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71120U - 连续无针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连续无针注射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771120U CN221771120U CN202323193814.5U CN202323193814U CN221771120U CN 221771120 U CN221771120 U CN 221771120U CN 202323193814 U CN202323193814 U CN 202323193814U CN 221771120 U CN221771120 U CN 2217711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support tube
- tube
- hole
- medic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06010011409 Cross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06010029803 Nosocomial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0293 ceram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20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无针注射器,包括:药管,其具有药液腔和隔板,隔板将药液腔分割为前腔和后腔并具有第一通孔;单向支撑管,其后部安装至前腔,单向支撑管具有第一引导腔,单向支撑管的后端具有第二通孔,单向支撑管的后端的外周面与前腔的内侧壁具有间隙,间隙能够通过第二通孔连通至第一引导腔,药管和单向支撑管为塑料材质;橡胶塞,其前端插入第一引导腔的后端并能够封堵第二通孔;后腔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前腔的间隙,并经过第二通孔挤压橡胶塞,从而进入第一引导腔内。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无针注射器内部状态可视化,并降低了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另外,还可以避免了因重复清洗、灭菌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无针注射器。
背景技术
无针注射器无需使用针头,而是一种通过对液体药品施加高压,以使其通过端部的微孔注射到患者皮内、皮下或者肌肉的医疗器械,由此可以免除患者受到针刺的痛苦。
现有市面上成熟的连续无针注射器的药管大多为金属材质,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药管内部状态不可视。
(2)金属材质成本较高,需要重复使用,这就需要进行多次的清洗灭菌操作,使得注射的准备较为繁琐,并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3)金属的加工成本较高。
因此,现有的连续无针注射器存在进一步改进的需要。
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无针注射器,其使得连续无针注射器内部状态可视化,并采用塑料替代金属材质,降低了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另外,由于成本较低,可以作为一次性耗材,避免了重复清洗、灭菌的操作,避免了因重复清洗、灭菌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无针注射器,包括:药管,其具有药液腔和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药液腔的前端,并且将药液腔分割为前腔和后腔,所述隔板具有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前腔通过第一通孔连通至所述后腔,所述药管为塑料材质;单向支撑管,其后部安装至所述前腔,所述单向支撑管具有第一引导腔,所述单向支撑管的后端的外周面具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单向支撑管的后端的外周面与所述前腔的内侧壁具有间隙,所述间隙能够通过第二通孔连通至所述第一引导腔,所述单向支撑管为塑料材质;以及橡胶塞,其设置在所述前腔内,所述橡胶塞的前端插入所述第一引导腔的后端并能够封堵所述第二通孔;其中,后腔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前腔的间隙,并经过第二通孔挤压橡胶塞,使得橡胶塞变形,从而进入第一引导腔内。
优选地,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一步包括:注射头,其具有注射腔和第一安装腔,所述注射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前方,所述药管的前端和单向支撑管安装至所述第一安装腔。
优选地,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一步包括:支撑罩,其设置在所述注射头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药管的中部具有向外延伸的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具有注入腔,所述注入腔连通至所述后腔。
优选地,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一步包括:鲁尔支撑管,其具有第二引导腔,所述鲁尔支撑管的前端插入所述注入腔;封堵球,其设置在第二引导腔的前端与注入腔的前端之间;以及弹性构件,其能够向所述封堵球提供弹性力,使得所述封堵球能够封堵所述第二引导腔。
优选地,所述第二引导腔的前端具有与所述封堵球对应的锥面。
优选地,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一步包括:鲁尔压帽,其具有第二安装腔,以容纳所述延伸管的后部和所述鲁尔支撑管的后部。
优选地,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一步包括:推杆,其前部能够滑动地安装至所述后腔。
