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616805U - 供液组件 - Google Patents

供液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616805U
CN221616805U CN202323265351.9U CN202323265351U CN221616805U CN 221616805 U CN221616805 U CN 221616805U CN 202323265351 U CN202323265351 U CN 202323265351U CN 221616805 U CN221616805 U CN 221616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witch
liquid supply
liquid
suppl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653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653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616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616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616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液组件,包括:储液结构,储液结构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开关组件,用于在储液结构在非工作状态下,同时关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通道;第二开关用于关闭或打开第二通道;当第一开关关闭第一通道时,第一开关能够驱动第二开关关闭第二通道。本实用新型设置开关组件对出液口和气体通道同时进行关闭操作时使得储液结构中的水不会从出液口和气体通道其中任一构件流出,并且设置第一开关关闭第一通道的动作与第二开关关闭第二通道的动作联动进行,确保出液口和气体通道能够同时关闭,以避免储液结构漏水。

Description

供液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液组件。
背景技术
饮水机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当饮水器的储水箱从饮水底座拿起时,储水箱的安装结构容易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具体而言储水箱的安装结构可能存在只关闭了出液口,但气体通道内仍存在水流的情况,随着储水箱被拿起,水便会从气体通道中流出发生漏水现象,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液组件,以解决目前饮水器的储水箱从饮水底座拿起时,储水箱的安装结构容易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而发生漏水现象,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液组件,包括:储液结构;所述储液结构包括桶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储液结构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中的其中一个为气体通道,另一个为出液口;所述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所述桶体内部与外部空间;所述出液口用于在所述工作状态下引导所述桶体内的液体流出;和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用于在所述储液结构在所述非工作状态下,同时关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二通道;当所述第一开关关闭所述第一通道时,所述第一开关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开关关闭所述第二通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容纳空间,且所述容纳空间具有出口;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出液口,所述出液口流出的液体能够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再通过所述出口流出;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通过所述容纳空间和所述出口与外部空间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结构还包括平衡状态;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液面达到所述出口之上形成所述平衡状态;在所述平衡状态下,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液面达到所述出口之上,以隔断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外部空间,进而关闭所述气体通道,同时使得所述出液口形成移液管,进而关闭出液口。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储液结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所述工作状态;所述储液结构脱离所述安装座形成所述非工作状态;所述开关组件用于在所述储液结构脱离所述安装座时,同时关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桶体具有桶口结构;所述储液结构还包括接头结构,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于所述接头结构上;所述接头结构设置于所述桶口结构处;所述接头结构用于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以带动所述桶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当所述接头结构带动所述桶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时,所述储液结构处于所述工作状态;当所述接头结构带动所述桶体脱离所述安装座时,所述储液结构处于所述非工作状态,所述开关组件同时关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结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壳体用于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通孔和延伸段;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壁面上,所述延伸段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当所述第一通道为所述气体通道时,所述延伸段的侧壁上开设有气口。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通道为所述气体通道时,所述延伸段靠近所述通孔的一端具有豁口,所述豁口形成所述气口。