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636135U - 冲牙器喷管以及冲牙器 - Google Patents
冲牙器喷管以及冲牙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636135U CN221636135U CN202322943405.6U CN202322943405U CN221636135U CN 221636135 U CN221636135 U CN 221636135U CN 202322943405 U CN202322943405 U CN 202322943405U CN 221636135 U CN221636135 U CN 2216361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pipe
- hole
- way valve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牙器喷管以及冲牙器。所述冲牙器喷管包括:喷管主体和储备部件,所述喷管主体形成有通道,所述喷管主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储备部件包括储备主体和单向阀;所述储备主体形成有储备腔,所述储备主体套设于所述喷管主体外,所述通孔与所述储备腔连通;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储备主体上,所述单向阀被配置为:在所述储备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时,所述单向阀能够打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口腔清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冲牙器喷管以及冲牙器。
背景技术
市售冲牙器多为脉冲水流,为获得更高的清洁效率及更柔和的冲洗体验,空化结构逐渐被引入设计中。空化气泡爆破产生的能量可有效清除菌斑。
当前的空化结构主要基于空化管道,若空化管道在其开设通孔进行负压吸气,由于冲牙器的水流参数不总是满足静压小于外部大气压,不能创造稳定的负压条件,空化管道内水流会从通孔中喷出,产生不便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牙器喷管以及冲牙器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冲牙器喷管。冲牙器喷管包括:喷管主体和储备部件,所述喷管主体形成有通道,所述喷管主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通道连通;
所述储备部件包括储备主体和单向阀;
所述储备主体形成有储备腔,所述储备主体套设于所述喷管主体外,所述通孔与所述储备腔连通;
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储备主体上,所述单向被配置为:在所述储备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时,所述单向阀能够打开。
可选地,所述喷管主体在其延伸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在所述第一管道和/或所述第二管道上开设有所述通孔。
可选地,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管道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管道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直径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变小。
可选地,所述通孔开设在形成第二通道的第二管道上;所述通孔靠近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入水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具有出水口,所述第一通道的出水口直径小于所述通孔处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沿所述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顺次设置;
所述第二子通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子通道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通道的直径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子通道的直径沿其延伸方向恒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的出水口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子通道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单向阀包括单向阀本体、阀盖和阀座;所述阀座设置于所述储备主体上;
所述阀座上开设阀孔,所述阀盖连接于所述阀座,所述单向阀本体设置于所述阀座上,并位于所述阀盖和所述阀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单向阀本体的部分伸入所述通孔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道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连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管道外。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牙器。所述冲牙器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冲牙器喷管。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牙器喷管。冲牙器喷管包括了喷管主体和储备部件,在喷管主体上开设通孔,储备部件形成的储备腔和通孔连通,避免了冲牙器喷管出现漏水现象。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说明书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喷管的分解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喷管A-A剖面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牙器喷管部分结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喷管主体;11、第一管道;12、第二管道;110、第一通道;111、连接配合部;120、第二通道;121、第一子通道;122、第二子通道;123、通孔;124、连接部;
2、储备部件;21、储备主体;20、单向阀;22、阀座;23、单向阀本体;24、阀盖。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冲牙器喷管。参照图1-图4,冲牙器喷管包括:喷管主体1和储备部件2。所述喷管主体1形成通道,所述喷管主体1上开设有通孔123,所述通孔123与所述通道连通。
