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633029U - 一种电源轨道、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轨道、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633029U
CN221633029U CN202323492092.3U CN202323492092U CN221633029U CN 221633029 U CN221633029 U CN 221633029U CN 202323492092 U CN202323492092 U CN 202323492092U CN 221633029 U CN221633029 U CN 221633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adapter
power rail
cavity
limi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4920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世友
李致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4920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633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633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633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Components In General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轨道,包括: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开口;导电件,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导电件在所述容纳腔的第二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三个所述导电件之间相互绝缘,三个所述导电件均与所述开口的正投影重叠。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轨道、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源轨道、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背景技术
轨道插座用于解决墙壁插座数量不足的问题。相关的轨道插座包括适配器和电源轨道,适配器与电源轨道连接的时候,需要先将适配器插入电源轨道,再旋转适配器使得适配器与电源轨道电连接,上述连接的操作复杂,轨道插座的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轨道、适配器及轨道插座,以解决如何简化适配器与轨道插座的配合结构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轨道,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开口;
导电件,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导电件在所述容纳腔的第二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三个所述导电件之间相互绝缘,三个所述导电件均与所述开口的正投影重叠。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轨道还包括:
绝缘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绝缘件设有三个在所述第二方向并列的安装腔,每个所述安装腔设置一个所述导电件,所述安装腔均设有导电口,所述导电口均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的正投影重叠。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设置为U形夹持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绝缘件的外侧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卡接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凹槽,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凸起;或,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凹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将所述容纳腔划分为在高度方向并列的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形成所述开口,所述第二子腔连通所述第一子腔;其中,所述绝缘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子腔内,所述第一子腔用于容纳至少部分适配器,以与所述适配器卡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适配器,用于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轨道连接,所述适配器包括:
本体;
导电插脚,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所述导电插脚设置三个,三个所述导电插脚在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在所述适配器与所述电源轨道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导电插脚插入所述容纳腔内与三个所述导电件分别电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适配器还包括:
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可活动地连接,以相对所述导电插脚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伸缩,所述限位组件用于与所述电源轨道的壳体卡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按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按键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按压部和抵压部,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本体外侧,所述抵压部位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按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按键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
弹性件,设置在两个所述按键的所述抵压部之间;
所述按键还包括限位部,相对所述抵压部突出设置,所述限位部可跟随所述按压部在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以与所述电源轨道卡接和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插座,包括:
