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13128U - 一种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713128U CN221713128U CN202323192800.1U CN202323192800U CN221713128U CN 221713128 U CN221713128 U CN 221713128U CN 202323192800 U CN202323192800 U CN 202323192800U CN 221713128 U CN221713128 U CN 2217131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shing
- push
- connecting block
- sleeve
- needl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为一种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用于将药物或者液体输送至输液港,包括:套筒、针体、推动组件和自锁组件,针体和推动组件滑动设置在套筒内,针体可拆卸设置在推动组件的一端,且当推动组件可推动针体伸出套筒时,自锁组件与推动组件卡接;在患者需要穿刺输液时,通过推动组件推动针体刺入输液港内,当推动组件将针体推至指定深度后,此时自锁组件锁定推动组件,以此防止推动组件活动,使得医护人员无需继续按压推动组件,极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同时,由于针体与推动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因此能够将针体滞留在输液港处,为输液港持续输送药物或者液体,不仅能够准确的插入输液港中心位置,而且还极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港穿刺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
背景技术
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体内的血管或胸腹腔的通路装置,通常由皮下植入的注射座和连接针头的导管组成,可以在体内建立长期血管通道,发挥类似港口的作用。输液港可以用于长期、重复输液给药,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如化疗药物、营养支持等。输液港的使用可以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恐惧,提高治疗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输液港的使用也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感染风险。
在输液港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输液港穿刺针为输液港输送药物或者液体。现有无损伤穿刺针主要采用蝶翼针,输液时需要医务人员先卡住港体本体,再将蝶翼针插入港体本体的中心位置处,输液完成后,医务人员需要先卡住港体本体,再将蝶翼针从港体本体上拔出。在蝶翼针的穿刺和拔针过程均需要医务人员两手紧密配合,且难以保证穿刺的深度,难以准确将蝶翼针插入港体本体中心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输液港穿刺针在使用穿刺和拔针过程均需要医务人员两手紧密配合,操作困难,且难以保证穿刺的深度,难以准确将蝶翼针插入港体本体中心位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用于将药物或者液体输送至输液港,包括:套筒、针体、推动组件和自锁组件,所述针体和所述推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针体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推动组件的一端,且当所述推动组件可推动所述针体伸出所述套筒时,所述自锁组件与所述推动组件卡接;
其中,所述自锁组件包括固定件、转动卡件和推动件,若干所述固定件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内侧壁,相邻所述固定件之间形成滑动通道,所述转动卡件可转动套设在所述推动组件上,所述推动件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内侧壁。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朝向所述推动件的一端设有“V”形卡槽,且所述“V”形卡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推动件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卡件包括转动件和卡接凸起,所述转动件转动套设在所述推动组件上,所述卡接凸起设置在所述转动件的外侧壁,所述卡接凸起呈三角形结构,且所述卡接凸起置于所述“V”形卡槽时,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V”形卡槽表面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件呈环状结构,所述推动件朝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有“锯齿”状的推动凸起,所述推动凸起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滑动通道对应设置,用于推动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V”形卡槽或者所述滑动通道交替对准。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推杆、连接块和第一弹簧,所述转动件置于所述推杆上,所述连接块的侧壁设有滑块,所述套筒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滑槽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槽的端部抵持,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远离所述自锁组件的一端抵持,所述针体与所述连接块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连接块的上端,所述推杆通过推动所述连接块驱动所述针体伸出所述套筒。
