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01373U - 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701373U CN221701373U CN202420181039.7U CN202420181039U CN221701373U CN 221701373 U CN221701373 U CN 221701373U CN 202420181039 U CN202420181039 U CN 202420181039U CN 221701373 U CN221701373 U CN 2217013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ss
- heating
- curved
- lamp tube
- loa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496 glass form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3 slow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属于玻璃成型产技术领域,所述成型装置包括用于装载玻璃的装载部,在所述装载部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加热玻璃的加热部,所述装载部的上方还设置有部分加热部,所述部分加热部为至少一个加热灯管,所述部分加热部连接有用于调节部分加热部上下左右位置的位置调节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和方法,在成型和徐冷工序中可控制翘曲度在0.5mm以内的制作方法,可成型中间是平面,两侧末端呈曲面的“U”字形,还用一次工序成型多曲面的“W”字形玻璃,对于曲面玻璃成弯曲状或有两个曲率(如R1500~2000和R600~1000)连接的“C”字形时,也可控制翘曲度在0.5mm以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扩大汽车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和提高集中度,目前,汽车前端仪表盘和显示屏使用曲面玻璃,特别是,随着像素高、电耗低的OLED屏可适用于电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显示屏,特别是为了满足车辆多样化的设计,多曲面玻璃产品的需求增加。这种OLED屏与2D平面构造的TFT-LCD屏不同,以多曲面玻璃形状与显示屏贴合,因此,多曲面玻璃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这种多曲面玻璃产品适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和汽车等,按规格切割的玻璃加热至软化温度后利用模具加工成型。现有的一半方法为,模具装置具备上模具部和下模具部,在上模具部和下模具部之间放置需加工的切割完玻璃,仅加热施压需加工部位而成型曲面形的方法。但,此方法的弊端是只加热玻璃的特定部位而出现玻璃打弯或易碎现象,还出现压痕,很难成型曲率在R50以下的玻璃和具有两处及以上曲面形的玻璃。
现有技术,比如韩国授权专利第10-1361854号公布了一种玻璃成型模具装置和玻璃成型系统及其方法,其包括加热输送机上的平面玻璃的加热装置;模具装置包括,接收通过输送机移送的初步加热的平面玻璃的下模具部,在被移送玻璃的两个部位施不同真空吸压和热而成型曲面的上模具部;冷却曲面玻璃的冷却装置。根据此公布的技术,给平面玻璃施不同真空吸压和热而成型曲面形,可提高耐久性,在经过700度左右的初步加热过程后,利用模具装置成型曲面状,未受剧烈温差可强化耐久性,把成型的玻璃在冷却装置冷却而提升其强度,上模具装置的真空吸附部,下模具装置的托盘以及往返托盘均以一定角度倾斜,防止在成型曲面形时玻璃打弯,可加强玻璃的硬度。
又比如韩国授权专利第10-1618844号公布了一种玻璃成型方法及其装置,加热软化平面玻璃需弯曲的局部部位,把局部加热软化的平面玻璃放入由上下模具组成的腔体内,而成型局部部位,往腔体内注入高温气体,使模具和腔体面之间形成气层,从而使腔体表面和平面玻璃不会直接接触,可将把成型玻璃的翘曲度精准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可保持玻璃的表面状态良好,由于只加热成型平面玻璃的局部部位,这比加热全部玻璃缩短冷却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减少冷却中产生热变形的情况,从而准确控制曲面玻璃的翘曲度在一定范围内,进而不需再加工直接可投入使用。此公布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软化平面玻璃局部部位的环节;在下模具的上端放置平片玻璃的环节;移动下模具与上模具复合时,在由上下模具组成的腔体内注入气体,使平面玻璃和模具面之间形成气层,而成型平面玻璃指定部位的环节;打开上下模具并提取已成型玻璃的环节。
上述的现有技术依然无法成型中间是平面,两侧末端是曲面“U”字形的玻璃,因为在成型过程中热传达距离超过60mm,而无法维持一定时间的软化温度,如果要成型多曲面的“W”字翅膀型曲面玻璃时,一个工序无法成型,需分多次工序才可成型。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若成型曲面玻璃或有两个曲率(例如,R2000和R800)以上连接的多曲面“C”字形玻璃时,无法达到翘曲度在0.5mm以内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包括用于装载玻璃的装载部,在所述装载部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加热玻璃的加热部,所述装载部的上方还设置有部分加热部,所述部分加热部为至少一个加热灯管,所述部分加热部连接有用于调节部分加热部上下左右位置的位置调节部;
本实用新型在韩国授权专利10-1642314号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部分加热部以及位置调节部,实现多曲面玻璃的加热成型。
所述位置调节部包括至少两个伺服驱动器、至少两个千分卡尺和至少两个升降移动杆,其中,所述千分卡尺与伺服驱动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移动杆与伺服驱动器连接。
所述部分加热部为两个独立的加热灯管,每个加热灯管由两个伺服驱动器、两个千分卡尺和两个升降移动杆实现位置调节;所述加热灯管的中心线与玻璃表面的距离保持在60mm以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移动杆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加热灯管的灯管固定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曲面玻璃为中间是平面,两侧末端呈曲面的“U”字形玻璃,或者多曲面的“W”字形玻璃,或者由两个曲率连接的“C”字形玻璃。
