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25908U - 一种匣钵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匣钵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825908U CN221825908U CN202323391748.2U CN202323391748U CN221825908U CN 221825908 U CN221825908 U CN 221825908U CN 202323391748 U CN202323391748 U CN 202323391748U CN 221825908 U CN221825908 U CN 2218259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gger
- cover plate
- opening
- support frame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匣钵防护装置,通过支撑架设置于匣钵口的侧边,且支撑架用以支撑盖板,匣钵的尺寸小于匣钵口的口径,盖板的尺寸大于匣钵口的口径。其中,盖有盖板的匣钵,能够以盖板和匣钵相分离的方式,自上而下穿过匣钵口,且让盖板支撑于支撑架;匣钵能够自下而上穿过匣钵口,并带动支撑于支撑架的盖板向上活动,且让盖板盖置于匣钵。这样在机械手进行完整的匣钵翻转过程中,当匣钵自下而上穿过匣钵口,盖板能够盖住匣钵上表面,并对匣钵及其匣钵内部的物料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异物掉落在匣钵内,避免匣钵内物料受污染;匣钵自上而下穿过匣钵口,盖板能够支撑在支撑架上,便于盖板与匣钵的分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匣钵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材料的加工中,烧结工序一般使用机械手进行匣钵倒料动作,从而实现烧结完成后物料从匣钵到对辊的初步破碎环节,其中,完整的匣钵翻转流程分为:匣钵到位、取钵、运钵、匣钵翻转、运钵、放钵、匣钵送出几个环节。
相关技术中,车间里的匣钵翻转设计的高度约为4m,在机械手动作过程中,匣钵及其物料均处于无防护状态,裸露在空气中,且整个车间环境中无隔断,因此存在异物入侵匣钵内物料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匣钵防护装置及烧结设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中在机械手移动匣钵的过程,匣钵及其物料均处于无防护状态,导致异物入侵匣钵内物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匣钵防护装置,匣钵防护装置包括盖板、盖板台和支撑架,所述盖板用以盖住匣钵;所述盖板台设置有匣钵口,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匣钵口的侧边,且所述支撑架用以支撑所述盖板,匣钵的尺寸小于所述匣钵口的口径,所述盖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匣钵口的口径;其中,盖有所述盖板的匣钵,能够以所述盖板和匣钵相分离的方式,自上而下穿过所述匣钵口,且让所述盖板支撑于所述支撑架;匣钵能够自下而上穿过所述匣钵口,并带动支撑于所述支撑架的盖板向上活动,且让所述盖板盖置于匣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盖板包括盖体和从所述盖体的两侧向外延伸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用于支撑在所述支撑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臂对称设置于所述盖体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臂包括连接段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且所述支撑部呈倒V字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盖板采用非金属材质,且所述盖体与所述支撑臂采用一体成型或塑料焊接的工艺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多条所述加强筋交叉连接于所述盖体的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条,所述凸起条用于限制盖有所述盖板的匣钵上表面与所述盖板下表面的间距。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限制所述盖板支撑在所述支撑架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盖板台包括第一盖板台和第二盖板台,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盖板台设置有第一匣钵口,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匣钵口的侧边,且所述第一支撑架用以支撑所述盖板,匣钵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匣钵口的口径,所述盖板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匣钵口的口径;所述第二盖板台与倒料仓的侧边连接,所述第二盖板台设置有第二匣钵口,且所述第二匣钵口位于倒料仓仓口的前方,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匣钵口的侧边,且所述第二支撑架用以支撑所述盖板,匣钵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匣钵口的口径,所述盖板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匣钵口的口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盖板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盖板台并排设置的第三盖板台,所述第三盖板台设置有第三匣钵口,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三匣钵口的侧边,且所述第三支撑架用以支撑所述盖板,匣钵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三匣钵口的口径,所述盖板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匣钵口的口径。
