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97370U - 一种炼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炼焦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797370U CN221797370U CN202420200867.0U CN202420200867U CN221797370U CN 221797370 U CN221797370 U CN 221797370U CN 202420200867 U CN202420200867 U CN 202420200867U CN 221797370 U CN221797370 U CN 2217973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coke box
- base
- coke
- co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炼焦装置,包括焦箱和底座;焦箱为底部开口的中空箱体;底座设置于焦箱的底部,焦箱和底座围起的空间为炼焦空间;焦箱内设置有空气引入管,空气引入管的进气端伸出至焦箱的外部,与焦箱的外部环境连通;空气引入管的出气端与炼焦空间连通;底座上设置有与炼焦空间连通的烟气下降孔,烟气下降孔还与焦箱外部的引风机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炼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炼焦装置。
背景技术
炼焦装置是一种用来提炼焦炭的装置,在相关技术中,常规的炼焦装置为蓄热式焦炉,蓄热式焦炉主要包括蓄热室、斜道、炭化室、燃烧室和炉顶;蓄热室设置在炉体的下部,炭化室与燃烧室相间布置在蓄热室的上方,斜道位于蓄热室与燃烧室之间,通过斜道使蓄热室与燃烧室连通,炉顶设置在炭化室与燃烧室的上方。
但蓄热式焦炉体积大,耗砖量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炼焦过程中,高温会使得焦炉发生膨胀,因此需要设置护炉铁件来对焦炉施加保护性压力,但护炉铁件的维护工作繁琐且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焦装置,结构简单,耗砖量小,可以减少炼焦装置护炉铁件的维护工作,降低制造成本。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炼焦装置,包括焦箱和底座;所述焦箱为底部开口的中空箱体;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焦箱的底部,所述焦箱和所述底座围起的空间为炼焦空间;所述焦箱内设置有空气引入管,所述空气引入管的进气端伸出至所述焦箱的外部,与所述焦箱的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空气引入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炼焦空间连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炼焦空间连通的烟气下降孔,所述烟气下降孔还与所述焦箱外部的引风机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烟气下降孔与所述引风机之间设置有分烟道、总烟道和余热锅炉,所述烟气下降孔依次通过所述分烟道、所述总烟道和所述余热锅炉与所述引风机相连。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焦箱包括焦箱本体和顶盖;所述焦箱本体包括焦箱外壁和焦箱内壁;所述焦箱内壁设置于所述焦箱外壁的内部,并与所述焦箱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引入管设置于所述焦箱外壁和焦箱内壁之间,所述焦箱外壁和焦箱内壁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空气引入管的进气端穿过所述焦箱外壁上的通孔,与所述焦箱的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空气引入管的出气端穿过所述焦箱内壁上的通孔,与所述炼焦空间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引入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空气引入管并排设置于所述焦箱外壁和焦箱内壁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引入管还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一端与所述进气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端连通;所述主体部为U型管,设置于所述焦箱外壁和所述焦箱内壁之间,并与所述焦箱外壁和所述焦箱内壁平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引入管的进气端上设置有多个副进气口和套管;所述副进气口设置在所述进气端的管壁上,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进气端外部,与所述进气端滑动连接,从而控制所述副进气口的开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焦箱外壁的外侧设置有耐火纤维毯,所述空气引入管的进气端穿过所述耐火纤维毯;所述焦箱外壁和焦箱内壁通过多条型钢固定连接,所述焦箱外壁和所述焦箱内壁之间填充有保温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的炭素板,相邻所述炭素板之间沿所述炭素板排列设置有多个砌砖,所述砌砖的沿排列方向的两端设有凹槽,相邻所述砌砖的凹槽拼接形成所述烟气下降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底座外壁和底座内壁,所述底座外壁和底座内壁分别与所述焦箱外壁和焦箱内壁对应,所述底座外壁和底座内壁通过多个筋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外壁和所述底座内壁之间填充有保温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炭素板和所述砌砖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壁的内部;沿所述砌砖排列方向,位于首端和尾端的两块砌砖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底座内壁的内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板。
