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768306U -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768306U
CN221768306U CN202323462680.2U CN202323462680U CN221768306U CN 221768306 U CN221768306 U CN 221768306U CN 202323462680 U CN202323462680 U CN 202323462680U CN 221768306 U CN221768306 U CN 221768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uni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lighting system
intelligent ligh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4626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高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nji Intelli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nji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nji Intelli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nji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4626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768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768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768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照明系统,涉及照明系统技术领域。包括耦合供电单元分别电连接到信号收发单元、解码单元以及市电供电单元,用于将控制信号耦合至供电线路,并通过电力载波为解码单元提供供电和信号;信号收发单元,其电连接到控制终端,用于与控制终端进行信号交互;解码单元电连接到照明灯或通过照明输出端子电连接到照明灯;其中,解码单元的输出端具唯一地址码,地址码与照明灯一一对应。通过电力载波耦合控制信号的方式,以及解码单元带有唯一地址码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智能照明系统布线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布线效率,为智能照明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带来了显著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照明系统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照明解决方案,旨在提供更高效、更舒适、更节能的照明体验。该系统利用传感器、控制器和网络连接设备等技术,实现对室内和室外照明的智能管理和控制。
现有的智能照明系统,为了方便控制照明,需要在布线时,单独布置控制线,比如,较短距离(1公里以内)使用RS48控制,更远距离使用光纤控制,这样不仅增加了布线工作量,还增加了布线成本,特别是远距离控制,要使用光纤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不仅成本高,而且需要专业的人员实施布线,还使得整体效率不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照明系统,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其能够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解决了传统照明系统布线麻烦、本本高的问题,简化实施过程,不需单独的控制线,节约成本,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包括:耦合供电单元分别电连接到信号收发单元、解码单元以及市电供电单元,用于将控制信号耦合至供电线路,并通过电力载波为所述解码单元提供供电和信号;
信号收发单元,其电连接到控制终端,用于与所述控制终端进行信号交互;
所述解码单元电连接到照明灯或通过照明输出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照明灯;其中,所述解码单元的输出端具唯一地址码,所述地址码与所述照明灯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物联网关和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上设有以太网接口和天线;
所述物联网关与所述耦合供电单元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耦合供电单元包括相互电连接的集中供电模块和编码耦合模块;
所述市电供电单元和所述信号收发单元电连接到所述编码耦合模块,所述集中供电模块电连接以所述解码单元,用于通过集中供电模块对所述集中供电模块提供电力载波供电。
可选地,所述控制终端包括PC机、平板电脑以及手机;
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市电供电单元包括供电控制开关;所述供电控制开关电连接到市电供电网和所述耦合供电单元;所述供电控制开关为三相供电控制开关或两相供电控制开关。
可选地,所述照明灯为LED灯。
可选地,还包括决策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电连接到括决策单元,所述括决策单元电连接到耦合供电单元;其中,所述决策单元包括定时器。