采用上述的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进行成型的方法,将待成型玻璃装载于所述装载部,然后启动所述加热部进行加热,再使用部分加热部集中加热需多曲面成型的部位,为了能保持软化点温度将加热部与多曲面成型的部位的距离调整在60mm以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和方法,在成型和徐冷工序中可控制翘曲度在0.5mm以内的制作方法,可成型中间是平面,两侧末端呈曲面的“U”字形,还用一次工序成型多曲面的“W”字形玻璃,对于曲面玻璃成弯曲状或有两个曲率(如,R1500~2000和R600~1000)连接的“C”字形时,也可控制翘曲度在0.5mm以内,能够成型的玻璃的曲率小至R3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成型装置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成型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成型装置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伺服驱动器与千分卡尺、升降移动杆的连接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成型装置用于成型“U”形玻璃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成型“W” 形玻璃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成型“C” 形玻璃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1、第一伺服驱动器;2、第二伺服驱动器;3、第一千分卡尺;4、第二千分卡尺;5、第一滑槽;6、第三伺服驱动器;7、第四伺服驱动器;8、第三千分卡尺;9、第四千分卡尺;10、第一部分加热灯管;11、第二部分加热灯管;12、第二滑槽;13、NIR加热灯;14、连接部;15、升降移动杆;16、灯管固定夹;17、支架;18、马达;19、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做如下说明:
在说明书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例如,第一实体或操作可以命名为第二实体或操作,第二实体或操作也可命名为第一实体或操作。假设,文中表示一种实体或操作与其它实体或操作“相连”,那么可以理解为,即可与上述其它实体或操作直接相连,或者可理解为其中间有其它实体或操作。相反,如果文中表示一种实体或操作与其它实体或操作“直接相连”,那么就理解为中间没有其它实体或操作。而且,说明实体或操作间关系术语“...之间”和“仅...之间”或“与...相邻”和“与...直接相邻”等同样适用以上说明。
说明书中没有明确表明单数的情况外都要理解为包括复数的情况。 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没有特殊的定义外,与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一般使用的字典定义的术语与相关技术说明的含义要相同,除在本实用新型明确定义以外不得夸张或歪曲理解。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一种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包括用于装载玻璃的装载部,在所述装载部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加热玻璃的加热部,所述装载部的上方还设置有部分加热部,所述部分加热部为至少一个加热灯管,所述部分加热部连接有用于调节部分加热部上下左右位置的位置调节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由数个NIR加热灯13构成,所述NIR加热灯即近红外加热灯,所述部分加热部为两个加热灯管,分别为第一部分加热灯管10和第二部分加热灯管11,所述第一部分加热灯管10和第二部分加热灯管11也为近红外加热灯,所述第一部分加热灯管10和第二部分加热灯管11分别由一个位置调节部进行位置调节,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加热灯管10对应第一位置调节部,所述第一位置调节部包括第一伺服驱动器1、第二伺服驱动器2、第一千分卡尺3、第二千分卡尺4和升降移动杆15,其中,第一伺服驱动器1与第一千分卡尺3通过连接部14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加热灯管11对应第二位置调节部,所述第二位置调节部包括第三伺服驱动器6、第四伺服驱动器7、第三千分卡尺8、第四千分卡尺9和升降移动杆15,部分加热灯管通过灯管固定夹16进行固定,还包括支架17;
所述部分加热部左右方向调节的方式为:所述支架17上平行设置有两个滑槽,分别为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12,所述第二伺服驱动器2和第四伺服驱动器7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1和第三伺服驱动器6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12,第一部分加热灯管10的两端分别通过升降移动杆15与第一伺服驱动器1和第二伺服驱动器2连接,第一伺服驱动器1和第二伺服驱动器2通过手动调节相应的千分卡尺使其在相应的滑槽内移动从而同步左右移动,实现第一部分加热灯管10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二部分加热灯管11的两端分别通过升降移动杆15与第三伺服驱动器6和第四伺服驱动器7连接,第三伺服驱动器6和第四伺服驱动器7通过手动调节相应的千分卡尺使其在相应的滑槽内移动从而同步左右移动调节,实现第二部分加热灯管11的左右移动调节;
所述部分加热部上下方向调节的方式如图4所示:每个伺服驱动器都设置有马达18和传动杆19,所述传动杆19一端与马达连接,另一端与升降移动杆固定连接,通过马达18驱动传动杆19,带动传动杆19的另一端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升降移动杆15的上下移动,为了能保持软化点温度,上下移动的距离以部分加热灯管与软化点中心位置的距离在60mm以内为标准,实现该距离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伺服驱动器进而控制马达的启停来实现,这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