所述储备部件2包括储备主体21和单向阀20。
所述储备主体21形成有储备腔,所述储备主体21套设于所述喷管主体1外,所述通孔123与所述储备腔连通。
所述单向阀20设置于所述储备主体21上,所述单向阀20被配置为:在所述储备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时,所述单向阀20能够打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冲牙器喷管包括了喷管主体1和储备部件2,储备部件2套设在喷管主体1上,在通道处于非负压状态时,通道内的水流从通孔123喷出至储备部件2内,避免了冲牙器喷管出现的漏水现象。
具体地,喷管主体1内部形成通道,通道的结构可以是文丘里管结构,或者通道的结构参照图3和图4示出的结构,通道包括了直径恒定的第一通道和直径渐缩的第二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喷管主体1的延伸方向上,喷管主体1的外径尺寸与通道的直径尺寸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喷管主体1上开设通孔123,通孔123可以开设在喷管主体1的喷管末端或者喷管主体的中部位置,或者喷管主体的首端。具体地,在喷管主体上开设通孔123,通孔123与通道连通,通道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通孔123的设置位置可以是更靠近通道的入水口设置,或者通孔123的设置位置可以是更靠近通道的出水口设置,或者通孔123可以位于通道的中部位置。其中在一个例子中,通孔123可以沿喷管主体1的径向贯穿喷管主体1,或者在另一个例子中,在喷管主体1的径向方向,通孔123可以不需要贯穿喷管主体1的径向方向。其中在喷管主体1开设的通孔123的数量可以为1个,两个或者更多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应调整通孔123的数量。当喷管主体1上开设的通孔123的数量为两个或者多个时,两个或者多个通孔123均与储备部件2的储备腔连通。当喷管主体1上开设的通孔123的数量为两个或者多个时,例如喷管主体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可以有一个通孔位于更靠近喷管主体1的首端位置,可以有另一个通孔位于更靠近喷管主体1的末端位置。或者两个通孔均位于更靠近喷管主体的末端位置。即当喷管主体1上开设的通孔123的数量为两个或者多个时,通孔的设置位置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
在喷管主体1上开设通孔123,通过通孔123将通道和外界连通,在通道接收到高速水流(水流为脉冲水流)时,通道内气压为负压状态,此时外部的气体通过通孔123可被吸入至通道内,增大了通道内液体中的气体体积分数,更有利于在通道内形成空化现象。这样就可以在通道内因为负压混气混液形成一次空化。
另外在喷管主体1上开设通孔123,在通道内径尺寸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在通道内形成环流发展的空间,例如当在通道内形成环流,环流形成的涡心即是负压区,环形中心存在的负压区同样利于气泡的形成。这样就可以在通道内因为环流形成一次空化。
喷管主体1的通道内可以因为负压混气混液形成一次空化,以及通道内可以因为环流形成一次空化,但是通道内的水流参数不总是满足通道处于负压状态(例如脉冲水流为低速水流,喷水通道内的环境不是负压环境),脉冲周期中的低速水流和通道内的环流会从通孔123中喷出,造成冲牙器喷管漏水现象。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在喷管主体1上套设有储备部件2,储备部件2包括储备主体21和单向阀20,储备主体21形成有储备腔,在储备主体21套设在喷管主体1外的情况下,通孔123与储备腔连通,这样储备腔可以暂时储存脉冲周期中的低速水流以及通道内的环流,阻止脉冲周期中的低速水流或通孔123处形成的环流喷出。
当储备部件2套设在喷管主体1上,储备部件2阻隔了通孔123和外界环境的直接连通,因此需要在储备部件2上设置单向阀20,单向阀20被配置为:在储备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时,单向阀20能够打开。
具体地,一方面单向阀20可以防止储备腔内液体流出;另一方面在储备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时,单向阀20能够打开,将外界空气引入储备腔内,进而通过通孔123引入至通道内,使得空气与喷水通道内的水流和与通孔123处的水流形成空化。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冲牙器喷管包括了喷管主体1和储备部件2,在喷管主体1上开设通孔123,储备部件2形成的储备腔和通孔123连通,避免了冲牙器喷管出现漏水现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所述喷管主体1在其延伸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连通,在所述第一管道11和/或所述第二管道12上开设有所述通孔123。
在该实施例中,喷管主体1包括了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可以为一体结构,即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通过注塑等方式一体成型,当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为一体结构时,第一管道11的入水口即为喷管主体1的入水口,第二管道12的出水口即为喷管主体1的出水口。或者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可以为分体结构,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可以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当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为分体结构时,第一管道11套设在第二管道12内,第一管道11的入水口即为喷管主体1的入水口,第二管道12的出水口即为喷管主体1的出水口。例如第一管道11为出水管道,第二管道12为空化管道。其中喷管主体1的延伸方向为水流方向。
当第一管道11套设在第二管道12内,第一管道11的一端套设在第二管道12内,第一管道11的另一端可以与水箱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一管道11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可以和水箱连接,出水口套设在第二管道12内并与第二通道120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孔123可以设置在第一管道11上,通孔123与第一管道11形成的第一通道110连通;或者通孔123可以设置在第二管道12上,通孔123与第二管道12形成的第二通道120连通;或者通孔123可以设置在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上。其中当在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均开设通孔123,即在喷管主体1上开设了至少两个通孔123,此时可以在喷管主体1上设置两个储备部件2,以分别对应于两个通孔123,或者可以在喷管主体1上设置一个储备部件2,以同时对应于连两个通孔123。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4,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通道110和第二通道120,所述第一管道11形成所述第一通道110,所述第二管道12形成所述第二通道120,所述第二通道120的直径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变小。