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匣钵防护装置,通过支撑架设置于匣钵口的侧边,且支撑架用以支撑盖板,匣钵的尺寸小于匣钵口的口径,盖板的尺寸大于匣钵口的口径。其中,盖有盖板的匣钵,能够以盖板和匣钵相分离的方式,自上而下穿过匣钵口,且让盖板支撑于支撑架;匣钵能够自下而上穿过匣钵口,并带动支撑于支撑架的盖板向上活动,且让盖板盖置于匣钵。这样在机械手进行完整的匣钵翻转过程中,当匣钵自下而上穿过匣钵口,盖板能够盖住匣钵上表面,并对匣钵及其匣钵内部的物料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异物掉落在匣钵内,避免匣钵内物料受污染;匣钵自上而下穿过匣钵口,盖板能够支撑在支撑架上,便于盖板与匣钵的分离。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匣钵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匣钵防护装置的盖板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匣钵与盖板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匣钵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匣钵在匣钵防护装置中一种运送路线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盖板;110、盖体;120、支撑臂;121、连接段;122、支撑部;130、加强筋;140、凸起条;
200、盖板台;201、第一盖板台;202、第二盖板台;203、第三盖板台;210、支撑架;211、第一支撑架;212、第二支撑架;213、第三支撑架;214、卡槽;220、匣钵口;221、第一匣钵口;222、第二匣钵口;223、第三匣钵口;
300、匣钵;310、物料;
400、倒料仓;
A、运送路线1;B、运送路线2;C、运送路线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匣钵防护装置,该装置包括盖板100、盖板台200和支撑架210,盖板100用以盖住匣钵300;盖板台200设置有匣钵口220,支撑架210设置于匣钵口220的侧边,且支撑架210用以支撑盖板100,匣钵300的尺寸小于匣钵口220的口径,盖板100的尺寸大于匣钵口220的口径。其中,盖有盖板100的匣钵300,能够以盖板100和匣钵300相分离的方式,自上而下穿过匣钵口220,且让盖板100支撑于支撑架210;匣钵300能够自下而上穿过匣钵口220,并带动支撑于支撑架210的盖板100向上活动,且让盖板100盖置于匣钵300。
其中,盖板台200设置在倒料仓400旁边,盖板台200可以由两根呈Z字形的连接架组成,这两根连接架分别设置在倒料仓400的两侧边,且连接架的一端位于倒料仓400仓口的前方,支撑架210也设置在倒料仓400仓口的前方。这样便于机械手将匣钵300移动至倒料仓400仓口时,能够进行盖板100与匣钵300的分离操作和盖合操作。
例如,机械手将盖有盖板100的匣钵300移动至倒料仓400仓口旁边,机械手带动盖有盖板100的匣钵300自上而下穿过匣钵口220,盖板100支撑在支撑架210上,机械手继续带动匣钵300移动并进入倒料仓400进行倒料处理,这样使装有物料310的匣钵300在移动至倒料仓400仓口过程中,有盖板100的防护,避免异物掉落在匣钵300内。当倒料处理完成后,机械手带动匣钵300从倒料仓400退出,并将匣钵300自下而上穿过匣钵口220,继续向上移动使盖板100盖住匣钵300,最后机械手将盖有盖板100的匣钵300移动至装物料310区域,这样在移动至装物料310区域过程中,匣钵300也盖有盖板100,能够避免异物进入匣钵300内。需要说明的是,匣钵300可以为长方体,匣钵300的顶面开设有物料310入口,匣钵300和机械手均属于现有技术,对机械手进行程序设置,使之按照预定路线行进并进行相应操作,这些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架210设置于匣钵口220的侧边,且支撑架210用以支撑盖板100,匣钵300的尺寸小于匣钵口220的口径,盖板100的尺寸大于匣钵口220的口径。其中,盖有盖板100的匣钵300,能够以盖板100和匣钵300相分离的方式,自上而下穿过匣钵口220,且让盖板100支撑于支撑架210;匣钵300能够自下而上穿过匣钵口220,并带动支撑于支撑架210的盖板100向上活动,且让盖板100盖置于匣钵300。这样在机械手进行完整的匣钵300翻转过程中,当匣钵300自下而上穿过匣钵口220,盖板100能够盖住匣钵300上表面,并对匣钵300及其匣钵300内部的物料310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异物掉落在匣钵300内,避免匣钵300内物料310受污染;匣钵300自上而下穿过匣钵口220,盖板100能够支撑在支撑架210上,便于盖板100与匣钵300的分离。