电源轨道,所述电源轨道包括壳体和导电件,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导电件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导电件在所述容纳腔的第二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三个所述导电件之间相互绝缘,三个所述导电件均与所述开口的正投影重叠;
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本体和导电插脚,所述导电插脚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所述导电插脚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导电插脚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适配器与所述电源轨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导电插脚插入所述容纳腔内与三个所述导电件分别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电源轨道、适配器及轨道插座,该电源轨道包括壳体和导电件,壳体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开口,导电件设置有三个,三个导电件在容纳腔的第二方向并列设置,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壳体的高度方向,三个导电件之间相互绝缘,三个导电件均与开口的正投影重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三个导电件与壳体的开口的正投影重叠,有利于适配器直接从开口处插入三个导电插脚,导电插脚与导电件的接触方式简单,无需旋转适配器既能够实现三个导电插脚与三个导电件的接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插座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插座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轨道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轨道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适配器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适配器的爆炸图;
图9为图8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源轨道;2、适配器;111、容纳腔;11、壳体;112、开口;12、导电件;121、第一导电件;122、第二导电件;123、第三导电件;13、绝缘件;131、安装腔;132、导电口;113、第一限位部;133、第二限位部;114、凸筋;1111、第一子腔;1112、第二子腔;2、适配器;21、本体;22、导电插脚;221、第一导电插脚;222、第二导电插脚;223、第三导电插脚;23、限位组件;231、按键;232、弹性件;2311、按压部;2312、抵压部;2313、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多个”表示大于或等于两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插座,如图1-图4所示,该轨道插座包括电源轨道1和适配器2,适配器2与电源轨道1可拆卸地连接。参照图1所示,同一个电源轨道1上可安装多个适配器2。且每个适配器2与电源轨道1的相对位置可调节,也就是说,适配器2可相对电源轨道1滑动,以改变适配器2与电源轨道1的相对位置。
如图2、图3和4所示,电源轨道1包括壳体11和导电件12,壳体11内部设有容纳腔111,容纳腔111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参照图2所示X方向)延伸的开口112;导电件12设置有三个,如图6所示,三个导电件12在容纳腔111的第二方向(参照图6所示Y方向)并列设置,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在图6中第一方向为垂直纸面的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壳体的高度方向(图6所示的Z方向);三个导电件12之间相互绝缘,三个导电件12均与开口112的正投影重叠。
如图7所示,适配器2包括本体21和导电插脚22,导电插脚22设置在本体21的底部,导电插脚22设置有三个,三个导电插脚22在第二方向(参照图9所示Y方向)上间隔设置,适配器2与电源轨道1可拆卸地连接,导电插脚22插入容纳腔111内与三个导电件12分别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轨道1。如图2-图6所示,该电源轨道1包括壳体11和导电件12。壳体11内部设有容纳腔111,容纳腔111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参照图2所示的X方向)延伸的开口112,适配器2可相对开口112的延伸方向运动,以调整与所述电源轨道1的相对位置。
如图4-图6所示,导电件12设置有三个,三个导电件12在容纳腔111的第二方向(参照图6所示Y方向)并列设置,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壳体的高度方向;图1中X方向表示的是第一方向,Y方向表示的是第二方向,Z方向表示的是高度方向。
如图6所示,三个导电件12之间相互绝缘,需要说明的是,三个导电件12之间相互绝缘表示的是三个导电件12之间互不导电,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三个导电件12均与开口112的正投影重叠。其中,正投影重叠表示的是,开口112在壳体高度方向(图6所述Z轴方向)的投影与开口112均重叠,适配器2从开口112插入电源轨道1的情况下,适配器2中的三个导电插脚22沿高度方向(图3所示Z方向)均能够与三个导电件12接触,从而实现导电。需要说明的是,三个导电件12分别用于连接火线、零线和地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轨道,该电源轨道包括壳体和导电件,壳体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开口,导电件设置有三个,三个导电件在容纳腔的第二方向并列设置,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壳体的高度方向,三个导电件之间相互绝缘,三个导电件均与开口的正投影重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三个导电件与壳体的开口的正投影重叠,有利于适配器直接从开口处插入三个导电插脚,导电插脚与导电件的接触方式简单,无需旋转适配器既能够实现三个导电插脚与三个导电件的接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电源轨道还包括绝缘件13。绝缘件13设置在容纳腔111内,绝缘件13设有三个在第二方向(图6所示Y方向)并列的安装腔131,三个安装腔131在第二方向上相互隔离,每个安装腔131设置一个导电件12,安装腔均设有导电口132,三个安装腔131的导电口132均与安装腔131的开口112的正投影重叠。也就是说,适配器的三个导电插脚能够直接从开口112处分别经过三个导电口132插入至安装腔131内,以与每个导电件12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导电件12设置为U形夹持结构。