在该实施例中,通道沿其延伸方向包括了第一通道110和第二通道120。第一管道11内形成了第一通道110,沿第一通道110的延伸方向,第一管道11的外径可以与第一通道110的直径一致,也可以与第一通道110的直径不一致。例如在第一通道110的直径恒定的情况下,第一管道11的外径尺寸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渐变的。第二管道12内形成了第二通道120,第二管道12的外径和第二通道120的直径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例如第二管道12的外径可以是渐缩式的或者可以是恒定式的。
在该实施例中,沿着通道延伸方向,第一通道110和第二通道120顺次设置,第一通道110和第二通道120连通设置。第二通道120的直径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变小,即第二通道120的直径在其方向是渐缩式的,这样在喷管主体1上开设通孔123,结合第二通道120的形状,在第二通道120的直径尺寸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例如在第二通道120的入水口直径大于第一通道110的出水口直径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在第二通道120内形成环流,这样就可以在第二通道120内由于环流现象形成一次空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4,所述通孔123开设在形成第二通道120的喷管主体1上;所述通孔123靠近于所述第二通道120的入水口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二通道120的入水口处开设通孔123,结合第二通道120的直径是渐缩式的,在第二通道120的入水口直径大于第一通道110的出水口直径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在第二通道内形成环流,这样在第二通道内由于环流可以形成一次空化,更有利于对口腔的清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110具有出水口,所述第一通道110的出水口直径小于所述通孔123处所述第二管道12的外径。
在该实施例中,通道沿其延伸方向包括第一通道110和第二通道120,可以在第二通道120的入口处开设通孔123,通过通孔123将第二通道120和外界连通,并且第二通道120的直径是渐缩式的,限定通孔123处喷管主体1的外径(即限定通孔123处第二管道12的外径)是大于第一通道110的出水口直径的,可以在通孔123处以及第二通道120内形成环流现象,这样就可以在第二通道内由于环流现象形成一次空化。
另外第一通道110内的来流高速通过第二通道120时,第二通道120内为负压状态,此时外部的气体通过通孔123可被吸入至第二通道120内,增大了第二通道120内液体中的气体体积分数,更有利于在第二通道120内形成空化现象。这样就可以在第二通道120内因为负压混气混液形成一次空化。
具体地,在第二通道120的入口处上开设通孔123,通过通孔123将第二通道120和外界连通,并且第二通道120的直径是渐缩式的,限定通孔123处喷管主体1的外径是大于第一通道110的出水口直径的,这样可以在第二通道120内形成两次空化,更有利于对口腔的清洁。
其中第一次空化现象是在第二通道120形成负压状态,在负压状态下气液混合可形成空化。具体地,第一管道11内的水流为脉冲水流,脉冲水流的流速是周期性变化的,脉冲水流的流速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为一个脉冲周期。在脉冲水流的流速由低到高,脉冲水流高速通过第二通道时,第二通道内为负压状态,即第二通道120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此时通过通孔123可以将外界空气引入至第二通道120内,增加了第二通道120内液体的气体体积分数,空化程度会更高,即更有利于在第二通道120内形成空化现象,空化水流后形成丰富的气泡能够更好地去除牙齿的菌斑,清洁口腔。
第二次空化现象是是在第二通道120内形成环流剪切,环流形成的涡心即是负压区可形成空化,因此该环流空化现象和上述由于负压引起的空化是两个独立的原理。具体地,第一管道11的出水口直径(D1)小于通孔123处喷管主体1的外径(D2),即参照图3和图4,D1<D2,这样在第二通道内更容易形成环流,即留出了在第二通道120内形成环流发展的空间。例如D1<D2,并且第二通道120的直径是渐缩式的,这样第一管道11和第二通道120就形成了弯道结构,在结合水流撞击通孔123内壁以及撞击第二通孔123内壁,容易在通孔123处以及第二通道120内形成环流,空化水流后形成丰富的气泡能够更好地去除牙齿的菌斑,清洁口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沿所述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顺次设置;所述第二子通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子通道的长度。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通道包括了第一子通道121和第二子通道122,沿着第二通道120的延伸方向,第一子通道121和第二子通道122顺次设置,第一子通道121的直径为渐缩式,第二子通道122的入水口直径和出水口直径相等,第一子通道121的出水口与第二子通道122的入水口相等。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子通道122的长度是小于第一子通道121的长度的,便于第一子通道121内的水流经过第二子通道122出射后,仍然更有利于对口腔的清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通道121的直径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子通道122的直径沿其延伸方向恒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110的出水口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子通道122的直径。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管道11的出水口直径为D1,第二通道沿其延伸方向包括了第一子通道121和第二子通道122,第一子通道121的直径沿其延伸方向是逐渐减小的,即第一子通道121是渐缩段,第二子通道122的直径沿其延伸方向是恒定的,即第二子通道122是恒定段。