优选地,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一步包括:第一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单向支撑管与所述前腔的内侧壁之间;以及第二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单向支撑管与第一安装腔的内侧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一步包括:第三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鲁尔支撑管与注入腔的内侧壁之间;以及第四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鲁尔支撑管与所述鲁尔压帽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连续无针注射器的药管和单向支撑管可以采用塑料材质,使得连续无针注射器内部状态可视化,并采用塑料替代金属材质,降低了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另外,由于成本较低,可以作为一次性耗材,避免了重复清洗、灭菌的操作,避免了因重复清洗、灭菌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连续无针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图;
图3为图2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药管的截面图;
图5为图4中A-A处的截面图;
图6为单向支撑管的截面图;
图7为橡胶塞的截面;
图8为注射头的截面图;
图9为支撑罩的截面图;
图10为鲁尔支撑管的截面图;
图11为鲁尔压帽的截面图;
图12为连续无针注射器在注射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13为图1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连续无针注射器在抽液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15为图14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药管 101:药液腔
102:隔板 103:前腔
104:后腔 105:第一通孔
106:延伸管 107:注入腔
108:推杆
200:单向支撑管 201:第一引导腔
202:第二通孔 203:间隙
204:间隙
300:橡胶塞 301:橡胶塞本体
302:延伸部
400:注射头 401:注射腔
402:第一安装腔
501:鲁尔支撑管 502:封堵球
503:弹性构件 504:第二引导腔
505:鲁尔压帽 506:第二安装腔
507:锥面
600:支撑罩 601:第一密封圈
602:第二密封圈 603:第三密封圈
604:第四密封圈 605:安装部
606:前端面。
应当理解,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而是呈现各种特征的简化表示,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这些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示例呈现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实用新型将与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反,本实用新型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当部件被称为位于另一个部件的“上方”或者“之上”时,该部件可以与另一个部件接触,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部件。
下面结合图1至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连续无针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截面图,图2示意出了连续无针注射器的初始状态;图3为图2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药管的截面图;图5为图4中A-A处的截面图;图6为单向支撑管的截面图;图7为橡胶塞的截面;图8为注射头的截面图;图9为支撑罩的截面图;图10为鲁尔支撑管的截面图;图11为鲁尔压帽的截面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连续无针注射器包括:药管100、单向支撑管200和橡胶塞300。
如图4所示,药管100具有药液腔101和隔板102,隔板102设置在药液腔101的前端,并且将药液腔101分割为前腔103和后腔104,如图5所示,隔板102具有贯穿的第一通孔105,前腔103通过第一通孔105连通至后腔104,药管100为塑料材质。具体地,药管100选用医用级塑料。
如图3所示,单向支撑管200的后部安装至前腔103,如图3和图6所示,单向支撑管200具有第一引导腔201,单向支撑管200的后端的外周面具有贯穿的第二通孔202,单向支撑管200的后端的外周面与前腔的内侧壁具有间隙203,间隙203能够通过第二通孔202连通至第一引导腔201(配合参见图3),单向支撑管200为塑料材质。
橡胶塞300设置在前腔103内,橡胶塞300的前端插入第一引导腔201的后端并能够封堵第二通孔202。
其中,后腔104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通孔105进入前腔103的间隙203,并经过第二通孔202挤压橡胶塞300,使得橡胶塞300变形,从而进入第一引导腔201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连续无针注射器的药管和单向支撑管可以采用塑料材质,使得连续无针注射器内部状态可视化,并采用塑料替代金属材质,降低了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另外,由于成本较低,可以作为一次性耗材,避免了重复清洗、灭菌的操作,避免了因重复清洗、灭菌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
