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24736U - 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824736U CN221824736U CN202420592858.0U CN202420592858U CN221824736U CN 221824736 U CN221824736 U CN 221824736U CN 202420592858 U CN202420592858 U CN 202420592858U CN 221824736 U CN221824736 U CN 2218247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nent
- shaped
- shaped frame
- clamp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2 irri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73 irr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头技术领域,该建筑排水管道接头,包括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用于对两个相对称的管道开口端进行卡合限位;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卡合组件的外侧,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对卡合组件和两个相对称的管道进行固动;以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底部,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对卡合组件和固定组件进行支撑,所述支撑组件用于防止卡合组件受自重的压力脱落,所述卡合组件包括第一C型卡和第二C型卡,所述第一C型卡和第二C型卡两端面均开设有卡合槽,本实用新型既能对管道进行对接,又能提高管道的稳定性和密封性,以便于能够保证排水系统的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
背景技术
排水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管道因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广泛应用与多行业,多领域,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排水管路是建筑工程必须具备的排水设施,排水管路因建筑工程的需要往往需要多种若干不同形式的管接头,接头是连接管道或管件的组件,用于实现管道系统的连接和转接。
现有的建筑排水管道接头,虽然能够对管道进行对接,但是稳定性较差,从而容易导致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脱落的问题,进而降低了使用的寿命,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解决了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脱落的问题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包括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用于对两个相对称的管道开口端进行卡合限位;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卡合组件的外侧,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对卡合组件和两个相对称的管道进行固动;以及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底部,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对卡合组件和固定组件进行支撑,所述支撑组件用于防止卡合组件受自重的压力脱落。
优选的,所述卡合组件包括第一C型卡和第二C型卡,所述第一C型卡和第二C型卡两端面均开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内腔与所述管道开口端相连;
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卡合槽内腔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增加管道开口端插接在第一C型卡和第二C型卡上卡合槽内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C型卡和所述第二C型卡的两端且位于二者贴合面处均开设有限位孔,相对立的两个所述限位孔内腔插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C型架和第二C型架,所述第一C型架和第二C型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C型卡和第二C型卡的外侧;
所述第一C型架和第二C型架两开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半弧型抱箍和第二半弧型抱箍,所述第一半弧型抱箍和第二半弧型抱箍两端相贴合处均通过固定螺栓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C型架和第二C型架的内径与所述第一C型卡和第二C型卡外径相同,并且所述第一C型卡和第二C型卡位于第一C型架和第二C型架内腔的居中位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C型架和第二C型架下方;
所述第一半弧型抱箍和所述第二半弧型抱箍两端相贴合处且位于底部表面居中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柱,并且所述支撑柱底端均与所述支撑板表面相连。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表面居中位置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内腔与所述第一C型架和第二C型架底端居中位置相贴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建筑排水管道接头,当需要对排水管进行对接时,首先将卡合组件卡合在对两个相对称的管道开口端,然后将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在卡合组件外侧,从而能够使卡合组件对两个相对称的管道开口端进行卡合限位,进而能够使固定组件对卡合组件进行固动,以便于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拆卸,由于固定组件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从而能够使支撑组件对卡合组件和固定组件提供支撑,进而能够提高卡合组件和固定组件的稳定性,以便于能够防止卡合组件受自重的压力脱落,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合组件;11、第一C型卡;12、第二C型卡;13、卡合槽;14、密封圈;15、限位孔;16、限位板;2、固定组件;21、第一C型架;22、第二C型架;23、第一半弧型抱箍;24、第二半弧型抱箍;25、固定螺栓;3、支撑组件;31、支撑板;32、支撑柱;33、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包括卡合组件1,卡合组件1用于对两个相对称的管道开口端进行卡合限位;固定组件2,固定组件2设置于卡合组件1的外侧,固定组件2用于对卡合组件1和两个相对称的管道进行固动;以及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设置于固定组件2底部,支撑组件3用于对卡合组件1和固定组件2进行支撑,支撑组件3用于防止卡合组件1受自重的压力脱落;
当需要对排水管进行对接时,首先将卡合组件1卡合在对两个相对称的管道开口端,然后将固定组件2固定连接在卡合组件1外侧,从而能够使卡合组件1对两个相对称的管道开口端进行卡合限位,进而能够使固定组件2对卡合组件1进行固动,以便于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拆卸,排水管内腔无压力,由于固定组件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3,从而能够使支撑组件3对卡合组件1和固定组件2提供支撑,进而能够提高卡合组件1和固定组件2的稳定性,以便于能够防止卡合组件1受自重的压力脱落,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参阅图1、图2、图3,卡合组件1包括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两端面均开设有卡合槽13,卡合槽13内腔与管道开口端相连;同一侧的两个卡合槽13内腔设置有密封圈14,密封圈14用于增加管道开口端插接在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上卡合槽13内的密封性,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的两端且位于二者贴合面处均开设有限位孔15,相对立的两个限位孔15内腔插接有限位板16;