参照图3和图4,第一子通道121的出水口直径,与第二子通道122的直径相等,其中第二子通道122的直径为D3,第一管道11的出水口直径为D1,在该实施例中限定第二子通道122的出口直径(第二通道120的直径)D3≥第一管道11的出水口直径D1,考虑到来流管路射流在失去周壁限制的情况下会发散导致直径由D1增大为D1’,D1’-D1的射流会在第二通道120内形成围绕核心流的多条环流,所以第二通道120内可以形成环流剪切现象,以利于在第二通道120内形成由于环流剪切形成的空化。
另外当第二通道120的出口直径(第二子通道122的直径)D3<第一管道11的出口直径D1时,会有更多的射流参与到环流剪切中,一方面会导致流动损失偏大,另一方面增大了液体从通孔123逸出的量,排出流量减少,整体清洁力会降低。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限定第二通道120的出口直径D3≥第一管道的出口直径D1,利用射流自然发散的边界流来进行环流剪切,核心流进入第二通道120可以发展淹没射流空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4,所述单向阀20包括单向阀本体23、阀盖24和阀座22;所述阀座22设置于所述储备主体21上;
所述阀座22上开设阀孔,所述阀盖24连接于所述阀座22,所述单向阀本体23设置于所述阀座22上,并位于所述阀盖24和所述阀座22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单向阀20包括单向阀本体23,单向阀本体23的材质可以为柔性阀芯,例如可以为橡胶材质的阀芯,单向阀本体23在压差作用下,外界空气可以作用在单向阀本体23上,使得单向阀本体23产生形变,以使外界空气可以经过单向阀20进入储备腔内。
单向阀20还包括阀盖24和阀座22,阀座22设置在储备主体21上,例如储备主体21上开设有安装孔,阀座22安装在储备主体21上,单向阀本体23设置在阀座22上,阀盖24安装在单向阀本体23上,阀盖24与阀座22配合固定单向阀本体23;单向阀本体23也可与阀盖24一体设计,结构更加简单。
单向阀本体23在压差作用下,单向阀本体23与阀座22之间形成了第一气流通路,阀盖24开设有阀孔,阀孔形成了第二气流通道(其中第二气流通道可以处于常开状态,或者第二气流通道可以在压差作用下打开)。在压差作用下,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连通,外界空气通过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进入储备腔内,进而通过通孔123进入喷水通道内,使得喷水通道处于负压状态。
其中储备腔可以暂时储存脉冲周期中的低速水流、喷水通道和通孔123内的环流,单向阀20可以在混气或混液的同时阻止储备腔中的混合液排出。
可选地,单向阀20可以是鸭嘴阀、片阀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所述单向阀本体23的部分伸入所述通孔123内。
在该实施例中,单向阀本体23的部分伸入通孔123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喷水通道内的水流从通孔123中喷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述第二管道具有连接部124,所述连接部124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连接部124套设于所述第一管道外。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可以是分体式设置的,例如第二管道具有连接部124,连接部124和通道连接,即连接部124和第一管道11是连接在一起的。例如连接部124、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可以通过注塑等方式一体成型。
连接部124内表面形成第一连接件,第一管道11具有连接配合部111,连接配合部111的外表面形成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配合,使得第一管道可拆卸地套设于连接部124内。例如第一连接件可以是内螺纹结构,第二连接件可以是外螺纹结构,或者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是相互吸附在一起的磁性连接件。
或者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可以是一体的,例如第二管道具有连接部124,其中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部124注塑在一起;或者冲牙器喷管不包括连接部124,第一管道的端部和第二管道的端部可以注塑在一起。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冲牙器。所述冲牙器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冲牙器喷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冲牙器,冲牙器喷管应用于冲牙器,避免了冲牙器喷管出现漏水现象。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冲牙器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管主体(1)和储备部件(2),所述喷管主体(1)形成有通道,所述喷管主体(1)上开设有通孔(123),所述通孔(123)和所述通道连通;
所述储备部件(2)包括储备主体(21)和单向阀(20);
所述储备主体(21)形成有储备腔,所述储备主体(21)套设于所述喷管主体(1)外,所述通孔(123)与所述储备腔连通;
所述单向阀(20)设置于所述储备主体(21)上,所述单向阀(20)为压差式单向阀,所述单向阀(20)被配置为:在所述储备腔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时,所述单向阀(20)能够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牙器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主体(1)在其延伸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连通,在所述第一管道(11)和/或所述第二管道(12)上开设有所述通孔(1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牙器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通道(110)和第二通道(120),所述第一管道(11)形成所述第一通道(110),所述第二管道(12)形成所述第二通道(120),所述第二通道(120)的直径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牙器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3)开设在形成第二通道(120)的喷管主体(1)上;
