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683879U - 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683879U CN221683879U CN202420268255.5U CN202420268255U CN221683879U CN 221683879 U CN221683879 U CN 221683879U CN 202420268255 U CN202420268255 U CN 202420268255U CN 221683879 U CN221683879 U CN 2216838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groove
- shell
- annular
- connection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钢管加工术领域,具体为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包括管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上的管一,还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管体上;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移动板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圆环槽,所述圆环槽开设在所述管一;通过利用调节组件以使多个移动板移动顶推弹性片贴合管一上的圆环槽表面,进而只需要操作人员将壳体置于管体内,从而旋转旋钮带动杆一转动,就可以调节弹性片贴合较小管一上的圆环槽内壁,从而可以根据管一的大小调节弹性片,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常见方式:焊接连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压力连接,当不锈钢复合钢管与不同大小管体对接连接时,常见的方式包括缩头/扩口连接、套接连接和过渡接头连接,缩头/扩口连接:在这种连接方式中,大管体的一端会被加工成较大直径,而小管体的一端则会被加工成较小直径,从而形成套接的连接,这种方式需要对管体进行加工,然后将小管体套接到大管体内部,最后进行焊接固定,套接连接:套接连接是将小管体套入大管体内部,然后通过焊接或其他固定方式来连接,这种方式相对简单,但需要确保套接的部分牢固并具备密封性能,过渡接头连接:过渡接头连接是使用专门设计的过渡接头来连接大管体和小管体,过渡接头通常具有不同尺寸的两端,以便连接不同大小的管体,操作人员在连接前需要根据小管的直径进行相应加工管体,进而准备一些与管体直径大小一样的过渡接头,当管体过大或者过小就无法使用,从而增加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较为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包括管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上的管一,还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管体上;
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移动板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圆环槽,所述圆环槽开设在所述管一;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利用所述调节组件以使多个移动板移动顶推弹性片贴合圆环槽表面,通过利用调节组件以使多个移动板移动顶推弹性片贴合管一上的圆环槽表面,进而只需要操作人员将壳体置于管体内,从而旋转旋钮带动杆一转动,就可以调节弹性片贴合较小管一上的圆环槽内壁,从而可以根据管一的大小调节弹性片,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旋钮,所述旋钮上设置有杆一,所述杆一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杆一一端开设有多个斜槽,所述杆一上设置辅助组件,转动所述旋钮,利用所述辅助组件以使移动板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T形杆,所述T形杆上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上开设有多个斜形槽,所述杆一上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上设置有环板,所述环板上设置有锁定组件,推动所述杆一与套杆对接,并利用所述锁定组件对位移后的杆一进行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环板上的移动杆,所述壳体内通过转轴的设置有杆二,所述杆二的一端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杆与所述移动槽连接,所述杆二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移动杆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同步组件,转动所述旋钮,并利用所述同步组件以使多个移动板同步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根轴一,一根所述轴一的一端与所述套杆连接,所述轴一上设置有齿盘一,所述轴一贯穿所述齿盘一,所述移动板上等距均匀的开设有齿槽,所述齿槽与所述齿盘一啮合,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定位组件,利用所述定位组件以使位移的移动板水平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环圆板,所述环圆板上等距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槽一,所述槽一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移动板连接,所述移动板与多个槽一连接,一个所述环圆板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等距均匀的设置有多个齿凸,多个所述齿凸均与多个所述齿盘一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圆环块,所述圆环块上设置有弹性连接片,所述弹性连接片与所述弹性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利用调节组件以使多个移动板移动顶推弹性片贴合管一上的圆环槽表面,进而只需要操作人员将壳体置于管体内,从而旋转旋钮带动杆一转动,就可以调节弹性片贴合较小管一上的圆环槽内壁,从而可以根据管一的大小调节弹性片,