可选地,所述决策单元还电连接有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通过耦合供电单元分别电连接到信号收发单元、解码单元以及市电供电单元,用于将控制信号耦合至供电线路,并通过电力载波为所述解码单元提供供电和信号;信号收发单元,其电连接到控制终端,用于与所述控制终端进行信号交互;所述解码单元电连接到照明灯或通过照明输出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照明灯;其中,所述解码单元的输出端具唯一地址码,所述地址码与所述照明灯一一对应。通过电力载波耦合控制信号的方式,以及解码单元带有唯一地址码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智能照明系统布线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布线效率,为智能照明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带来了显著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照明系统进一步详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实现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耦合供电单元;20、市电供电单元;30、信号收发单元;40、解码单元;50、控制终端;60、照明输出端子;70、照明灯;101、集中供电模块;102、编码耦合模块;301、物联网关;302、信号收发器;303、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包括:耦合供电单元10、市电供电单元20、信号收发单元30、解码单元40、控制终端50以及若干照明灯70;耦合供电单元10分别电连接到信号收发单元30、解码单元40以及市电供电单元20,用于将控制信号耦合至供电线路,并通过电力载波为所述解码单元40提供供电和信号;信号收发单元30,其电连接到控制终端50,用于与所述控制终端50进行信号交互;所述解码单元40电连接到照明灯70或通过照明输出端子60电连接到所述照明灯70;其中,所述解码单元40的输出端具唯一地址码,所述地址码与所述照明灯70一一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智能照明系统采用了通过电力载波的形式,将其应用于照明系统,旨在解决传统智能照明系统布线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具体的,通过电力载波耦合控制信号,其通过耦合供电单元10将控制信号耦合至供电线路,并通过电力载波传输,避免了在布线时额外增加控制线的需求,利用原有的供电线路作为信号传输介质,避免了单独布置控制线所带来的工作量和成本增加;通过解码单元40带有唯一地址码,其解码单元40的输出端具有唯一地址码,并与照明灯一一对应,使得控制终端50可以精准地对特定的解码单元40输出端所对应的具体照明灯或灯组进行控制,避免了传统布线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混乱控制或干扰问题;由于采用了电力载波耦合控制信号的方式,避免了单独布置控制线以及使用光纤等传输方式所带来的高成本和专业布线要求,从而降低了整体的布线成本;同时,也简化了布线流程,提高了布线的效率,不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复杂的线路布置。
作为一种示例,还可以通过广播地址或组播地址,同时控制所有灯或分组控制;例如,通过编码器输出的地址中,可以进行分组,具体例如,广场照明系统,可以分为高层区域景观灯和低层区域景观灯以及路灯,三个组别,第一组可组号的地址可以从0~63,第二组可划分地址从64~127,第三组可划分128~255;可将每组最后一个地址作为组地址,也即当解码单元40解码到63这个地址时,说明控制终端50需要控制第一组所有的灯,控制终端50通过程序选择好要控制的灯后,相应的照明灯70的地址码会随控制指令一同发送到耦合供电单元10,形成具有目标灯的地址码的指令,而解码单元40解码到相应的灯的地址时,其对应的输出端会输出,其他的输出端不输出,从而实现精准控制。
实施例2
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其中,所述信号收发单元3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物联网关301和信号收发器302;所述信号收发器302上设有以太网接口(如RJ45接口)用于有线连接,和天线303用于收发无线信号,实现无线连接;所述物联网关301与所述耦合供电单元10电连接。通过上述信号收发单元30,可以用于有线信号的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进行通信,可以为本地局域网,也可通过物联网连接,实现远程操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信号收发单元30可以为网关,即上述信号收发器302也可以集成于上述物联网关301中,进一步提高集成度,将集成的物联网关301作为信号收发单元30,节省设备空间。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耦合供电单元1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集中供电模块101和编码耦合模块102;所述市电供电单元20和所述信号收发单元30电连接到所述编码耦合模块102,所述集中供电模块101电连接以所述解码单元40,用于通过集中供电模块101对所述集中供电模块101提供电力载波供电。通过编码耦合模块102对信号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好的信号和市电供电进行信号耦合,形成电力载波,并通过集中供电模块101为解码单元40提供供电,该供电的波形中含用耦合的信号,再经过解码单元40进行解码,以确定需要控制的照明灯70。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终端50包括PC机、平板电脑以及手机;可以将PC机或工作站作为控制终端50通过网络与上述信号收发单元连接,将安装有相应控制程序的电脑作为主控电脑进行控制,另外,在远程可以使用安装有相应控制软件的平板电脑或者手机,通过远程无线连接,通过手机或平板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30进行无线通信,从而实现远程控制。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市电供电单元20包括供电控制开关;所述供电控制开关电连接到市电供电网和所述耦合供电单元10;所述供电控制开关为三相供电控制开关或两相供电控制开关。
实施例3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其中,所述照明灯70可以聚光灯、卤素灯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灯,本申请中优选为LED灯,其具有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点,为了提高亮度,还可以组成LED阵列等。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决策单元和存储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存储单元电连接到括决策单元,所述括决策单元电连接到耦合供电单元10;其中,所述决策单元包括定时器;通过定时器可以对上述照明灯进行定时控制,实现例如,在早上6:00设定关闭灯,在晚上7:00设定为打开灯,进一步实现灵活控制;通过存储单元可用于存储设置的参数,使其能够直接进行参数调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决策单元可以为MCU单元组成,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可设置当参数满足预定条件时,实现相应的控制。