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99514U - 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799514U CN221799514U CN202420080530.0U CN202420080530U CN221799514U CN 221799514 U CN221799514 U CN 221799514U CN 202420080530 U CN202420080530 U CN 202420080530U CN 221799514 U CN221799514 U CN 2217995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ow
- frame
- groove
- connecting frame
- support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涉及建筑五金的领域,其包括窗框连接架、窗扇连接架和支撑板;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窗框连接架和所述窗扇连接架之间;窗框连接架通过第一连杆组件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窗扇连接架通过第二连杆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窗扇连接架包括安装壳体、抽拉条和防晃动限位件;安装壳体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安装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槽,抽拉条滑移穿设于所述滑动槽中;所述防晃动限位件凸出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设置有朝向所述支撑板凸出的限位凸部,所述防晃动限位件抵接于所述限位凸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结构稳定、不易晃动,使用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五金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
背景技术
门窗铰链是用于活动连接窗扇和窗框的五金件,其中,斜拉杆铰链通常用于内平开下悬窗。申请号为20222070264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隐藏式内平开下悬窗五金系统的斜拉杆铰链,其包括有框连接件、扇连接组件以及连杆组。框连接件固定于窗框,扇连接组件连接于窗扇。连杆组活动连接于框连接件和扇连接组件之间,使得框链接组件能够相对扇连接组件转动。其中,扇连接组件包括有与连杆组连接的支撑板、与支撑板铰接的壳体、与壳体之间构成滑动配合的传动杆。壳体与窗扇连接。在窗平开时,支撑板与壳体锁定,通过连杆组相当于框连接件和支撑板转动而实现窗扇的平开;在窗内倒时,支撑板能够相对壳体转动,此时窗户能够通过连杆组的转动和壳体的转动实现内倒。
上述门窗斜拉杆铰链中,由于铰链整体的活动部件较多,铰链在搬运、安装过程中不稳定,容易发生晃动,使用起来存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其具有整体结构稳定、不易晃动,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所述门窗斜拉杆铰链包括窗框连接架、窗扇连接架和支撑板;所述窗框连接架用于固定连接窗框,所述窗扇连接架用于连接窗扇,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窗框连接架和所述窗扇连接架之间;
所述窗框连接架通过第一连杆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窗扇连接架通过第二连杆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窗扇连接架包括安装壳体、抽拉条和防晃动限位件;所述安装壳体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所述安装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抽拉条滑移穿设于所述滑动槽中;
所述防晃动限位件凸出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设置有朝向所述支撑板凸出的限位凸部,所述防晃动限位件抵接于所述限位凸部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内倒连接板和两个转轴,所述内倒连接板的一端通过一个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内倒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一个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所述转轴凸出于所述内倒连接板的朝向所述安装壳体的一侧形成所述限位凸部。
进一步地,所述防晃动限位件上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为与所述限位凸部适配的弧形槽,所述限位凹槽朝向所述限位凸部的一侧敞口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壳体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防晃动限位件朝向所述安装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装于所述安装槽;
