若干组供墨泵32;正压供墨组3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组4,该过滤组4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表面,过滤组4是由安装卡板41和过滤器42组成,安装卡板41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表面,且安装卡板41的表面卡装有过滤器42,该过滤器42的输入端与供墨泵32的输出端通过墨管相通,且过滤器42的输出端与墨盒5的进墨口通过墨管相通;壳体1的底部还安装有若干组配备有液位传感器的墨盒5。
实施时,通过正压供墨组3进行供墨,供墨时通过固定片31表面的供墨泵32启动,墨水经安装卡板41卡装的过滤器42过滤后向墨盒5进行供墨,此时墨盒5处于常压下,墨水在液体输送压力和自重力的作用下从喷头组件自动滴墨并逐步排空墨盒5及管道中的气体,直至液位传感器检测墨盒5中的墨量达到高液位时,供墨泵32停止供墨。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正压供墨组3进行供墨,供墨时通过固定片31表面的供墨泵32启动,墨水经安装卡板41卡装的过滤器42过滤后向墨盒5进行供墨,此时墨盒5处于常压下,墨水在液体输送压力和自重力的作用下从喷头组件自动滴墨并逐步排空墨盒5及管道中的气体,直至液位传感器检测墨盒5中的墨量达到高液位时,供墨泵32停止供墨。
停止供墨后利用负压组2开始负压打印,负压打印过程中,负压组2为墨盒5提供负压,当负压值达到喷头工作的负压值时,喷头与墨盒5之间压力平衡,喷头停止滴墨同时喷头与墨盒5之间的供墨管无回墨,喷头启动,喷头在自身内部激励电压的作用下开始喷墨打印工作;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墨盒5内的墨量达到下限量时,供墨泵32再次开启,向墨盒5供墨直至达到高液位,供墨泵32停止,同时喷头持续喷墨打印,如此供墨泵32反复供墨,喷头持续喷墨打印,最终完成正负压系统的使用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5)
1.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负压组(2),所述壳体(1)内部且位于负压组(2)的一侧固定有正压供墨组(3),该正压供墨组(3)是由固定片(31)以及供墨泵(32)组成,所述固定片(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表面,且固定片(31)的表面固定有若干组供墨泵(32);所述正压供墨组(3)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组(4),该过滤组(4)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表面;所述壳体(1)的底部还安装有若干组配备有液位传感器的墨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组(2)是由负压气罐(21)、负压底板(22)、负压基板(23)、压力传感器(24)以及负压泵(25)组成,所述负压气罐(21)设置有三组,三组负压气罐(2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底板(22)设置有三组,三组负压底板(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表面,所述负压底板(22)的表面皆安装有负压基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24)设置有四组,四组压力传感器(24)分为上下两排,且压力传感器(24)固定连接在负压底板(22)的表面;所述负压底板(22)的表面还安装有两组并排放置的负压泵(25),该负压泵(25)通过墨管与相通墨盒(5)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4)是由安装卡板(41)和过滤器(42)组成,所述安装卡板(41)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表面,且安装卡板(41)的表面卡装有过滤器(42),该过滤器(42)的输入端与供墨泵(32)的输出端通过墨管相通,且过滤器(42)的输出端与墨盒(5)的进墨口通过墨管相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394862.6U CN221851172U (zh) | 2024-02-29 | 2024-02-29 | 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394862.6U CN221851172U (zh) | 2024-02-29 | 2024-02-29 | 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851172U true CN221851172U (zh) | 2024-10-18 |
Family
ID=93046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394862.6U Active CN221851172U (zh) | 2024-02-29 | 2024-02-29 | 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851172U (zh) |
-
2024
- 2024-02-29 CN CN202420394862.6U patent/CN2218511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47353U (zh) | 陶瓷喷墨打印机墨路循环装置 | |
CN105150688B (zh) |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供墨系统 | |
CN221851172U (zh) | 一种3d打印装置用正负压系统 | |
CN206201686U (zh) | 一种循环三腔体负压供墨系统 | |
CN206870612U (zh) | 一种喷墨打印机供墨系统 | |
CN103085478B (zh) | 印刷电路板喷墨印刷机喷墨系统 | |
CN203093318U (zh) | 印刷电路板喷墨印刷机喷墨系统 | |
CN201761140U (zh) | 一种瓦楞纸板印刷机自动节墨洗墨装置 | |
CN207088726U (zh) | 一种纸箱印刷机上的上墨装置 | |
CN209920759U (zh) | 一种油墨面稳定的油墨槽 | |
CN114393929A (zh) | 一种喷墨打印循环供墨负压控制系统 | |
CN218315870U (zh) | 印刷机及其墨水循环及供应系统 | |
CN113650299A (zh) | 3d打印设备用供墨系统及打印头清洗方法 | |
CN217455349U (zh) | 一种具有预防飞墨现象的纸盒印刷机 | |
CN201046625Y (zh) | 箱式正负压喷墨墨盒加墨、喷头清通机 | |
CN220280907U (zh) | 一种印刷机自动添墨机构 | |
CN219023922U (zh) | 平板膜组件检测装置 | |
CN215826241U (zh) | 一种恒温供墨集成装置 | |
CN215435593U (zh) | 一种具有绿色环保功能的印刷覆膜装置 | |
CN221873600U (zh) | 一种带循环脱气的供墨系统 | |
CN222080388U (zh) | 基于负压的防喷头墨水滴漏模块 | |
CN216330867U (zh) | 一种促进油墨快速流动及低容量楔形墨盘 | |
CN219630681U (zh) | 一种防雾剂加工用液体泡沫回收装置 | |
CN220661955U (zh) | 一种制版机防飞溅装置 | |
CN111469561B (zh) | 一种防回流墨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