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封堵部;所述第一封堵部具有封堵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封堵位置和打开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打开位置;所述储液结构在所述非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部活动至所述第一封堵位置,以封堵所述第一通道;当所述储液结构在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部活动至所述第一打开位置,以打开所述第一通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还包括活动部,所述活动部与所述第一封堵部连接;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通孔和延伸段时,所述第一封堵部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桶体内,所述活动部自所述桶体内穿过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延伸段内;所述储液结构在所述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活动部带动第一封堵部活动至所述第一封堵位置,以封堵所述第一通道;当所述储液结构在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活动部带动所述第一封堵部活动至所述第一打开位置,以打开所述第一通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抵接面,所述活动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抵接面相对的安装面;当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安装座时,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安装面和所述抵接面之间,以使得所述活动部抵接于所述安装座上,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封堵部位于第一打开位置,以打开所述第一通道;当所述活动部脱离所述安装座时,所述弹性件对所述抵接面施力,以驱动所述活动部带动所述第一封堵部活动至所述第一封堵位置,以封堵所述第一通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部包括活动杆和抵接部,所述活动杆与所述抵接部连接,所述活动杆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延伸段内;所述第一封堵部设置于所述活动杆的第一端,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活动杆的第二端;当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安装座时,所述抵接部用于在所述储液结构在所述工作状态时,抵接于所述安装座上;当所述储液结构在所述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抵接部脱离所述安装座,并带动所述活动杆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封堵部活动至所述第一封堵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封堵部,所述第二封堵部具有第二封堵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通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封堵部相连接的浮漂结构,所述浮漂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浮漂结构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液体的作用下,浮起或者沉下,以驱动所述第二封堵部封堵或者打开所述第二通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供液结构,所述供液结构具有供液口;所述浮漂结构在预设液位浮起;所述预设液位的高度高于所述供液口的高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还包括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转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部,所述第二封堵部设置于所述转动结构上;当所述浮漂结构浮起时,所述浮漂结构推动所述转动结构向上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封堵部向上活动封堵所述第二通道;当所述浮漂结构沉下时,所述转动结构带动所述第二封堵部向下活动,以打开所述第二通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转动杆和环形结构;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环形结构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封堵部设置于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环形结构的连接位置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组件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当所述第一开关关闭所述第一通道时,所述第一开关带动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开关关闭所述第二通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第一开关转动连接;当所述开关组件还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还包括活动部,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封堵部和转动结构时,在所述储液结构在非工作状态下时,所述活动部向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方向活动,驱动所述连杆机构向靠近所述第二通道的方向转动,进而推动所述转动结构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封堵部活动至所述第二封堵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开关还包括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包括抵接部和活动杆时,所述活动部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抵接部上,并向靠近所述第二通道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末端;当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安装座,所述活动部脱离所述安装座时,驱动所述连杆机构向靠近所述第二通道的方向转动,进而驱动所述转动结构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封堵部活动至所述第二封堵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延伸部转动连接,所述杆体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当所述活动杆带动所述抵接部活动,进而带动所述延伸部向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方向活动,以驱动所述杆体转动,使得所述杆体的自由端向靠近所述第二通道的方向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二开关关闭所述第二通