所述插接部沿水平方向上凸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抵接于所述安装壳体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呈长条形,所述插接部平行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槽平行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插接部之间连接有一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凹槽底壁,所述过渡板的表面沿远离所述限位凹槽的方向朝向靠近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倾斜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平开连杆、第二平开连杆和第三平开连杆;所述第一平开连杆设有不重合的第一枢接点、第二枢接点和第三枢接点,所述第一枢接点枢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枢接点枢接于所述第三平开连杆的中部;所述第二平开连杆上设有不重合的第四枢接点和第五枢接点,所述第四枢接点枢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五枢接点枢接于所述第三平开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平开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所述窗框连接架;
所述窗框连接架上开设有长条形的平开槽,所述第三枢接点连接有一穿设于所述平开槽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平开槽转动的枢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开连杆上设置有避让槽口,所述第二平开连杆能够容纳于所述避让槽口内,所述避让槽口朝向所述第二平开连杆的一侧敞口;所述第四枢接点抵接于所述避让槽口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窗框连接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一锁基座,所述锁基座上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抽拉条的锁止槽;所述抽拉条朝向所述第二板的一端连接有一锁舌,所述锁舌能够插入所述锁止槽中以将所述支撑板锁止于所述窗框连接架。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槽呈沿靠近所述锁舌的方向开口逐渐增大的倒梯形状,所述锁舌呈沿靠近所述锁止槽的方向逐渐缩小的倒梯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窗扇连接架还包括水平调节座和水平调节螺钉;所述水平调节座用于固定连接窗扇;所述水平调节座位于所述安装壳体远离所述窗框连接架的一端,所述水平调节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对准的调节槽,所述抽拉条穿过所述调节槽;
所述水平调节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水平调节螺钉的头部契合的螺钉安装槽,所述安装壳体朝向所述水平调节座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水平调节螺钉配合的螺纹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门窗斜拉杆铰链中,通过窗框连接架连接窗框,通过窗扇连接架连接窗扇,支撑板通过第一连杆组件转动连接于窗框连接架,支撑板通过第二连杆组件转动连接于窗扇连接架;抽拉条滑移设置于滑动槽中。窗户平开时,支撑板通过第一连杆组件相对窗框转动,此时支撑板与窗扇连接架锁定,支撑板带着窗扇连接架转动实现窗扇的平开;当窗户内倒时,通过拉动抽拉条使得支撑板与窗扇连接架解锁,支撑板在相对窗框连接架转动时也能够相对窗扇连接架转动,从而使得窗扇能够在离开窗框的同时保持平行于窗框上沿,实现窗扇的内倒。
其中,窗户关闭时或该门窗斜拉杆铰链未安装时,支撑板锁止于窗扇连接架,此时防晃动限位件抵接于第二连杆组件凸出的限位凸部,以便于支撑板转动至与窗扇连接架的安装壳体叠合时转动到位,同时避免支撑板转动到位后进一步转动,使得该门窗斜拉杆铰链在窗户闭合或未安装时整体结构较为稳定,门窗斜拉杆铰链不易晃动,使用和搬运时更加方便。
2、内倒连接板通过两个转轴分别枢接于安装壳体和支撑板,实现安装壳体与支撑板的转动连接;其中,连接于支撑板的转轴凸出于内倒连接板朝向安装壳体的一侧形成该限位凸部,使得内倒连接板转动至支撑板与安装壳体叠合时,两个转轴连接处均与安装壳体接触,进而使得内倒连接板不能进一步转动(即无法实现窗扇的外倒),实现对内倒连接板的转动限位,方便将支撑板转动到与安装壳体叠合的位置。
