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666691U -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666691U
CN221666691U CN202323258602.0U CN202323258602U CN221666691U CN 221666691 U CN221666691 U CN 221666691U CN 202323258602 U CN202323258602 U CN 202323258602U CN 221666691 U CN221666691 U CN 221666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heat
heat recovery
recovery chamber
flue gas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586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文军
高丽
赵菁
杜昊
马明
谭蓉
王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Green Energy Environment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reen Energy Environment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reen Energy Environmental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reen Energy Environment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586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666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666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666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锅炉排烟管道的进气管、余热回收腔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余热回收腔和出气管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且进气管、余热回收腔和出气管相互连通;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的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隔板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位于余热回收腔的内部,且换热管的入口端密封插接于余热回收腔的一侧外壁上端,换热管的出口端密封插接于余热回收腔一侧外壁下端。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带有导烟板的排烟套和余热利用机构的设置,能够充分降低烟气流速的同时延长烟气和冷媒的接触时间,从而具有较高的余热利用率,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锅炉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较高的温度,直接排除会导致热能的浪费,经检索,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2210932847.8一种工业炉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端、回收箱、排气端、控制端、防尘板,连接端嵌入于回收箱的上端,排气端安装于回收箱的下端,控制端与回收箱为一体,防尘板与控制端进行卡合连接,该发明由处理腔上装有的处理层在烟气进入时带动过滤器的转动轴旋转,转动轴即可控制拦截片对烟气处理,达到将烟气中的油性杂质以及粉尘进行完全拦截,进而整体杂质根据自身的油性效果下可黏与拦截片中,进而拦截片后端的拆卸器与滚珠能实现对拦截片的快速更换效果,并且根据拆卸器的重合块与顶杆能加强拦截片的定位效果,以至于能有效的防止油性杂质堆积于腔体内部产生的发臭等情况,断绝了影响后续的二次利用与排放的因素。
然而由于烟气的流速较快,烟气和冷媒接触的时间如果得不到延长则不能够对烟气热能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带有导烟板的排烟套和余热利用机构的设置,能够充分降低烟气流速的同时延长烟气和冷媒的接触时间,从而具有较高的余热利用率,减少了能源的浪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锅炉排烟管道的进气管、用于进行余热回收的余热回收腔和用于烟气排出的出气管;
所述进气管、余热回收腔和出气管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且进气管、余热回收腔和出气管相互连通;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的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隔板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位于余热回收腔的内部,且换热管的入口端密封插接于余热回收腔的一侧外壁上端,换热管的出口端密封插接于余热回收腔一侧外壁下端。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安装围板,所述安装围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丝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对烟气中粉尘杂质进行过滤的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设置为多孔活性炭或防尘滤网中的其中一种。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顶端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焊接有用于放置雨水进入的盖板。
优选的,所述隔板在余热回收腔内相对的两侧壁上交错设置将余热回收腔分割成曲折迂回的通道,所述换热管在通道内同样呈曲折迂回状设置,所述换热管等距安装有多组。
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腔的内底部位于和进气管相接处设置有用于将烟气进行分流的排烟套,所述排烟套的内部等距分布有多组导烟板,所述导烟板呈倾斜状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从下至上依次设置进气管、余热回收腔和出气管,进气管连接锅炉设备的排烟管道,余热回收腔的内部设置包括换热管和隔板的余热回收机构,隔板在余热回收腔内交错设置将余热回收腔分割成曲折的通道,换热管在通道内同样呈曲折设置,且余热回收腔内设置带有导烟板的排烟套,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带有导烟板的排烟套和余热利用机构的设置,能够充分降低烟气流速的同时延长烟气和冷媒的接触时间,从而具有较高的余热利用率,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烟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余热回收腔;3、出气管;4、盖板;5、安装围板;6、换热管;7、隔板;8、排烟套;9、导烟板;10、过滤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锅炉排烟管道的进气管1、用于进行余热回收的余热回收腔2和用于烟气排出的出气管3;进气管1、余热回收腔2和出气管3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且进气管1、余热回收腔2和出气管3相互连通;还包括设置于余热回收腔2内的余热回收机构,余热回收机构包括隔板7和换热管6,换热管6位于余热回收腔2的内部,且换热管6的入口端密封插接于余热回收腔2的一侧外壁上端,换热管6的出口端密封插接于余热回收腔2一侧外壁下端。