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杆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转动部,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杆体的第一端与自由端的活动方向相反,进而使得所述杆体的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方向活动时所述杆体的自由端向靠近所述第二通道的方向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液组件包括饮水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液组件,利用开关组件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分别适时对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进行关闭操作或打开操作,从而对出液口和气体通道同时进行关闭操作或打开操作,在对出液口和气体通道同时进行关闭操作时使得储液结构中的水不会从出液口和气体通道其中任一构件流出,并且设置第一开关关闭第一通道的动作与第二开关关闭第二通道的动作联动进行,确保出液口和气体通道能够同时关闭,以避免储液结构漏水,从而解决了目前饮水器的储水箱从饮水底座拿起时,储水箱的安装结构容易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而发生漏水现象,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供液组件及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供液组件及饮水机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供液组件及饮水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桶体;101、储水腔;102、桶口结构;
2、接头结构;201、容纳空间;202、第一通道;2021、通孔;2022、延伸段;203、出口;204、第二通道;205、浮漂结构;206、转动结构;2061、第二封堵部;207、连接件;208、气口;209、活动部;2091、抵接部;2092、活动杆;2093、延伸部;2094、安装面;2010、第一封堵部;2011、壳体;2012、连杆机构;2013、避让孔;2014、弹性件;2015、抵接面;2016、排气管;
3、安装座;301、供液盘;3011、连通口;3012、第一出水口;302、安装槽;3021、第二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液组件,如图1-图5所示,包括:储液结构和开关组件。
储液结构包括桶体1、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储液结构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中的其中一个为气体通道,另一个为出液口;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桶体1内部与外部空间;出液口用于在工作状态下引导桶体1内的液体流出。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此时第一通道202为气体通道,第二通道204为出液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此时第一通道202为出液口,第二通道204为气体通道。其中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桶体1内部与外部空间,外部空间具体为储液结构所处的大气环境。
进一步地,在使用储液结构进行饮水操作时,储液结构通过出液口向饮水底座进行补水,同时外界空气需要借助气体通道进入到储水箱中以平衡大气压,使得水能够从出液口正常流出。当储液结构从饮水底座拿起时,储液结构往往只对出液口位置进行了关闭,避免残余储液结构中的水从出液口位置流出,但是对于气体通道其内部仍存在水流的情况,随着储液结构被拿起,水便会从气体通道中流出发生漏水现象。为此本实施例设置了开关组件用于对出液口和气体通道同时进行封堵,以避免漏水现象发生。本申请的供液组件,可以用于提供任何液体,包括但不限于水、饮品或者宠物液体饮用营养品等任何液体。
开关组件用于在储液结构在非工作状态下,同时关闭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通道202;第二开关用于关闭或打开第二通道204;当第一开关关闭第一通道202时,第一开关能够驱动第二开关关闭第二通道204。
具体地,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利用开关组件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分别适时对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进行关闭操作或打开操作,从而对出液口和气体通道同时进行关闭操作或打开操作,在对出液口和气体通道同时进行关闭操作时使得储液结构中的水不会从出液口和气体通道其中任一构件流出,并且设置第一开关关闭第一通道202的动作与第二开关关闭第二通道204的动作联动进行,确保出液口和气体通道能够同时关闭,以避免储液结构漏水,从而解决了目前饮水器的储水箱从饮水底座拿起时,储水箱的安装结构容易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而发生漏水现象,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而在对出液口和气体通道同时进行开启操作时确保供液组件中的水正常流出,以便于取水。本申请所述的“非工作状态”可以为将桶体1无需供水状态的任何情况,比如将桶体1脱离安装座。或者正常工作状态是将桶体1直接放在供水盘内,那将桶体1拿起,脱离供水盘也属于非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就开关组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和作用方式不做限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开关组件设置为电子水位控制阀;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开关组件设置为机械开关。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储液结构具有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可以理解为:在储液结构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同时被开关组件进行打开,即出液口和气体通道同时被打开,此时气流能够正常由气体通道进入供液组件中,使得供液组件中的水流正常由出液口流出;在储液结构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同时被开关组件进行关闭,即出液口和气体通道同时被关闭,此时出液口直接被关闭导致供液组件无法出水,或者气流无法进入供液组件中,导致供液组件中的水流无法正常由出液口流出。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就储液结构具体包括的饮水结构或取水结构不做限制,储液结构包括当不限于宠物饮水机,人用饮水机、植物供水结构等。本实施例中采用宠物饮水机对本实施例的具体方案进行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供液组件还包括容纳空间201,且容纳空间201具有出口203;容纳空间201连通出液口,出液口流出的液体能够进入容纳空间201,再通过出口203流出;容纳空间201连通气体通道,气体通道通过容纳空间201和出口203与外部空间连通。当储液结构包括植物供水结构时,出口203可以直接连通至植物养殖区,比如植物养殖在瓶子或者盘子里,该出口203连通至该瓶子或盘子,为其供水。
