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14484U - 电动变换坐卧轮椅 - Google Patents
电动变换坐卧轮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814484U CN221814484U CN202123253204.0U CN202123253204U CN221814484U CN 221814484 U CN221814484 U CN 221814484U CN 202123253204 U CN202123253204 U CN 202123253204U CN 221814484 U CN221814484 U CN 2218144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chair
- sitting
- lying
- backrest
- elect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电动变换坐卧轮椅,是在简易坐卧两用轮椅的基础上,对结构参数作了优化设计,并且采用先进技术电动推杆作为驱动力,取代手动摇把,实现人在轮椅上,通过按钮便可自主任意控制该轮椅的端坐、斜靠或平卧状态,可以外出使用,必要时也可以24小时连续使用。这种轮椅结构简单,性能安全高效。老人或病患者使用它,可以经常轻松自主地变换体位,这对于身体的健康十分有利,同时也使护理工作变得较为轻松。在养老及康复需求方面,该轮椅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功效,在养老院、医院及居家中均适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特别是一种电动变换坐卧轮椅,人在轮椅上自主操控,通过电动推杆驱动便可使轮椅变换成一张睡床,属于护理及保健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轮椅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对于结构既要简单,而又能由端坐状态变换成一张床的轮椅很少见。早年曾有一项运用机械原理比较成功的设计,即简易坐卧两用轮椅,其结构相当简单紧凑,但因需要由护理人员手动摇把,才可以完成坐卧的变换,仍感到不方便,面临升级换代。现实中,人们更希望获得一种结构既要简单,又可由自己在轮椅上自主操控变换坐卧状态的轮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对于轮椅技术性能的高标准要求,提供一种不需手动摇把,而是由电动推杆驱动变换坐卧状态的轮椅,老人或病患者在此轮椅上,只须通过按钮便可以自主任意控制该轮椅的端坐、斜靠或平卧状态。可以24小时连续使用,并可经常自主地变换体位,这对于维护老人的身体健康,及促进病患者的康复,均十分有利。另一方面对于必需以一人服务于多人的护理人员来说,显然也使其工作量减轻许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采用如下措施达到:
电动变换坐卧轮椅,结构包括座位部及安装于其下方的四个轮子,还有与座位部后上角铰接的靠背部,及与靠背部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凸出铰,还包括其中部与座位部前上角铰接的腿脚部,还包括其两端分别与靠背部凸出铰及腿脚部铰接的扶手,及与靠背部铰接的靠背支架,还包括撑拉杆,其一端与连接于座位部的下横杆铰接,而另一端与连接于靠背支架的支架横杆铰接,还包括稳定架和承托人体的面料,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电动推杆,其一端与连接于座位部的上横杆铰接,另一端与连接于靠背支架的支架横杆铰接。结构特点还有:设置有用于储放能量的两条拉伸弹簧,其两头分别连接于上横杆及支架横杆。
通过铰销A、B、C、D的连接,由座位部AD、靠背部AB、扶手BC和腿脚部CD构成的铰链四杆机构,其各杆长之比取值优化如下:
AB/AD=0.506,BC/AD=0.887,CD/AD=0.667
靠背部上的凸出铰的铰接中心到靠背部管材的中心线距离a取值范围为50~140mm。
腿脚部中部的铰接处向前弯曲18~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变换坐卧状态只需由一个电动推杆驱动,其整体结构性能简单高效。
2、人在轮椅上便可通过按钮自主任意地变换端坐、斜靠或平卧。并且可以外出使用。
3、平卧状态如同一张床,必要时也可24小时连续使用,可自主频密地变换体位姿势,不必依赖护理人员,从而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端坐状态。
图2为实施例的斜靠及平卧状态。
图3为实施例局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局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电动推杆的直流电机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6为常规设计实施例局部结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电动变换坐卧轮椅实施例的端坐状态,其组成包括轮子1、座位部2、靠背部3、凸出铰12、腿脚部4、扶手5、靠背支架6、上横杆7、下横杆8、支架横杆9、撑拉杆10、电动推杆11、稳定架13、面料14、控制器15、直流电接头16,还包括如图3所示的拉伸弹簧17。
图2所示上、下图分别为该电动变换坐卧轮椅实施例的斜靠状态及变为睡床的平卧状态。
参考图1、图2、图3,将直流电接头16接入相应直流电源,人坐在轮椅上手持控制器15,当按住平卧的按钮时,电动推杆即伸长,使撑拉杆10下摆,连带靠背部支架6拉动靠背部3下摆,同时又使扶手5拉动腿脚部4,使其下段上摆。靠背部3与腿脚部4通过扶手5而联动。在靠背部3下摆而腿脚部4的下段上摆运动的过程中,若松开按钮,即停留在某一角度的与人体自然弯曲相适应的斜靠状态。当又按住按钮,继续运动至靠背部3、座位部2和腿脚部4的下段三者处于同一平面时,电动推杆11内置的一个限位开关断开,停止伸缩运动。此时靠背支架6着地,而两个后边轮子1稍离空,轮椅即保持平卧状态。处于平卧的人如想坐起来,只要按住另一个端坐的按钮,电动推杆11即缩短,靠背部3上摆而腿脚部4的下段下摆,当运动至靠背部3接近垂直时,电动堆杆11的另一个内置限位开关断开,轮椅即回到端坐状态。
由于电动推杆11具有自锁作用,使运动的位置既可无级调整,又可在任意位置状态下随时锁定。
图3显示,拉伸弹簧17是随电动推杆11的伸缩而作长度变化的,当靠背部3下摆时,拉伸弹簧17拉长而储存势能,当靠背部3上摆时,拉伸弹簧17缩短而释放势能,这样就起到省力节能作用,并有利于运动平稳。
图4是电动变换坐卧轮椅的侧视图局部,凸出铰12的a值须根据具体设计而定,以保证其坐卧状态的变换能达到预期效果。
图5为电动推杆的直流电机控制电路原理图,控制器15上的端坐按钮SB1和平卧按钮SB2均采用无锁的,即按住时通电,松手即断电;电动推杆11内设置有两个限位开关SQ1和SQ2,以使变换运动至端坐或平卧时,即自动停止。此电路设计可确保变换运动的安全可靠性。控制器15也可以由遥控器取而代之,操作更为方便,遥控器还可设置速度档次,以及在定时之内反复变换坐卧等模式。设计每次变换坐卧的时间宜为0.3~1分钟。