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局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局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局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B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局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管一;3-壳体;4-移动板;5-弹性片;6-圆环槽;7-调节组件;8-固定槽;9-圆环块;10-弹性连接片;71-旋钮;72-杆一;73-凹槽;74-斜槽;75-辅助组件;76-T形杆;77-套杆;78-斜形槽;79-环槽;81-环形块;82-环板;83-锁定组件;84-移动杆;85-杆二;86-移动槽;87-弹簧;88-同步组件;89-轴一;91-齿盘一;92-齿槽;93-定位组件;94-环圆板;95-槽一;96-滑槽;97-定位块;98-连接板;99-齿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包括管体1以及设置在管体1上的管一2,还包括有壳体3,壳体3螺纹连接在管体1上;
移动板4,移动板4设有多个,多个移动板4均设置在壳体3上;
弹性片5,弹性片5设置在壳体3上;
圆环槽6,圆环槽6开设在管一2;
调节组件7,调节组件7设置在壳体3内,利用调节组件7以使多个移动板4移动顶推弹性片5贴合圆环槽6表面,具体来说:调节组件7包括设置在壳体3上的旋钮71,旋钮71上固定连接有杆一72,杆一72从壳体3内壁穿到壳体3一侧,并与其滑动连接,杆一72的一端开设有凹槽73,杆一72一端开设有多个斜槽74,杆一72上设置辅助组件75,操作人员首先将壳体3插入较大的管体1内进行转动,从而将壳体3置于管体1内,接着将管一2插入壳体3,从而旋转旋钮71带动杆一72转动,利用辅助组件75以使多块移动板4同步位移,进而只需要操作人员将壳体3置于管体1内,从而旋转旋钮71带动杆一72转动,就可以调节弹性片5贴合较小管一2上的圆环槽6内壁,从而可以根据管一2的大小调节弹性片5,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
辅助组件75包括与在凹槽73内滑动连接的T形杆76,T形杆76上固定连接有套杆77,套杆77上开设有多个斜形槽78,杆一72上开设有环槽79,环槽79内滑动连接有环形块81,环形块81上固定连接有环板82,环板82与壳体3的内壁滑动连接,环板82上设置有锁定组件83,当杆一72进行移动,从而通过杆一72上的凹槽73使得杆一72沿着T形杆76移动,进而以使杆一72上的斜槽74与套杆77上的斜形槽78对接,并利用锁定组件83对位移后的杆一72进行锁定,从而当操作人员转动旋钮71使得弹性片5贴合管一2表面后,进而只需要拉动杆一72使得杆一72上的斜槽74与套杆77上的斜形槽78脱离,从而旋钮71转动就不会带动套杆77转动,从而不会带动移动板4位移,进而使得弹性片5稳定的贴合在管一2上的圆环槽6内壁。
锁定组件83包括与在环板82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移动杆84,移动杆84与外壳内壁滑动连接,壳体3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杆二85,杆二85与壳体3内壁滑动连接,杆二85的一端开设有移动槽86,移动杆84与移动槽86内壁滑动连接,杆二8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87,弹簧87的一端与移动杆84固定连接,壳体3内设置有同步组件88,当杆一72沿着T形杆76移动,从而通过环槽79带动环形块81移动,同步带动环板82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杆84绕转轴偏转,并带动移动杆84在移动槽86内滑动,从而同时带动杆二85绕转轴偏转,接着通过移动的移动杆84挤压弹簧87蓄力,从而当杆一72上的斜槽74与套杆77上的斜形槽78对接,进而弹簧87回弹带动移动杆84顶推位移后的杆一72,并利用同步组件88以使多个移动板4同步位移,进而当操作人员通过旋转旋钮71使得弹性片5贴合管一2上的圆环槽6的内壁,从而只需要拔动杆一72与套杆77脱离,从而就不会使得移动板4位移。
同步组件88包括与在壳体3内固定连接的多根轴一89,一根轴一89与套杆77固定连接,轴一89上转动连接有齿盘一91,轴一89贯穿齿盘一91,移动板4上等距均匀的开设有齿槽92,齿槽92与齿盘一91啮合连接,移动板4上设置有定位组件93,当杆一72上的斜槽74与套杆77上的斜形槽78对接,旋转旋钮71以使一根轴一89转动,进而带动一个齿盘一91转动,利用定位组件93以使位移的移动板4水平移动,旋转旋钮71使得一根轴一89转动,从而带动一个齿盘一91,进而使得多个移动板4同步等距进行位移。
定位组件93包括与在壳体3内固定连接的多个环圆板94,环圆板94上等距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槽一95,槽一95内开设有滑槽96,滑槽96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97,定位块97与移动板4固定连接,移动板4与多个槽一95内壁滑动连接,一个环圆板94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板98,连接板98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多个齿凸99,多个齿凸99均与多个齿盘一91啮合连接,一个齿盘一91转动,从而通过齿凸99带动连接板98在环圆板94上偏转滑动,进而通过连接板98上的齿凸99同步带动其他的齿盘一91一起同步偏转,从而通过移动板4上的齿槽92带动多个移动板4在槽一95内滑动位移,进而同时带动定位块97在滑槽96内滑动,从而通过移动板4一侧凸板带动弹性片5更加贴合管一2上的圆环槽6。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化。
壳体3上开设有固定槽8,固定槽8内固定连接有圆环块9,圆环块9上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片10,弹性连接片10与弹性片5固定连接,当多个移动板4带动弹性片5贴合管一2上的圆环槽6内壁时,从而同时同步带动弹性连接片10贴合管一2表面,使得弹性连接片10更加贴合圆环槽6的内壁,进而增加了管体1与管一2之间的连接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包括管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1)上的管一(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壳体(3),所述壳体(3)设置在所述管体(1)上;
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移动板(4)均设置在所述壳体(3)上;
