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727522U - 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 - Google Patents

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727522U
CN221727522U CN202323429139.1U CN202323429139U CN221727522U CN 221727522 U CN221727522 U CN 221727522U CN 202323429139 U CN202323429139 U CN 202323429139U CN 221727522 U CN221727522 U CN 221727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adapter
pcb board
socket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4291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强
钱春峰
韩一鸣
李冠儒
刘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kle M&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nkle M&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kle M&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nkle M&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4291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727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727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727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包括塑胶外壳、PCB板、转接头和至少一个连接器,所述PCB板固定安装于塑胶外壳内,各个连接器和转接头分别与PCB板不同部位电性连接导通,PCB板能够将连接器输入的信号进行转换并由转接头进行输出,所述塑胶外壳侧壁上设有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所述连接器和转接头的连接端分别经过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伸出于塑胶外壳外侧表面用于电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器和转接头分别匹配在PCB板的不同侧或同侧不同位置,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密集信号转换和传输的效果和目的,满足了用户对产品体积小和密集信号传输的需求。

Description

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接线模组,都是通过多个端子台平铺式连接在一起实现的,在狭小空间使用,受到空间限制,仅能传输数量较少的电流及信号。若需传输数量较多的电流及信号,整体模组就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故现有接线模组无法满足小型化设计和多点信号传输并存在功能需求,给用户在狭小空间内多线接点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该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能够实现在狭小空间内多线接点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包括塑胶外壳、PCB板、转接头和至少一个连接器,所述PCB板固定安装于塑胶外壳内,各个连接器和转接头分别与PCB板不同部位电性连接导通,PCB板能够将连接器输入的信号进行转换并由转接头进行输出,所述塑胶外壳侧壁上设有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所述连接器和转接头的连接端分别经过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伸出于塑胶外壳外侧表面用于电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接线插头,所述插座固定安装于PCB板上,且插座与PCB板电性连接导通,插座的插口端经第一镂空部伸出于塑胶外壳外侧,接线插头能够与插座的插口端插接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胶外壳第一镂空