U形夹持结构表示的是导电件12的中部收紧,起到夹持和接触的作用,而到导电件12的端部开放,起到导向的作用,以提高适配器与电源轨道插接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将导电件12设置为U形夹持结构,有利于提高适配器与电源轨道电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壳体11的内侧设有第一限位部113,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1的内侧表示的是壳体11靠近容纳腔的一侧。绝缘件13的外侧设有第二限位部133,第一限位部113与第二限位部133卡接设置。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第一限位部113与第二限位部133的卡接实现壳体11与绝缘件13的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壳体11及绝缘件13可拆卸地设置,有利于降低加工的难度,提高制造的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第一限位部113和第二限位部133之间的限位配合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第一限位部113设置为凹槽,第二限位部133设置为凸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该凹槽的形成方式,例如,该凹槽可以如图6所示由凸筋114与壳体11的内壁面形成;或者,该凹槽可由壳体11的内壁面凹陷成型。无论凹槽采用何种成型方式,只要能跟第二限位部133的凸起配合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设置为凸起,第二限位部设置为凹槽。也就是说,凸起与凹槽的设置位置可以是多种形式而不局限于某一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壳体11内设有沿第一方向(图6中垂直纸面的方向)延伸的凸筋114,凸筋114将容纳腔划分为在高度方向(图6所示Z轴方向)并列的第一子腔1111和第二子腔1112,第一子腔1111形成开口112,第二子腔1112连通第一子腔1111;其中,绝缘件13设置在第二子腔1112内,第一子腔1111用于容纳至少部分适配器2,以与适配器卡接。结合图3所示,在适配器2插入电源轨道1的状态下,适配器2中的按键231部分卡在第一子腔1111内,适配器2中的导电触角伸入至安装腔内与导电件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适配器2,如图7-图9所示,该适配器2用于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源轨道1连接,适配器2包括本体21和导电插脚22。导电插脚22设置在本体21的底部,导电插脚22设置三个,三个导电插脚22在第二方向(图9所示Y方向)间隔设置。参照图9所示,三个导电插脚22分别为第一导电插脚221、第二导电插脚222和第三导电插脚223,参照图3所示,在适配器2与电源轨道1连接的状态下,第一导电插脚221与第一导电件121接触,第二导电插脚222与第二导电件122接触,第三导电插脚223与第三导电件123接触,以实现适配器与电源轨道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三个导电插脚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在适配器与电源轨道连接的状态下,三个导电插脚直接从电源轨道的开口处插入,导电插脚与导电件的接触方式简单,无需旋转适配器既能够实现三个导电插脚与三个导电件的接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适配器2还包括限位组件23,限位组件23设置在本体21内,限位组件23与本体21在第二方向(参照图9所示Y方向)上可活动地连接,限位组件23用于相对导电插脚22在第二方向上伸缩,限位组件23用于与电源轨道1的壳体11卡接。也就是说,在适配器2与电源轨道1连接的状态下,限位组件23与壳体11卡接,在需要适配器2脱离电源轨道1的情况下,外力作用在限位组件23上,带动限位组件23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以改变限位组件23与壳体1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使得限位组件脱离壳体11,以实现适配器与壳体的脱离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8和图9所示,限位组件23包括按键231和弹性件232。按键231至少部分设置在本体21内,也就是说,按键231可以部分设置在本体21外,按键231包括在第二方向(参照图9所示Y方向)上相对的按压部2311和抵压部2312,按压部2311位于本体21外侧,按压部2311用于接收外部的作用力,按压部2311能够将外力传递至按键231的其他部位。抵压部2312位于本体21内。按键231设置有两个,两个按键231在第二方向(参照图9所示Y方向)上间隔设置。弹性件232设置在两个按键231的抵压部2312之间,也就是说,抵压部2312用于与弹性件232的两端接触,外力的作用下可带动两个抵压部2312朝相互靠近和远离的方向运动,以实现对弹性件232的压缩和释放。
如图9所示,按键231还包括限位部2313,限位部2313相对抵压部2312突出设置,限位部2313可跟随按压部2311在第二方向(图9所示Y方向)运动,以与电源轨道卡接和分离。具体的,参照图3所示,在适配器2与电源轨道1连接的状态下,限位部2313位于第一子腔1111内,且限位部2313与壳体11在高度方向(图3所示Y方向)上抵接,从而实现适配器与壳体的卡接限位。在需要将适配器脱离电源轨道的情况下,外力作用在按压部2311、按压部2311带动限位部2313沿第二方向(图3所示Y轴方向)朝脱离壳体的方向运动,使得限位部2313与壳体1在高度方向(图3所示Z轴方向)互不抵靠,从而解除了适配器与壳体的限位,适配器可脱离电源轨道。在外力消失后,被两个抵压部2312挤压的弹性件会带动着按键231恢复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该弹性件设置的类型,弹性件可设置为弹簧、弹力球、硅胶件等具有形变和恢复形变能力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在第二方向上可伸缩的限位组件,在连接的过程中不会起到干涉作用,同时也能对来接后的适配器和电源轨道起到定位作用,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源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开口;
导电件,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导电件在所述容纳腔的第二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三个所述导电件之间相互绝缘,三个所述导电件均与所述开口的正投影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轨道还包括:
绝缘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绝缘件设有三个在所述第二方向并列的安装腔,每个所述安装腔设置一个所述导电件,所述安装腔均设有导电口,所述导电口均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的正投影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设置为U形夹持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绝缘件的外侧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卡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凹槽,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凸起;或,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将所述容纳腔划分为在高度方向并列的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形成所述开口,所述第二子腔连通所述第一子腔;其中,所述绝缘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子腔内,所述第一子腔用于容纳至少部分适配器,以与所述适配器卡接。
7.一种适配器,其特征在于,用于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轨道连接,所述适配器包括:
本体;
导电插脚,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所述导电插脚设置三个,三个所述导电插脚在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在所述适配器与所述电源轨道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导电插脚插入所述容纳腔内与三个所述导电件分别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还包括:
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可活动地连接,以相对所述导电插脚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伸缩,所述限位组件用于与所述电源轨道的壳体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按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按键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按压部和抵压部,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本体外侧,所述抵压部位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按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按键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
弹性件,设置在两个所述按键的所述抵压部之间;
所述按键还包括限位部,相对所述抵压部突出设置,所述限位部可跟随所述按压部在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以与所述电源轨道卡接和分离。
10.一种轨道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轨道,所述电源轨道包括壳体和导电件,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导电件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导电件在所述容纳腔的第二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三个所述导电件之间相互绝缘,三个所述导电件均与所述开口的正投影重叠;
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本体和导电插脚,所述导电插脚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所述导电插脚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导电插脚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适配器与所述电源轨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导电插脚插入所述容纳腔内与三个所述导电件分别电连接。
CN202323492092.3U 2023-12-20 2023-12-20 一种电源轨道、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Active CN221633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92092.3U CN221633029U (zh) 2023-12-20 2023-12-20 一种电源轨道、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492092.3U CN221633029U (zh) 2023-12-20 2023-12-20 一种电源轨道、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633029U true CN221633029U (zh) 2024-08-30

Family

ID=92490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492092.3U Active CN221633029U (zh) 2023-12-20 2023-12-20 一种电源轨道、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6330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7980B (zh) 导电端子和电连接器
WO2021017505A1 (zh) 一种转换接头
CN219247035U (zh) 双口连接器
CN221633029U (zh) 一种电源轨道、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CN111725676A (zh) 多工型轨道插座
US6540535B1 (en) Socket connector having resilient element for increasing contact force to inserted plug
CN113131257A (zh) 多功能插头以及电源适配器
TWM293569U (en) Universal serial connector
CN210838191U (zh) 多功能插头以及电源适配器
TWI701873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CN220492266U (zh) 一种高压连接器
CN115101959A (zh) 一种储能连接器
CN221633031U (zh) 一种电力轨道、适配器及轨道式插座
CN222261581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22320572U (zh) 插塞式连接器
CN213989298U (zh) 可伸缩式大电流电连接器
CN213660775U (zh) 一种结构牢靠的连接器
CN216251383U (zh) 电性连接器接合端子结构
WO2006053496A1 (en) A removable plug
CN216958604U (zh) 一种金属弯头电连接器
CN221633033U (zh) 一种多位充电的轨道插座
CN205693009U (zh) 长寿命的导电弹片及具有其的智能排插
CN222338740U (zh) 旋转式轨道适配器
CN221633032U (zh) 一种方便连接的轨道插座
CN220382397U (zh) 公端连接器、连接器组件、电子产品及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