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668146U - 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668146U
CN221668146U CN202323533933.0U CN202323533933U CN221668146U CN 221668146 U CN221668146 U CN 221668146U CN 202323533933 U CN202323533933 U CN 202323533933U CN 221668146 U CN221668146 U CN 221668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filter
hole
interfac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5339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y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y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y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y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5339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668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668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668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底盖,所述底盖上安装有所述上盖,所述上盖和底盖之间合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滤镜切换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滤镜切换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上盖上设有第一通光孔,所述底盖上设有第二通光孔,所述上盖远离底盖的一侧设有镜筒,所述镜筒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外壳上内凹形成有卡接槽,所述定位柱能够卡接进所述卡接槽内。本申请具有提升产品的安装强度,使镜头和滤镜切换器之间精准稳定安装设置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
背景技术
滤镜切换器是指在摄像头镜头组里内置了一组滤镜(等同于本申请中的技术特征,滤镜切换组件),当镜头外的红外感应点侦测到光线的强弱变化后,内置的IR-CUT自动切换滤镜能够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随之自动切换,使图像达到最佳效果。在白天或黑夜下,双滤光片能够自动切换滤镜,因此不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下,都能得到最佳成像效果。
常规的滤镜切换器大多为螺牙小于M16的小规格尺寸,且采用塑胶材质,尺寸较小且为塑胶材质的滤镜切换器生产方便且适合小型产品使用。但常规的滤镜切换器不能直接和C接口的镜头连接在一起,通过连接器部分无法稳定支撑滤镜切换器和镜头之间的安装连接。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升产品的安装强度,使镜头和滤镜切换器之间精准稳定安装设置。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底盖,所述底盖上安装有所述上盖,所述上盖和底盖之间合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滤镜切换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滤镜切换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上盖上设有第一通光孔,所述底盖上设有第二通光孔,所述上盖远离底盖的一侧设有镜筒,所述镜筒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外壳上内凹形成有卡接槽,所述定位柱能够卡接进所述卡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的上盖部分和底盖部分之间形成容纳腔,进行密封装嵌滤镜切换组件和驱动组件。镜筒通过定位柱插接外壳上的卡接槽,精准稳定将镜筒初步稳定安装在外壳上,通过镜筒能直接和C接口大镜头安装,使镜头和滤镜切换器之间精准稳定安装,使第一通光孔、第二通光孔和镜头精准对应设置。
可选的,定位柱沿轴向中空设置形成有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内壁上设有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穿设安装通道将镜筒稳定安装在滤镜切换器外壳的安装位置处,通过镜筒和安装位置夹持外壳,且定位柱通过卡接槽和外壳卡接限位,进一步提高滤镜切换器外壳的安装稳定性。
可选的,上盖上设有第一螺栓安装部,所述底盖上对应所述第一螺栓安装部处设有第二螺栓安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穿设第一螺栓安装部和第二螺栓安装部,使上盖和底盖之间稳定安装设置,密封内部容纳腔避免外部因素对内部元件产生影响,通过拆卸紧固件,使上盖和底盖之间分离,方便对内部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
可选的,镜筒包括底座和连接筒,底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对应所述第一螺栓安装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镜筒通过底座部分增加和外壳的接触面积,使镜筒和外壳之间稳定安装,通过螺栓等禁锢件穿设安装孔后和第一螺栓安装部及第二螺栓安装部连接,使镜筒稳定安装在外壳上形成一个整体,增强镜筒连接镜头后与滤镜切换器外壳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可选的,连接筒内壁设有卡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筒内壁通过卡接件和镜头上对应的卡接件配合,将镜筒稳定安装在连接筒内部,使镜头稳定安装。