具体地,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通过设置容纳空间201以及容纳空间201中的出口203,便于供液组件中的水流入容纳空间201中并从出口203流出,使得水进一步流入饮水底座等取水设备,同时便于外部空间中的气体经过出口203和容纳空间201进入到储液结构中的储水位置,以平衡储液结构中的大气压强便于储液结构快速出水。该出口203用于容纳空间201中水流出的同时,还用于连通外部空间与容纳空间201,进而连通外部空间与桶体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储液结构还包括平衡状态;容纳空间201内的液面达到出口203之上形成平衡状态;在平衡状态下,容纳空间201内的液面达到出口203之上,以隔断气体通道与外部空间,进而关闭气体通道,同时使得出液口形成移液管,进而关闭出液口。
具体地,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当储液结构处于平衡状态时,容纳空间201内的液面达到出口203之上,即在容纳空间201的液位以上区域形成密闭空间,此时在密闭空间中由于负压的作用使得气体通道被阻断关闭,外部环境的气体无法由气体通道进入到储液结构中,同时在出液口处由于水的张力大于重力,因此出液口处的水在克服重力的情况下不会继续下落,即在出液口位置形成移液管,使得出液口被阻断关闭。
进一步的,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由于外部空间中的气体通过气体通道进入到供液组件中时可能直接先进入到储液位置的水体中,形成逐步上升的气泡,在液面位置气泡破裂会带来异响从而影响使用体验。因此在气体通道连通长度至少等于储液结构中水位高度的排气管2016,从而将气体直接导流至储液位置中液面之上区域,使得储液结构出水的时候噪音降低且出水更顺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供液组件还包括安装座3,储液结构安装于安装座3上形成工作状态;储液结构脱离安装座3形成非工作状态;开关组件用于在储液结构脱离安装座3时,同时关闭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
具体地,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安装座3作为供液组件的取水底座,将储液结构倒置安装于安装座3时,开关组件用于同时开启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使得储液结构与安装座3的内部空间进行连通以便于取水,在储液结构脱离安装座3时,开关组件用于同时关闭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以避免储液结构漏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桶体1具有桶口结构102;储液结构还包括接头结构2,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设置于接头结构2上;接头结构2设置于桶口结构102处;接头结构2用于安装于安装座3上,以带动桶体1安装于安装座3上;当接头结构2带动桶体1安装于安装座3上时,储液结构处于工作状态;当接头结构2带动桶体1脱离安装座3时,储液结构处于非工作状态,开关组件同时关闭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
具体地,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储液结构包括适于相互连通的桶体1和接头结构2,桶体1形成有储水腔101,接头结构2形成有容纳空间201并设置有出口203,当桶体1和接头结构2连通时储水腔101与容纳空间201连通,储水腔101中的水流入容纳空间201并由出口203流出,外部空间的气体由出口203进入容纳空间201并进一步进入储水腔101。
进一步的,如图3、图5所示,出口203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一个;当出口20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时,各个出口203在容纳空间201的周向上依次布置,以便于容纳空间201中的水由出口203快速流出,或者外部气体由出口203顺畅进入容纳空间201。出口203设置为竖直条形开口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3、图5所示,接头结构2还包括连接件207,连接件207与桶体1的桶口结构102可拆卸连接。连接件207包括连接筒,桶口结构102包括环形件,连接筒的一端为开口端,连接筒通过开口端与环形件套接。连接件207上设置有第二螺纹,环形件上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相适配,以使得连接件207与环形件能够螺纹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接头结构2还包括壳体2011,壳体2011内部形成容纳空间201;壳体2011用于安装于安装座3上。
具体地,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壳体2011设置于连接筒的另一端,壳体2011包括封闭部分,封闭部分位于连接筒内,以封闭连接筒的另一端,使得连接筒的另一端形成封闭端;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均设置于封闭部分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第一通道202包括相互连通的通孔2021和延伸段2022;通孔2021开设于容纳空间201的壁面上,延伸段2022设置于容纳空间201内;当第一通道202为气体通道时,延伸段2022的侧壁上开设有气口208,气体在气体通道内的流动路径较短,使得储液结构出水的时候噪音降低且出水更顺畅。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此时位于容纳空间201内部中心位置的为第一通道202。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202向容纳空间201内延伸的部分为延伸段2022,当第一通道202为气体通道时,延伸段2022的侧壁上在靠近通孔2021的位置开设有气口208,以便于外部空间中的气体通过气口208由延伸段2022、通孔2021、排气管2016进入到桶体1中;在图5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道202向容纳空间201内延伸的部分为延伸段2022,当第一通道202为出液口时,延伸段2022的侧壁上在远离通孔2021的一端开设有气口208,此时气口208作为出水口,以便于桶体1中的水通过通孔2021、延伸段2022、气口208进入到容纳空间201中,并进一步流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当第一通道202为气体通道时,延伸段2022靠近通孔2021的一端具有豁口,豁口形成气口208,使得气口208设置在容纳腔内的最高处,这样能够使得气体的流动路径最短,可以最大限度的解决噪音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第一开关包括第一封堵部2010;第一封堵部2010具有封堵第一通道202的第一封堵位置和打开第一通道202的第一打开位置;储液结构在非工作状态时,第一封堵部2010活动至第一封堵位置,以封堵第一通道202;当储液结构在工作状态时,第一封堵部2010活动至第一打开位置,以打开第一通道202。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第一封堵部2010可设置为受驱动结构带动进行运动的密封圈,通过驱动结构带动密封圈对第一通道202进行打开或关闭;或者,第一封堵部2010为封堵块,封堵块朝向出液口的端面形成封堵面,封堵面上可以设置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可以为密封垫片、密封圈等。