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668210U - 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 - Google Patents
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668210U CN221668210U CN202420095279.5U CN202420095279U CN221668210U CN 221668210 U CN221668210 U CN 221668210U CN 202420095279 U CN202420095279 U CN 202420095279U CN 221668210 U CN221668210 U CN 2216682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circuit
- circuit
- motor
- main control
- motor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包括主控电路、头枕电机控制电路、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和滑轨电机控制电路,头枕电机控制电路、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滑轨电机控制电路和旋转电机控制电路分别在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各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头枕姿态、背靠姿态、坐垫姿态、脚托座椅、水平移动或旋转姿态进行调节控制;如此,可通过客户端向主控电路发送调节控制指令,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路和电机将对应的部位调节到最佳的状态,进而将人体的重心放在座椅的一个受力处,身体其他部位不受压力,乘坐零重力座椅的人员身体更加舒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姿态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
背景技术
零重力座椅符合人体结构学的原理,零重力座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球重力给乘坐人员所带来的不适感。将人体的重心放在一个地方,身体其他部位不受压力。在这种状态下,乘坐零重力座椅的人员身体会非常放松。
现有的技术中的另重力座椅是根据乘坐人员手动调整座椅,且调整的角度各有不同,不够舒适。且主要是通过按钮开关的形式来进行控制,操作上不够智能化,这种人工调节的座椅通常是对够调解控制的功能有限,不能满足高智能化的自动调节座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包括:
主控电路;
头枕电机控制电路,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头枕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头枕姿态进行调节控制;
背靠电机控制电路,所述背靠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背靠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背靠姿态进行调节控制;
坐垫电机控制电路,所述坐垫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坐垫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坐垫姿态进行调节控制;
脚托电机控制电路,所述脚托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脚托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脚托姿态进行调节控制;
滑轨电机控制电路,所述滑轨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滑轨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的水平姿态进行调节控制;
旋转电机控制电路,所述旋转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旋转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的旋转姿态进行调节控制。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控电路包括:
主控制器;
隔离控制电路,所述隔离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分别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枕电机进行驱动控制、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和滑轨电机控制电路的受控端连接,以对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滑轨电机控制电路和/或旋转电机控制电路进行隔离控制。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还包括:
蓝牙音乐播放电路,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用于与蓝牙设备连接,以通过蓝牙无线方式接收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输出;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用于将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播放。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还包括:
功放模块,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通过所述功放模块与所述扬声器连接,以将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输出至所述扬声器进行播放。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控电路还与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和/或所述功放模块连接,以对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和/或所述功放模块进行音频信号播放控制。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包括:
蓝牙模块BT1;
蓝牙电源,所述蓝牙电源包括第一电源转换器U20和第二电源转换器U22,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U20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器U22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器U22与所述蓝牙模块BT1连接,以将供电电源进行电源转换后,为所述蓝牙模块供电。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包括:
继电器开关K1,所述继电器开关K1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分别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电机接口CN6,所述电机接口CN6的第一电机连接端与所述继电器开关K1的第一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接口CN6的第二电机连接端与所述继电器开关K1的第二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接口CN6的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端和第二电机连接端还分别与头枕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还包括:
接触串口屏,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串口电路,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串口电路连接,所述接触串口屏与所述串口电路连接,所述接触串口屏通过所述串口电路对所述主控制器进行触控操作控制。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还包括:
音乐律动模块,所述音乐律动模块与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连接,以将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输出的音频信号的音律信号提取;
震动器,所述震动器与所述音乐律动模块连接,以将所述音律信号转换后为对应的物理震动。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与输入电源连接,以为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枕电机进行驱动控制、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滑轨电机控制电路和旋转电机控制电路提供驱动电源;
所述电源电路还用于将输入电源进行滤波和电压转换后,为所述主控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通过头枕电机控制电路、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和滑轨电机控制电路,分别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各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头枕姿态、背靠姿态、坐垫姿态、脚托座椅、水平移动或旋转姿态进行调节控制;如此,可通过客户端向主控电路发送调节控制指令,并通过主控电路对相应部位的电机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以控制电机将对应的部位调节到最佳的状态,从而将人体的重心放在座椅的一个地方,身体其他部位不受压力。乘坐零重力座椅的人员身体更加舒服。如若感觉哪个部位不舒服,还可通过所述客户端和主控电路对相应的部分进行调节控制,以达到最佳的坐姿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控制器、时钟电路和存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离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蓝牙音乐播放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50W功放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串口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串口屏接口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零重力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零重力座椅的使用状态参考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蓝牙音乐播放扬声器安装位置10;
头枕电机安装位置20;
震动器机安装位置30;
背靠电机安装位置40;
坐垫电机安装位置50;
脚托电机安装位置60;
滑轨电机安装位置70;
旋转电机安装位置8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图10和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包括:主控电路、头枕电机控制电路、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滑轨电机控制电路和旋转电机控制电路,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头枕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头枕姿态进行调节控制;所述背靠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背靠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背靠姿态进行调节控制;所述坐垫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坐垫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坐垫姿态进行调节控制;所述脚托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脚托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脚托姿态进行调节控制;所述滑轨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滑轨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的水平姿态进行调节控制,所述旋转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旋转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的旋转姿态进行调节控制。
具体地,如图1中所示,所述主控电路作为控制中心,用于接收使用者的控制信号指令,并根据使用者的控制信号指令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滑轨电机控制电路或旋转电机控制电路中的任意一路或者多路控制电路,以通过电机控制电路对对应的电机进行控制。如图10中所示,所述头枕电机安装设置在座椅的头枕与背靠之间的位置,这样,通过对头枕电机的调节控制,从而可实现对座椅的头枕的角度姿态的调节控制。同理,所述背靠电机安装设置在座椅的背靠与坐垫之间的位置,这样,通过对背靠电机的调节控制,从而可实现对座椅的背靠的角度姿态的调节控制。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分别对座椅的坐垫、脚托的角度姿态进行调节控制。滑轨电机位于座椅的下方的位置,通过滑轨电机对座椅的整体水平前移或后移动进行调节控制。通过旋转电机对座椅的整体水平旋转姿态进行调节控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包括驾驶模式状态和迎宾模式状态两种状态。其中,在通过客户端对旋转电机进行控制。例如,在客户端的第一控制信号下,座椅的圆旋转电机就会向前转动恢复至驾驶模式状态。在客户端的第二控制信号下,座椅的圆转盘电机就会向后转动至会议迎宾模式。通过以上电机控制电路对座椅的各个部位进行调节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头枕姿态、背靠姿态、坐垫姿态、脚托座椅、水平移动或旋转姿态进行调节控制,进而可将座椅调节到零重力状态。如图11中所示,零重力状态座椅符合人体结构学的原理,零重力座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球重力给乘坐人员所带来的不适感。将人体的重心放在一个地方,身体其他部位不受压力。在这种状态下,乘坐零重力座椅的人员身体会非常放松。在使用者坐上座椅以后,如若感觉哪个部位不舒服,还通过客户端向控制器发送调节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主控电路对相应的部分进行调节控制,这样可将座椅调节到最佳的状态。