部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避让缺口,所述插座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固定锁扣,所述接线插头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活动锁扣,所述活动锁扣能够与插座上的固定锁扣扣合连接定位,所述固定锁扣和弹性锁扣能够容纳于塑胶外壳上所述避让缺口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座和转接头分别固定设于PCB板正反两面上或同面上,且插座和转接头呈完全错位状态分布,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对应的呈完全作为状态分布于塑胶外壳上下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胶外壳包括盒状的塑胶本体和盖状的塑胶上盖,所述塑胶本体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凸起的倒扣结构,所述塑胶上盖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弹性悬臂结构,所述弹性悬臂结构上设有开口卡槽,所述塑胶上盖两相对侧壁上的弹性悬臂结构能够紧密贴合于塑胶本体两相对的侧壁外侧表面,且塑胶上盖的两个弹性悬臂结构上的开口卡槽能够与塑胶本体两相对侧壁上的倒扣结构扣合连接定位,所述塑胶上盖覆盖于塑胶本体开口表面,且塑胶上盖与塑胶本体之间共同形成有能够容纳连接器和转接头的插座容纳腔和转接头容纳腔,所述塑胶本体内侧还设有PCB板连接柱,所述PCB板通过连接螺丝固定锁定在塑胶本体的PCB板连接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器为PCB式端子台,PCB式端子台的接线端经过第一镂空部伸出于塑胶外壳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CB式端子台和转接头分别固定设于PCB板同侧面或两侧面不同位置上,PCB式端子台的插接端和转接头的插接端垂直延伸,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分别位于塑胶外壳两个相互垂直的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胶外壳包括盒状的塑胶主体、盖状的塑胶侧盖和锁紧螺丝,所述塑胶主体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侧盖连接柱,所述塑胶侧盖和PCB板上对应的设有至少两个连接穿孔,所述塑胶侧盖于塑胶主体开口正对拼接在一起,锁紧螺丝穿过塑胶侧盖和PCB板上的连接穿孔并最终与塑胶主体上的侧盖连接柱螺纹连接实现塑胶侧盖与塑胶主体的固定连接,所述塑胶侧盖上还设有与连接穿孔延伸方向垂直的定位穿孔,所述转接头外侧壁上设有尺寸外扩的台阶止挡边,所述转接头外侧壁上的台阶止挡边位于第二镂空部外侧,转接头外侧壁上的台阶止挡边止挡于塑胶侧盖外侧壁表面,所述转接头外侧壁上的台阶止挡边上还设有螺纹孔,所述塑胶侧盖上的定位穿孔内穿设有定位螺丝,所述定位螺丝于转接头的台阶止挡边上螺纹孔螺接实现塑胶侧盖与转接头固定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胶主体内侧底面上还设有凸起状态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上形成有弧形凹槽,所述定位螺丝穿设于所述弧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器和转接头分别匹配在PCB板的不同侧或同侧不同位置,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密集信号转换和传输的效果和目的,满足了用户对产品体积小和密集信号传输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模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模式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模式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模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模式的分解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模式的分解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模式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模式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包括塑胶外壳、PCB板1、转接头2和至少一个连接器,所述PCB板1固定安装于塑胶外壳内,各个连接器和转