上述两种密封圈都围绕出液口的周向延伸,以使得第一封堵部2010封堵出液口时,密封圈能够堵在出液口处,达到密封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第一开关还包括活动部209,活动部209与第一封堵部2010连接;当第一通道202包括相互连通的通孔2021和延伸段2022时,第一封堵部2010可活动地设置于桶体1内,活动部209自桶体1内穿过通孔2021,并延伸至延伸段2022内;储液结构在非工作状态时,活动部209带动第一封堵部2010活动至第一封堵位置,以封堵第一通道202;当储液结构在工作状态时,活动部209带动第一封堵部2010活动至第一打开位置,以打开第一通道202。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活动部209设置为与第一封堵部2010传动连接的驱动结构,对于活动部209的被驱动方式可以是由外力抵接带动活动部209整体移动,或者由弹性件2014的复位作用带动活动部209整体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第一开关还包括弹性件2014;容纳空间201内设置有抵接面2015,活动部209上设置有与抵接面2015相对的安装面2094;当供液组件还包括安装座3时,弹性件2014抵接于安装面2094和抵接面2015之间,以使得活动部209抵接于安装座3上,进而使得第一封堵部2010位于第一打开位置,以打开第一通道202;当活动部209脱离安装座3时,弹性件2014对抵接面2015施力,以驱动活动部209带动第一封堵部2010活动至第一封堵位置,以封堵第一通道202。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抵接面2015设置于延伸段2022上;活动部209上设置有安装位;弹性件2014设置于安装位内,并抵接于安装位的底部与抵接面2015之间;安装位的底部形成安装面2094;
进一步的,如图3、图5所示,弹性件2014包括弹簧;弹簧套设于延伸段2022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活动部209包括活动杆2092和抵接部2091,活动杆2092与抵接部2091连接,活动杆2092可活动地设置于延伸段2022内;第一封堵部2010设置于活动杆2092的第一端,抵接部2091设置于活动杆2092的第二端;当供液组件还包括安装座3时,抵接部2091用于在储液结构在工作状态时,抵接于安装座3上;当储液结构在非工作状态时,抵接部2091脱离安装座3,并带动活动杆2092活动,进而带动第一封堵部2010活动至第一封堵位置。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抵接部2091用于在储液结构在工作状态时,抵接于安装座3上,此时在抵接部2091与安装座3的抵接作用下,抵接面2015和安装面2094之间的距离减小,使得弹性件2014被压缩并进行储能,当储液结构在非工作状态时,抵接部2091脱离安装座3,此时弹性件2014释放能量进行复位运动,使得抵接面2015和安装面2094之间的距离重新增大,并使得抵接部2091带动活动杆2092活动,进而带动第一封堵部2010活动至第一封堵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第二开关包括第二封堵部2061,第二封堵部2061具有第二封堵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以打开或关闭第二通道204。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第二封堵部2061可设置为受驱动结构带动进行运动的密封圈,通过驱动结构带动密封圈对第二通道204进行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如图3、图5所示,第二通道204包括设置于容纳空间201壁面上的过孔和伸出段;过孔连通容纳空间201与桶体1;伸出段与过孔连通,且伸出段位于容纳空间201内;伸出段包括围绕过孔的周向延伸的环部;在远离过孔的方向上,环部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第二段和第一段;且第一段的外径逐渐减小;第二封堵部2061位于第一段的一端。第二封堵部2061用于对第一段的外径最小处进行打开或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第二开关还包括与第二封堵部2061相连接的浮漂结构205,浮漂结构205设置于容纳空间201内,浮漂结构205在容纳空间201内液体的作用下,浮起或者沉下,以驱动第二封堵部2061封堵或者打开第二通道204。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当第一开关还包括活动部209,活动部209包括活动杆2092时,浮漂结构205的内周围绕活动杆2092的外周布置;浮漂结构205的外周与容纳空间201的内壁相适配。
进一步地,如图3、图5所示,浮漂结构205为中空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供液组件还包括供液结构,供液结构具有供液口;浮漂结构205在预设液位浮起;预设液位的高度高于供液口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第二开关还包括转动结构206,转动结构206转动设置于容纳空间201内部,第二封堵部2061设置于转动结构206上;当浮漂结构205浮起时,浮漂结构205推动转动结构206向上转动以使得第二封堵部2061向上活动封堵第二通道204;当浮漂结构205沉下时,转动结构206带动第二封堵部2061向下活动,以打开第二通道204。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转动结构206一端与容纳空间201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浮漂结构205转动连接。第二封堵部2061设置于转动结构206靠近第二通道204的上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转动结构206包括转动杆和环形结构;转动杆的第二端转动设置于容纳空间201内,环形结构设置于转动杆的第一端;第二封堵部2061设置于转动杆与环形结构的连接位置处。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将转动结构206靠近活动杆2092的部分位置设置为环形结构,以避免转动结构206在运动时与活动杆2092以及活动杆2092外侧的延伸段2022发生碰撞。活动杆2092在远离抵接部2091的方向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的直径大于第二杆的直径,使得气体能够通过该延伸段与活动杆之间流通;第二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封堵部2010,第一封堵部2010的最大直径大于通孔的孔径,以使得第一封堵部2010能够完全封堵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开关组件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第一开关连接;当第一开关关闭第一通道202时,第一开关带动传动机构驱动第二开关关闭第二通道204。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以使得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产生联动,确保出液口和气体通道能够同时打开或关闭,以避免储液结构漏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传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2012;连杆机构2012的位置与第二开关的位置相对应;连杆机构2012与第一开关转动连接;当开关组件还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还包括活动部209,第二开关包括第二封堵部2061和转动结构206时,在储液结构在非工作状态下时,活动部209向远离第二通道204的方向活动,驱动连杆机构2012向靠近第二通道204的方向转动,进而推动转动结构206转动,以带动第二封堵部2061活动至第二封堵位置。