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692417U - 人工鼻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人工鼻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692417U
CN221692417U CN202420040194.7U CN202420040194U CN221692417U CN 221692417 U CN221692417 U CN 221692417U CN 202420040194 U CN202420040194 U CN 202420040194U CN 221692417 U CN221692417 U CN 221692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artificial nose
open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0401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剑
张炤杰
张启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ity Lishu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ity Lishu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ity Lishu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ity Lishu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4200401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692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692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692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人工鼻支撑架,包括用于固定的人工鼻支撑架的支架座、用于支撑人工鼻的支撑板和用于连接支架座与支撑板的支架;支架竖直设置,支架的上端通过伸缩单元连接支撑板,支架座通过卡接患者头部下端的头圈实现装置的固定,支架的下端连接支架座,支架将支撑板撑起一定高度,通过调节支架可以实现支撑板高度的变化,支撑板的板面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接人工鼻的凹槽,支撑板通过凹槽卡接人工鼻的雾化器实现人工鼻的支撑,支撑板通过调节伸缩单元实现支撑板前后位置的调节。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以在支撑人工鼻的同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微调。

Description

人工鼻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鼻支撑架。
背景技术
人工鼻:又叫一次性热湿交换过滤器,用于通过保留病人呼出气体的热度和湿度,同时隔离吸入气体中的细菌和病毒。产品为一次性使用,是与呼吸机、麻醉机及人工呼吸器配套使用的消耗品。主要用于手术病人麻醉、呼吸过程氧气及麻醉气体中微粒和病毒的过滤和呼入气体的温湿度的调整。避免麻醉呼吸机的交叉感染,患者的肺部感染,调整并维持呼入气体的温湿度的适宜性。
在患者进行耳鼻喉科的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时,由于耳鼻喉科的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切口在颈部,术中术者站位也在颈部两侧和头侧,全麻的管道和4—6层的无菌敷料对高低不平的面部皮肤来说,造成压力性损伤的可能性非常大,术者操作的原因,不适合放置托盘、麻醉架等,以往的预防都是经验性的,缺乏一个专业性的针对这类手术的,既可以预防压力性损伤,又能够方便术者操作的支架。
在中国专利:201922463896.8,发明为:一种咽喉头颈外科手术辅助支撑装置,记载有:一种咽喉头颈外科手术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管,所述第一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上方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二调节组件,所述支撑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
此设计以及其他专利主要是将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防止医生在长时间手术过程中因为疲劳从而对患者的头部造成影响,但是无法对人工鼻形成支撑作用,虽然固定住了头部但无法避免患者因人工鼻挤压而造成的患者面部压力性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在患者进行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时将人工鼻固定住,防止人工鼻对患者的面部造成压力性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人工鼻支撑架,包括用于固定的人工鼻支撑架的支架座、用于支撑人工鼻的支撑板和用于连接支架座与支撑板的支架;支架竖直设置,支架的上端通过伸缩单元连接支撑板,支架座通过卡接患者头部下端的头圈实现装置的固定,支架的下端连接支架座,支架将支撑板撑起一定高度,通过调节支架可以实现支撑板高度的变化,支撑板的板面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接人工鼻的凹槽,支撑板通过凹槽卡接人工鼻的雾化器实现人工鼻的支撑,支撑板通过调节伸缩单元实现支撑板前后位置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人工鼻固定在支撑板上,凹槽卡住人工鼻的雾化器,从而避免手术过程中人工鼻压到患者的面部,防止对患者的面部造成压力性损伤,通过伸缩单元的伸缩和支架的调节可以实现支撑板位置的改变。