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841293U - 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 - Google Patents

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841293U
CN221841293U CN202323434547.6U CN202323434547U CN221841293U CN 221841293 U CN221841293 U CN 221841293U CN 202323434547 U CN202323434547 U CN 202323434547U CN 221841293 U CN221841293 U CN 221841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zone
mirror surface
micro
prism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4345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34345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841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841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8412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为框架眼镜片,属于眼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眼镜片的前镜面和后镜面分别设置为上下两个光学区,前镜面采用模压或注塑成型毛坯片,前镜面的上侧光学区为平光镜,下侧光学区由多个形状相同、棱镜度数相同的微型三棱镜组成,微型三棱镜底部形状为长方形,径长2.0mm、径宽1.5mm、基底厚度0.5mm,基底朝向鼻侧,棱镜度数为3.0△,再将毛坯片经数控车房磨削成型后镜面,后镜面上侧光学区为凹透镜,后镜面上侧光学区垂直径线长度长于后镜面下侧光学区垂直径线长度,下侧光学区折射型凸透镜屈光力为+2.00D。

Description

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提供一种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
背景技术
单光凹透镜眼镜片不能控制近视度数的发生与发展。
眼睛视近时发生瞳孔缩小、调节增加、集合增加的视近三联动生理反应。调节与集合是相互并行、不可分割的协同联动生理反应。调节滞后是近视发生与发展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近视防控眼镜应该矫正调节滞后。
眼镜片下侧区域的凸透镜与三棱镜组合称为双光棱镜。2019年《近视管理白皮书》指出:双光棱镜控制近视的有效性50%-60%,双光棱镜恢复调节和集合的自然平衡,对于眼位正常和内隐斜及外隐斜型近视都有不错的效果,尤其对外隐斜型以及近视度数进展快速型近视效果更好。
传统眼用三棱镜的外观凸起明显、体积大、镜片重、易引起视物变形,发生色散等缺陷。
目前未见有用于近视防控的眼用微型三棱镜专利以及产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眼镜片仍是眼镜领域的技术难题之一。
综上所述,亟待研发一种眼镜片新面型设计,即一种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为框架眼镜片,以下称为这种眼镜片。
这种眼镜片的前镜面和后镜面分别设置有上下两个光学区,前镜面采用模压或注塑成型为毛坯片,前镜面的上侧光学区为平光镜,下侧光学区由多个形状相同、棱镜度数相同的微型三棱镜组成,再将毛坯片经数控车房磨削成型后镜面,后镜面上侧光学区为凹透镜,下侧光学区为凸透镜;眼镜片设计参数满足:
后镜面上侧光学区的垂直径线长度长于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垂直径线长度1.0mm至6.0mm;
后镜面上侧光学区的水平径线长度长于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水平径线长度2.0mm至8.0mm;
后镜面上侧光学区的面积大于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面积6.0mm2至30.0mm2
前镜面下侧光学区微型三棱镜的底部形状为长方形,径长2.0mm、径宽1.5mm、基底厚度0.5mm,基底朝向鼻侧,棱镜度数为3.0△;
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折射型凸透镜屈光力为+2.00D。
进一步的,所述后镜面上侧光学区的凹透镜屈光力为0.00D至-10.00D。
进一步的,所述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折射型凸透镜为正圆形或者椭圆形,周围设置2.0mm至6.0mm的渐变区,或者不设置渐变区。