作为优选,所述针体与所述连接块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上端还设有一活动槽,所述推杆的一端置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活动槽内还设有第二弹簧件,所述第二弹簧件一端连接所述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所述推杆通过所述第二弹簧件推动所述滑块移动,且当所述连接块置于所述滑槽末端时,所述推杆可在活动槽内继续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槽的开口处设有封盖,所述封盖的中心部设有通孔,所述推杆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活动槽,所述推杆置于所述活动槽内的一端还设有限位突变,所述限位突变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针体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针头,所述主体与所述连接块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的侧壁还设有输液管,所述套筒的底端还设有缺口,所述输液管通过所述缺口伸出所述套筒。
作为优选,还包括卡扣件,所述连接块和所述主体上均设有卡孔,所述卡扣件通过所述卡孔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块和所述主体。
有益效果:本实用为一种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用于将药物或者液体输送至输液港,包括:套筒、针体、推动组件和自锁组件,针体和推动组件滑动设置在套筒内,针头可拆卸设置在推动组件的一端,且当推动组件可推动针头伸出套筒时,自锁组件与推动组件卡接;在患者需要穿刺输液时,医务人员手持套筒,将针体对准输液港,并推动推动组件,此时推动组件推动针体刺入输液港内,当推动组件将针头推至指定深度后,此时自锁组件锁定推动组件,以此防止推动组件活动,使得医护人员无需继续按压推动组件,极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同时,由于针体与推动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在推动组件将针头推至指定深度后分离针体和推动组件,进而能够将针体滞留在输液港处,为输液港持续输送药物或者液体。而在需要取出针体时,进而将套筒套接在针体上,并将针体与推动组件重新连接,最后解除自锁组件对推杆组件的锁定,进而通过推动组件将针体移出输液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推动组件和自锁组件的相互配合不经使得针体能够准确的插入输液港中心位置,而且还极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针体伸出的伸出状态时自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针体伸出的收纳状态时自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针头与连接块连接部分的局部爆炸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套筒;2、针体;3、推动组件;31、推杆;32、连接块;
33、第一弹簧;34、滑块;35、滑槽;36、活动槽;
37、第二弹簧件;38、封盖;39、卡槽;4、自锁组件;
41、固定件;42、转动卡件;43、推动件;44、转动件;
45、卡接凸起;46、滑动通道;5、卡孔;6、卡扣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请参阅图1-9,用于将药物或者液体输送至输液港,包括:套筒1、针体2、推动组件3和自锁组件4,针体2和推动组件3滑动设置在套筒1内,针体2可拆卸设置在推动组件3的一端,且当推动组件3可推动针头伸出套筒1时,自锁组件4与推动组件3卡接;在患者需要穿刺输液时,医务人员手持套筒1,将针体2对准输液港,并推动推动组件3,此时推动组件3推动针体2刺入输液港内,当推动组件3将针头推至指定深度后,此时自锁组件4锁定推动组件3,以此防止推动组件3活动,使得医护人员无需继续按压推动组件3,极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同时,由于针体2与推动组件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在推动组件3将针头推至指定深度后分离针体2和推动组件3,进而能够将针体2滞留在输液港处,为输液港持续输送药物或者液体。而在需要取出针体2时,进而将套筒1套接在针体2上,并将针体2与推动组件3重新连接,最后解除自锁组件4对推杆31组件的锁定,进而通过推动组件3将针体2移出输液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推动组件3和自锁组件4的相互配合不经使得针体2能够准确的插入输液港中心位置,而且还极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自锁组件4包括固定件41、转动卡件42和推动件43,若干固定件41沿周向均匀设置在套筒1的内侧壁,相邻固定件41之间形成滑动通道46,转动卡件42可转动套设在推动组件3上,推动件43设置在套筒1的内侧壁,推动件43用于推动转动卡件42转动,使转动卡件42交替与固定件41卡合或者穿过滑动通道。
在使用过程中,推动组件3具备两种状态,即将针体2收纳至套筒1内的收缩状态和将针体2伸出的伸出状态,当推动组件3主语伸出状态时,转动卡件42与固定件41卡合,进而防止推动组件3活动,而当推动组件3从伸出状态向收缩状态转变时,按压推动组件3,此时推动件43推动转动卡件42转动,使得转动卡件42能够穿过滑动通道,以使得针体2能够收回套筒1内。