本申请实施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这种炼焦装置,焦箱为中空箱体,结构简单,耗砖量小,避免了炉体砖块在高温环境下受热膨胀,造成炉体破损,不需要设置护炉铁件来对炉体施加保护性压力,减少炼焦装置护炉铁件的维护工作,降低制造成本。采用空气引入管将外部空气与炼焦空间连通,烟气下降孔将炼焦空间和引风机连通,通过调节引风机来调节进入炼焦空间的风量大小,从而控制炼焦空间内的加热温度和结焦时间,从而实现低温、中温以及高温干馏过程,因此可以生产兰炭、冶金焦和铸造焦多种产品。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炼焦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炼焦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炼焦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炼焦装置的底座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焦箱100;空气引入管110;进气端111;出气端112;主体部113;副进气口114;套管115;焦箱本体120;焦箱外壁121;焦箱内壁122;型钢123;保温棉124;顶盖130;耐火纤维毯140;吊耳150;
底座200;底座外壁201;底座内壁202;筋板203;限位板204;炭素板210;砌砖220;限位槽221;烟气下降孔230;
炼焦空间300;分烟道400;总烟道401;余热锅炉402;引风机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所言,在相关技术中,常规的炼焦装置为蓄热式焦炉,蓄热式焦炉主要包括蓄热室、斜道、炭化室、燃烧室和炉顶;蓄热室设置在炉体的下部,炭化室与燃烧室相间布置在蓄热室的上方,斜道位于蓄热室与燃烧室之间,通过斜道使蓄热室与燃烧室连通,炉顶设置在炭化室与燃烧室的上方。
但蓄热式焦炉体积大,耗砖量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炼焦过程中,高温会使得焦炉发生膨胀,因此需要设置护炉铁件来对焦炉施加保护性压力,但护炉铁件的维护工作繁琐且增加了成本。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炼焦装置。参见图1至图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炼焦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炼焦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炼焦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炼焦装置的底座的俯视图。
如图1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炼焦装置,包括焦箱100和底座200;焦箱100为底部开口的中空箱体;底座200设置于焦箱100的底部,焦箱100和底座200围起的空间为炼焦空间300;焦箱100内设置有空气引入管110,空气引入管110的进气端111伸出至焦箱的外部,与焦箱100的外部环境连通;空气引入管110的出气端112与炼焦空间300连通;底座200上设置有与炼焦空间300连通的烟气下降孔230,烟气下降孔230还与焦箱100外部的引风机403连通。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炼焦装置为内热式炼焦装置,焦箱100与底座200之间采用砂封的方式,使焦箱100内部为密封状态,生产时采取负压操作,可减少烟尘的排放。底座200上摆放煤砖,用于经过一个结焦周期的高温干馏炼制焦炭,在引风机403的抽吸作用下,密闭的焦箱100内部形成负压,外部空气经空气引入管110预热,进入焦箱100内部的炼焦空间300,与煤砖析出的荒煤气混合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用于煤砖的干馏,其余的热量随烟气从烟气下降孔230排出。在干馏过程中,调节引风机403使得进入炼焦空间300的风量增大,可以提高炼焦空间300内部加热温度;调节引风机403使得进入炼焦空间300的风量减小,可以降低炼焦空间300内部加热温度,从而调控结焦时间,可以实现同一炼焦装置能生产多种产品。中、低温干馏时,温度为550℃-700℃,可制备兰炭;高温干馏时,温度为1000℃以上,可生产冶金焦和铸造焦。焦箱100外侧的顶部和底座200外侧设置有吊耳150,用于搬运装置起吊并搬运炼焦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这种炼焦装置,焦箱100为中空箱体,结构简单,耗砖量小,避免了炉体砖块在高温环境下受热膨胀,造成炉体破损,不需要设置护炉铁件来对炉体施加保护性压力,减少了炼焦装置护炉铁件的维护工作,降低了制造成本。采用空气引入管110将外部空气与炼焦空间300连通,烟气下降孔230将炼焦空间300和引风机403连通,通过调节引风机403来调节进入炼焦空间300的风量大小,从而控制炼焦空间300内的加热温度和结焦时间,从而实现低温、中温以及高温干馏过程,因此可以生产兰炭、冶金焦和铸造焦多种产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烟气下降孔230与引风机403之间设置有分烟道400、总烟道401和余热锅炉402,烟气下降孔230依次通过分烟道400、总烟道401和余热锅炉402与引风机403相连。