进一步的,所述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折射型凸透镜屈光力,相对于上侧光学区凹透镜屈光力的正加值为+0.75D至+3.00D。
进一步的,所述微型三棱镜的底部形状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五角形、六角形的其中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前镜面的下侧光学区设置微型三棱镜和折射型凸透镜,或者前镜面的下侧光学区设置微型三棱镜,后镜面的下侧光学区设置折射型凸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微型三棱镜呈一线形、半圆形、长条形、放射形、正圆形阵列的其中一种,分布于前镜面的下侧光学区之内。
进一步的,所述微型三棱镜呈分散式阵列,行列相互之间设置有0.5mm间距,或者所述微型三棱镜呈阶梯式阵列,行列之间无有间距的紧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前镜面下侧光学区的微型三棱镜度数对应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折射型凸透镜度数的比值:微型三棱镜度数3.0△对应凸透镜度数+2.00D,微型三棱镜度数2.0△对应凸透镜度数+1.50D,微型三棱镜度数1.5△对应凸透镜度数+1.00D,微型三棱镜度数1.0△对应凸透镜度数+0.75D。
进一步的,所述眼镜片装配在单层眼镜架、双层眼镜架的附加镜框之上,近视凹透镜片或者离焦镜片装配在双层眼镜架的主镜框之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这种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具有近视矫正功能,无有明显凹凸外观,具有恢复眼调节和集合平衡功能,视近等于视远,适应于眼位正常、外隐斜、内隐斜型近视,尤其对于外隐斜型近视以及度数发展过快者的近视者配戴,有显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前镜面下侧光学区分散式微型三棱镜与后镜面下侧光学区圆形凸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镜面下侧光学区分散式微型三棱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前镜面下侧光学区阶梯式微型三棱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后镜面下侧光学区圆形凸透镜设置渐变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后镜面下侧光学区圆形凸透镜无设置渐变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微型三棱镜立体放大的径长、径宽、基底厚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后镜面上侧光学区与下侧光学区垂直径线、水平径线、面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镜面,2-后镜面,3-正圆形,4-渐变区,5-平光镜,6-凹透镜,7-凸透镜,8-微型三棱镜,9-微型三棱镜径长,10-微型三棱镜径宽,11-微型三棱镜基底厚度,12-微型三棱镜间距,13-微型三棱镜基底朝向鼻侧,14-微型三棱镜分散式阵列,15-微型三棱镜阶梯式阵列,16-后镜面上侧光学区,17-后镜面下侧光学区,18-前镜面上侧光学区,19-前镜面下侧光学区,20-后镜面上侧光学区垂直径线长度,21-后镜面下侧光学区垂直径线长度,22-后镜面上侧光学区水平径线长度,23-后镜面下侧光学区水平径线长度,24-后镜面上侧光学区面积,25-后镜面下侧光学区面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
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术语涵义:
三棱镜是光学上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镜体,三棱镜与凸透镜组合,称为双光棱镜,双光棱镜能有效控制近视度数发展。传统眼用三棱镜片的外观凸起明显、体积大、镜片重、易引起视物变形,发生色散等诸多缺陷。
微型三棱镜的最大径线长度为50μm微米级至小于4.0mm毫米级之间,具有无明显凸凹现象、体积小、重量轻、减少视物变形以及色散发生等优势。微型三棱镜与凸透镜组合,称为双光微型棱镜,或者称为双光微型三棱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示意:是眼镜片前镜面1和后镜面2的双镜面复合屈光面型,后镜面2的上侧光学区16设置为凹透镜6,下侧光学区17设置为正圆形3的凸透镜7,凸透镜7的周围设置有渐变区4,前镜面1的上侧光学区18为平光镜5,下侧光学区19由多个微型三棱镜8组成,微型三棱镜8的行列之间有微型三棱镜间距12,呈分散式阵列14,微型三棱镜8的基底朝向鼻侧13,前镜面1的上侧光学区18与后镜面2的上侧光学区16相对应,双镜面屈光力复合为凹透镜6,前镜面1的下侧光学区19与后镜面2的下侧光学区17相对应,双镜面屈光力复合为微型三棱镜8的棱镜度数与凸透镜7屈光力度数,形成前镜面下侧光学区分散式微型三棱镜与后镜面下侧光学区圆形凸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图2示意:是眼镜片前镜面1的上侧光学区18为平光镜5,下侧光学区19设置为微型三棱镜8,微型三棱镜8的行列之间有微型三棱镜间距12,呈分散式阵列14,微型三棱镜8的基底朝向鼻侧13,形成前镜面下侧光学区分散式微型三棱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