参考图2和图3,盖板100包括盖体110和从盖体110的两侧向外延伸的支撑臂120,支撑臂120用于支撑在支撑架210上。盖体110可以呈长方形,在盖体110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三根支撑臂120。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臂120对称设置于盖体110的两侧,其中,盖体110两侧的每个支撑臂120尺寸均相同,盖体110每侧上的三根支撑臂120两两间距相等设置,且盖体110两侧的支撑臂120分别两两对应设置,这样能够使盖板100左右两侧重量相同,避免一侧重一侧轻出现不平衡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臂120包括连接段121和支撑部122,支撑部122连接于连接段121的一端,且支撑部122呈倒V字形。其中,连接段121可以是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盖体110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支撑部122的尖端部位连接。支撑部122呈倒V字形,这样能够便于支撑在支撑架210上。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00采用非金属材质,非金属材质可以是塑料,且盖体110与支撑臂120采用一体成型或塑料焊接的工艺制成,这样能够使盖板100的整体的可靠性高、耐久性强,整个运动过程中不产生新异物,不会影响物料310品质。
在一实施例中,盖体110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130,多条加强筋130交叉连接于盖体110的对角。其中,可以设置有两条加强筋130,两条加强筋130设置在长方形盖体110上表面的两个对角线上,这样能够增加盖体110的刚度,避免盖体110发生变形。
在一实施例中,盖体110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条140,凸起条140的横截面可以为长方形,凸起条140从盖体110下表面的后侧延伸到前侧,当匣钵300盖有盖板100时,凸起条140能够抵接在匣钵300的上表面,凸起条140用于限制盖有盖板100的匣钵300上表面与盖板100下表面的间距。
物料310装载在匣钵300内时,时常会在匣钵300的物料310入口处形成小山包,当盖板100盖住匣钵300时,形成小山包的物料310顶端会挤压盖板100的下表面,由于物料310中有些坚硬的物质,这样容易造成盖板100下表面磨损或者盖板100变形。因此,设置的凸起条140能够使盖板100的下表面与匣钵300的上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减少形成小山包的物料310尖端对盖板100造成的损伤。
参考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架210上开设有卡槽214,卡槽214用于限制盖板100支撑在支撑架210的位置。
其中,支撑架210具有竖直向上的支撑板,从支撑板的上边缘向下延伸开设有V字形的卡槽214,相邻两个卡槽214间的间距相等。支撑臂120上的支撑部122呈倒V字形,在倒V字形支撑部122和V字形卡槽214配合下,能够限制住支撑臂120的位置,进而限制盖板100在支撑架210的位置。盖体1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三个支撑臂120,每侧的支撑臂120与每侧的支撑架210卡槽214一一对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卡槽214也可以呈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等等。
参考图4,盖板台200包括第一盖板台201和第二盖板台202,支撑架210包括第一支撑架211和第二支撑架212,第一盖板台201和第一支撑架211均设置于第二盖板台202和第二支撑架212的下方。
其中,第一盖板台201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支架,在支架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匣钵口221,第一匣钵口221的口径大于匣钵300的尺寸,且小于盖板100的尺寸。在第一匣钵口221的左右两侧上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架211,第一支撑架211上开设有供盖板100支撑的卡槽214。
第二盖板台202与倒料仓400的侧边连接,第二盖板台202可以由两根呈Z字形的连接架组成,这两根连接架分别设置在倒料仓400的两侧边,且连接架的一端位于倒料仓400仓口的前方,第二支撑架212也设置在倒料仓400仓口的前方,第二支撑架212上开设有供盖板100支撑的卡槽214。两根连接架之间形成有第二匣钵口222,第二匣钵口222的口径大于匣钵300的尺寸,且小于盖板100的尺寸。
机械手、匣钵300和匣钵防护装置的配合工作方式可以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机械手、机械手的程序设定以及匣钵30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A)机械手在第一匣钵口221的下方,夹紧夹爪,抓取匣钵300(匣钵300内装有物料310);
B)机械手向上运动并穿过第一匣钵口221,此过程中,支撑在第一支撑架211上的盖板100扣上机械手的夹爪,并实现封盖(盖板100盖住匣钵300的上表面),匣钵300和盖板100跟随机械手继续向上移动;
C)机械手运动至第二匣钵口222的上方,然后向下运动,穿过第二匣钵口222,此过程中,盖板100支撑在第二支撑架212上,并实现封盖取消(盖板100脱离匣钵300的上表面);
D)机械手带动匣钵300进入倒料仓400,并将匣钵300进行翻转,使物料310倒在倒料仓400中(需要说明的是,倒料仓400能够将物料310输送至下一工位上,倒料仓40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E)机械手带动匣钵300退出倒料仓400,然后向上运动,穿过第二匣钵口222,此过程中,盖板100再次扣上机械手的夹爪,并实现封盖,匣钵300和盖板100跟随机械手移动;
F)机械手向下运动并穿过第一匣钵口221,盖板100支撑在第二支撑架212上,并实现封盖取消;
G)机械手运动到第一匣钵口221的下方,机械手打开夹爪,放开匣钵300;
H)装料装置对匣钵300进行物料310填充(需要说明的是,装料装置为现有技术,装料装置设置于第一匣钵口221附近,能够对匣钵300进行物料310填充,在此不再赘述);
I)从A)开始继续重复以上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盖板台202、第二匣钵口222和第二支撑架212设置在一盖板台200、第一匣钵口221和第一支撑架211的上方,且第二盖板台202设置于倒料仓400的两侧,第一盖板台201设置在装料装置旁。这样能够让匣钵300防护装置具有两个工作区,一个为第一匣钵口221附近的装料区,另一个为第二匣钵口222附近的倒料区。在机械手带动匣钵300进行移动时,匣钵300除了装料和倒料期间,匣钵300能够被盖板100盖住,避免匣钵300内的物料310受污染。