本实施例的成型装置用于成型如图5所示的类“U”形玻璃;图5中,两个部分加热点的曲率均为R50。
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用于成型“W”形玻璃的成型装置,本实施例的“W”形玻璃具有四个弯曲处,如图6所示,相应的,设置有四个部分加热灯管,与实施例1类似的,通过调节千分卡尺,使每个加热灯管的中心与每个弯曲处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即垂直方向对齐,通过调整伺服驱动器进而调节每根升降移动杆在垂直方向的位置,使每个加热灯管的中心与每个弯曲处的中心的距离d均保持在60mm以内;图6中,最左边和最右边的部分加热点的曲率均别为R40。
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用于成型“C”形玻璃的成型装置,本实施例的“C”形玻璃具有五个弯曲处,如图7所示,相应的,设置有五个部分加热灯管,与实施例1类似的,通过调节千分卡尺,使每个加热灯管的中心与每个弯曲处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即垂直方向对齐,通过调整伺服驱动器进而调节每根升降移动杆在垂直方向的位置,使每个加热灯管的中心与每个弯曲处的中心的距离d均保持在60mm以内;图7中,五个部分加热点的曲率范围为R800-15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载玻璃的装载部,在所述装载部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加热玻璃的加热部,所述装载部的上方还设置有部分加热部,所述部分加热部为至少一个加热灯管,所述部分加热部连接有用于调节部分加热部上下左右位置的位置调节部;所述位置调节部包括至少两个伺服驱动器、至少两个千分卡尺和至少两个升降移动杆,其中,所述千分卡尺与伺服驱动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移动杆与伺服驱动器连接;所述多曲面玻璃为中间是平面,两侧末端呈曲面的“U”字形玻璃,或者多曲面的“W”字形玻璃,或者由两个曲率连接的“C”字形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加热部为两个独立的加热灯管,每个加热灯管由两个伺服驱动器、两个千分卡尺和两个升降移动杆实现位置调节;所述加热灯管的中心线与玻璃表面的距离保持在60mm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移动杆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加热灯管的灯管固定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181039.7U CN221701373U (zh) | 2024-01-25 | 2024-01-25 | 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181039.7U CN221701373U (zh) | 2024-01-25 | 2024-01-25 | 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701373U true CN221701373U (zh) | 2024-09-13 |
Family
ID=92649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181039.7U Active CN221701373U (zh) | 2024-01-25 | 2024-01-25 | 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701373U (zh) |
-
2024
- 2024-01-25 CN CN202420181039.7U patent/CN2217013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44359B1 (ko) | 얇은 유리 시트를 충분하게 절곡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3237770B (zh) | 用于弯曲玻璃片的方法和装置 | |
JP6310393B2 (ja) | 薄型ガラスシートの再成形 | |
EP0885851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nding glass sheets | |
CN103249685B (zh) | 用于弯曲玻璃片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1579355B1 (ko) | 벤딩된 창유리 | |
EP2173675B1 (en) | Glass bending process | |
EP018341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glass sheets | |
CN101883739A (zh) | 玻璃板的弯曲成形方法及玻璃板的弯曲成形装置 | |
EP1550639A1 (en) | Method for bending a glass sheet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JPH06305755A (ja) | ガラス板を曲げる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99892C (zh) | 玻璃板的弯曲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 |
US4609391A (en) | Method for forming glass sheets | |
CN221701373U (zh) | 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 | |
CN117985928A (zh) | 多曲面玻璃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 |
CN115246705B (zh) | 显示装置及3d曲面玻璃加工方法 | |
JP2008532905A (ja) | ガラス板を曲げ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 |
CN216039246U (zh) | 一种适用曲面玻璃的异形模具 | |
CN1041564C (zh) | 玻璃曲面镜的生产方法及其专用成型装置 | |
JP2004299978A (ja) | 物品の搬送方法及びその固定治具 | |
JPS5997541A (ja) | ガラス板曲げ加工用加熱装置 | |
CN105060688A (zh) | 钢化玻璃的弯曲成形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