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转动卡件42在被推动件43推动转动后,转动卡件42与完全精准的卡接在固定件41的卡槽39内,因此为了使转动卡件42能够更加容易的置于固定件41的卡槽39内,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1朝向推动件43的一端的卡槽为”V”形卡槽,且”V”形卡槽的开口朝向推动件43方向设置,使得转动卡件42在”V”形卡槽的斜边的作用下滑入”V”形卡槽的底端,使其能够更加容易的置于固定件41的卡槽39内。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卡件42包括转动件44和卡接凸起45,转动件44转动套设在推动组件3上,卡接凸起45设置在转动件44的外侧壁,卡接凸起45呈三角形结构,即卡接凸起45的上下两侧的边是倾斜的,且卡接凸起45置于”V”形卡槽时,卡接凸起45与”V”形卡槽表面贴合,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使得推动件43能够更加容易推动卡接凸起45,而且在卡接凸起45与固定件41卡接时,转动卡件42能够更加容易的置于固定件41的卡槽39内。
在本实施例中,推动件43呈环状结构,推动件43朝向固定件41的一侧设有“锯齿”状的推动凸起,推动凸起与固定件41和滑动通道对应设置,用于推动卡接凸起45与”V”形卡槽或者滑动通道交替对准,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卡接凸起45呈三角形结构,卡接凸起45与推动凸起接触的一面是倾斜的(即上文中提及的卡接凸起45的下侧),因此在推动凸起抵持卡接凸起45时,推动凸起会对卡接凸起45施加一水平方向的分力,进而推动转动件44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推动组件3包括推杆31、连接块32和第一弹簧33,转动件44置于推杆31上,连接块32的侧壁设有滑块34,套筒1的内侧壁设有与滑块34向适配的滑槽35,连接块32通过滑槽35滑动设置在套筒1内,第一弹簧33设置在滑槽35内,第一弹簧33的一端与滑槽35的端部抵持,另一端与滑块34远离自锁组件4的一端抵持,针体2与连接块3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推杆31设置在连接块32的上端,推杆31通过推动连接块32驱动针体2伸出套筒1,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弹簧33件不仅使得医护人员在按压推杆31时增加按压式的阻尼感,而且还能使得旋转卡扣在被推动件43推动后,第一弹簧33件能够推动转动卡件42与固定件41卡接或者推动转动卡件42穿过滑动通道。
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在转动卡件42在与固定件41卡接或者在转动卡件42在与固定件41解除锁定时,转动卡件42均会出现回弹(可参考按压式圆珠笔),为了消除上述回弹现象,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32的上端还设有一活动槽36,推杆31的一端置于活动槽36内,活动槽36内还设有第二弹簧件37,第二弹簧件37一端连接推杆31,另一端连接连接块32,推杆31通过第二弹簧件37推动滑块34移动,且当连接块32置于滑槽35末端时,推杆31可在活动槽36内继续移动,进而消除回弹对针体2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槽36的开口处设有封盖38,封盖38的中心部设有通孔,推杆31通过通孔伸出活动槽36,推杆31置于活动槽36内的一端还设有限位突边,限位突边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通过封盖38将推杆31限制于活动槽36内,放置推杆31脱离活动槽36。
在本实例中,针体2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上的针头,主体与连接块32可拆卸连接,主体的侧壁还设有输液管,套筒1的底端还设有缺口,输液管通过缺口伸出套筒1。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卡扣件6,连接块32和主体上均设有卡孔5,卡扣件6通过卡孔5可拆卸连接连接块32和主体,并且卡扣块6置于缺口内,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更加方便拆卸安装针体2。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用于将药物或者液体输送至输液港,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针体、推动组件和自锁组件,所述针体和所述推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针体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推动组件的一端,且当所述推动组件可推动所述针体伸出所述套筒时,所述自锁组件与所述推动组件卡接;
其中,所述自锁组件包括固定件、转动卡件和推动件,若干所述固定件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内侧壁,相邻所述固定件之间形成滑动通道,所述转动卡件可转动套设在所述推动组件上,所述推动件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内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朝向所述推动件的一端设有“V”形卡槽,且所述“V”形卡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推动件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卡件包括转动件和卡接凸起,所述转动件转动套设在所述推动组件上,所述卡接凸起设置在所述转动件的外侧壁,所述卡接凸起呈三角形结构,且所述卡接凸起置于所述“V”形卡槽时,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V”形卡槽表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呈环状结构,所述推动件朝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有“锯齿”状的推动凸起,所述推动凸起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滑动通道对应设置,用于推动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