参考图4和图5,盖板台200包括第一盖板台201、第二盖板台202和第三盖板台203,支撑架210包括第一支撑架211、第二支撑架212和第三支撑架213,第一盖板台201、第三盖板台203、第一支撑架211均和第三支撑架213均设置于第二盖板台202和第二支撑架212的下方。其中,第一盖板台201和第三盖板台203并排设置,第三盖板台203和第一盖板台201可以是一体结构的长方形支架,第一盖板台201位于第三盖板台203的左侧,在第三盖板台203的上部开设有第三匣钵300口223,第三匣钵300口223的口径大于匣钵300的尺寸,且小于盖板100的尺寸。在第三匣钵300口223的左右两侧上均设置有第三支撑架213,第三支撑架213上开设有供盖板100支撑的卡槽214。
机械手、匣钵300和匣钵防护装置的配合工作方式可以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机械手运动路线请参考图5,运动顺序依次为运送路线1A、运送路线2B和运送路线3C,机械手、机械手的程序设定以及匣钵30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A)机械手在第一匣钵口221的下方,夹紧夹爪,抓取匣钵300(匣钵300内装有物料310);
B)机械手向上运动并穿过第一匣钵口221,此过程中,支撑在第一支撑架211上的盖板100扣上机械手的夹爪,并实现封盖(盖板100盖住匣钵300的上表面),匣钵300和盖板100跟随机械手继续向上移动;
C)机械手运动至第二匣钵口222的上方,然后向下运动,穿过第二匣钵口222,此过程中,盖板100支撑在第二支撑架212上,并实现封盖取消(盖板100脱离匣钵300的上表面);
D)机械手带动匣钵300进入倒料仓400,并将匣钵300进行翻转,使物料310倒在倒料仓400中(需要说明的是,倒料仓400能够将物料310输送至下一工位上,倒料仓40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E)机械手带动匣钵300退出倒料仓400,然后向上运动,穿过第二匣钵口222,此过程中,盖板100再次扣上机械手的夹爪,并实现封盖,匣钵300和盖板100跟随机械手移动;
F)机械手向下运动并穿过第三匣钵300口223,盖板100支撑在第三支撑架213上,并实现封盖取消;
G)机械手运动到第三匣钵300口223的下方,机械手打开夹爪,放开匣钵300,此时,能够对匣钵300内残留的物料310翻搅,避免残留的物料310越积越多;
H)机械手夹紧夹爪,机械手带动匣钵300向上运动,穿过第三匣钵300口223,此过程中,盖板100再次扣上机械手的夹爪,并实现封盖,匣钵300和盖板100跟随机械手移动;
I)机械手向下运动并穿过第一匣钵口221,盖板100支撑在第二支撑架212上,并实现封盖取消,然后机械手打开夹爪,放开匣钵300,装料装置对匣钵300进行物料310填充(需要说明的是,装料装置为现有技术,装料装置设置于第一匣钵口221附近,能够对匣钵300进行物料310填充,在此不再赘述);
J)从A)开始继续重复以上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盖板台202、第二匣钵口222和第二支撑架212设置在一盖板台200、第一匣钵口221、第一支撑架211、第三盖板台203、第三匣钵300口223和第三支撑架213的上方,且第二盖板台202设置于倒料仓400的两侧,第一盖板台201设置在装料装置旁,第一盖板台201与第三盖板台203并排设置。这样能够让匣钵300防护装置具有三个工作区,第一个为第一匣钵口221附近的装料区,第二个为第二匣钵口222附近的倒料区,第三个为第三匣钵300口223附近的物料310翻搅区。在机械手带动匣钵300进行移动时,匣钵300除了装料、倒料和物料310翻搅期间,匣钵300能够被盖板100盖住,避免匣钵300内的物料310受污染。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匣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盖板台和支撑架,所述盖板用以盖住匣钵;所述盖板台设置有匣钵口,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匣钵口的侧边,且所述支撑架用以支撑所述盖板,匣钵的尺寸小于所述匣钵口的口径,所述盖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匣钵口的口径;
其中,盖有所述盖板的匣钵,能够以所述盖板和匣钵相分离的方式,自上而下穿过所述匣钵口,且让所述盖板支撑于所述支撑架;匣钵能够自下而上穿过所述匣钵口,并带动支撑于所述支撑架的盖板向上活动,且让所述盖板盖置于匣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匣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盖体和从所述盖体的两侧向外延伸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用于支撑在所述支撑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匣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对称设置于所述盖体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匣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包括连接段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且所述支撑部呈倒V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匣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采用非金属材质,且所述盖体与所述支撑臂采用一体成型或塑料焊接的工艺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匣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