通过卡合组件1中的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既能够固定连接在管道外侧,又能为卡合槽13提供开设基础,由于卡合槽13内腔与管道开口端相连,从而能够使管道开口端插接在卡合槽13内腔,进而能够使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对管道进行卡合限位,由于同一侧的两个卡合槽13内腔安装有密封圈14,从而能够增加管道开口端插接在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上卡合槽13内的密封性,进而能够防止漏水,由于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的两端且位于二者贴合面处均开设有限位孔15,并且相对立的两个限位孔15内腔插接有限位板16,从而能够使限位板16对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进行限位,进而能够提高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相贴合处的结构强度。
参阅图1、图2、图4,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分别设置于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的外侧;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两开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两端相贴合处均通过固定螺栓25相连,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的内径与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外径相同,并且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位于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内腔的居中位置;
通过固定组件2中的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可卡合连接在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的外侧,由于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两开口端分别固动连接有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并且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两端相贴合处均通过固定螺栓25相连,同时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位于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内腔的居中位置,从而能够使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对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进行固定,进而能够使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对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进行固定,以便于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后续的拆卸维护。
参阅图1、图2、图5,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板31,支撑板31设置于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下方;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两端相贴合处且位于底部表面居中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柱32,并且支撑柱32底端均与支撑板31表面相连,支撑板31顶部表面居中位置设置有托架33,托架33内腔与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底端居中位置相贴合;
通过支撑组件3中的支撑板31,既能安装在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下方,又能为四个支撑柱32提供安装基础,由于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两端相贴合处且位于底部表面居中位置均与支撑柱32顶部表面相连,从而能够使支撑板31为支撑柱32提供支撑,进而能够使支撑柱32为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提供支撑,以便于能够提高设备的稳定性,由于支撑板31顶部表面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托架33,并且托架33内腔与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底端居中位置相贴合,从而能够使托架33为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提供支撑,进而能够使托架33为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提供支撑,以便于能够防止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受自重的压力脱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平稳性。
工作时,当需要对排水管进行对接时,首先将卡合组件1卡合在对两个相对称的管道开口端,然后将固定组件2固定连接在卡合组件1外侧,从而能够使卡合组件1对两个相对称的管道开口端进行卡合限位,进而能够使固定组件2对卡合组件1进行固动,以便于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拆卸,由于固定组件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3,从而能够使支撑组件3对卡合组件1和固定组件2提供支撑,进而能够提高卡合组件1和固定组件2的稳定性,以便于能够防止卡合组件1受自重的压力脱落,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卡合组件1中的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既能够固连接在管道外侧,又能为卡合槽13提供开设基础,由于卡合槽13内腔与管道开口端相连,从而能够使管道开口端插接在卡合槽13内腔,进而能够使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对管道进行卡合限位,由于同一侧的两个卡合槽13内腔安装有密封圈14,从而能够增加管道开口端插接在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上卡合槽13内的密封性,进而能够防止漏水,由于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的两端且位于二者贴合面处均开设有限位孔15,并且相对立的两个限位孔15内腔插接有限位板16,从而能够使限位板16对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进行限位,进而能够提高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相贴合处的结构强度。
通过固定组件2中的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可卡合连接在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的外侧,由于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两开口端分别固动连接有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并且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两端相贴合处均通过固定螺栓25相连,同时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位于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内腔的居中位置,从而能够使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对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进行固定,进而能够使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对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进行固定,以便于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后续的拆卸维护。