3、防晃动限位件通过两个长条形的插接部与安装槽插接配合而固定于安装壳体上,方便防晃动限位件的安装;两个插接部之间连接有一过渡板,此种结构使得防晃动限位件的整体结构轻巧,耗材少;过渡板表面沿远离限位槽的方向朝向支撑板的方向倾斜延伸,使得过渡板呈倾斜状,进一步使得限位凸部限位在限位凹槽中不易晃动,同时施加外力时能够较为方便地驱使限位凸部沿过渡板从限位凹槽中滑出以使得该门窗斜拉杆铰链处于内倒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门窗斜拉杆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支撑板和窗扇连接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门窗斜拉杆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杆组件和窗扇连接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防晃动限位件和窗扇连接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防晃动限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杆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锁定、平开和内倒三种状态时门窗斜拉杆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0、门窗斜拉杆铰链;100、窗框连接架;110、第一板;120、第二板;130、平开槽;200、窗扇连接架;210、安装壳体;211、滑动槽;212、连接槽;213、安装槽; 220、抽拉条;221、档位调节凸块;222、锁舌;230、水平调节座;231、调节槽;232、螺钉安装槽;240、防晃动限位件;241、限位凹槽;242、插接部;243、限位凸缘;244、过渡板;250、水平调节螺钉;300、支撑板;310、第一支撑部分;320、过渡部分;330、第二支撑部分;340、档位转换槽;400、第一连杆组件;410、第一平开连杆;411、第一枢接点;412、第二枢接点;413、第三枢接点;414、避让槽口;420、第二平开连杆;421、第四枢接点;422、第五枢接点;430、第三平开连杆;500、第二连杆组件;510、内倒连接板;520、转轴;530、限位凸部;600、锁基座;610、锁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参照图1,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包括窗框连接架100、窗扇连接架200和支撑板300。窗框连接架100用于固定连接窗框,窗扇连接架200用于连接窗扇,支撑板300连接于窗框连接架100和窗扇连接架200之间。窗框连接架100通过第一连杆组件400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00,窗扇连接架200通过第二连杆组件500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00。
窗框连接架10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第一连杆组件400连接于第一板110。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分别固定于窗框的上框部分的转角处。具体的,第一板110安装于窗框的上沿,第二板120通过设置于第二板120上的旋紧件固定于窗框的侧沿。
参照图2和图3,窗扇连接架200包括安装壳体210、抽拉条220、水平调节座230和防晃动限位件240。安装壳体210和水平调节座230用于固定连接于窗扇。安装壳体210枢接于第二连杆组件500,支撑板300枢接于第二连接组件,支撑板300的远离窗框连接架100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安装壳体210。安装壳体210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槽211,抽拉条220滑移穿设于滑动槽211中。
其中,支撑板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分310、过渡部分320和第二支撑部分330。第一支撑部分310连接于第一连杆组件400,第二支撑部分330连接于第二连杆组件500。第一支撑部分310和第二支撑部分330平行设置于不同的平面内,且第一支撑部分310位于第二支撑部分330的下方。过渡部分320倾斜连接于第一支撑部分310和第二支撑部分330之间。
支撑板300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档位转换槽340,档位转换槽340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支撑部分310靠近过渡部分320的一侧,档位转换槽340的另一部分沿过渡部分320延伸。抽拉条220上设置有档位调节凸块221,档位调节凸块221能够从过渡部分320插入档位转换槽340中并在第一支撑部分310限位于档位转换槽340内。由此,当档位调节凸块221插设于第一支撑部分310上的档位转换槽340中时,档位转换槽340限位档位调节凸块221,从而使得支撑板300不能相对安装壳体210转动,此时窗户只能处于锁紧或平开状态。当拉动抽拉条220使得档位调节凸块221沿过渡部分320脱离档位转换槽340时,支撑板300能够相对安装壳体210转动,从而窗户能够处于内倒状态。通过将抽拉条220与窗户的执手传动连接,进而通过执手控制抽拉条220拉动,能够控制窗户在锁定、平开和内倒之间切换。
安装壳体210上开设有连接槽212,连接槽212沿安装壳体2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支撑部分330远离过渡部分32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枢轴,该枢轴穿设于连接槽212中并限位于连接槽212内。由此,第二支撑部分330能够相对安装壳体210转动,同时沿连接槽212滑移,从而在支撑板300、安装壳体210和第二连接组件形成的运动副中,支撑板300能够实现相对安装壳体210的转动以实现窗户内倒的功能。