接头2分别与PCB板1不同部位电性连接导通,PCB板1能够将连接器输入的信号进行转换并由转接头2进行输出,所述塑胶外壳侧壁上设有第一镂空部3和第二镂空部4,所述连接器和转接头2的连接端分别经过第一镂空部3和第二镂空部4伸出于塑胶外壳外侧表面用于电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通过多个连接器与转接头2配合,实现多点电流及信号传输转换需求,且上述结构紧凑,整体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可在狭小空间内进行多点转接使用,设计时,可根据客户提供的尺寸,调整连接器的类型、规格及位置来满足各种尺寸需求,实现转接模组兼顾小型化和多点信号传输需求,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密集信号转换和传输的效果和目的。
所述连接器包括插座5和接线插头6,所述插座5固定安装于PCB板1上,且插座5与PCB板1电性连接导通,插座5的插口端经第一镂空部3伸出于塑胶外壳外侧,接线插头6能够与插座5的插口端插接导通。连接器采用多个小P距连接器插头及插座5的模式,搭配多PIN转接头2来实现在在有限的空间内密集传输更多信号,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所述塑胶外壳第一镂空部3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避让缺口,所述插座5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固定锁扣7,所述接线插头6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活动锁扣8,所述活动锁扣8能够与插座5上的固定锁扣7扣合连接定位,所述固定锁扣7和弹性锁扣能够容纳于塑胶外壳上所述避让缺口中。
所述插座5和转接头2分别固定设于PCB板1正反两面上或同面上,且插座5和转接头2呈完全错位状态分布,第一镂空部3和第二镂空部4对应的呈完全作为状态分布于塑胶外壳上下两侧。插座5的插接端和转接头2的插接端在上下两侧,并且错位设计,防止接线时线缆拥挤,方便接线和连接,插座5的插接端和转接头2的插接端也可根据客户空间需求分布在PCB板1同侧,符合不同客户需求。
所述塑胶外壳包括盒状的塑胶本体9和盖状的塑胶上盖10,所述塑胶本体9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凸起的倒扣结构11,所述塑胶上盖10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弹性悬臂结构12,所述弹性悬臂结构12上设有开口卡槽13,所述塑胶上盖10两相对侧壁上的弹性悬臂结构12能够紧密贴合于塑胶本体9两相对的侧壁外侧表面,且塑胶上盖10的两个弹性悬臂结构12上的开口卡槽13能够与塑胶本体9两相对侧壁上的倒扣结构11扣合连接定位,所述塑胶上盖10覆盖于塑胶本体9开口表面,且塑胶上盖10与塑胶本体9之间共同形成有能够容纳连接器和转接头2的插座5容纳腔和转接头2容纳腔,所述塑胶本体9内侧还设有PCB板连接柱14,所述PCB板1通过连接螺丝固定锁定在塑胶本体9的PCB板连接柱14上。塑胶本体9于塑胶上盖10通过开口卡槽13与倒扣结构11扣合连接实现快速固定定位,二者之间还可以再通过连接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器为PCB式端子台15,PCB式端子台15的接线端经过第一镂空部3伸出于塑胶外壳外侧。连接器也可为栅板式端子台或贴片式端子台等。
所述PCB式端子台15和转接头2分别固定设于PCB板1同侧面或两侧面不同位置上,PCB式端子台15的插接端和转接头2的插接端垂直延伸,第一镂空部3和第二镂空部4分别位于塑胶外壳两个相互垂直的侧壁上。PCB式端子台15的插接端和转接头2的插接端在相互垂直的侧壁上,可以在垂直方向进行接线,防止接线时线缆拥挤,方便接线和连接。
所述塑胶外壳包括盒状的塑胶主体16、盖状的塑胶侧盖17和锁紧螺丝18,所述塑胶主体16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侧盖连接柱19,所述塑胶侧盖17和PCB板1上对应的设有至少两个连接穿孔20,所述塑胶侧盖17于塑胶主体16开口正对拼接在一起,锁紧螺丝18穿过塑胶侧盖17和PCB板1上的连接穿孔20并最终与塑胶主体16上的侧盖连接柱19螺纹连接实现塑胶侧盖17与塑胶主体16的固定连接,所述塑胶侧盖17上还设有与连接穿孔20延伸方向垂直的定位穿孔21,所述转接头2外侧壁上设有尺寸外扩的台阶止挡边22,所述转接头2外侧壁上的台阶止挡边22位于第二镂空部4外侧,转接头2外侧壁上的台阶止挡边22止挡于塑胶侧盖17外侧壁表面,所述转接头2外侧壁上的台阶止挡边22上还设有螺纹孔23,所述塑胶侧盖17上的定位穿孔21内穿设有定位螺丝24,所述定位螺丝24于转接头2的台阶止挡边22上螺纹孔23螺接实现塑胶侧盖17与转接头2固定定位。
所述塑胶主体16内侧底面上还设有凸起状态的限位片25,所述限位片25上形成有弧形凹槽,所述定位螺丝24穿设于所述弧形凹槽内。限位片25配合锁紧螺丝18和定位螺丝24实现了塑胶主体16与塑胶侧盖17的稳定连接定位,整体结构牢固。