参阅图1至图3,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制器和隔离控制电路,所述隔离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分别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枕电机进行驱动控制、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滑轨电机控制电路和旋转电机控制电路的受控端连接,以对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枕电机进行驱动控制、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滑轨电机控制电路和/或旋转电机控制电路进行隔离控制。如图2中所示,所述主控制器可采用单片机控制器U1,单片机控制器U1的电机控制引脚可通过Djuh-1~Djuh-7、Djup-1~Djup7等信号线对外引出。如图3中所示,所述隔离控制电路可包括隔离控制器U6,所述隔离控制器U6可设有多个。每个所述隔离控制器U6有多个信号通道。其中,信号输入通道可通过Djuh-1~Djuh-7、Djup-1~Djup7信号线与所述隔离控制器U6连接;信号输出通道可通过DJ_UH-1~DJ_UH-7、DJ_UL-1~DJ_UL7信号线与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滑轨电机控制电路和旋转电机控制电路连接。以将单片机控制器U1的输出信号与电机驱动控制电路之间进行隔离,实现单片机控制器U1对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的隔离控制。
参阅图1、图4和图10,所述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还包括:蓝牙音乐播放电路和扬声器,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用于与蓝牙设备连接,以通过蓝牙无线方式接收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输出;所述扬声器用于将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播放。如图10中所示,所述扬声器可安装设置在所述座椅的头枕的位置,这样,人员坐在座椅上,且头部靠在头枕上以后,可更好地听取音乐的播放,达到较佳的放松状态。
如图4中所示,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包括:蓝牙模块BT1和蓝牙电源,所述蓝牙电源包括第一电源转换器U20和第二电源转换器U22,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U20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器U22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器U22与所述蓝牙模块BT1连接,以将供电电源进行电源转换后,为所述蓝牙模块供电。通过所述蓝牙模块BT1可与蓝牙设备进行无线通信连接,从而可获取蓝牙设备无线输出的音频信号,并进行播放。其中,所述蓝牙设备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所述蓝牙模块BT1可通过蓝牙无线连接的方式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连接,由于蓝牙连接的功耗相对较低,可减少移动电子设备的电量的消耗。
如图4中所示,通过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U20可将5V供电电源进行电压转换后,输入到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器U22,再通过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器U2将第一电源转换器U20输出电压转换为3.3V稳定直流电为所述蓝牙模块BT1供电。其中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U20和第二电源转换器U22可为线性稳压器,以为所述蓝牙模块BT1提供更加稳定的直流供电电源,为所述蓝牙模块BT1供电。
参阅图1、图2和图4,所述主控电路还与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和/或所述功放模块连接,以对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和/或所述功放模块进行音频信号播放控制。如图4中所示,所述蓝牙模块BT1可通过BT_TX、BT_RX、MUT、SYS_CTRL信号线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U1之间通信连接,这样,所述蓝牙模块BT1可接收所述单片机控制器U1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可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U1的控制下进行音频信号的开始播放或停止播放,方便用户对蓝牙模块BT1的音乐播放控制。
参阅图1和图6,所述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还包括:功放模块,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通过所述功放模块与所述扬声器连接,以将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输出至所述扬声器进行播放。由于蓝牙模块BT1输出的音频信号的功率相对较小,只能通过耳塞插入到耳朵内进行声音的播放,否则声音太小而导致坐在座椅上的人员听不到播放声音。为了可以将所述蓝牙模块BT1输出的音频信号通过扬声器(喇叭)对外播放,需要通过所述功放模块将蓝牙模块BT1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在输出至扬声器进行播放。如图6中所示,所述功放模块可包括功率放大器U26,所述功率放大器U26可为双通道差分信号功率放大器。这样可将所述蓝牙模块BT1输出的左右两声道的差分进行功率放大后,再输出至所述扬声器(喇叭)对外播放。其中,所述功率放大器U26可为50W的功率放大器。如图6中所示,所述功放模块还可以包括直流偏置电路,所述直流偏置电路包括电阻R212和电阻R218,所述电阻R212的一端与供电电源BLE_VCC连接,所述电阻R21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1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8的另一端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电阻R212、电阻R218的公共端分别为所述功率放大器U26的两差分信号的正相输入端提供直流偏置电压。这样可将蓝牙模块BT1输出的差分信号的正相输入端信号太高到一个设定的电压值BLE-REF,减少音频差分信号的下半波信号的失真,保证差分音频信号的完整性。