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通过连杆机构2012推动转动结构206转动,实现直接由弹性件2014的复位运动带动转动结构206以及第二封堵部2061活动至第二封堵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当第一开关还包括活动部209,活动部209包括抵接部2091和活动杆2092时,活动部209还包括延伸部2093,延伸部2093设置于抵接部2091上,并向靠近第二通道204的方向延伸;连杆机构2012设置于延伸部2093的末端;当供液组件还包括安装座3,活动部209脱离安装座3时,驱动连杆机构2012向靠近第二通道204的方向转动,进而驱动转动结构206转动,以带动第二封堵部2061活动至第二封堵位置。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延伸部2093、抵接部2091和活动杆2092依次连接形成U型结构。通过抵接部2091与安装座3的抵接作用同时带动延伸部2093和活动杆2092运动,使得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同时被开启;通过抵接部2091受的弹性件2014的复位运动作用同时带动延伸部2093和活动杆2092运动使得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同时被关闭。
进一步地,如图3、图5所示,壳体2011的底部设置有避让孔2013,避让孔2013的轮廓与抵接部2091的轮廓对应设置,以便于活动部209脱离安装座3时,抵接部2091由避让孔2013伸出,带动延伸部2093和活动杆2092同步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连杆机构2012包括杆体,杆体的第一端与延伸部2093转动连接,杆体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当活动杆2092带动抵接部2091活动,进而带动延伸部2093向远离第二通道204的方向活动,以驱动杆体转动,使得杆体的自由端向靠近第二通道204的方向转动,进而驱动第二开关关闭第二通道204。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杆体的自由端设置有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相对于杆体轴对称设置;当开关包括第二开关,第二开关还包括转动结构206,转动结构206包括环形结构时,弧形结构与环形结构的位置相对应。杆体的自由端的弧形结构避免杆体在运动时与活动杆2092以及活动杆2092外侧的延伸段2022发生碰撞,同时与转动结构206的环形结构相对应以便于连杆机构2012带动转动结构206进行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杆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转动部,容纳空间20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转动连接,以使得杆体的第一端与自由端的活动方向相反,进而使得杆体的第一端向远离第二通道204的方向活动时杆体的自由端向靠近第二通道204的方向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供液组件包括饮水机。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饮水机设置为宠物饮水机。
进一步地,如图2、图3或图4、图5所示,饮水机设置为宠物饮水机时,安装座3上具有朝上的安装槽302,壳体2011能够安装于安装槽302内;供液组件还包括供液结构,供液结构与安装槽302连通,安装槽302连通出口203与供液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3、图5所示,安装座3上设置有连通通道;当壳体2011安装于安装槽302内时,壳体2011与安装槽302的内周壁之间形成连通空间;连通通道连通连通空间与供液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3、图5所示,供液结构包括便于宠物取水的供液盘301,供液盘301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口3011,各个连通口3011均连通连通通道。连通口3011为条形孔,条形孔向靠近供液盘301盘底的方向延伸;且当连通口301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时,各个条形孔在供液盘301的周向上依次布置。
进一步地,如图2、图4所示,安装座3设置有与安装槽302连通的第二出水口3021,以及与供液盘301连通的第一出水口3012,宠物饮水机还包括连通在第二出水口3021和第一出水口3012之间的输水管,安装槽302中的水适于由输水管流入供液盘301,从而提高供水效率。并且第二出水口3021设置于安装槽302的底部,第一出水口3012设置于供液盘301的底部,在连接输水管后,第二出水口3021和第一出水口3012以及输水管均能够被隐藏在安装座3的底部空间中,确保宠物饮水机的美观度。本申请中的第一出水口3012、第二出水口3021、输水管等,均不限于用于水的流通,而是指任何液体的流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供液组件的使用方法如下:
储液结构处于工作状态时,活动部209中,抵接部2091缩回避让孔2013,弹性件2014压缩储能,活动杆2092带动第一封堵部2010开启第一通道202,延伸部2093带动连杆机构2012、转动结构206使得第二封堵部2061开启第二通道204。
储液结构脱离安装座3时,抵接部2091与安装槽302的底部脱离,弹性件2014释放能量复位,储液结构由工作状态转变为非工作状态;
储液结构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储液结构接头结构2中的活动部209在弹性件2014的作用下,抵接部2091伸出避让孔2013,活动杆2092带动第一封堵部2010关闭第一通道202,延伸部2093带动连杆机构2012、转动结构206使得第二封堵部2061关闭第二通道204。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结构;所述储液结构包括桶体(1)、第一通道(202)和第二通道(204);所述储液结构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所述第一通道(202)和所述第二通道(204)中的其中一个为气体通道,另一个为出液口;所述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所述桶体(1)内部与外部空间;所述出液口用于在所述工作状态下引导所述桶体(1)内的液体流出;