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决策单元还电连接传感器,上述传感器可以是太阳光传感器和照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线强度并将光线强度反馈到决策单元中,以实现自动调节光线;还可以结合定时器,实现白天和夜晚自动开灯和关灯;例如,当晚上6点以后,先打开启亮度和阳光传感器,检测到亮度不足时再打开控制打开照明灯70,这样可以保证在不同季节,天亮和天黑的时间差较大时,无法自动实现开关灯,或者需要设计多组参数完成,通过上述传感器配合定时器,仅需一组参数即可完成,使得该系统操作更方便,更加智能化。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考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照明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耦合供电单元分别电连接到信号收发单元、解码单元以及市电供电单元,用于将控制信号耦合至供电线路,并通过电力载波为所述解码单元提供供电和信号;
信号收发单元,其电连接到控制终端,用于与所述控制终端进行信号交互;
所述解码单元电连接到照明灯或通过照明输出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照明灯;其中,所述解码单元的输出端具唯一地址码,所述地址码与所述照明灯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物联网关和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上设有以太网接口和天线;
所述物联网关与所述耦合供电单元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供电单元包括相互电连接的集中供电模块和编码耦合模块;
所述市电供电单元和所述信号收发单元电连接到所述编码耦合模块,所述集中供电模块电连接以所述解码单元,用于通过集中供电模块对所述集中供电模块提供电力载波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包括PC机、平板电脑以及手机;
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供电单元包括供电控制开关;所述供电控制开关电连接到市电供电网和所述耦合供电单元;所述供电控制开关为三相供电控制开关或两相供电控制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为LED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决策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电连接到括决策单元,所述括决策单元电连接到耦合供电单元;其中,所述决策单元包括定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单元还电连接有传感器。
CN202323462680.2U 2023-12-19 2023-12-19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 Active CN221768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62680.2U CN221768306U (zh) 2023-12-19 2023-12-19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62680.2U CN221768306U (zh) 2023-12-19 2023-12-19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768306U true CN221768306U (zh) 2024-09-24

Family

ID=92790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462680.2U Active CN221768306U (zh) 2023-12-19 2023-12-19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768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3616B (zh) 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智能照明系统
CN204119581U (zh) 一种地下停车场智能照明系统
CN202396037U (zh) 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智能照明系统
CN201391763Y (zh) 可进行无线通讯的网络式led照明灯
CN221768306U (zh)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
CN101772234A (zh) 以无线通讯控制网络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之方法
CN203251456U (zh) 一种能够利用电子载波控制并调光的t8灯装置
CN202282894U (zh) 一种dmx控制的全彩led投光灯
CN203884050U (zh) 智能照明节能控制系统
CN101868100A (zh) 一种led路灯控制系统
CN105704861A (zh) 一种无线物联网智能led节能灯管
CN202818697U (zh) 一种校园教室led照明节能控制系统
CN204832835U (zh) 大型办公楼宇智能用电电器控制系统
CN210225826U (zh) 基于Zigbee技术的混合光照明调节装置
CN201750594U (zh) 一种led路灯控制系统
CN203151791U (zh) 交流调光系统
CN102098835A (zh) Led灯具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848348B (zh) 一种光通信照明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5454174U (zh) 一种无线物联网智能led节能灯管
CN207196337U (zh) 一种具有无线广播功能的太阳能led庭院灯
CN205610998U (zh) 一种光通信照明控制系统
CN205051937U (zh) 一种led路灯远程控制系统
CN205726526U (zh) 一种led路灯节能控制装置
CN210579356U (zh) 一种基于poe供电的led灯具
CN211831293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照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