具体地,一个炼焦系统包含多个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炼焦装置,每个炼焦装置的多个烟气下降孔230对应连通一个分烟道400,多个炼焦装置连通的多个分烟道400都汇总到总烟道401,总烟道401与余热锅炉402连通,干馏产生的高温烟气依次经过烟气下降孔230、分烟道400和总烟道401后进入余热锅炉402,余热锅炉402可以回收高温烟气的热量,用于产生蒸汽,蒸汽可用于发电。余热锅炉402通过管道与引风机403连通,引风机403可以驱动气体流动,减少烟尘的外溢。分烟道400和总烟道401之间还设置有烟道闸板,干馏结束后,烟道闸板关闭,与后续系统断开连接,高温焦炭在炼焦空间300中自然冷却。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引风机403可以驱动气体流动,使外部空气进入到焦箱100内部的炼焦空间300,干馏产生的废气从烟气下降孔230排出,经过分烟道400和总烟道401进入余热锅炉402。在引风机403前设置余热锅炉402可以回收高温烟气的热量,减少热量损失,余热锅炉402回收的热量用于产生蒸汽,蒸汽可用于发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焦箱100包括焦箱本体120和顶盖130;焦箱本体120包括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焦箱内壁122设置于焦箱外壁121的内部,并与焦箱外壁121固定连接;空气引入管110设置于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之间,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上设置有通孔,空气引入管110的进气端111穿过焦箱外壁121上的通孔,与焦箱的外部环境连通;空气引入管110的出气端112穿过焦箱内壁122上的通孔,与炼焦空间300连通。
具体地,常规焦炉的炉体多采用耐火砖和隔热砖砌筑,耗砖量大,且砖块容易在高温环境下受热膨胀,造成炉体破损,因此需要设置护炉铁件来对炉体施加保护性压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炼焦装置为箱体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为金属材质,如钢板等。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使得炼焦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为金属材质,可极大减少炼焦装置的耗砖量,不需要设置护炉铁件,减少了护炉铁件的维护工作,也降低了投资成本。空气引入管110设置于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之间,使得进入空气引入管110的常温空气可以吸收焦箱内壁122上从炼焦空间300内传来的热量进行预热,变为高温空气,既减少了热量损失,进入炼焦空间300后与荒煤气燃烧也可以提高火焰温度,减少结焦时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气引入管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空气引入管110并排设置于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之间。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设置多个空气引入管110可以增大炼焦空间300的进气量,从而使燃烧更充分,可以进一步提高火焰温度,减少结焦时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空气引入管110还包括主体部113,主体部113一端与进气端111连通,另一端与出气端112连通;主体部113为U型管,设置于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之间,并与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平行。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将主体部113设置为U型管,可以使外部的常温空气在空气引入管110中有较长的时间来吸收更多的热量进行预热,可以进一步提高火焰温度,减少结焦时间,减少热量损失;将主体部113设置为与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平行,可以节省空间,使焦箱100结构更为简单。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空气引入管110的进气端111上设置有多个副进气口114和套管115;副进气口114设置在进气端111的管壁上,套管115套设在进气端111外部,与进气端111滑动连接,从而控制副进气口114的开闭。
具体地,将套管115滑动至一个副进气口114处,使得该副进气口114关闭,可以降低进气端111处的进气量;继续滑动套管115,遮住多个副进气口114,可以进一步降低进气量;套管115也可以反方向滑动,使得多个副进气口114打开,增大进气端111处的进气量,从而达到对进气端111进气量的调节。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套管115控制副进气口114的开闭数量,可以调节进气端111的进气量,从而调节炼焦装置的加热温度和结焦时间,可生产多种产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焦箱外壁121的外侧设置有耐火纤维毯140,空气引入管110的进气端111穿过耐火纤维毯140;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通过多条型钢123固定连接,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之间填充有保温棉124。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在焦箱外壁121上铺设耐火纤维毯140,可减少焦箱外壁121的热量流失到外部环境中,便于空气引入管110中的空气更大程度地回收焦箱外壁121上的热量。在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之间设置多条型钢123,可以提高焦箱本体120稳定性以及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的强度,防止变形。在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之间填充保温棉124,可以降低焦箱内壁122传递至焦箱外壁121的热量,减少热量损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底座20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于底座内部的炭素板210,相邻炭素板210之间沿炭素板210排列设置有多个砌砖220,砌砖220的沿排列方向的两端设有凹槽,相邻砌砖220的凹槽拼接形成烟气下降孔230。