多条所述加强筋交叉连接于所述盖体的对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匣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条,所述凸起条用于限制盖有所述盖板的匣钵上表面与所述盖板下表面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匣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限制所述盖板支撑在所述支撑架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匣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台包括第一盖板台和第二盖板台,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盖板台设置有第一匣钵口,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匣钵口的侧边,且所述第一支撑架用以支撑所述盖板,匣钵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匣钵口的口径,所述盖板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匣钵口的口径;所述第二盖板台与倒料仓的侧边连接,所述第二盖板台设置有第二匣钵口,且所述第二匣钵口位于倒料仓仓口的前方,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匣钵口的侧边,且所述第二支撑架用以支撑所述盖板,匣钵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匣钵口的口径,所述盖板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匣钵口的口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匣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盖板台并排设置的第三盖板台,所述第三盖板台设置有第三匣钵口,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三匣钵口的侧边,且所述第三支撑架用以支撑所述盖板,匣钵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三匣钵口的口径,所述盖板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匣钵口的口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91748.2U CN221825908U (zh) | 2023-12-13 | 2023-12-13 | 一种匣钵防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91748.2U CN221825908U (zh) | 2023-12-13 | 2023-12-13 | 一种匣钵防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825908U true CN221825908U (zh) | 2024-10-11 |
Family
ID=92963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391748.2U Active CN221825908U (zh) | 2023-12-13 | 2023-12-13 | 一种匣钵防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825908U (zh) |
-
2023
- 2023-12-13 CN CN202323391748.2U patent/CN2218259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837955B2 (ja) | 容器への廃棄物の充填システム | |
CN210330127U (zh) | 一种物流配送用货架 | |
CN221825908U (zh) | 一种匣钵防护装置 | |
CN209009669U (zh) | 一种集装箱运输大宗物料系统 | |
CN105627733A (zh) | 一种电弧炉抗冲击折流加料废钢预热室-除尘结构 | |
CN210635413U (zh) | 一种防扬尘堵头伸出式冶金矿石转移机构 | |
CN205482314U (zh) | 一种电弧炉抗冲击折流加料废钢预热室-除尘结构 | |
CN217172521U (zh) | 一种散料无尘装车系统 | |
CN209835061U (zh) | 一种集装袋翻包机 | |
CN214732705U (zh) | 一种废钢装斗装置 | |
CN114671264A (zh) | 一种散料无尘装车系统 | |
CN214328675U (zh) | 垃圾清扫车 | |
CN208560406U (zh) | 一种自卸式料斗 | |
CN221916232U (zh) | 一种空盘上料机构 | |
CN221820903U (zh) | 一种可回收资源车的防护装置 | |
CN218490949U (zh) |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机构及装载系统 | |
CN207434595U (zh) | 料仓上料装置 | |
JP2017100877A (ja) | 昇降機能付き車両搭載用の容器における蓋の開閉構造 | |
CN110080144A (zh) | 垃圾车的垃圾收集装置 | |
CN222373276U (zh) | 一种大输液自动投料生产线 | |
CN213802585U (zh) | 一种耐火物料提升装置 | |
CN216784605U (zh) | 一种物料转运工装 | |
CN216763587U (zh) | 一种高智能全自动无人值守装车系统 | |
CN221853259U (zh) | 一种散料多点给料漏斗装卸装置 | |
CN217972184U (zh) | 集装箱翻转吊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