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678002U - 一种挤出加工装置及其熔融指数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挤出加工装置及其熔融指数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678002U CN221678002U CN202323610431.3U CN202323610431U CN221678002U CN 221678002 U CN221678002 U CN 221678002U CN 202323610431 U CN202323610431 U CN 202323610431U CN 221678002 U CN221678002 U CN 2216780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lt index
- control system
- drainage
- extrusion processing
- molten mat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155 mel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12768 molte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AFCARXCZXQIEQB-UHFFFAOYSA-N N-[3-oxo-3-(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propyl]-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e-5-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O=C(CCNC(=O)C=1C=NC(=NC=1)NCC1=CC(=CC=C1)OC(F)(F)F)N1CC2=C(CC1)NN=N2 AFCARXCZXQIEQ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挤出加工装置及其熔融指数控制系统,属于塑料加工装置技术领域。所述熔融指数控制系统包括引流装置、输送装置、检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引流装置连接于挤出机本体的引流孔上,用于接收沿挤出机引流孔流出的熔融物料;所述输送装置连接于引流装置的出口侧并将熔融物料输送至检测装置侧,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熔融物料的熔融指数;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并根据检测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所述挤出机的给料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塑料挤出加工过程中熔融指数调整耗费时间长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性塑料在挤出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挤出加工过程中在线控制熔融指数的系统。
背景技术
采用失重秤和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改性是塑料行业最常用的加工手段之一。但是在共混改性过程中进行熔融指数的测试往往需要30min到45min的时间,一旦熔融指数不合格再进行调整又需要20min到30min的时间。熔融指数不合格时,需要调整喂料比例来调整熔融指数,又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相关人员的经验。中间产生的不合格品一般需要重新熔融造粒或者分批掺混,耗能高,用时久,浪费多。
目前,在线控制或者预测熔融指数的方法多集中在聚合领域,在挤出加工领域鲜有报道。因此,提供一种在挤出加工的过程中对改性塑料的熔融指数进行在线调整的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塑料挤出加工过程中熔融指数调整耗费时间长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挤出加工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系统,包括:引流装置、输送装置、检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引流装置连接于挤出机本体的引流孔上,用于接收沿挤出机引流孔流出的熔融物料;所述输送装置连接于引流装置的出口侧并将熔融物料输送至检测装置侧,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熔融物料的熔融指数;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并根据检测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所述挤出机的给料量。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机壳内的螺旋输送杆。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温单元,所述控温单元包括加热模块与制冷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对机壳内的熔融物料进行加热,所述制冷模块用于对机壳内的熔融物料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用于对机壳内的物料沿其输送方向加压。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控温单元与所述加压装置位于所述输送装置后侧。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于引流孔上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所述引流管上的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物料回收装置,所述物料回收装置位于所述机壳的下侧并所述检测装置后端,用于接收经过检测后的熔融物料。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挤出加工装置,包括挤出机本体以及所述的熔融指数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出机本体在接近其出料机头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引流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出加工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系统中,通过将熔融物料从挤出机本体引出的方式,以对熔融物料实现在线监测,控制装置根据检测装置检测的熔融指数控制挤出机的给料量。该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挤出机内熔融物料的熔融指数的实时监控,且同时能够实现挤出机给料量的控制,整个控制系统反应迅速,检测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出加工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出加工装置中输送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出加工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该装置包括用户共混改性的挤出机本体10以及对挤出机本体10内熔融体进行熔融指数监测的熔融指数控制系统,所述熔融指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熔融体的熔融指数控制所述挤出机的给料量。
如图1同时示出了上述熔融指数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引流装置100、输送装置200、检测装置300以及控制装置400;所述引流装置100连接于挤出机本体10的引流孔上,用于接收沿挤出机引流孔流出的熔融物料;所述输送装置200连接于引流装置100的出口侧并将熔融物料输送至检测装置300侧,所述检测装置300用于检测所述熔融物料的熔融指数;所述控制装置400与所述检测装置300连接并根据检测装置300的熔融指数控制所述挤出机的给料量。
上述熔融指数控制系统通过将熔融物料从挤出机本体10引出的方式,以对熔融物料实现在线监测,其中,输送装置200用于接受挤出机本体10引出的熔融物料并输送至检测装置300侧,控制装置400根据检测装置300检测的熔融指数控制挤出机的给料量,当检测到的熔融指数超出设置阈值后,将控制信号反馈到物料原料供给装置所在的失重秤控制器中,调整失重秤的喂料量,实现挤出机给料量的控制,直至熔融指数达到设定的范围为止。该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挤出机内熔融物料的熔融指数的实时监控,且同时能够实现挤出机给料量的控制,整个控制系统反应迅速,检测效率较高。
具体地,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输送装置200包括机壳201以及位于机壳201内的螺旋输送杆202,螺旋输送杆202具有螺旋槽,适于继续将粘度较高的熔融物料输送至后续检测装置300侧。螺旋输送杆202可采用单螺杆输送、双螺杆输送、多螺杆输送等螺杆输送方式。