具体地,炭素板210用于盛放煤砖,在炼焦空间300的密闭空间内,因此采用炭素板210这种耐火材料;相邻炭素板210之间的砌砖220为耐火砖,相邻砌砖220的凹槽拼接成的烟气下降孔230用于将炼焦空间300中炼焦产生的高温烟气排出焦箱100。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在底座200内部间隔设置炭素板210,可以承受炼焦空间300的高温环境,还可以分区盛放煤砖,留出排放高温烟气的通道;在相邻炭素板210之间设置多个带有凹槽的砌砖220,使得炼焦装置耗砖量小;砌砖220为耐火砖,相邻砌砖220的凹槽拼接形成烟气下降孔230,使得烟气下降孔230可以承受高温烟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底座200还包括底座外壁201和底座内壁202,底座外壁201和底座内壁202分别与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对应,底座外壁201和底座内壁202通过多个筋板203固定连接,底座外壁201和底座内壁202之间填充有保温棉124。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底座外壁201和底座内壁202之间设置筋板203,可用于加固底座200,防止底座在高温环境下受热变形。底座外壁201和底座内壁202之间填充保温棉124,可以降低底座内壁202传递至底座外壁201的热量,减少热量损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炭素板210和砌砖220设置于底座内壁202的内部;沿砌砖220排列方向,位于首端和尾端的两块砌砖220上设置有限位槽221,底座内壁202的内侧设置有多个与限位槽221配合的限位板204。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底座内壁202的内侧设置限位板204,可以插在首尾砌砖220的限位槽221中,防止砌砖220移动,从而防止底座200上全部炭素板210和砌砖220排列的移动,提高底座200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炼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焦箱(100)和底座(200);
所述焦箱(100)为底部开口的中空箱体;
所述底座(200)设置于所述焦箱(100)的底部,所述焦箱(100)和所述底座(200)围起的空间为炼焦空间(300);
所述焦箱(100)内设置有空气引入管(110),所述空气引入管(110)的进气端(111)伸出至所述焦箱(100)的外部,与所述焦箱(100)的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空气引入管(110)的出气端(112)与所述炼焦空间(300)连通;
所述底座(200)上设置有与所述炼焦空间(300)连通的烟气下降孔(230),所述烟气下降孔(230)还与所述焦箱(100)外部的引风机(40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下降孔(230)与所述引风机(403)之间设置有分烟道(400)、总烟道(401)和余热锅炉(402),所述烟气下降孔(230)依次通过所述分烟道(400)、所述总烟道(401)和所述余热锅炉(402)与所述引风机(40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箱(100)包括焦箱本体(120)和顶盖(130);
所述焦箱本体(120)包括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所述焦箱内壁(122)设置于所述焦箱外壁(121)的内部,并与所述焦箱外壁(121)固定连接;
所述空气引入管(110)设置于所述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之间,所述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空气引入管(110)的进气端(111)穿过所述焦箱外壁(121)上的通孔,与所述焦箱(100)的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空气引入管(110)的出气端(112)穿过所述焦箱内壁(122)上的通孔,与所述炼焦空间(30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炼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引入管(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空气引入管(110)并排设置于所述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炼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引入管(110)还包括主体部(113),所述主体部(113)一端与所述进气端(1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端(112)连通;所述主体部(113)为U型管,设置于所述焦箱外壁(121)和所述焦箱内壁(122)之间,并与所述焦箱外壁(121)和所述焦箱内壁(122)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