参阅图5,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开关K1和电机接口CN6,所述继电器开关K1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分别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电机接口CN6的第一电机连接端与所述继电器开关K1的第一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接口CN6的第二电机连接端与所述继电器开关K1的第二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接口CN6的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端和第二电机连接端还分别与头枕电机连接。如图5中所示,通过电机接口CN6的Motor-1+和Motor-1-信号端可连接电机,通过Motor-1+和Motor-1-信号端来驱动电机转动。其中,所述继电器开关K1构成H桥电路,当第一控制端DJ_UH-1为低电平信号时,而DJ_UL-1为高电平信号时,可使得Motor-1+信号端与+12V电源连接,而Motor-1-信号端与通过电阻R24与参考地连接。这样,电机的驱动回路接通,电机往正方向转动。相反,当第一控制端DJ_UH-1为高电平信号时,而DJ_UL-1为低电平信号时,电机往反方向转动。其余状态电机不转动。如此,可对电机的转动进行控制。
参阅图1、图7和图8,所述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还包括:接触串口屏,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串口电路,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串口电路连接,所述接触串口屏与所述串口电路连接,所述接触串口屏通过所述串口电路对所述主控制器进行触控操作控制。如图7中所示,所述串口电路可包括串口电平转换U3,所述串口电平转换U3的第一信号收发端分别通过电阻R9、电阻R11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U1的UART4_TX和UART4_RX信号端连接;所述串口电平转换U3的第二信号收发端分别通过电阻R0、电阻R12与所述接触串口屏连接,如此,可将所述单片机控制器U1输入输出信号与所述接触串口屏的输入输出信号进行串口通信协议的电平转换,实现接触串口屏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U1的数据的传输。用户可通过接触串口屏向所述单片机控制器U1发送控制信号,以通过所述单片机控制器U1对座椅的各个部位的角度姿态调节控制,或者对蓝牙模块的音乐播放进行调节控制。
参阅图1和图10,所述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还包括:音乐律动模块和震动器,所述音乐律动模块与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连接,以将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输出的音频信号的音律信号提取;所述震动器与所述音乐律动模块连接,以将所述音律信号转换后为对应的物理震动。如图10中所示,所述震动器可安装设置在所述座椅的背靠的内部,这样,坐在座椅的人员的背部可与所述座椅的靠背相接触。音乐律动模块提取蓝牙模块输出的音律信号以后,输出到所述震动器,通过所述震动器将所述音律信号转换后为对应的物理震动,物理震动作用在座椅的人员的背部。如此,可对座椅人员进行背部的震动按摩。使得坐在座椅的人员感觉更加的舒服。
参阅图1和图9,所述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与输入电源连接,以为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枕电机进行驱动控制、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滑轨电机控制电路和旋转电机控制电路提供驱动电源;所述电源电路还用于将输入电源进行滤波和电压转换后,为所述主控电路。如图9中所示,所述电源电路可包括电源接口CN4和CN5,通过电源接口可与电源适配器连接,以将+12~24V的供电电源引入,一路可通过各路电机控制电路驱动电机转动。另一路通过二极管D2、瞬态二极管VD1、电容C42和电容C39进行反接保护、过压保护和滤波后输出稳定的输入电源VIN至电源转换电路进行电压的转换,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电源控制器U5、电感L2、电容C43、电容C41、电阻R16和电阻R19等。电源转换电路为降压电路,将输入+12~24V电源降压为5V供电电源输出。其中,电源控制器U5、电感L2、电容C43之间构成BUCK降压电路,电阻R16和电阻R19构成电压反馈电路,以通过电源控制器U5控制输出稳定的5V电压。另外,所述电源电路还可包括直流线性电压转换器U8,通过线性电压转换器U8可将5V供电电源转换为3.3V电源为后端电路供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电路;
头枕电机控制电路,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头枕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头枕姿态进行调节控制;
背靠电机控制电路,所述背靠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背靠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背靠姿态进行调节控制;
坐垫电机控制电路,所述坐垫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坐垫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坐垫姿态进行调节控制;
脚托电机控制电路,所述脚托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脚托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上的脚托姿态进行调节控制;
滑轨电机控制电路,所述滑轨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滑轨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的水平姿态进行调节控制;
旋转电机控制电路,所述旋转电机控制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以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对旋转电机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对座椅的旋转姿态进行调节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
主控制器;
隔离控制电路,所述隔离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分别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枕电机进行驱动控制、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和滑轨电机控制电路的受控端连接,以对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滑轨电机控制电路和/或旋转电机控制电路进行隔离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蓝牙音乐播放电路,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用于与蓝牙设备连接,以通过蓝牙无线方式接收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输出;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用于将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播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功放模块,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通过所述功放模块与所述扬声器连接,以将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输出至所述扬声器进行播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与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和/或所述功放模块连接,以对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和/或所述功放模块进行音频信号播放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包括:
蓝牙模块(BT1);
蓝牙电源,所述蓝牙电源包括第一电源转换器(U20)和第二电源转换器(U22),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U20)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器(U22)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器(U22)与所述蓝牙模块(BT1)连接,以将供电电源进行电源转换后,为所述蓝牙模块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包括:
继电器开关(K1),所述继电器开关(K1)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分别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电机接口(CN6),所述电机接口(CN6)的第一电机连接端与所述继电器开关(K1)的第一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接口(CN6)的第二电机连接端与所述继电器开关(K1)的第二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接口(CN6)的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端和第二电机连接端还分别与头枕电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触串口屏,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串口电路,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串口电路连接,所述接触串口屏与所述串口电路连接,所述接触串口屏通过所述串口电路对所述主控制器进行触控操作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音乐律动模块,所述音乐律动模块与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连接,以将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电路输出的音频信号的音律信号提取;
震动器,所述震动器与所述音乐律动模块连接,以将音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物理震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与输入电源连接,以为所述头枕电机控制电路、枕电机进行驱动控制、背靠电机控制电路、坐垫电机控制电路、脚托电机控制电路、滑轨电机控制电路和旋转电机控制电路提供驱动电源;
所述电源电路还用于将输入电源进行滤波和电压转换后,为所述主控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095279.5U CN221668210U (zh) | 2024-01-15 | 2024-01-15 | 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095279.5U CN221668210U (zh) | 2024-01-15 | 2024-01-15 | 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668210U true CN221668210U (zh) | 2024-09-06 |
Family
ID=92583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095279.5U Active CN221668210U (zh) | 2024-01-15 | 2024-01-15 | 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668210U (zh) |
-
2024
- 2024-01-15 CN CN202420095279.5U patent/CN2216682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392143B1 (en) | Interactive air bed | |
CN101077040B (zh) | 声音和振动传递垫以及座椅 | |
US20090206641A1 (en) | Personal space media center with throne (chair) | |
US20230329443A1 (en) | Control panel for furniture and home entertainment system | |
CN206102121U (zh) | 办公室智能座椅 | |
JP2016172031A (ja) | ベッド仰臥者用薄型テレビ載置装置、及びベッド仰臥者用多機能載置装置、及びベッド仰臥者用薄型テレビ等多機能載置装置、及びベッド仰臥者仰臥姿勢リハビリ・ストレッチ視聴実施システム装置、及びベッド仰臥姿勢リハビリ活動・ストレッチ運動等視聴実施録画編集デジタル映像ソフト、及び被介護者用ベッド仰臥姿勢一日生活サイクル対応リハビリ視聴実施システム装置、及び被介護者用ベッド仰臥姿勢一日生活サイクル対応リハビリ視聴実施録画編集デジタル映像ソフト、及び被介護者用ベッド仰臥姿勢一日生活サイクル対応自動テレビ放映・録画再生リハビリ視聴実施システム装置 | |
CN109358523A (zh) | 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家具控制器 | |
EP1827544A1 (en) |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layback of audio signals | |
CN201079175Y (zh) | 一种带音响播放的椅子 | |
WO2020098619A1 (zh) | 基于云平台和总线结构的多功能娱乐理疗保健装置 | |
CN221668210U (zh) | 零重力座椅主控板电路 | |
CN2236262Y (zh) | 立体声音乐沙发 | |
CN109549387A (zh) | 一种音源保健的电竞座椅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342209U (zh) | 一种智能遥控电动沙发床 | |
CN112401555B (zh) | 一种语音控制沙发 | |
CN106343802A (zh) | 一种智能遥控电动沙发床 | |
CN105250128A (zh) | 一种多功能按摩枕 | |
CN209864578U (zh) | 头罩式结构按摩椅 | |
CN118502293A (zh) | 零重力座椅安全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202982552U (zh) | 多媒体按摩椅 | |
CN2920024Y (zh) | 一种带有音响的多媒体座椅 | |
CN211795435U (zh) | 一种音乐放松催眠床 | |
CN210696803U (zh) | 多功能床 | |
CN106037326A (zh) | 多功能椅 | |
CN218127747U (zh) | 一种带音响的沙发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