图3示意:是眼镜片前镜面1的上侧光学区18为平光镜5,下侧光学区19设置为微型三棱镜8,微型三棱镜8的基底朝向鼻侧13,微型三棱镜8行列之间无有间距的呈阶梯式阵列15,形成前镜面下侧象限区阶梯式微型三棱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
图4示意:是眼镜片后镜面2的上侧光学区16设置为凹透镜6,下侧光学区17为正圆形3的凸透镜7,凸透镜7周围设置有渐变区4,形成后镜面下侧光学区圆形凸透镜设置渐变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
图5示意:是眼镜片后镜面2的上侧光学区16设置为凹透镜6,下侧光学区17为正圆形3的凸透镜7,形成后镜面下侧光学区圆形凸透镜无设置渐变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
图6示意:是微型三棱镜立体放大示意图,微型三棱镜8的径长9、径宽10、基底厚度11,形成微型三棱镜立体放大的径长、径宽、基底厚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
图7示意:是眼镜片后镜面2的上侧光学区16和下侧光学区17,上侧光学区垂直径线长度20长于下侧光学区垂直径线长度21,上侧光学区水平径线长度22长于下侧光学区水平径线长度23,使得上侧光学区面积24大于后镜面下侧光学区面积25,形成后镜面上侧光学区与下侧光学区垂直径线、水平径线、面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
眼睛视近时发生瞳孔缩小、调节增加、集合增加的视近三联动生理反应。减少调节力用凸透镜、减少集合力用三棱镜,平衡调节与集合功能,必须通常凸透镜与三棱镜复合应用。将现有近视眼镜片的前镜面下侧光学区设置为微型三棱镜,将前镜面下侧光学区复合或者后镜面下侧光学区为折射型凸透镜,形成双光微型三棱镜,或者称为双光微型棱镜。
这种眼镜片前后镜面分别设置有上下两个光学区,前镜面上侧光学区为平光镜,设置平光镜目的是为了适应后镜面上侧光学区凹透镜而设计,平光镜不影响或者不干扰后镜面上侧光学区凹透镜的屈光力;
这种眼镜片后镜面上侧光学区的垂直径线长度长于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垂直径线长度1.0mm至6.0mm;
这种眼镜片后镜面上侧光学区的水平径线长度长于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水平径线长度2.0mm至8.0mm;
这种眼镜片后镜面上侧光学区的面积大于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面积6.0mm2至30.0mm2
这种眼镜片后镜面上侧光学区长于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垂直径线长度和水平径线长度以及面积,使得上侧光学区的视场大于下侧光学区的视场;
这种眼镜片前镜面下侧光学区微型三棱镜的底部形状为长方形,径长2.0mm、径宽1.5mm、基底厚度0.5mm,基底朝向鼻侧,棱镜度数为3.0△;
这种眼镜片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折射型凸透镜屈光力为+2.00D。
进一步的,所述前镜面下侧光学区由多个形状相同、棱镜度数相同的微型三棱镜组成,所述的微型三棱镜的数量依据微型三棱镜最大径长长度设置为不同数量,径长长度可以设置微米级至毫米级,最大径长长度设置为50μm微米级至4.0mm毫米级之间,微型三棱镜数量可设置为6个至300个之间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前镜面下侧光学区的微型三棱镜底部形状为长方形,径长2mm、径宽1.5mm、基底厚度0.5mm,基底朝向鼻侧,棱镜度数为3.0△。后镜面上侧光学区为凹透镜,下侧光学区为+2.00D的凸透镜。微型三棱镜的棱镜度数为1.0△至3.5△之间,对应的凸透镜度数为+0.50D至3.50D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后镜面上侧光学区的凹透镜屈光力为0.00D至-10.00D,设置0.00D的目的是为了远视储备低下者配戴,后镜面上侧光学区屈光力还依据近视散光度数定制,散光度数<4.00DS。
进一步的,所述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凸透镜为正圆形或者椭圆形,后镜面采用数控车房成型,正圆形磨削的像散度数极低,优选择设置正圆形,但是不限制圆形,圆形凸透镜的周围设置2.0mm至6.0mm渐变区,或者不设置渐变区,优选择设置渐变区,渐变区消除下侧光学区与上侧光学区凸凹透镜之间的屈光跳跃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凸透镜屈光力,相对于上侧光学区凹透镜屈光力的正加值为+0.75D至+3.00D,正加值是指在凹透镜屈光力的基础上增加凸透镜度数,故也称为下侧光学区的下加光度数。