参照图2至图4,防晃动限位件240凸出设置于安装壳体210朝向支撑板300的一侧,第二连杆组件500设置有朝向支撑板300凸出的限位凸部530,防晃动限位件240抵接于限位凸部530的一侧,以限制第二连杆组件500的转动。
具体的,结合图2至图6,第二连杆组件500包括内倒连接板510和两个转轴520。内倒连接板510的一端通过一个转轴520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部分330的中部,内倒连接板510的另一端通过一个转轴520转动连接于安装壳体210。其中,连接于支撑板300的转轴520朝向下方凸出于内倒连接板510的朝向安装壳体210的一侧,形成限位凸部530。防晃动限位件240上开设有一限位凹槽241,限位凹槽241为与限位凸部530适配的弧形槽,且限位凹槽241朝向限位凸部530的一侧敞口设置。窗户关闭或该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未安装时,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折叠,第二支撑部和安装壳体210叠合,限位凸部530契合安装于限位凹槽241中,以限位支撑板300使得支撑板300不易晃动。
安装壳体210上开设有安装槽213,防晃动限位件240朝向安装壳体210的一侧设置有插接部242,插接部242插装于安装槽213。通过插接部242与安装槽213的插接配合,方便防晃动限位件240的安装。
其中,插接部242沿水平方向上凸设有限位凸缘243,限位凸缘243抵接于安装壳体210的上表面,使得放晃动限位件与安装壳体210配合紧凑,同时方便放晃动限位件与安装壳体210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插接部242呈长条形,插接部242平行设置有两个。对应的,安装槽213平行设置有两个。两个插接部242之间连接有一过渡板244,过渡板244与两个插接部242构成一H形构件,其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耗用材料较小,占用空间较小。
过渡板244的一端连接于限位凹槽241底壁,过渡板244的表面沿远离限位凹槽241的方向朝向靠近支撑板300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使得倾斜的过渡板244能够对限位凸部530进行限位,使得限位凸部530限位在限位凹槽241中不易晃动,同时施加外力时能够较为方便地驱使限位凸部530沿过渡板244从限位凹槽241中滑出以使得该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处于内倒状态。
参照图7,第一连杆组件400包括第一平开连杆410、第二平开连杆420和第三平开连杆430。第一平开连杆410设有不重合的第一枢接点411、第二枢接点412和第三枢接点413。第一枢接点411枢接于支撑板300的第一支撑部分310,第二枢接点412枢接于第三平开连杆430的中部。第二平开连杆420上设有不重合的第四枢接点421和第五枢接点422,第四枢接点421枢接于第一支撑部分310且第四枢接点421与第一枢接点411不重合。第五枢接点422枢接于第三平开连杆430的第一端,第三平开连杆430的第二端(即第三平开连杆430远离第五枢接点422的一端)枢接于窗框连接架100。
窗框连接架100的第一板110上开设有长条形的平开槽130,第三枢接点413连接有一穿设于平开槽130内转动连接于窗框连接架100并能够相对平开槽130转动的枢轴。第一平开连杆410通过第三枢接点413处的枢轴与窗框连接架100转动连接,并能够沿平开槽130滑移。由此使得支撑板300和窗框连接架100能够通过第一平开连杆410、第二平开连杆420和第三平开连杆430所形成的连动机构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窗户的关闭、平开或内倒。
参照图7和图8,第一平开连杆410上设置有避让槽口414,避让槽口414朝向第二平开连杆420的一侧敞口,第二平开连杆420能够容纳于避让槽口414内。当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折叠时,第二平开连杆420位于避让槽口414内,使得该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同时第四枢接点421抵接于避让槽口414内壁,限制第二平开连杆420的转动,进一步使得该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更稳定。
参照图3,第二板120上设置有一锁基座600,锁基座600上开设有开口朝向抽拉条220的锁止槽610。抽拉条220朝向第二板120的一端连接有一锁舌222,锁舌222能够插入锁止槽610中以将支撑板300锁止于窗框连接架100。
其中,锁止槽610呈沿靠近锁舌222的方向开口逐渐增大的倒梯形状,锁舌222呈沿靠近锁止槽610的方向逐渐缩小的倒梯形状,倒梯形状的结构能够在锁舌222插入锁止槽610中时起到导向作用,便于锁舌222插入锁止槽610中。
参照图3和图9,当锁舌222插入锁止槽610中时,抽拉条220上的档位调节凸块221插设于第一支撑部分310上的档位转换槽340中,此时窗扇连接架200与支撑板300固定,支撑板300与窗框连接架100固定,窗户处于锁定状态,无法打开窗户。当拉动抽拉条220使得锁舌222脱离锁止槽610,同时档位调节凸块221保持插设于档位转换槽340中,此时支撑板300与窗扇连接架200固定,支撑板300能够相对窗框连接架100转动以实现窗户的平开。继续拉动抽拉条220使得档位调节凸块221脱离档位转换槽340时,支撑板300能够相对窗框安装架和窗扇安装架转动,从而窗户能够实现内倒。