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伸缩单元设置在支撑板和支架之间,伸缩单元的一端安装在伸缩板的内部,另一端与支架的上端铰接,支撑板可以通过伸缩单元实现前后移动,从而使医生可以根据手术的需要对支撑板进行微调。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伸缩单元通过相互配的手动调节的滑板和滑轨结构实现支撑板前后的伸缩,滑板和滑轨之间设置位置固定件。通过滑板和滑轨之间的配合,组成抽拉式结构,从而实现支撑板前后的伸缩,位置固定件可以将支撑板伸缩的位置固定。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人工鼻支撑架还包括一个用于支撑板高度的调节的高度调节单元;高度调节单元设置在支架的内部,高度调节单元通过改变支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相对高度实现支架高度的改变,从而实现支撑板高度的调节,高度调节单元调节支架从而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人工鼻支撑架,包括用于固定的人工鼻支撑架的支架座、用于支撑人工鼻的开合板和用于连接支架座与开合板的支架;支架竖直设置,支架的上端通过角度调节单元连接开合板,支架座通过卡接患者头部下端的头圈实现装置的固定,支架的下端连接支架座,支架将开合板撑起一定高度,通过调节支架可以实现开合板高度的变化,开合板的板面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接人工鼻的矩形孔,开合板通过矩形孔卡接人工鼻的雾化器实现人工鼻的支撑,开合板通过调节角度调节单元实现开合板左右位置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人工鼻固定在开合板上,矩形孔卡住人工鼻的雾化器,从而避免手术过程中人工鼻压到患者的面部,防止对患者的面部造成压力性损伤,通过调节角度调节单元可以实现开合板左右位置的调节。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人工鼻支撑架还包括一个角度调节单元;角度调节单元设置在开合板与支架之间,角度调节单元的一端设置在开合板的下端,另一端与支架铰接,通过控制角度调节单元可以转动开合板实现开合板两侧转角的调节,开合板通过轮齿之间的啮合实现自身两侧转角的调节。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人工鼻支撑架还包括一个用于开合板高度的调节的高度调节单元;高度调节单元设置在支架的内部,高度调节单元通过改变支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相对高度实现支架高度的改变,从而实现开合板高度的调节,高度调节单元调节支架从而对开合板的高度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对患者头部形成一定保护作用的同时,将人工鼻固定住,防止人工鼻对患者的面部造成压力性损伤。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支撑板的位置可以根据医生的需要进行微调,使支撑板处在合适的位置。
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头圈固定,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支撑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支撑板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伸缩单元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架座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支撑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扇形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10,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系一种人工鼻支撑架,包括支架座1、支架2和支撑板3,支架座1通过卡接患者头部下端的头圈实现整个人工鼻支撑架的装置的固定,支架2竖直设置,支架2的下端连接支架座1,支架2将支撑板3撑起一定高度,通过调节支架2可以实现支撑板3高度的变化,具体为,在 支架2的内部设置高度调节单元4。支撑板3的板面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接人工鼻的凹槽31,支撑板3通过凹槽31卡接人工鼻的雾化器实现人工鼻的支撑,支撑板3通过调节伸缩单元5实现支撑板3前后位置的调节。
如图1、2和3所示,支撑板3的外观为异形的叉型板件,两个凹槽31的形状均为矩形,分别设置在支撑板3两端的板面上,凹槽31的前端设置有魔术贴32,魔术贴32固定在支撑板3的板面上并与凹槽31平行设置,支撑板3的尾端设置有伸缩单元5,伸缩单元5的一端与支架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3连接,伸缩单元5设置在支撑板3背面开设的滑槽中,与支撑板3形成滑动连接。
工作时,凹槽31可以卡住人工鼻的雾化器,魔术贴32固定住人工鼻的输氧口,凹槽31与魔术贴32配合可以固定住人工鼻,伸缩单元5的伸缩可以使支撑板3沿伸缩单元5的滑动方向移动。
如图1、3和4所示,伸缩单元5包括连接板51、底板52和两个滑轨53;伸缩单元5设置在支撑板3背面开设的滑槽中,底板52与连接板51连接,底板52的两侧连接有滑轨53,滑轨53通过多个螺钉与底板52形成可拆卸连接,滑轨53与支撑板3的滑槽配合形成滑动连接,在底板52的上下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54,螺纹孔54与支撑板3板面上开设的通孔对应,通过旋钮螺钉形成可拆卸固定。工作时,选定好支撑板3的位置后,通过螺钉固定。