可选的,卡接件为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连接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螺纹连接方式能够承接较大的拉力和剪力,不易松动,且通过螺纹连接能够较快对镜头进行拆卸更换。
可选的,镜筒为金属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用金属材质镜筒,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强度,为安装大尺寸、重量重、配大芯片的C接口大镜头使用此滤镜切换器提供了条件。
可选的,外壳上设有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线能够通过连接孔连接容纳腔内部的用电元件和外部的控制主板,为内部供电元件供电使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含以下一点有益效果:
1. 外壳的上盖部分和底盖部分之间形成容纳腔,进行密封装嵌滤镜切换组件和驱动组件。镜筒通过定位柱插接外壳上的卡接槽,精准稳定将镜筒初步稳定安装在外壳上,通过镜筒能直接和C接口大镜头安装,使镜头和滤镜切换器之间精准稳定安装,使第一通光孔、第二通光孔和镜头精准对应设置。
2. 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穿设安装通道将镜筒稳定安装在滤镜切换器外壳的安装位置处,通过镜筒和安装位置夹持外壳,且定位柱通过卡接槽和外壳卡接限位,进一步提高滤镜切换器外壳的安装稳定性。
3. 运用金属材质镜筒,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强度,为安装大尺寸、重量重、配大芯片的C接口大镜头使用此滤镜切换器提供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卡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滤镜切换组件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滤镜切换组件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2、上盖;3、底盖;4、容纳腔;5、滤镜切换组件;51、滤光片;52、边框组件;6、驱动组件;61、马达;62、固定轴;63、弹簧;64、滑杆;7、第一通光孔;8、第二通光孔;9、镜筒;91、底座;92、连接筒;10、定位柱;11、卡接槽;12、安装通道;13、第一螺栓安装部;14、第二螺栓安装部;15、安装孔;16、卡接件;17、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包括外壳1,外壳1包括有上盖2和底盖3,上盖2和底盖3之间可拆卸连接,上盖2和底盖3之间安装形成可容物的容纳腔4,容纳腔4内部安装有滤镜切换组件5和用于控制滤镜切换组件5的驱动组件6。上盖2中空设置形成有第一通光孔7,底盖3对应第一通光孔7位置设有第二通光孔8,第一通光孔7和第二通光孔8分别和容纳腔4导通。优选外壳1为矩形形状,在外壳1远离容纳腔4的一侧且较长一侧面内凹形成有卡接槽11,优选设有四个卡接槽11位于外壳1的两侧且分别靠近矩形的四个边角。镜筒9上对应卡接槽11的位置设有定位柱10,定位柱10能插接进外壳1上的卡接槽11且定位柱10通过卡接槽11和外壳1卡接,使镜筒9精准稳定安装在切换器外壳1上。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定位柱10沿轴向中空设置有安装通道12,安装通道12的内壁设有螺纹,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穿设安装通道12后,和外壳1安装位置处的螺纹孔配合,将镜筒9整体安装固定在外壳1安装位置处,当紧固件拧紧后,镜筒9和外壳1安装位置处夹持外壳1,使外壳1进一步稳定安装,避免产生移位导致摄像精度不足。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优选上盖2在靠近边角的位置处设有第一螺栓安装部,优选设有四个第一螺栓安装部,底盖3对应第一螺栓安装部位置处设有第二螺栓安装部,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穿设第一螺栓安装部和第二螺栓安装部,使上盖2和底盖3之前稳定紧密安装形成整体,避免外界因素容易对容纳腔4内部元件产生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镜筒9包括底座91和连接筒92,优选在底座91上靠近边角处设置有安装通,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穿设安装孔15后再分别穿设第一螺栓安装部和第二螺栓安装部,使镜筒9整体固定安装在外壳1上。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连接筒92的内壁设有卡接件16,例如螺纹、卡扣等,通过镜头上的卡扣和连接筒92内壁的卡扣配合,使镜头安装在连接筒92内壁上。优选卡接件16为螺纹结构,通过镜头接口处的螺纹和连接筒92内壁的螺纹连接,镜头和镜筒9之间有较大安装稳定性,螺纹连接方式能够承接较大的拉力和剪力,不易松动,且通过螺纹连接能够较快对镜头进行拆卸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镜筒9为金属制成,镜筒9为塑胶材质强度不够,容易变形,只适用匹配常规尺寸小,重量轻的镜头;通过运用金属材质镜筒9,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强度,给大尺寸、重量重、配大芯片的C接口大镜头使用此滤镜切换器提供了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外壳1上设有连接孔17,容纳腔4内部的驱动组件6连接的导向能够从连接孔17处穿设出,和外部的控制主板连接,为内部的驱动组件6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滤镜切换组件5包括一组滤镜,即两个滤光片51以及固定两个滤光片组合在一起的边框组件52,通过驱动组件6驱动滤镜切换组件5在容纳腔4内滑动,使两个滤光片51其中一个对应第一通光孔7设置。