参照图3和图4,水平调节座23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窗扇。水平调节座230位于安装壳体210远离窗框连接架100的一端。水平调节座230上设置有与滑动槽211对准的调节槽231,抽拉条220穿过调节槽231,通过抽拉条220周向限位水平调节座230,使得水平调节座230不能相对安装壳体210转动。
其中,水平调节座230上设置有与水平调节螺钉250的头部契合的螺钉安装槽232,螺钉安装槽232内契合安装有一水平调节螺钉250。安装壳体210朝向水平调节座230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水平调节螺钉250穿过螺钉安装槽232并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由此,通过旋转水平调节螺钉250能够调节水平调节座230和安装壳体210之间的距离,便于窗扇与窗扇连接架200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包括窗框连接架(100)、窗扇连接架(200)和支撑板(300);所述窗框连接架(100)用于固定连接窗框,所述窗扇连接架(200)用于连接窗扇,所述支撑板(300)连接于所述窗框连接架(100)和所述窗扇连接架(200)之间;
所述窗框连接架(100)通过第一连杆组件(400)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300),所述窗扇连接架(200)通过第二连杆组件(500)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300);所述窗扇连接架(200)包括安装壳体(210)、抽拉条(220)和防晃动限位件(240);所述安装壳体(210)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500),所述安装壳体(210)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槽(211),所述抽拉条(220)滑移穿设于所述滑动槽(211)中;
所述防晃动限位件(240)凸出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210)朝向所述支撑板(300)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杆组件(500)设置有朝向所述支撑板(300)凸出的限位凸部(530),所述防晃动限位件(240)抵接于所述限位凸部(530)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500)包括内倒连接板(510)和两个转轴(520),所述内倒连接板(510)的一端通过一个转轴(520)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300),所述内倒连接板(510)的另一端通过一个所述转轴(520)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210);连接于所述支撑板(300)的所述转轴(520)凸出于所述内倒连接板(510)的朝向所述安装壳体(210)的一侧形成所述限位凸部(5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晃动限位件(240)上开设有限位凹槽(241),所述限位凹槽(241)为与所述限位凸部(530)适配的弧形槽,所述限位凹槽(241)朝向所述限位凸部(530)的一侧敞口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210)上开设有安装槽(213),所述防晃动限位件(240)朝向所述安装壳体(210)的一侧设置有插接部(242),所述插接部(242)插装于所述安装槽(213);
所述插接部(242)沿水平方向上凸设有限位凸缘(243),所述限位凸缘(243)抵接于所述安装壳体(210)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242)呈长条形,所述插接部(242)平行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槽(213)平行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插接部(242)之间连接有一过渡板(244),所述过渡板(24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凹槽(241)底壁,所述过渡板(244)的表面沿远离所述限位凹槽(241)的方向朝向靠近所述支撑板(300)的方向倾斜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400)包括第一平开连杆(410)、第二平开连杆(420)和第三平开连杆(430);所述第一平开连杆(410)设有不重合的第一枢接点(411)、第二枢接点(412)和第三枢接点(413),所述第一枢接点(411)枢接于所述支撑板(300),所述第二枢接点(412)枢接于所述第三平开连杆(430)的中部;所述第二平开连杆(420)上设有不重合的第四枢接点(421)和第五枢接点(422),所述第四枢接点(421)枢接于所述支撑板(300),所述第五枢接点(422)枢接于所述第三平开连杆(430)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平开连杆(430)的第二端枢接于所述窗框连接架(100);