如图1、5和6所示,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第一支架21的外观为倒T型,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单元4,高度调节单元4包括若干个限位孔41和一个插销,第一支架21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支架22匹配的矩形凹槽,第一支架21的外侧端面上开设有与矩形凹槽连通的通孔,第二支架22的下端从第一支架21的上端面穿过第一支架21内部开设的矩形凹槽中,第二支架21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支架21外端面上开设的通孔相匹配的限位孔41,第二支架21的上端与伸缩单元5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工作时,插销穿过通孔与限位孔41配合,实现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相对位置的固定。
如图1、5和7所示,支架座1位于装置的下端,支架座1包括基板11、凸块12、连接块13和挡板14;基板11为四角开有倒角的矩形板件,基板1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头圈配合的凸块12,通过凸块12与患者头部下方的头圈配合可以实现支撑架整体的固定,基板11的一个侧端与连接块13连接,连接块13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支架21下端匹配的T型凹槽,工作时,第一支架21的下端卡入连接块13内部开设的T型凹槽中,挡板14与连接块13接触,通过多个螺钉实现与连接块13形成可拆卸固定,从而实现对第一支架21的固定。
本实施例的运动过程:在手术开前将支架座1放置在头圈的下端,并使凸块12卡入头圈的内圈之中,实现装置整体的固定,然后患者躺在头圈上,医生手术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手动转动支撑板3使支撑板3处在患者面部的上端,然后根据患者的面部高度调节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对支撑板3的高度进行微调,调节完成后用插销进行固定,接着手动调节伸缩单元5使得支撑板3移到患者的头顶,调节完成后用旋钮螺钉进行固定,然后将人工鼻卡入凹槽31中,再通过魔术贴32将人工鼻的输氧口固定。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不同点在于:开合板6,本实施例的人工鼻支撑架,开合板6的板面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接人工鼻的矩形孔63,开合板6通过矩形孔63卡接人工鼻的雾化器实现人工鼻的支撑,开合板6通过调节角度连接单元7实现开合板(6)左右位置的调节。
如图8、9和10所示,开合板6包括第一开合板61、第二开合板62、两个矩形孔63和两个固定贴64;开合板6的背面与角度连接单元7连接。
第一开合板61和第二开合板62均为一定厚度的矩形板件,第一开合板61和第二开合板62均铰接在角度连接单元7的扇形板72上。
第一开合板61与第二开合板62之间通过设置在各自的端面上设置啮合齿形成齿啮合连接。开合板6使用时,转动任意一个,另外一个也跟随一起转动,即任意转动第一开合板61或第二开合板62,另一个也跟随转动。
两个矩形孔63和两个固定贴64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合板61与第二开合板62上,矩形孔63在工作时固定住人工鼻的雾化器,固定贴64固定住人工鼻的输氧口,矩形孔63和固定贴64配合可以固定住人工鼻。
角度连接单元7包括连接块71和扇形板72;连接块71的一端与支架2铰接,连接块71另一端与扇形板72连接,扇形板72为扇形板件,扇形板72的上端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开合板61和第二开合板62,第一开合板61和第二开合板62与扇形板37铰接,第一开合板61和第二开合板62板面上均设置有矩形孔63和固定贴64,在第二开合板62上设置有通孔,在扇形板72上环形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开合板62上通孔匹配的第二螺纹孔73,工作时,旋钮螺钉穿过第二开合板62上的通孔与扇形板72上的第二螺纹孔73配合形成固定。
本实施例的运动过程:在手术开前将支架座1放置在头圈的下端,并使凸块12卡入头圈的内圈之中,实现装置整体的固定,然后患者躺在头圈上,医生手术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手动转动开合板6使开合板6处在患者面部的上端,然后根据患者的面部高度调节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对支撑板3的高度进行微调,调节完成后用插销进行固定,接着手动调节第一开合板61和第二开合板62使第一开合板61和第二开合板62之间的夹角调节到需要的角度,调节完成后用旋钮螺钉进行固定,然后将人工鼻的雾化器卡入矩形孔63中,再通过固定贴64将人工鼻的输氧口固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人工鼻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的人工鼻支撑架的支架座(1)、用于支撑人工鼻的支撑板(3)和用于连接支架座(1)与支撑板(3)的支架(2);支架(2)竖直设置,支架(2)的上端通过伸缩单元(5)连接支撑板(3),支架座(1)通过卡接患者头部下端的头圈实现装置的固定,支架(2)的下端连接支架座(1),支架(2)将支撑板(3)撑起一定高度,通过调节支架(2)可以实现支撑板(3)高度的变化,支撑板(3)的板面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接人工鼻的凹槽(31),支撑板(3)通过凹槽(31)卡接人工鼻的雾化器实现人工鼻的支撑,支撑板(3)通过调节伸缩单元(5)实现支撑板(3)前后位置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鼻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伸缩单元(5)设置在支撑板(3)