隔板7在余热回收腔2内相对的两侧壁上交错设置将余热回收腔2分割成曲折迂回的通道,换热管6在通道内同样呈曲折迂回状设置,换热管6等距安装有多组。余热回收腔2的内底部位于和进气管1相接处设置有用于将烟气进行分流的排烟套8,排烟套8的内部等距分布有多组导烟板9,导烟板9呈倾斜状设置。进气管1的下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安装围板5,安装围板5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丝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从下至上依次设置进气管1、余热回收腔2和出气管3,进气管1连接锅炉设备的排烟管道,余热回收腔2的内部设置包括换热管6和隔板7的余热回收机构,隔板7在余热回收腔2内交错设置将余热回收腔2分割成曲折的通道,换热管6在通道内同样呈曲折设置,且余热回收腔2内设置带有导烟板9的排烟套8,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带有导烟板9的排烟套8和余热利用机构的设置,能够充分降低烟气流速的同时延长烟气和冷媒的接触时间,从而具有较高的余热利用率,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在具体使用时,通过进气管1下端的安装围板5和固定螺丝将进气管1连接锅炉的排烟管道,通过导烟板9将烟气分流打散降低流速后输入余热回收腔2,经过曲折的通道后排出,在此过程中能够充分接触通道内的换热管6,冷媒通过换热管6的进口进入,出口输出,经过和烟气的充分换热,从而起到余热利用的目的。
出气管3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对烟气中粉尘杂质进行过滤的过滤网板10,过滤网板10设置为多孔活性炭或防尘滤网中的其中一种。
通过在出气管3内安装过滤网板10,能够在烟气余热利用完成后排出之前进行良好的过滤,避免粉尘等杂质排出对环境造成污染。
出气管3的顶端焊接有支架,支架上端焊接有用于放置雨水进入的盖板4。
通过在出气管3上端通过支架连接盖板4,能够有效避免外界的雨水等进入管道内,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
其中,冷媒在进行换热时,可在余热回收腔2两侧设置供冷媒输送的主管道,换热管6等距分布多组,且换热管6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布连通于两侧的主管道,在冷媒输送时,经过多组换热管6分流后进入余热回收腔2进行热交换后再汇入主管道进行输送,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媒和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余热利用效率。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连接锅炉排烟管道的进气管(1)、用于进行余热回收的余热回收腔(2)和用于烟气排出的出气管(3);
所述进气管(1)、余热回收腔(2)和出气管(3)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且进气管(1)、余热回收腔(2)和出气管(3)相互连通;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余热回收腔(2)内的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隔板(7)和换热管(6),所述换热管(6)位于余热回收腔(2)的内部,且换热管(6)的入口端密封插接于余热回收腔(2)的一侧外壁上端,换热管(6)的出口端密封插接于余热回收腔(2)一侧外壁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的下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安装围板(5),所述安装围板(5)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丝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3)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对烟气中粉尘杂质进行过滤的过滤网板(10),所述过滤网板(10)设置为多孔活性炭或防尘滤网中的其中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3)的顶端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焊接有用于放置雨水进入的盖板(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在余热回收腔(2)内相对的两侧壁上交错设置将余热回收腔(2)分割成曲折迂回的通道,所述换热管(6)在通道内同样呈曲折迂回状设置,所述换热管(6)等距安装有多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腔(2)的内底部位于和进气管(1)相接处设置有用于将烟气进行分流的排烟套(8),所述排烟套(8)的内部等距分布有多组导烟板(9),所述导烟板(9)呈倾斜状设置。
CN202323258602.0U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21666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58602.0U CN221666691U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58602.0U CN221666691U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666691U true CN221666691U (zh) 2024-09-06

Family

ID=92568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58602.0U Active CN221666691U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666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36337B (zh) 室内浓缩燃烧器
CN210130051U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
CN221666691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1028567Y (zh)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
CN103090403B (zh) 一种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及其应用
CN211585842U (zh) 一种工业锅炉除尘环保设备
CN207865355U (zh) 一种热电厂用余热回收装置
CN101338903A (zh) 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112944927B (zh) 一种石灰窑生产多点烟气收集取热系统
CN205505046U (zh) 一种火力发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3055619A (zh) 一种铁合金电炉烟气净化粉尘回收新工艺及其装置
CN116293738A (zh) 一种含硅有机废气焚烧炉处理系统
CN211232888U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综合处理箱
CN211119402U (zh) Rto废气混合装置
CN207831384U (zh) 一种化工管道排渣余热利用装置
CN2331856Y (zh) 烟气热交换器
CN217685100U (zh) 一种锅炉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07716825U (zh) 一种干燥热风炉设备
CN219264276U (zh) 一种可拆卸等离子体流化床净化燃煤烟气装置
CN201059838Y (zh) 一种粮食烘干装置
CN105698179B (zh) 一种便于对废气进行处理的垃圾燃烧装置
CN106555702A (zh) 一种发动机尾气的余热交换方法
CN220524141U (zh) 一种节能环保锅炉
CN220601537U (zh) 一种锅炉烟气旁路系统
CN222012755U (zh) 一种旋流式余热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