所述窗框连接架(100)上开设有长条形的平开槽(130),所述第三枢接点(413)连接有一穿设于所述平开槽(130)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平开槽(130)转动的枢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开连杆(410)上设置有避让槽口(414),所述第二平开连杆(420)能够容纳于所述避让槽口(414)内,所述避让槽口(414)朝向所述第二平开连杆(420)的一侧敞口;所述第四枢接点(421)抵接于所述避让槽口(414)内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连接架(10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所述第一连杆组件(400)连接于所述第一板(110);所述第二板(120)上设置有一锁基座(600),所述锁基座(600)上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抽拉条(220)的锁止槽(610);所述抽拉条(220)朝向所述第二板(120)的一端连接有一锁舌(222),所述锁舌(222)能够插入所述锁止槽(610)中以将所述支撑板(300)锁止于所述窗框连接架(10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槽(610)呈沿靠近所述锁舌(222)的方向开口逐渐增大的倒梯形状,所述锁舌(222)呈沿靠近所述锁止槽(610)的方向逐渐缩小的倒梯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连接架(200)还包括水平调节座(230)和水平调节螺钉(250);所述水平调节座(230)用于固定连接窗扇;所述水平调节座(230)位于所述安装壳体(210)远离所述窗框连接架(100)的一端,所述水平调节座(230)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211)对准的调节槽(231),所述抽拉条(220)穿过所述调节槽(231);
所述水平调节座(230)上设置有与所述水平调节螺钉(250)的头部契合的螺钉安装槽(232)(213),所述安装壳体(210)朝向所述水平调节座(230)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水平调节螺钉(250)配合的螺纹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080530.0U CN221799514U (zh) | 2024-01-12 | 2024-01-12 | 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080530.0U CN221799514U (zh) | 2024-01-12 | 2024-01-12 | 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799514U true CN221799514U (zh) | 2024-10-01 |
Family
ID=92888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080530.0U Active CN221799514U (zh) | 2024-01-12 | 2024-01-12 | 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799514U (zh) |
-
2024
- 2024-01-12 CN CN202420080530.0U patent/CN2217995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1032620A (ja) | 窓操作装置 | |
JP2001164819A (ja) | 窓障子用ステ− | |
US10570652B2 (en) | Integrated sash lock and tilt latch combination using one lock for two tilt latches | |
CN221799514U (zh) | 一种门窗斜拉杆铰链 | |
CN111101790A (zh) | 一种防坠铰链及门窗组件 | |
CN212507861U (zh) | 一种防坠铰链及门窗组件 | |
CN211736813U (zh) | 限位铰链及门窗结构 | |
JP2929098B2 (ja) | 開き窓の開閉装置 | |
JP3304074B2 (ja) | 内倒し窓の障子開き状態保持装置 | |
JP2528171Y2 (ja) | 窓障子用控え装置 | |
CN221032070U (zh) | 滑动装置及窗体 | |
CN221481678U (zh) | 一种窗用微通风装置 | |
CN221609803U (zh) | 滑动装置及窗体 | |
CN222391226U (zh) | 外平开上悬窗斜拉杆铰链 | |
CN221646702U (zh) | 90度隐形铰链 | |
CN221032072U (zh) | 滑动装置及窗体 | |
CN216974504U (zh) | 90度隐藏式铰链 | |
CN220285544U (zh) | 一种斜拉杆铰链 | |
CN222140979U (zh) | 一种上铰链 | |
AU2012202839B2 (en) | Improvements in Window Fittings | |
JP2520140Y2 (ja) | 内開き兼内倒し窓装置 | |
CN222542237U (zh) | 一种内平开门窗用斜拉杆 | |
JP3120212B2 (ja) | 扉開閉用ダンパー | |
CN221703491U (zh) | 一种支撑摇臂 | |
CN221920630U (zh) | 一种方便调节的合页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