通过支撑组件3中的支撑板31,既能安装在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下方,又能为四个支撑柱32提供安装基础,由于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两端相贴合处且位于底部表面居中位置均与支撑柱32顶部表面相连,从而能够使支撑板31为支撑柱32提供支撑,进而能够使支撑柱32为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提供支撑,以便于能够提高设备的稳定性,由于支撑板31顶部表面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托架33,并且托架33内腔与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底端居中位置相贴合,从而能够使托架33为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提供支撑,进而能够使托架33为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提供支撑,以便于能够防止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受自重的压力脱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平稳性。
综上所述,该装置既能对管道进行对接,又能提高管道的稳定性和密封性,以便于能够保证排水系统的运行。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7)
1.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合组件(1),所述卡合组件(1)用于对两个相对称的管道开口端进行卡合限位;
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设置于所述卡合组件(1)的外侧,所述固定组件(2)用于对卡合组件(1)和两个相对称的管道进行固动;以及
支撑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3)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2)底部,所述支撑组件(3)用于对卡合组件(1)和固定组件(2)进行支撑,所述支撑组件(3)用于防止卡合组件(1)受自重的压力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1)包括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所述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两端面均开设有卡合槽(13),所述卡合槽(13)内腔与所述管道开口端相连;
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卡合槽(13)内腔设置有密封圈(14),所述密封圈(14)用于增加管道开口端插接在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上卡合槽(13)内的密封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型卡(11)和所述第二C型卡(12)的两端且位于二者贴合面处均开设有限位孔(15),相对立的两个所述限位孔(15)内腔插接有限位板(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所述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的外侧;
所述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两开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所述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第二半弧型抱箍(24)两端相贴合处均通过固定螺栓(2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的内径与所述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外径相同,并且所述第一C型卡(11)和第二C型卡(12)位于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内腔的居中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设置于所述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下方;
所述第一半弧型抱箍(23)和所述第二半弧型抱箍(24)两端相贴合处且位于底部表面居中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柱(32),并且所述支撑柱(32)底端均与所述支撑板(31)表面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顶部表面居中位置设置有托架(33),所述托架(33)内腔与所述第一C型架(21)和第二C型架(22)底端居中位置相贴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592858.0U CN221824736U (zh) | 2024-03-26 | 2024-03-26 | 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592858.0U CN221824736U (zh) | 2024-03-26 | 2024-03-26 | 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824736U true CN221824736U (zh) | 2024-10-11 |
Family
ID=92953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592858.0U Active CN221824736U (zh) | 2024-03-26 | 2024-03-26 | 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824736U (zh) |
-
2024
- 2024-03-26 CN CN202420592858.0U patent/CN2218247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1824736U (zh) | 一种建筑排水管道接头 | |
CN217634463U (zh) | 一种城市高层建筑外墙燃气管道快速连接器 | |
CN221857771U (zh) | 一种水利管道加固装置 | |
CN110701400A (zh) | 一种快速自动密封的管道接头 | |
CN216715492U (zh) | 用于高压高光洁输油管道连接的高精度法兰端板 | |
CN212056233U (zh) | 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装置 | |
CN100422621C (zh) | 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 | |
CN212004677U (zh) | 一种工业锅炉用连接法兰 | |
CN220168824U (zh) | 一种抗静电聚四氟乙烯衬里防腐管道 | |
CN217177797U (zh) | 一种管道连接法兰盘 | |
CN221665470U (zh) | 一种液压管接头 | |
CN218152962U (zh) | V型90°内螺纹卡压式快接靠墙法兰弯头 | |
CN218895099U (zh) | 一种管道用快速接头 | |
CN219453098U (zh) | 一种水暖管道固定装置 | |
CN221943390U (zh) | 一种用于给排水的安装固定装置 | |
CN220727421U (zh) | 一种快速安装的输料管道固定装置 | |
CN223165255U (zh) | 一种密封性较好的管道连接弯头 | |
CN216520154U (zh) | 一种油气集输管网用的管网接口连接部件 | |
CN218761985U (zh) | 一种可多重固定的管道对接装置 | |
CN221762882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连接装置 | |
CN219472978U (zh) | 一种管道接口防漏装置 | |
CN219221557U (zh) | 一种易于连接的管道 | |
CN221800936U (zh) | 一种法兰 | |
CN219300149U (zh) | 一种管道对接固定装置 | |
CN218326715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密封压力容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