药管100可以设计为壁厚合理均匀,以承受无针注射形成的高压注射,进而解决塑料材质在注塑成型上易形成应力集中问题,从而满足无针注射时耐高压冲击的强度要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单向支撑管200选用医用级塑料。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一步包括:注射头400,如图8所示,注射头400具有注射腔401和第一安装腔402,注射腔401位于第一安装腔402的前方,药管100的前端和单向支撑管200安装至第一安装腔402。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注射头400与药管100通过螺纹连接,以便更换注射头400。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注射头400选用医用级塑料材质。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7所示,橡胶塞300包括橡胶塞本体301和向前延伸的延伸部302,延伸部302内部中空并且开口向前,延伸部302能够封堵第二通孔202。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一步包括:支撑罩600,支撑罩600设置在注射头400的前端。
如图9所示,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罩600呈碗状,即,支撑罩的直径沿着从前到后的方向逐渐减小,支撑罩600的后端面具有向前延伸的安装部605,支撑罩600通过安装部605安装至注射头400的前端,支撑罩600的前端面606与人体或者动物的皮肤的待注射位置接触,支撑罩600可以用于支撑注射头400,从而提高注射稳定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支撑罩600选用医用级塑料材质。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支撑罩600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注射头400的前端。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药管100的中部具有向外延伸的延伸管106,延伸管106具有注入腔107,注入腔107连通至后腔104。
具体地,如图4所示,延伸管106向后方倾斜延伸。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一步包括:鲁尔支撑管501、封堵球502和弹性构件503。
如图10所示,鲁尔支撑管501具有第二引导腔504,鲁尔支撑管501的前端插入注入腔107。鲁尔支撑管501选用医用级塑料材质。第二引导腔504连通至外接的药瓶,药瓶内的药液能够进入到第二引导腔504内。
如图2所示,封堵球502设置在第二引导腔504的前端与注入腔107的前端之间。
弹性构件503能够向封堵球502提供弹性力,使得封堵球502能够封堵第一引导腔201。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弹性构件503可以是螺旋弹簧,这里弹性构件503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封堵球502可以是陶瓷材质。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第二引导腔504的前端具有与封堵球502对应的锥面507。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一步包括:鲁尔压帽505,如图11所示,鲁尔压帽505具有第二安装腔506,以容纳延伸管106的后部和鲁尔支撑管501的后部。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鲁尔压帽505选用医用级塑料材质。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一步包括:推杆108,推杆108的前部能够滑动地安装至后腔104。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一步包括:第一密封圈601和第二密封圈602。
第一密封圈601设置在单向支撑管200与前腔103的内侧壁之间。
第二密封圈602设置在单向支撑管200第一安装腔402的内侧壁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进一步包括:第三密封圈603和第四密封圈604。
第三密封圈603设置在鲁尔支撑管501与注入腔107的内侧壁之间。
第四密封圈604设置在鲁尔支撑管501与鲁尔压帽505之间。
图12为连续无针注射器在注射状态下的截面图;图13为图1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4为连续无针注射器在抽液状态下的截面图;图15为图14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连续无针注射器的操作进行说明。
初始状态:
推杆108位于药管100的药液腔101的后腔104的后端,前腔103的间隙203和后腔104内有药液(配合参见图2),橡胶塞300的延伸部302处于自然状态,以能够封堵单向支撑管200的第二通孔202,使得前腔103内的药液不能经过第二通孔202进入到单向支撑管200的第一引导腔201内。前腔103的间隙203内的药液填充单向支撑管200的第二通孔202并与橡胶塞300的延伸部302的外侧壁接触。
在弹性构件503提供的弹性力的支撑作用下,封堵球502与第二引导腔504的锥面507,以封堵第二引导腔504,使得第二引导腔504内的药液不能进入延伸管106的注入腔107内。
注射状态:
如图12所示,向前推动推杆108,使得前腔103的间隙203内的药液挤压橡胶塞300的延伸部302,使得橡胶塞300的延伸部302的向内变形,进而使得橡胶塞300的延伸部302与单向支撑管200的第一引导腔201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204(配合参见图13),从而使得间隙203内的药液可以经过第二通孔202和间隙204进入第一引导腔201,完成注射。
抽液状态:
在注射完成后,更换注射头400和支撑罩600。
如图14所示,向后拉动推杆108,使得药管100前腔103和后腔104形成负压。该负压使得橡胶塞300的延伸部302与单向支撑管200的第一引导腔201的侧壁再次贴紧,以再次封堵第二通孔202。
后腔104的负压使得封堵球502克服弹性构件503弹性力而离开锥面507(配合参见图15),使得第二引导腔504内的药液进入延伸管106的注入腔107内,进而进入到药管100的后腔104和前腔103内,完成抽液。由于后腔104再次封堵第二通孔202,前腔103内的药液不能经过第二通孔202进入到单向支撑管200的第一引导腔201内。
这里只更换注射头400和支撑罩600的步骤,只适用于同一种药液在多名患者注射的情况。如果更换了药液,需要更换整个无针注射器。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下”、“内”、“外”、“上面”、“下面”、“上面的”、“下面的”、“向上”、“向下”、“前”、“后”、“背后”、“内侧”、“外侧”、“向内”、“向外”、“内部”、“外部”、“内部的”、“外部的”、“向前”、“向后”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具体实施方案的特征。