进一步的,所述微型三棱镜的底部形状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五角形、六角形的其中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眼镜片下侧光学区的微型三棱镜与凸透镜,可以设置两种不同镜面类型,一种是前镜面的下侧光学区为微型三棱镜复合凸透镜,另一种是前镜面下侧光学区为微型三棱镜、后镜面下侧光学区为凸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微型三棱镜呈一线形、半圆形、长条形、放射形、正圆形阵列的其中任何一种类型,但是不限定上述阵列类型,微型三棱镜分布于前镜面下侧光学区之内。
进一步的,所述微型三棱镜为分散式阵列,行列相互之间有0.5mm间距,或者依据微型三棱镜的径长及径宽不同,其间距小于或者大于0.5mm。
进一步的,所述微型三棱镜为阶梯式阵列,行列之间无有间距,相互微型三棱镜之间紧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前镜面下侧光学区复合的、或者前后镜面下侧光学区对应的,微型三棱镜度数对应凸透镜度数的比值:微型三棱镜度数3.0△对应凸透镜度数+2.00D,微型三棱镜度数2.0△对应凸透镜度数+1.50D,微型三棱镜度数1.5△对应凸透镜度数+1.00D,微型三棱镜度数1.0△对应凸透镜度数+0.75D;
所述微型三棱镜度数对应凸透镜度数的比值,还依据配镜者的近视度数、调节度数、集合力的不同,加大或者减少微型三棱镜度数与凸透镜度数,原则是在上述度数的比值之中,但是不限定上述比值。
进一步的,所述眼镜片装配在单层眼镜架、双层眼镜架的附加镜框之上,近视凹透镜片或者离焦镜片装配在双层眼镜架的主镜框之上。
实施例
以下的具体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而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
实施例
以近视度数-4.00D的实施为例:眼镜片前镜面1采用模压或者注塑成型为毛坯片,前镜面上侧光学区为平光镜、下侧光学区的微型三棱镜度数制备为3.0△,再将毛坯片经数控车房成型后镜面2,后镜面上侧光学区屈光力为-4.00D、下侧光学区成型为正圆形凸透镜,正加值为+2.00D,凸透镜设置4.0mm渐变区。
这种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具有矫正近视提高远视力,平衡调节和集合功能紊乱,视近等于视远,有效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性进步。
最后应当阐明,对于这种眼镜片后镜面上侧光学区的凹透镜,下侧光学区的凸透镜,前镜面上侧光学区的平光镜,下侧光学区微型三棱镜的形状、屈光力、尺寸等设计参数的变化和修改, 其也在本实用新型权利限定之内。

Claims (10)

1.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片的前镜面和后镜面分别设置有上下两个光学区,前镜面采用模压或注塑成型为毛坯片,前镜面的上侧光学区为平光镜,下侧光学区由多个形状相同、棱镜度数相同的微型三棱镜组成,再将毛坯片经数控车房磨削成型后镜面,后镜面上侧光学区为凹透镜,下侧光学区为凸透镜,眼镜片设计参数满足:
后镜面上侧光学区的垂直径线长度长于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垂直径线长度1.0mm至6.0mm;
后镜面上侧光学区的水平径线长度长于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水平径线长度2.0mm至8.0mm;
后镜面上侧光学区的面积大于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面积6.0mm2至30.0mm2
前镜面下侧光学区微型三棱镜的底部形状为长方形,径长2.0mm、径宽1.5mm、基底厚度0.5mm,基底朝向鼻侧,棱镜度数为3.0△;
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折射型凸透镜屈光力为+2.00D。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镜面上侧光学区的凹透镜屈光力为0.00D至-10.00D。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折射型凸透镜为正圆形或者椭圆形,周围设置2.0mm至6.0mm的渐变区,或者不设置渐变区。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折射型凸透镜屈光力,相对于上侧光学区凹透镜屈光力的正加值为+0.75D至+3.00D。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三棱镜的底部形状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五角形、六角形的其中一种。