弹性片(5),所述弹性片(5)设置在所述壳体(3)上;
圆环槽(6),所述圆环槽(6)开设在所述管一(2);
调节组件(7),所述调节组件(7)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利用所述调节组件(7)以使多个移动板(4)移动顶推弹性片(5)贴合圆环槽(6)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3)上的旋钮(71),所述旋钮(71)上设置有杆一(72),所述杆一(72)的一端开设有凹槽(73),所述杆一(72)一端开设有多个斜槽(74),所述杆一(72)上设置辅助组件(75),转动所述旋钮(71),利用所述辅助组件(75)以使移动板(4)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75)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73)内的T形杆(76),所述T形杆(76)上设置有套杆(77),所述套杆(77)上开设有多个斜形槽(78),所述杆一(72)上开设有环槽(79),所述环槽(79)内设置有环形块(81),所述环形块(81)上设置有环板(82),所述环板(82)上设置有锁定组件(83),推动所述杆一(72)与套杆(77)对接,并利用所述锁定组件(83)对位移后的杆一(72)进行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83)包括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环板(82)上的移动杆(84),所述壳体(3)内通过转轴的设置有杆二(85),所述杆二(85)的一端开设有移动槽(86),所述移动杆(84)与所述移动槽(86)连接,所述杆二(85)的一端设置有弹簧(87),所述弹簧(87)的一端与移动杆(84)连接,所述壳体(3)内设置有同步组件(88),转动所述旋钮(71),并利用所述同步组件(88)以使多个移动板(4)同步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组件(88)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的多根轴一(89),一根所述轴一(89)的一端与所述套杆(77)连接,所述轴一(89)上设置有齿盘一(91),所述轴一(89)贯穿所述齿盘一(91),所述移动板(4)上等距均匀的开设有齿槽(92),所述齿槽(92)与所述齿盘一(91)啮合,所述移动板(4)上设置有定位组件(93),利用所述定位组件(93)以使位移的移动板(4)水平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93)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的多个环圆板(94),所述环圆板(94)上等距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槽一(95),所述槽一(95)内开设有滑槽(96),所述滑槽(96)内设置有定位块(97),所述定位块(97)与所述移动板(4)连接,所述移动板(4)与多个槽一(95)连接,一个所述环圆板(94)上设置有连接板(98),所述连接板(98)上等距均匀的设置有多个齿凸(99),多个所述齿凸(99)均与多个所述齿盘一(91)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上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固定槽(8)内设置有圆环块(9),所述圆环块(9)上设置有弹性连接片(10),所述弹性连接片(10)与所述弹性片(5)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68255.5U CN221683879U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68255.5U CN221683879U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683879U true CN221683879U (zh) | 2024-09-10 |
Family
ID=92616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268255.5U Active CN221683879U (zh) | 2024-02-02 | 2024-02-02 | 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683879U (zh) |
-
2024
- 2024-02-02 CN CN202420268255.5U patent/CN2216838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6200217B2 (en) | Pipe element having shoulder, groove and bead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 |
EP2750815B1 (en) | Spin form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6391801B (zh) | 一种钢圈折边机 | |
CN221683879U (zh) | 不锈钢复合钢管的连接结构 | |
CN109620441B (zh) | 一种夹具及义齿加工设备 | |
CN215661932U (zh) | 一种便于胶管的端部进行对接的辅助设备 | |
CN119388789B (zh) | 一种橡胶密封圈快速装配装置 | |
CN111266438A (zh) | 一种用于圆管加工的修复模具 | |
CN210968719U (zh) | 一种齿接手专用拆卸装置 | |
CN221890667U (zh) | 一种便携式数控弯管机 | |
CN218427381U (zh) | 一种波纹管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214405060U (zh) | 一种碳钢法兰 | |
CN219062266U (zh) | 旋转传动离合机构 | |
CN222281846U (zh) | 用于使开关设备在电动操作与手动操作之间转换的离合器 | |
CN219767454U (zh) | 一种用于管件定心的装置 | |
JP6924539B1 (ja) | 管継手構造 | |
CN211778612U (zh) | 一种基于机械电子用联轴器的拆卸结构 | |
CN210219003U (zh) | 一种液压转接装置 | |
CN114505649A (zh) | 一种核工程用管道用焊接设备 | |
CN118705453A (zh) | 一种快速易安装的新型高压仪表管阀件 | |
CN118848702A (zh) | 一种无缝钢管内孔修磨装置及其修磨工艺 | |
CN109623727A (zh) | 一种卡套拆除工装 | |
CN108533838A (zh) | 水利工程管道固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