所述通孔(123)靠近于所述第二通道(120)的入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牙器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10)具有出水口,所述第一通道(110)的出水口直径小于所述通孔(123)处所述第二管道(12)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冲牙器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120)包括第一子通道(121)和第二子通道(122),所述第一子通道(121)和所述第二子通道(122)沿所述第二通道(120)的延伸方向顺次设置;
所述第二子通道(12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子通道(121)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牙器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通道(121)的直径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子通道(122)的直径沿其延伸方向恒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牙器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10)的出水口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子通道(122)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牙器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20)包括单向阀本体(23)、阀盖(24)和阀座(22);所述阀座(22)设置于所述储备主体(21)上;
所述阀座(22)上开设阀孔,所述阀盖(24)连接于所述阀座(22),所述单向阀本体(23)设置于所述阀座(22)上,并位于所述阀盖(24)和所述阀座(2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牙器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本体(23)的部分伸入所述通孔(123)内。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牙器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12)具有连接部(124),所述连接部(124)与所述第一管道(11)连通,所述连接部(124)套设于所述第一管道(11)外。
12.一种冲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牙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冲牙器喷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43405.6U CN221636135U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冲牙器喷管以及冲牙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43405.6U CN221636135U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冲牙器喷管以及冲牙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636135U true CN221636135U (zh) | 2024-09-03 |
Family
ID=92514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943405.6U Active CN221636135U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冲牙器喷管以及冲牙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636135U (zh) |
-
2023
- 2023-10-31 CN CN202322943405.6U patent/CN2216361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9037470A1 (zh) | 微气泡产生器 | |
US20210138410A1 (en) | Microbubble generation device and microbubble generation method, and shower apparatus and oil-water separation apparatus having said microbubble generation device | |
CN211395014U (zh) | 微气泡喷头及具有该微气泡喷头的洗涤设备 | |
US20110115105A1 (en) | Device for mixing gas into a flowing liquid | |
CN221636135U (zh) | 冲牙器喷管以及冲牙器 | |
JP2017136513A (ja) |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及び微細気泡発生方法並びに前記微細気泡発生装置を有するシャワー装置及び油水分離装置 | |
CN201095614Y (zh) | 外管式磁化曝气增氧机 | |
CN110180694A (zh) | 一种高效微气泡出水装置 | |
CN211395013U (zh) | 微气泡喷头及具有该微气泡喷头的洗涤设备 | |
CN110670687B (zh) | 一种低压旋流气泡式喷嘴 | |
CN112808040B (zh) | 进气机构、气泡水制备装置及出水设备 | |
CN211395015U (zh) | 微气泡喷头及具有该微气泡喷头的洗涤设备 | |
TWI841363B (zh) | 微氣泡裝置的吸氣保護結構 | |
CN221786737U (zh) | 冲牙器喷管以及冲牙器 | |
CN117771001A (zh) | 冲牙器喷管以及冲牙器 | |
CN214486428U (zh) | 进气机构、气泡水制备装置及出水设备 | |
CN221786738U (zh) | 冲牙器喷管以及冲牙器 | |
CN209602225U (zh) | 一种高效能污水处理喷射器喷嘴 | |
CN216555502U (zh) | 一种节流阀及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 |
CN201049915Y (zh) | 外管式曝气增氧机 | |
CN203269666U (zh) | 一种改进的盘式射流曝气器 | |
CN117000074A (zh) | 一种微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免清洁液的清洁装置 | |
CN208106852U (zh) | 一种超音速真空管 | |
CN114001176A (zh) | 一种节流阀及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 |
CN207647824U (zh) | 增程式液流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