和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用于在所述储液结构在所述非工作状态下,同时关闭所述第一通道(202)和所述第二通道(204);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通道(202);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二通道(204);当所述第一开关关闭所述第一通道(202)时,所述第一开关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开关关闭所述第二通道(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容纳空间(201),且所述容纳空间(201)具有出口(203);所述容纳空间(201)连通所述出液口,所述出液口流出的液体能够进入所述容纳空间(201),再通过所述出口(203)流出;所述容纳空间(201)连通所述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通过所述容纳空间(201)和所述出口(203)与外部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结构还包括平衡状态;所述容纳空间(201)内的液面达到所述出口(203)之上形成所述平衡状态;在所述平衡状态下,所述容纳空间(201)内的液面达到所述出口(203)之上,以隔断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外部空间,进而关闭所述气体通道,同时使得所述出液口形成移液管,进而关闭出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安装座(3),所述储液结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3)上形成所述工作状态;所述储液结构脱离所述安装座(3)形成所述非工作状态;所述开关组件用于在所述储液结构脱离所述安装座(3)时,同时关闭所述第一通道(202)和所述第二通道(2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具有桶口结构(102);所述储液结构还包括接头结构(2),所述第一通道(202)和所述第二通道(204)设置于所述接头结构(2)上;所述接头结构(2)设置于所述桶口结构(102)处;所述接头结构(2)用于安装于所述安装座(3)上,以带动所述桶体(1)安装于所述安装座(3)上;当所述接头结构(2)带动所述桶体(1)安装于所述安装座(3)上时,所述储液结构处于所述工作状态;当所述接头结构(2)带动所述桶体(1)脱离所述安装座(3)时,所述储液结构处于所述非工作状态,所述开关组件同时关闭所述第一通道(202)和所述第二通道(2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结构(2)还包括壳体(2011),所述壳体(2011)内部形成所述容纳空间(201);所述壳体(2011)用于安装于所述安装座(3)上。
7.根据权利要求2-3、5-6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202)包括相互连通的通孔(2021)和延伸段(2022);所述通孔(2021)开设于所述容纳空间(201)的壁面上,所述延伸段(2022)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201)内;当所述第一通道(202)为所述气体通道时,所述延伸段(2022)的侧壁上开设有气口(2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道(202)为所述气体通道时,所述延伸段(2022)靠近所述通孔(2021)的一端具有豁口,所述豁口形成所述气口(20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封堵部(2010);所述第一封堵部(2010)具有封堵所述第一通道(202)的第一封堵位置和打开所述第一通道(202)的第一打开位置;所述储液结构在所述非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部(2010)活动至所述第一封堵位置,以封堵所述第一通道(202);当所述储液结构在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部(2010)活动至所述第一打开位置,以打开所述第一通道(2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还包括活动部(209),所述活动部(209)与所述第一封堵部(2010)连接;当所述第一通道(202)包括相互连通的通孔(2021)和延伸段(2022)时,所述第一封堵部(201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桶体(1)内,所述活动部(209)自所述桶体(1)内穿过所述通孔(2021),并延伸至所述延伸段(2022)内;所述储液结构在所述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活动部(209)带动第一封堵部(2010)活动至所述第一封堵位置,以封堵所述第一通道(202);当所述储液结构在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活动部(209)带动所述第一封堵部(2010)活动至所述第一打开位置,以打开所述第一通道(20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还包括弹性件(2014);所述容纳空间(201)内设置有抵接面(2015),所述活动部(209)上设置有与所述抵接面(2015)相对的安装面(2094);当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安装座(3)时,所述弹性件(2014)抵接于所述安装面(2094)和所述抵接面(2015)之间,以使得所述活动部(209)抵接于所述安装座(3)上,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封堵部(2010)位于第一打开位置,以打开所述第一通道(202);当所述活动部(209)脱离所述安装座(3)时,所述弹性件(2014)对所述抵接面(2015)施力,以驱动所述活动部(209)带动所述第一封堵部(2010)活动至所述第一封堵位置,以封堵所述第一通道(20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209)包括活动杆(2092)和抵接部(2091),所述活动杆(2092)与所述抵接部(2091)连接,所述活动杆(2092)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延伸段(2022)内;所述第一封堵部(2010)设置于所述活动杆(2092)的第一端,所述抵接部(2091)设置于所述活动杆(2092)的第二端;当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安装座(3)时,所述抵接部(2091)用于在所述储液结构在所述工作状态时,抵接于所述安装座(3)上;当所述储液结构在所述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抵接部(2091)脱离所述安装座(3),并带动所述活动杆(2092)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封堵部(2010)活动至所述第一封堵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2-3、5-6、8-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封堵部(2061),所述第二封堵部(2061)具有第二封堵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通道(204)。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封堵部(2061)相连接的浮漂结构(205),所述浮漂结构(205)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201)内,所述浮漂结构(205)在所述容纳空间(201)内液体的作用下,浮起或者沉下,以驱动所述第二封堵部(2061)封堵或者打开所述第二通道(204)。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供液结构,所述供液结构具有供液口;所述浮漂结构(205)在预设液位浮起;所述预设液位的高度高于所述供液口的高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还包括转动结构(206),所述转动结构(206)转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201)内部,所述第二封堵部(2061)设置于所述转动结构(206)上;当所述浮漂结构(205)浮起时,所述浮漂结构(205)推动所述转动结构(206)向上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封堵部(2061)向上活动封堵所述第二通道(204);当所述浮漂结构(205)沉下时,所述转动结构(206)带动所述第二封堵部(2061)向下活动,以打开所述第二通道(204)。