具体地,为了使从挤出机本体10引出的熔融物料的状态与在挤出机本体10内的状态保持一致;所述熔融指数控制系统还包括控温单元,所述控温单元包括加热模块500与制冷模块600,所述加热模块500用于对机壳201内的熔融物料进行加热,所述加热模块500的加热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加热、油加热,例如在机壳201上缠绕电加热丝以实现电加热,或通过围绕于机壳201外侧并充满液体加热介质(例如油液等)的加热容腔实现油加热;所述制冷模块600用于对机壳201内的熔融物料进行冷却,所述制冷模块600的冷却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水冷、风冷,例如通过围绕于机壳201外侧并充满冷却介质的冷却容腔实现水冷冷却;或通过连通于机壳201上的风冷管实现风冷冷却。通过将机壳201内熔融物料的温度调节为与挤出机本体10内的熔融物料基本一致,以使检测装置300的检测准确性更高。
具体地,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熔融指数控制系统还包括加压装置700,所述加压装置700用于对机壳201内的物料沿其输送方向加压,以实现熔融物料以一定流速进行流动。其可以使机壳201内的熔融物料的流动状态与挤出机本体10内的流体流动状态一致,以提高检测装置300的检测准确性。具体地,所述加压装置700可采用气动加压、电动加压等加压方式。
具体地,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温单元与所述加压装置700位于所述输送装置200后侧,熔融物料被输送装置200向后输送至机壳201后侧经过控温单元与加压装置700可使进入检测装置300前侧的熔融物料与挤出机本体10内的物料状态一致,使检测装置300的检测准确性得到保证。
具体地,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装置100包括可拆卸连接于引流孔上的引流管101,所述引流管101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控制阀102,通过控制阀102的开闭可控制该熔融指数控制系统的启动或停止。
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400还用于根据所述检测装置300的熔融指数控制所述引流管101上的控制阀102,当检测装置300检测到物料的熔融指数在设定时间内的变化量小于预设值,此时,挤出机内物料处于平稳状态,控制所述控制阀102关闭即可;间隔设定时间后,例如1-2小时,将控制阀102打开,再次检测物料的熔融指数。
具体地,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物料回收装置800,所述物料回收装置800连接于所述检测装置300后端,用于接收检测后的熔融物料以便后续使用。物料回收装置800包括位于机壳201的排料口下端的回收箱。
具体地,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出机本体10在接近其出料机头11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引流孔,通过将引流孔设置于接近出料机头11侧,可使检测的物料与挤出机的出料侧的物料状态一致,能够显著降低塑料生产期间熔融指数的极差和方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挤出加工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装置、输送装置、检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引流装置连接于挤出机本体的引流孔上,用于接收沿挤出机引流孔流出的熔融物料;
所述输送装置连接于引流装置的出口侧并将熔融物料输送至检测装置侧,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熔融物料的熔融指数;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并根据检测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所述挤出机的给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加工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机壳内的螺旋输送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出加工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温单元,所述控温单元包括加热模块与制冷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对机壳内的熔融物料进行加热,所述制冷模块用于对机壳内的熔融物料进行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出加工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用于对机壳内的物料沿其输送方向加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出加工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单元与所述加压装置位于所述输送装置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加工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于引流孔上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挤出加工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所述引流管上的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出加工装置的熔融指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料回收装置,所述物料回收装置位于所述机壳的下侧并所述检测装置后端,用于接收经过检测后的熔融物料。
9.一种挤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出机本体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熔融指数控制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挤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本体在接近其出料机头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引流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610431.3U CN221678002U (zh) | 2023-12-27 | 2023-12-27 | 一种挤出加工装置及其熔融指数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610431.3U CN221678002U (zh) | 2023-12-27 | 2023-12-27 | 一种挤出加工装置及其熔融指数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678002U true CN221678002U (zh) | 2024-09-10 |
Family
ID=92614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610431.3U Active CN221678002U (zh) | 2023-12-27 | 2023-12-27 | 一种挤出加工装置及其熔融指数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678002U (zh) |
-
2023
- 2023-12-27 CN CN202323610431.3U patent/CN2216780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81705A (zh) | 塑料颗粒生产系统 | |
CN105437493A (zh) | 智能化物料塑化单线生产系统 | |
CN109605745A (zh) | 一种多功能3d打印系统 | |
CN221678002U (zh) | 一种挤出加工装置及其熔融指数控制系统 | |
CN109878045A (zh) | 智能调节模具型腔压力恒定与精准控制的控制装置 | |
CN217891819U (zh) | 吹灌封设备和吹灌封设备的管坯气量控制装置 | |
CN210336807U (zh) | 用于生产塑料管材的成型装置 | |
US20140239530A1 (en) | Extrusion Process | |
CN204367376U (zh) | 一种锥双挤出机用温控系统 | |
CN117358505A (zh) | 一种双液柱塞计量点胶系统 | |
KR20100063727A (ko) | 용융 압출 장치 및 열가소성 수지 필름의 제조방법 | |
CN106426861B (zh) | 一种可自动调压的多用途挤出机模头 | |
CN208745317U (zh) | 一种双螺杆塑料挤出机的加热装置 | |
CN110103447A (zh) | 一种新型单螺杆塑料挤出机 | |
CN212312434U (zh) | 薄膜回收造粒机 | |
CN217597781U (zh) | Poe-eva胶膜生产线的挤出装置 | |
CN211416186U (zh) | 一种pvc管成型装置 | |
CN208730333U (zh) | 一种水循环自动控温装置 | |
CN212194148U (zh) | 塑料挤出机 | |
CN206579133U (zh) | 一种3d打印用塑料的熔融挤出装置 | |
CN210791955U (zh) | 一种注塑机模具的冷却装置 | |
CN211542276U (zh) | 一种气体压力精密自动控制的塑料微管气辅挤出装置 | |
CN204773549U (zh) | 一种pva吹膜机 | |
CN208020705U (zh) | 一种新型单螺杆塑料挤出机 | |
CN221912755U (zh) | 一种喂料温度反馈调节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