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671905U - 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671905U CN221671905U CN202322413552.2U CN202322413552U CN221671905U CN 221671905 U CN221671905 U CN 221671905U CN 202322413552 U CN202322413552 U CN 202322413552U CN 221671905 U CN221671905 U CN 2216719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arm
- rod
- sliding
- fixedly connected
- sl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包括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转轴,所述第一转臂与第二转臂呈X型交叉且在交叉处通过转轴可开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杆,所述第二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杆,所述第二握杆位于第二转臂靠近第一握杆的一端。该产妇接生用产科钳通过第一握杆与第二握杆控制第一转臂与第二转臂的开合,滑杆带动滑板在滑筒内部滑动,当需要对第一转臂与第二转臂之间的开合角度固定时,转动螺栓来挤压滑杆,即可对滑杆与滑筒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控制第一握杆与第二握杆之间的开合角度,便于医护人员调整工作,提高接生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产科钳在使用过程中,两组钳夹之间的开合角度难以进行固定,当医护人员在需要进行止血或者取用其他医用器材时,两组钳夹会出现松动,需要再次夹持,降低接生的效率。因此,发明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包括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转轴,所述第一转臂与第二转臂呈X型交叉且在交叉处通过转轴可开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杆,所述第二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杆,所述第二握杆位于第二转臂靠近第一握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握杆与第二握杆之间设置有控制第一转臂与第二转臂开合角度的调节组件。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筒、滑杆和滑板,所述滑筒转动连接在第二握杆的侧壁上,所述滑筒呈弧形状结构,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滑筒的内部,所述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握杆侧壁上,所述滑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滑筒的内部,且与滑板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呈弧形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螺纹孔和螺栓,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滑筒的壁体上,所述螺纹孔位于滑筒远离第二握杆的一端上,所述螺栓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部,所述螺栓与滑杆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臂远离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杆,所述第二转臂远离滑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杆,所述第一夹杆与第二夹杆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呈弧形状结构,两组夹板相互靠近的一面为凹陷面。
优选的,两组夹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气囊体。
优选的,所述滑筒远离滑杆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远离滑筒的一端连通有三通接头,所述气囊体上连通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远离气囊体的一端与三通接头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握杆与第二握杆控制第一转臂与第二转臂的开合,滑杆则带动滑板在滑筒内部滑动,当需要对第一转臂与第二转臂之间的开合角度进行固定时,转动螺栓以挤压滑杆,对滑杆与滑筒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可控制第一握杆与第二握杆之间的开合角度,便于医护人员调整工作,提高接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滑筒、滑杆和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转臂;2、第二转臂;3、第一夹杆;4、第二夹杆;5、第一握杆;6、第二握杆;7、滑筒;8、滑杆;9、滑板;10、螺纹孔;11、螺栓;12、夹板;13、气囊体;14、第一气管;15、三通接头;16、第二气管;17、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包括第一转臂1、第二转臂2和转轴17,第一转臂1与第二转臂2呈X型交叉且在交叉处通过转轴17可开合连接。第一转臂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杆5,第二转臂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杆6,第二握杆6位于第二转臂2靠近第一握杆5的一端,医护人员通过握住第一握杆5与第二握杆6控制第一转臂1与第二转臂2的开合。第一握杆5与第二握杆6之间设置有控制第一转臂1与第二转臂2开合角度的调节组件。
工作时,通过第一握杆5与第二握杆6控制第一转臂1与第二转臂2的开合,滑杆8带动滑板9在滑筒7内部滑动。当需要对第一转臂1与第二转臂2之间的开合角度固定时,转动螺栓11以挤压滑杆8,对滑杆8与滑筒7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控制第一握杆5与第二握杆6之间的开合角度,便于医护人员调整工作,提高接生的效率。
具体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筒7、滑杆8和滑板9,滑筒7转动连接在第二握杆6的侧壁上,滑筒7呈弧形状结构。滑板9滑动连接在滑筒7的内部,滑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握杆5侧壁上,滑杆8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滑筒7的内部,且与滑板9固定连接,滑杆8呈弧形状结构。滑筒7与滑杆8均呈弧形状结构,便于滑杆8带动滑板9在滑筒7的内部滑动。
调节组件上还开设有螺纹孔10和螺栓11,螺纹孔10开设在滑筒7的壁体上,螺纹孔10位于滑筒7远离第二握杆6的一端上,螺栓11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0的内部,螺栓11与滑杆8配合。当需要调节第一握杆5与第二握杆6之间的开合角度时,松开螺栓11,螺栓11解除对滑杆8的限制,通过第一握杆5与第二握杆6控制第一转臂1与第二转臂2的开合。而固定第一握杆5与第二握杆6之间的开合角度,转动螺栓11,使其挤压滑杆8,对滑杆8与滑筒7的位置进行固定。
