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605596U - 空调进风除湿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进风除湿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605596U CN221605596U CN202323525083.XU CN202323525083U CN221605596U CN 221605596 U CN221605596 U CN 221605596U CN 202323525083 U CN202323525083 U CN 202323525083U CN 221605596 U CN221605596 U CN 2216055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ilter element
- drying
- impeller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包括送风机,用于向空调系统送风;除湿滤芯,用于对送风机来风除湿;滤芯干燥装置,用于对除湿滤芯吹送干燥风使得除湿滤芯被干燥。本实用新型设计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对车载空调系统的进风进行湿度管理,通过对车载空调系统的进风进行预除湿处理,可以调整蒸发器的制冷负荷,既能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又可以提升降温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进风除湿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空调的制冷效果,一方面取决于空气的湿度,一方面取决于空气的温度。因此,如果对进入车载空调的空气进行预先除湿,可以相应的降低其焓值,从而提升空气降温的速率,减小空调凝水量,同时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
针对这一问题,对车载空调系统的进风进行湿度管理,通过对车载空调系统的进风进行预除湿处理,可以调整蒸发器的制冷负荷,既能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又可以提升降温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可以对空调进风进行湿度管理,对空调进风进行除湿,进而降低蒸发器的制冷负荷,从而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包括:
送风机,用于向空调系统送风;送风机可以为轴流式鼓风机,结构紧凑,便于使用;
除湿滤芯,用于对送风机来风除湿;设计除湿滤芯对送风机来风中的水分进行吸附,使得进入空调蒸发器的空气为干燥空气,从而降低空调蒸发器的工作负荷;
滤芯干燥装置,用于对除湿滤芯吹送干燥风使得除湿滤芯被干燥;设计滤芯干燥装置,利用车身、发动机机舱或者外界的干燥空气对除湿滤芯进行干燥,无需设计额外的加热烘干装置,从而节约能源。
进一步,还包括位于所述送风机出口的送风通道和与所述送风通道相邻的用于通过所述干燥风的干燥风通道;所述除湿滤芯对应于所述送风机出口设置于送风通道且部分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将干燥风通道和送风通道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相邻设置,使得干燥风通道和送风通道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同时除湿滤芯同时设置于干燥风通道和送风通道,便于实现空调送风除湿和除湿滤芯自身干燥这两个目的。
进一步,所述滤芯干燥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内的干燥风叶轮,所述干燥风由干燥风叶轮被驱动转动产生并吹至所述除湿滤芯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的部分;
所述除湿滤芯可被驱动的转动,使得位于干燥风通道的部分形成替换;除湿滤芯转动设置于所述干燥风通道和送风通道,可以提高对空调来风的除湿效果和对除湿滤芯自身的干燥效果。
进一步,还包括驱动装置,包括主动叶轮和齿轮传动系统,所述主动叶轮对应于所述除湿滤芯的出口设置于送风通道,所述主动叶轮通过齿轮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除湿滤芯和所述干燥风叶轮;
所述齿轮传动系统包括除湿滤芯传动齿轮、主动叶轮传动齿轮和干燥风叶轮传动齿轮,所述主动叶轮传动齿轮与除湿滤芯传动齿轮和干燥风叶轮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干燥风叶轮传动齿轮同轴设置有离合装置,并通过所述离合装置将动力传递给所述干燥风叶轮;主动叶轮传动齿轮通过除湿滤芯传动齿轮将动力传递给除湿滤芯,主动叶轮齿轮通过干燥风叶轮传动齿轮将动力传递干燥风叶轮传动齿轮,并通过离合装置将动力传递给干燥风叶轮。
进一步,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被隔板分割成所述干燥风风道和送风通道,所述除湿滤芯通过一转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箱体,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一过孔,所述除湿滤芯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的部分穿过所述过孔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所述隔板在竖直方向上将箱体分割为送风通道和干燥风通道,所述过孔的尺寸与所述除湿滤芯的尺寸相适配,除湿滤芯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的部分通过所述过孔,从而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所述箱体的形状和结构与所述车身的空调系统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过孔两侧与所述除湿滤芯密封接触;除湿滤芯和过孔两侧密封接触,可以使得干燥风通道和送风通道互不干扰。