驱动组件6包括马达61、固定轴62和弹簧63。马达61通过连接孔17连接有导线通电,固定轴62固定在马达上,且固定轴62和滤镜切换组件5平行设置,固定轴62上套设有弹簧63,弹簧为螺旋设置,且弹簧63的一端固定在马达上,马达能控制弹簧63相对固定轴62进行转动,滤镜切换组件5的边框组件52卡接在弹簧上,当弹簧63相对固定轴62转动时,滤镜切换组件5的边框部分会沿着弹簧63的螺纹设置相对固定轴62的轴向进行滑动,实现滤镜切换组件5调节至对应第一通光孔7。通过马达61控制弹簧63相对固定轴62正转或反转,使滤镜切换组件5向靠近或远离马达61的方向滑动,实现滤镜切换组件5两组滤光片51调节设置。容纳腔4内相对固定轴62一侧设有滑杆,边框组件52相对固定轴62的一侧卡接在滑杆64上,滑杆64支撑边框组件52稳定滑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包括上盖(2)和底盖(3),所述底盖(3)上安装有所述上盖(2),所述上盖(2)和底盖(3)之间合围形成有容纳腔(4),所述容纳腔(4)内设有滤镜切换组件(5)以及用于驱动滤镜切换组件(5)运动的驱动组件(6),所述上盖(2)上设有第一通光孔(7),所述底盖(3)上设有第二通光孔(8),所述上盖(2)远离底盖(3)的一侧设有镜筒(9),所述镜筒(9)上设有定位柱(10),所述外壳(1)上内凹形成有卡接槽(11),所述定位柱(10)能够卡接进所述卡接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0)沿轴向中空设置形成有安装通道(12),所述安装通道(12)内壁上设有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上设有第一螺栓安装部(13),所述底盖(3)上对应所述第一螺栓安装部(13)处设有第二螺栓安装部(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9)包括底座(91)和连接筒(92),底座(91)上设有安装孔(15),所述安装孔(15)对应所述第一螺栓安装部(13)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92)内壁设有卡接件(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16)为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9)为金属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有连接孔(17)。
CN202323533933.0U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 Active CN221668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533933.0U CN221668146U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533933.0U CN221668146U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668146U true CN221668146U (zh) 2024-09-06

Family

ID=92572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533933.0U Active CN221668146U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668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87C (zh) 一种线性电磁驱动装置及其在透镜调整中的使用
US20210144279A1 (en) Integrated Sensor and Lens Assembly with Post-tuning Optical Alignment
EP3457207B1 (en) Back focus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video camera provided with same
US10694095B2 (en) Integrated sensor and lens assembly with differential threads adjustment
CN100582914C (zh) 自动对焦结构及应用该对焦结构的数码相机模组
CN221668146U (zh) 一种配c接口滤镜切换器
CN201066424Y (zh) 一种自动对焦的手机摄像头模组
JP3410250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フォーカスレンズの駆動機構
WO2023198109A1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US7519284B2 (en) Automatic focusing mechanism
CN204836341U (zh) 一种监控摄像头装配结构
CN110392190A (zh) 一种调焦装置以及红外热像仪
CN205539897U (zh) 一种投影仪光电自动对焦装置
CN208060820U (zh) 一种新型的多头螺纹传动变倍结构
CN212649563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699787A (zh) 相机致动器和包括该相机致动器的相机设备
CN202647233U (zh) 平板式变焦聚光灯
CN208143336U (zh) 一种调焦装置以及红外热像仪
CN211019006U (zh) 一种能提高同轴度的摄像头连接机构
CN114429147B (zh) 一种可手动调焦的固定式扫码器
CN218298733U (zh) 一种新型聚光筒
CN210465967U (zh) 一种应用于家庭投影仪的镜头
CN218767745U (zh) 一种机器视觉检测辅助装置
CN214480840U (zh) 转接环驱动装置及相机
CN217279083U (zh) 变焦镜头、相机模组和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