第一转臂1远离滑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杆3,第二转臂2远离滑筒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杆4,第一夹杆3与第二夹杆4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2,夹板12呈弧形状结构,两组夹板12相互靠近的一面为凹陷面,设置为弧形状结构,提高夹持固定的稳定性。两组夹板12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气囊体13,气囊体13贴合在新生儿头部,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同时保证拉取胎儿的过程中,胎儿皮肤与气囊体13接触,不会留有夹持痕迹。
滑筒7远离滑杆8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气管16,第二气管16远离滑筒7的一端连通有三通接头15,气囊体13上连通有第一气管14,第一气管14远离气囊体13的一端与三通接头15连通。具体使用时,第二气管16可绑定贴合在第二握杆6与第二转臂2上,而第一气管14同样可进行绑定,避免对接生操作造成干扰。
工作时,第一握杆5与第二握杆6相向靠近,滑杆8带动滑板9向滑筒7内部滑动,使滑筒7内部的气体由第二气管16、三通接头15和第一气管14分别进入两组气囊体13内部,气囊体13贴合在新生儿头部,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同时保证拉取胎儿的过程中,胎儿皮肤与气囊体13接触,不会留有夹持痕迹。
Claims (2)
1.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包括第一转臂(1)、第二转臂(2)和转轴(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臂(1)与第二转臂(2)呈X型交叉且在交叉处通过转轴(17)可开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臂(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杆(5),所述第二转臂(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杆(6),所述第二握杆(6)位于第二转臂(2)靠近第一握杆(5)的一端,所述第一握杆(5)与第二握杆(6)之间设置有控制第一转臂(1)与第二转臂(2)开合角度的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筒(7)、滑杆(8)和滑板(9),所述滑筒(7)转动连接在第二握杆(6)的侧壁上,所述滑筒(7)呈弧形状结构,所述滑板(9)滑动连接在滑筒(7)的内部,所述滑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握杆(5)侧壁上,所述滑杆(8)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滑筒(7)的内部,且与滑板(9)固定连接,所述滑杆(8)呈弧形状结构;
所述第一转臂(1)远离滑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杆(3),所述第二转臂(2)远离滑筒(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杆(4),所述第一夹杆(3)与第二夹杆(4)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2),所述夹板(12)呈弧形状结构,两组夹板(12)相互靠近的一面为凹陷面;
两组夹板(12)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气囊体(13);
所述滑筒(7)远离滑杆(8)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气管(16),所述第二气管(16)远离滑筒(7)的一端连通有三通接头(15),所述气囊体(13)上连通有第一气管(14),所述第一气管(14)远离气囊体(13)的一端与三通接头(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螺纹孔(10)和螺栓(11),所述螺纹孔(10)开设在滑筒(7)的壁体上,所述螺纹孔(10)位于滑筒(7)远离第二握杆(6)的一端上,所述螺栓(11)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0)的内部,所述螺栓(11)与滑杆(8)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413552.2U CN221671905U (zh) | 2023-09-05 | 2023-09-05 | 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413552.2U CN221671905U (zh) | 2023-09-05 | 2023-09-05 | 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671905U true CN221671905U (zh) | 2024-09-10 |
Family
ID=92624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413552.2U Active CN221671905U (zh) | 2023-09-05 | 2023-09-05 | 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671905U (zh) |
-
2023
- 2023-09-05 CN CN202322413552.2U patent/CN2216719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1671905U (zh) | 一种产妇接生用产科钳 | |
CN205514756U (zh) | 一种用于外科腔镜手术带角度的施夹钳 | |
CN219331766U (zh) | 一种缝合针用抓持过线器 | |
CN209629740U (zh) | 一种一次性结扎夹钳 | |
CN203263456U (zh) | 皮瓣游离牵拉器 | |
CN202761372U (zh) | 双关节卵圆钳 | |
CN114948141A (zh) | 一种生产机器人微创手术用穿刺导向器的设计方法 | |
CN211325477U (zh) | 一种脑膜和骨瓣连接夹及夹持器 | |
CN221730697U (zh) | 一种胆囊手术自动拉钩 | |
CN208152337U (zh) | 幕墙龙骨固定装置 | |
CN221671950U (zh) | 一种可弯精细双极电凝分离钳 | |
CN216823549U (zh) | 吻合器辅助器 | |
CN100556374C (zh) | 定角式持针器 | |
CN221659041U (zh) |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浸泡的夹持装置 | |
CN201394041Y (zh) | 一种用于小血管端侧吻合阻断血流的新型血管夹 | |
CN217566278U (zh) | 一种耻骨上支骨折专用牵引复位钳 | |
CN218739007U (zh) | 一种头部可以转弯的活检钳装置 | |
CN220632157U (zh) | 闭合夹 | |
CN221205525U (zh) | 一种可调节的口腔颌面手术用撑开器 | |
CN221712984U (zh) | 一种自动采血装置 | |
CN221865920U (zh) | 一种妇产科用产钳 | |
CN215018341U (zh) | 一种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钛夹钳 | |
CN220424360U (zh) | 一种体外循环静脉引流管流量调节装置 | |
CN208910348U (zh) | 一种新型的荷包钳 | |
CN219763444U (zh) | 一种辅助止血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