前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示例性的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旨在成为穷举的,也并不旨在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连续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药管,其具有药液腔和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药液腔的前端,并且将药液腔分割为前腔和后腔,所述隔板具有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前腔通过第一通孔连通至所述后腔,所述药管为塑料材质;
单向支撑管,其后部安装至所述前腔,所述单向支撑管具有第一引导腔,所述单向支撑管的后端的外周面具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单向支撑管的后端的外周面与所述前腔的内侧壁具有间隙,所述间隙能够通过第二通孔连通至所述第一引导腔,所述单向支撑管为塑料材质;以及
橡胶塞,其设置在所述前腔内,所述橡胶塞的前端插入所述第一引导腔的后端并能够封堵所述第二通孔;
其中,后腔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前腔的间隙,并经过第二通孔挤压橡胶塞,使得橡胶塞变形,从而进入第一引导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注射头,其具有注射腔和第一安装腔,所述注射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前方,所述药管的前端和单向支撑管安装至所述第一安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支撑罩,其设置在所述注射头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管的中部具有向外延伸的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具有注入腔,所述注入腔连通至所述后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鲁尔支撑管,其具有第二引导腔,所述鲁尔支撑管的前端插入所述注入腔;
封堵球,其设置在第二引导腔的前端与注入腔的前端之间;以及
弹性构件,其能够向所述封堵球提供弹性力,使得所述封堵球能够封堵所述第二引导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腔的前端具有与所述封堵球对应的锥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鲁尔压帽,其具有第二安装腔,以容纳所述延伸管的后部和所述鲁尔支撑管的后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推杆,其前部能够滑动地安装至所述后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第一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单向支撑管与所述前腔的内侧壁之间;以及
第二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单向支撑管与第一安装腔的内侧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第三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鲁尔支撑管与注入腔的内侧壁之间;以及
第四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鲁尔支撑管与所述鲁尔压帽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93814.5U CN221771120U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连续无针注射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93814.5U CN221771120U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连续无针注射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771120U true CN221771120U (zh) | 2024-09-27 |
Family
ID=92838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193814.5U Active CN221771120U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连续无针注射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771120U (zh) |
-
2023
- 2023-11-24 CN CN202323193814.5U patent/CN22177112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366340B1 (en) | Flush syringe having compressible plunger | |
EP3323450B1 (en) | Positive displacement flush syringe | |
CA2539813C (en) | Flush syringe having anti-reflux features | |
EP0635278B1 (en) | - Self-aspirating syringe or cartridge having an aspirating plunger | |
EP2347780B1 (en) | Flush syringe having anti-reflux stopper | |
AU2004305517A1 (en) | Flush syringe having anti-reflux stopper | |
CN116407709B (zh) | 注射装置 | |
AU2003275152A1 (en) | Flush syringe having anti-reflux features | |
CN221771120U (zh) | 连续无针注射器 | |
WO2024043823A1 (en) | Single-use syring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