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面的下侧光学区设置微型三棱镜和折射型凸透镜,或者前镜面的下侧光学区设置微型三棱镜,后镜面的下侧光学区设置折射型凸透镜。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三棱镜呈一线形、半圆形、长条形、放射形、正圆形阵列的其中一种,分布于前镜面的下侧光学区之内。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三棱镜呈分散式阵列,行列相互之间设置有0.5mm间距,或者所述微型三棱镜呈阶梯式阵列,行列之间无有间距的紧密相连。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面下侧光学区的微型三棱镜度数对应后镜面下侧光学区的折射型凸透镜度数的比值:微型三棱镜度数3.0△对应凸透镜度数+2.00D,微型三棱镜度数2.0△对应凸透镜度数+1.50D,微型三棱镜度数1.5△对应凸透镜度数+1.00D,微型三棱镜度数1.0△对应凸透镜度数+0.75D。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片装配在单层眼镜架、双层眼镜架的附加镜框之上,近视凹透镜片或者离焦镜片装配在双层眼镜架的主镜框之上。
CN202323434547.6U 2023-12-17 2023-12-17 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 Active CN221841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34547.6U CN221841293U (zh) 2023-12-17 2023-12-17 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34547.6U CN221841293U (zh) 2023-12-17 2023-12-17 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841293U true CN221841293U (zh) 2024-10-15

Family

ID=92998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434547.6U Active CN221841293U (zh) 2023-12-17 2023-12-17 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8412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71430B (zh) 具有輔助光學元件之眼鏡鏡片
JP4750273B2 (ja) 近視レンズ
CN1145825C (zh) 多聚焦的眼透镜
CN115280224A (zh) 镜片元件
KR20000071332A (ko) 굴절 광학 배율이 감소하는 표면을 포함하는 점진적 굴절광학 배율 증가 렌즈
WO2023072031A1 (zh) 一种后房型有晶体眼渐进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CA2250616C (en) Ophthalmic lens
CN117742005B (zh) 一种带有微结构的眼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CN116974094B (zh) 一种微结构眼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CN218630404U (zh) 一种近视控制镜片
JPH1078566A (ja) 眼鏡レンズ
CN107684478A (zh) 区域球差分布型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
CA2501723A1 (en) Glasses lens designing method, production method for glasses lens and computer program
CN221841293U (zh) 近视双光微型三棱镜眼镜片
BR202019004173U2 (pt) dispositivo óptico
CN216118261U (zh) 一种具有微透镜阵列的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CN215375981U (zh) 锥形螺纹状排列复合多点微透镜离焦镜片
CN210864235U (zh) 一种矫正近视的框架镜镜片
CN213182238U (zh) 一种镜片、眼镜
CN116224620A (zh) 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镜片边缘减薄设计方法
CN118091984A (zh) 一种近视控制镜片
CN120353050A (zh) 微棱镜眼镜片及其形成方法
JP3013396B2 (ja) 眼鏡レンズ
CN222420697U (zh) 一种延缓近视加深的镜片、眼镜
CN201166746Y (zh) 新型智能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