电动推杆11宜选用直流电24V的,其推拉行程、推拉力、推拉速度等参数,视具体设计而定。对于电源,如果活动范围在房间内,可使用能将交流电转变为24V直流电的电源适配器;如活动范围包括室内与室外,则宜使用锂电池,一般可选用24V,10A的,可置于轮椅后下方。
电动推杆11也可以由其它具有伸缩运动作用的机件取而代之,如也可以使用电动液压推杆,或者也可以使用常规设计,如图6所示,由伸缩螺杆18、支架横杆9、联轴器19、支座20及直流电机21组合的机件,其中支架横杆9与靠背支架6的连接须是可以灵活转动一定角度的。
在扶手5前上方可配置有可灵活安放或撤下的枱板,以便饮食及看书写字等之用。
此轮椅底部设置有网架,以便放置盆类及杂物。
为适应使用者的不同身高,此轮椅可设计大、中、小多种型号,另外,也可以将靠背部3的高度及腿脚部4的长度,采用套筒方式设计制作成可伸缩调整的。
面料14也可用三块板料取代,分别固定在靠背部3、座位部2和腿脚部4的相应位置上。
为加强自理程度及机动性,此轮椅的两个后轮子1可采用带有直流电机驱动的轮子,使此电动变换坐卧轮椅通过使用者自主控制,也可以实现低速短途行走。
Claims (7)
1.电动变换坐卧轮椅,包括轮子(1)、座位部(2)、靠背部(3)、腿脚部(4)、扶手(5)、靠背支架(6)、上横杆(7)、下横杆(8)、支架横杆(9)、撑拉杆(10)、电动推杆(11)、稳定架(13)、面料(14)及控制器(15),
其特征是:
结构中有与靠背部(3)固定连接成一体的凸出铰(12);
电动推杆(11)两端分别与上横杆(7)及支架横杆(9)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变换坐卧轮椅,其特征是:凸出铰(12)的铰接中心到靠背部(3)管材的中心线距离a取值范围为50~1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变换坐卧轮椅,其特征是:电动推杆(11)是由包括伸缩螺杆(18)、联轴器(19)、支座(20)及直流电机(21)组合的机件取而代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变换坐卧轮椅,其特征是:控制器(15)是由遥控器取而代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变换坐卧轮椅,其特征是:靠背部(3)的高度及腿脚部(4)的长度,是采用套筒方式设计制作成可伸缩调整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变换坐卧轮椅,其特征是:可以设置拉伸弹簧(17),其两头分别与上横杆(7)及支架横杆(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变换坐卧轮椅,其特征是:面料(14)是用三块板料取代,此三块板料分别固定在靠背部(3)、座位部(2)及腿脚部(4)的相应位置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53204.0U CN221814484U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电动变换坐卧轮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53204.0U CN221814484U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电动变换坐卧轮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814484U true CN221814484U (zh) | 2024-10-11 |
Family
ID=92957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53204.0U Active CN221814484U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电动变换坐卧轮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814484U (zh) |
-
2021
- 2021-12-22 CN CN202123253204.0U patent/CN2218144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42108B (zh) | 分离式助行护理床 | |
CN108836674A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 |
CN102641193B (zh) | 多功能护理床椅 | |
CN109907909A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 |
CN205163467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理床 | |
CN112245154A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可变形护理床 | |
CN106618889A (zh) | 全自动多功能康养轮椅床 | |
CN209253370U (zh) | 一种多功能轮椅 | |
CN201239276Y (zh) | 分离式助行护理床 | |
CN105250092A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理床 | |
CN209075234U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 |
CN113995592B (zh) | 一种半自动分离对接的床椅一体化机器人 | |
CN216628950U (zh) | 一种辅助腿脚不便老人的床椅一体装置 | |
CN221814484U (zh) | 电动变换坐卧轮椅 | |
CN116370219B (zh) |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床 | |
CN203122832U (zh) | 多功能护理床 | |
CN206577049U (zh) | 全自动多功能康养轮椅床 | |
CN113171240B (zh) | 一种全自动式辅助起床可分离轮椅 | |
CN214549880U (zh) | 一种康复用的智能护理轮椅 | |
CN2511277Y (zh) | 多功能组合床 | |
CN205144925U (zh) | 一种小腿位床板床垫可下折回缩的电动床椅转换床 | |
CN210749897U (zh) | 一种多功能轮椅 | |
CN2493197Y (zh) | 多功能护理床 | |
CN208910756U (zh) |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 |
CN2905017Y (zh) | 自助多功能老年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