V”形卡槽或者所述滑动通道交替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推杆、连接块和第一弹簧,所述转动件置于所述推杆上,所述连接块的侧壁设有滑块,所述套筒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滑槽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槽的端部抵持,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远离所述自锁组件的一端抵持,所述针体与所述连接块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连接块的上端,所述推杆通过推动所述连接块驱动所述针体伸出所述套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与所述连接块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上端还设有一活动槽,所述推杆的一端置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活动槽内还设有第二弹簧件,所述第二弹簧件一端连接所述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所述推杆通过所述第二弹簧件推动所述滑块移动,且当所述连接块置于所述滑槽末端时,所述推杆可在活动槽内继续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的开口处设有封盖,所述封盖的中心部设有通孔,所述推杆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活动槽,所述推杆置于所述活动槽内的一端还设有限位突变,所述限位突变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针头,所述主体与所述连接块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的侧壁还设有输液管,所述套筒的底端还设有缺口,所述输液管通过所述缺口伸出所述套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件,所述连接块和所述主体上均设有卡孔,所述卡扣件通过所述卡孔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块和所述主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92800.1U CN221713128U (zh) | 2023-11-23 | 2023-11-23 | 一种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92800.1U CN221713128U (zh) | 2023-11-23 | 2023-11-23 | 一种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713128U true CN221713128U (zh) | 2024-09-17 |
Family
ID=92685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192800.1U Active CN221713128U (zh) | 2023-11-23 | 2023-11-23 | 一种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713128U (zh) |
-
2023
- 2023-11-23 CN CN202323192800.1U patent/CN2217131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94139B2 (en) | Fluid flow control device with retractable cannula | |
US11986626B2 (en) | Infusion set and inserter assembly | |
US10406328B2 (en) | Needle for bloodless IV | |
US5401245A (en) | Medical connector with valve | |
US6488663B1 (en) | Infusion apparatus for administering a medicine | |
US4435175A (en) | Infusion needle carrier | |
CN111068144B (zh) | 一种助针器 | |
US20160331910A1 (en) | Puncture assisting device and puncture device set | |
US20050154353A1 (en) | Positive displacement flush syringe | |
US20140088549A1 (en) | Angled Inserter For Drug Infusion | |
EP1819378B1 (en) | Medical connector | |
CN107921240B (zh) | 手动式静脉留置针组 | |
JP2018007719A (ja) | オスコネクタ | |
CN104623760B (zh) | 蝴蝶针 | |
CN221713128U (zh) | 一种按压式输液港穿刺针 | |
CN211584679U (zh) | 一种注射器 | |
CN216496842U (zh) | 一种可分离泵用胰岛素注射输注留置软针 | |
CN110251775B (zh) | 一种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留置针 | |
CN209108287U (zh) | 一种配合输液港的注射器 | |
KR20230059980A (ko) | 자동 후퇴식 안전 정맥주사 카테터 | |
JP6511863B2 (ja) | 留置針組立体 | |
CN118416338A (zh) | 一种适用于儿童静脉穿刺的固定装置 | |
JP2000325474A (ja) | 点滴用ストッパ | |
KR20210109813A (ko) | 일회용 주사바늘을 다양하게 결합 가능한 수액세트 | |
WO2010119809A1 (ja) | 挿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