和支架(2)之间,伸缩单元(5)的一端安装在伸缩板的内部,另一端与支架(2)的上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鼻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伸缩单元(5)通过相互配的手动调节的滑板和滑轨结构实现支撑板(3)前后的伸缩,滑板和滑轨之间设置位置固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鼻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人工鼻支撑架还包括一个用于支撑板(3)高度的调节的高度调节单元(4);高度调节单元(4)设置在支架(2)的内部,高度调节单元(4)通过改变支架(2)的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相对高度实现支架(2)高度的改变,从而实现支撑板(3)高度的调节。
5.人工鼻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的人工鼻支撑架的支架座(1)、用于支撑人工鼻的开合板(6)和用于连接支架座(1)与开合板(6)的支架(2);支架(2)竖直设置,支架(2)的上端通过角度连接单元(7)连接开合板(6),支架座(1)通过卡接患者头部下端的头圈实现装置的固定,支架(2)的下端连接支架座(1),支架(2)将开合板(6)撑起一定高度,通过调节支架(2)可以实现开合板(6)高度的变化,开合板(6)的板面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卡接人工鼻的矩形孔(63),开合板(6)通过矩形孔(63)卡接人工鼻的雾化器实现人工鼻的支撑,开合板(6)通过调节角度连接单元(7)实现开合板(6)左右位置的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鼻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角度连接单元(7)设置在开合板(6)与支架(2)之间,角度连接单元(7)的一端设置在开合板(6)的下端,另一端与支架铰接,通过角度连接单元(7)可以转动开合板(6)实现开合板(6)两侧转角的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鼻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人工鼻支撑架还包括一个用于开合板(6)高度的调节的高度调节单元(4);高度调节单元(4)设置在支架(2)的内部,高度调节单元(4)通过改变支架(2)的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相对高度实现支架(2)高度的改变,从而实现开合板(6)高度的调节。
CN202420040194.7U 2024-01-08 2024-01-08 人工鼻支撑架 Active CN221692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040194.7U CN221692417U (zh) 2024-01-08 2024-01-08 人工鼻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040194.7U CN221692417U (zh) 2024-01-08 2024-01-08 人工鼻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692417U true CN221692417U (zh) 2024-09-13

Family

ID=92639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040194.7U Active CN221692417U (zh) 2024-01-08 2024-01-08 人工鼻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692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692417U (zh) 人工鼻支撑架
CN111588954B (zh) 一种医用可调角度的呼吸机支架托管器
CN210992403U (zh) 一种麻醉呼吸机以及麻醉设备
CN221751857U (zh) 一种插管用辅助架
CN210631557U (zh) 一种雾化器固定支架
CN210056265U (zh) 一种麻醉科患者俯卧位头部固定架
CN2688242Y (zh) 便携式气管切开防护罩
CN203017309U (zh) 甲状腺手术头部固定架
CN215083697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便于消毒的呼吸机
CN110731875A (zh) 呼吸临床用紧急呼吸装置
CN115252997A (zh) 一种多功能便于调节的麻醉辅助支架
CN214181390U (zh) 一种医疗呼吸用辅助输氧装置
CN116473783A (zh) 一种临床手术用体位固定装置
CN210044382U (zh) 眼科手术通气支架
CN211356403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腿部固定支撑装置
CN204319187U (zh) 一种手术用麻醉头架
CN209864412U (zh) 一种俯卧位通气用头部护理放置架
CN209136967U (zh) 适用于灵长类动物的专业手术床
CN223126828U (zh) 眼科手术支架
Clevenger et al. Barotrauma associated with high-frequency jet ventilation for hypoxic salvage
CN113274597B (zh) 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内科输氧设备
CN219001537U (zh) 一种雾化吸入装置
CN216124721U (zh) 一种俯卧位头部扶持器
CN216221693U (zh) 一种颈部手术用可调节式面部保护架
CN114469626B (zh) 一种无插管全凭静脉麻醉使用的下颚托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