炼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引入管(110)的进气端(111)上设置有多个副进气口(114)和套管(115);所述副进气口(114)设置在所述进气端(111)的管壁上,所述套管(115)套设在所述进气端(111)外部,与所述进气端(111)滑动连接,从而控制所述副进气口(114)的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炼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箱外壁(121)的外侧设置有耐火纤维毯(140),所述空气引入管(110)的进气端(111)穿过所述耐火纤维毯(140);所述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通过多条型钢(123)固定连接,所述焦箱外壁(121)和所述焦箱内壁(122)之间填充有保温棉(1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200)内部的炭素板(210),相邻所述炭素板(210)之间沿所述炭素板(210)排列设置有多个砌砖(220),所述砌砖(220)的沿排列方向的两端设有凹槽,相邻所述砌砖(220)的凹槽拼接形成所述烟气下降孔(2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炼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0)还包括底座外壁(201)和底座内壁(202),所述底座外壁(201)和底座内壁(202)分别与所述焦箱外壁(121)和焦箱内壁(122)对应,所述底座外壁(201)和底座内壁(202)通过多个筋板(20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外壁(201)和所述底座内壁(202)之间填充有保温棉(1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炼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素板(210)和所述砌砖(220)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壁(202)的内部;沿所述砌砖(220)排列方向,位于首端和尾端的两块砌砖(220)上设置有限位槽(221),所述底座内壁(202)的内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限位槽(221)配合的限位板(20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00867.0U CN221797370U (zh) | 2024-01-26 | 2024-01-26 | 一种炼焦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00867.0U CN221797370U (zh) | 2024-01-26 | 2024-01-26 | 一种炼焦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797370U true CN221797370U (zh) | 2024-10-01 |
Family
ID=92872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200867.0U Active CN221797370U (zh) | 2024-01-26 | 2024-01-26 | 一种炼焦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797370U (zh) |
-
2024
- 2024-01-26 CN CN202420200867.0U patent/CN2217973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66891A (zh) | 一种铝熔炼炉燃烧及循环装置 | |
CN102363730A (zh) | 油母页岩干湿混合法干馏工艺及蓄热式外燃干馏炉 | |
CN105349156A (zh) | 一种燃烧室分段加热的直立炉及其加热方法 | |
CN115094179B (zh) | 一种热风炉换炉废气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 |
CN101915502A (zh) | 一种用回收烟气调制燃油(气)反射炉氧气氛的方法 | |
CN221797370U (zh) | 一种炼焦装置 | |
CN212533052U (zh) | 双预热通道的废钢连续加料电弧炉 | |
CN201413027Y (zh) | 蓄热式加热炉 | |
CN111595166A (zh) | 一种aod炉烟气余热高效回收系统 | |
CN106766890A (zh) | 一种铝熔炼炉新式燃烧及循环系统 | |
CN217781058U (zh) | 一种热回收焦炉下部保温结构 | |
CN110285671A (zh) | 一种铝屑熔炼系统 | |
CN201459016U (zh) | 一种干熄焦连续全封闭隧道式型煤炼焦炉 | |
CN215295846U (zh) | 一种烧结矿显热回收装置及专用烧结矿冷却炉 | |
CN209024457U (zh) | 一种制造生物质能用焙烧炉 | |
CN209778744U (zh) | 一种具有双蓄热室结构的直立炉 | |
CN211871851U (zh) | 一种焦炉炉门 | |
CN221662841U (zh) | 一种两次空气预热热回收炼焦炉 | |
CN201381296Y (zh) | 一种电加热连续煤热解焦化炉 | |
CN107903920B (zh) | 一种直立炉蓄热室 | |
CN209165371U (zh) | 一种饱和蒸汽高效过热系统 | |
CN109913250B (zh) | 一种具有双蓄热室结构的直立炉 | |
CN221296791U (zh) | 一种热回收焦炉主墙辅助加热结构 | |
CN213778607U (zh) | 一种热能导向装置 | |
CN207738701U (zh) | 外热式低阶粉煤连续干馏炉的双向加热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