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206)包括转动杆和环形结构;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201)内,所述环形结构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封堵部(2061)设置于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环形结构的连接位置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当所述第一开关关闭所述第一通道(202)时,所述第一开关带动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开关关闭所述第二通道(204)。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2012);所述连杆机构(2012)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杆机构(2012)与所述第一开关转动连接;当所述开关组件还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还包括活动部(209),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封堵部(2061)和转动结构(206)时,在所述储液结构在非工作状态下时,所述活动部(209)向远离所述第二通道(204)的方向活动,驱动所述连杆机构(2012)向靠近所述第二通道(204)的方向转动,进而推动所述转动结构(206)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封堵部(2061)活动至所述第二封堵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开关还包括活动部(209),所述活动部(209)包括抵接部(2091)和活动杆(2092)时,所述活动部(209)还包括延伸部(2093),所述延伸部(2093)设置于所述抵接部(2091)上,并向靠近所述第二通道(204)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杆机构(2012)设置于所述延伸部(2093)的末端;当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安装座(3),所述活动部(209)脱离所述安装座(3)时,驱动所述连杆机构(2012)向靠近所述第二通道(204)的方向转动,进而驱动所述转动结构(206)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封堵部(2061)活动至所述第二封堵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2012)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延伸部(2093)转动连接,所述杆体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当所述活动杆(2092)带动所述抵接部(2091)活动,进而带动所述延伸部(2093)向远离所述第二通道(204)的方向活动,以驱动所述杆体转动,使得所述杆体的自由端向靠近所述第二通道(204)的方向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二开关关闭所述第二通道(204)。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转动部,所述容纳空间(20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杆体的第一端与自由端的活动方向相反,进而使得所述杆体的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通道(204)的方向活动时所述杆体的自由端向靠近所述第二通道(204)的方向活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3、5-6、8-12、14-17、19-22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包括饮水机。
CN202323265351.9U 2023-11-30 2023-11-30 供液组件 Active CN221616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65351.9U CN221616805U (zh) 2023-11-30 2023-11-30 供液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65351.9U CN221616805U (zh) 2023-11-30 2023-11-30 供液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616805U true CN221616805U (zh) 2024-08-30

Family

ID=92484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65351.9U Active CN221616805U (zh) 2023-11-30 2023-11-30 供液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616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104310B2 (en) Additive auto-feeding device and washing machine
CN221616805U (zh) 供液组件
EP0646224B1 (en) Valve assembly and pump including said valve assembly
US2671591A (en) Mechanism for filling containers with a liquid
JP2019011620A (ja)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
CN208364803U (zh) 一种自动排水阀
CN216776940U (zh) 一种流体供应装置和清洁设备
CN106592706B (zh) 一种用于无负压供水的真空抑制器
CN221769795U (zh) 一种供液组件
CN2198469Y (zh) 多功能自动水嘴
CN213206565U (zh) 加湿器浮球阀
CN201211448Y (zh) 浮子阀式滤芯排气装置
CN210372195U (zh) 延时关闭阀及水龙头
CN101559861A (zh) 水气分离式饮水桶
CN221610718U (zh) 一种减少水对水冲击的进水阀
CN110541961A (zh) 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CN200978997Y (zh) 停水保护器
CN219593280U (zh) 应用于室内种植机的下上水结构
CN209892794U (zh) 一种排污阀
US2163506A (en) Ship's sewage disposal apparatus
CN2133730Y (zh) 一种液位控制阀
CN2315393Y (zh) 液位自动控制阀
CN219397051U (zh) 一种免手洗破壁机的出浆阀结构
CN218314749U (zh) 一种橡胶拆边机加水装置
CN201678676U (zh) 内套管式分离筛选精子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