Claims (9)

1.一种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塑胶外壳、PCB板(1)、转接头(2)和至少一个连接器,所述PCB板固定安装于塑胶外壳内,各个连接器和转接头分别与PCB板不同部位电性连接导通,PCB板能够将连接器输入的信号进行转换并由转接头进行输出,所述塑胶外壳侧壁上设有第一镂空部(3)和第二镂空部(4),所述连接器和转接头的连接端分别经过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伸出于塑胶外壳外侧表面用于电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其特征为:所述连接器包括插座(5)和接线插头(6),所述插座固定安装于PCB板上,且插座与PCB板电性连接导通,插座的插口端经第一镂空部伸出于塑胶外壳外侧,接线插头能够与插座的插口端插接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其特征为:所述塑胶外壳第一镂空部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避让缺口,所述插座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固定锁扣(7),所述接线插头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活动锁扣(8),所述活动锁扣能够与插座上的固定锁扣扣合连接定位,所述固定锁扣和弹性锁扣能够容纳于塑胶外壳上所述避让缺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其特征为:所述插座和转接头分别固定设于PCB板正反两面上或同面上,且插座和转接头呈完全错位状态分布,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对应的呈完全作为状态分布于塑胶外壳上下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其特征为:所述塑胶外壳包括盒状的塑胶本体(9)和盖状的塑胶上盖(10),所述塑胶本体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凸起的倒扣结构(11),所述塑胶上盖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弹性悬臂结构(12),所述弹性悬臂结构上设有开口卡槽(13),所述塑胶上盖两相对侧壁上的弹性悬臂结构能够紧密贴合于塑胶本体两相对的侧壁外侧表面,且塑胶上盖的两个弹性悬臂结构上的开口卡槽能够与塑胶本体两相对侧壁上的倒扣结构扣合连接定位,所述塑胶上盖覆盖于塑胶本体开口表面,且塑胶上盖与塑胶本体之间共同形成有能够容纳连接器和转接头的插座容纳腔和转接头容纳腔,所述塑胶本体内侧还设有PCB板连接柱(14),所述PCB板通过连接螺丝固定锁定在塑胶本体的PCB板连接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其特征为:所述连接器为PCB式端子台(15),PCB式端子台的接线端经过第一镂空部伸出于塑胶外壳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其特征为:所述PCB式端子台和转接头分别固定设于PCB板同侧面或两侧面不同位置上,PCB式端子台的插接端和转接头的插接端垂直延伸,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分别位于塑胶外壳两个相互垂直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其特征为:所述塑胶外壳包括盒状的塑胶主体(16)、盖状的塑胶侧盖(17)和锁紧螺丝(18),所述塑胶主体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侧盖连接柱(19),所述塑胶侧盖和PCB板上对应的设有至少两个连接穿孔(20),所述塑胶侧盖于塑胶主体开口正对拼接在一起,锁紧螺丝穿过塑胶侧盖和PCB板上的连接穿孔并最终与塑胶主体上的侧盖连接柱螺纹连接实现塑胶侧盖与塑胶主体的固定连接,所述塑胶侧盖上还设有与连接穿孔延伸方向垂直的定位穿孔(21),所述转接头外侧壁上设有尺寸外扩的台阶止挡边(22),所述转接头外侧壁上的台阶止挡边位于第二镂空部外侧,转接头外侧壁上的台阶止挡边止挡于塑胶侧盖外侧壁表面,所述转接头外侧壁上的台阶止挡边上还设有螺纹孔(23),所述塑胶侧盖上的定位穿孔内穿设有定位螺丝(24),所述定位螺丝于转接头的台阶止挡边上螺纹孔螺接实现塑胶侧盖与转接头固定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其特征为:所述塑胶主体内侧底面上还设有凸起状态的限位片(25),所述限位片上形成有弧形凹槽,所述定位螺丝穿设于所述弧形凹槽内。
CN202323429139.1U 2023-12-15 2023-12-15 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 Active CN221727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29139.1U CN221727522U (zh) 2023-12-15 2023-12-15 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29139.1U CN221727522U (zh) 2023-12-15 2023-12-15 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727522U true CN221727522U (zh) 2024-09-17

Family

ID=92684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429139.1U Active CN221727522U (zh) 2023-12-15 2023-12-15 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727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40699A (en) Female connector and escutcheon plate combined therewith for telephone equipment
RU2406194C1 (ru) Адаптер и система штепсель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US5382182A (en) Special purpose modular connector plug
JP402921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アッセンブリ
US2012001554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engaging means for providing holding force
US5695361A (en) Low profile communications outlet
US6890200B1 (en) Floatable panel mount cable assembly
US7914333B2 (en) Plug-in adapter
EP116640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0120271U (zh)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电设备和电互连系统
US4299433A (en) Cable connector
CN107425356B (zh) 一种车用电连接器组件
CN221727522U (zh) 多线接点的转接模组
CN111883957A (zh) 混合型线对线连接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源供应装置
US707769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lider member
HRP970280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737012Y (zh) 电子转接器
CN216903580U (zh) 具有线路板直插定位结构的耐高压连接器
CN218525851U (zh) 一种通讯连接器
CN215870054U (zh) 一种连接器及含有该连接器的充电设备
JP3241558U (ja) コネクタ構造およびusbドングル
CN219917809U (zh) 滤波连接器
CN216872421U (zh) 一种弹片端子及排插
CN217823411U (zh)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5184625U (zh) 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