进一步,所述过孔两侧设有密封条,在过孔两侧设置密封条,可以提高除湿滤芯和过孔结合的密封度,同时也不影响除湿滤芯的转动。
进一步,还包括干燥控制装置,包括:
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干燥风通道内并用于获取所述干燥风通道的湿度;
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数据,并根据湿度数据向离合装置发出接合和分离的命令;通过控制单元来控制离合装置的接合和分离,从而控制干燥风叶轮的运行或者关闭,可以减少动能的损耗。
进一步,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对应于所述除湿滤芯的出口设置于送风通道内,用于将除湿滤芯来风导流至主动叶轮并驱动主动叶轮转动;设计导流板对除湿滤芯来风进行导流,减少来风的动能损失,并可以使得主动叶轮的转速达到设计要求。
进一步,所述除湿滤芯、主动叶轮和干燥风叶轮的转速之比为:0.1~0.15:0.8~0.9:0.4~0.56,对除湿滤芯、主动叶轮和干燥风叶轮的转速之比进行设计,使得可以对送风机来风进行充分干燥,确保除湿滤芯的除湿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在空气进入空调系统的蒸发器之间,设计进风除湿系统,采用送风机增强空调进风的动能,并设计除湿滤芯对送风机来风进行除湿,之后将除湿后的风传递至空调蒸发器,可以降低蒸发器的工作负荷,同时设计滤芯干燥装置,利用外界或者车身内的干燥空气对滤芯进行干燥,进一步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控制单元的示意性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送风机;2、除湿滤芯;3、滤芯干燥装置;301、离合装置;302、干燥风叶轮;4、箱体;401、送风通道;4011、主动叶轮;402、干燥风通道;403、隔板;4031、过孔;404、导流板;5、齿轮传动系统;501、干燥风叶轮传动齿轮;502除湿滤芯传动齿轮;503、主动叶轮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图4为控制单元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包括:
送风机1,用于向空调系统送风;送风机1可以为轴流式鼓风机,或者其他可以将外界空气传输至空调蒸发器的机械结构;
除湿滤芯2,用于对送风机1来风除湿;除湿滤芯2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可以吸附送风机1来风中的水分,对其进行除湿,在此,不再赘述。
滤芯干燥装置3,用于对除湿滤芯2吹送干燥风使得除湿滤芯2被干燥;所述干燥风可以来自室外,或者车身内的干燥空气,或者发动机机舱来的热空气等,干燥风的湿度小于除湿滤芯2的湿度,使得可以对除湿滤芯2进行干燥。
现有技术中,车载空调的进风是直接将外界空气通过鼓风机送入蒸发器,如果是湿度较高的空气,直接进入蒸发器,会增加空调蒸发器的制冷负荷,从而增加空调系统的整体能耗。针对这一问题,本技术方案设计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对通过鼓风机进入空调系统的进风进行湿度管理,设计除湿滤芯对鼓风机的来风进行除湿,可以降低蒸发器的制冷负荷,同时利用空调进风和其他车身或者外界产生的干燥空气之间的湿度差,对除湿滤芯进行干燥,既能降低空调能耗,也无需额外的动力源。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送风机1出口的送风通道401和与所述送风通道401相邻的用于通过所述干燥风的干燥风通道402;所述除湿滤芯2对应于所述送风机1出口设置于送风通道401且部分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402;本结构中,竖直方向上,干燥风通道402位于送风通道401的下部,为上下结构;本结构中,送风机1送风的方向为纵向,除湿滤芯2横向放置于送风通道401,并在竖直方向上,有部分位于干燥风通道402,在除湿滤芯2对送风机1来风进行除湿时,吸附来风中的水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除湿滤芯2吸附的水分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通过重力的作用使凝结成的水珠自然滴落(水分下移),从而实现除湿滤芯2自身的干燥;当然,除湿滤芯2也可以被驱动的转动,可以替换部位使该部位水分在重力作用下下移,进而被干燥,本结构中,除湿滤芯2的形状不限,可以为圆柱形或者方形,优选的为柱状结构,当为其他形状时,所述除湿滤芯2的形状需要与所述干燥风通道402和送风通道401的结构相适配;所述干燥风通道402的一端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的位置可以与所述送风机1的位置位于同一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芯干燥装置3包括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402内的干燥风叶轮302,所述干燥风由干燥风叶轮302被驱动转动产生并吹至所述除湿滤芯2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402的部分;所述干燥风叶轮302的位置在横向上不限,可以位于干燥风通道横向的其他位置,位于其他位置时需要与主动叶轮4011和除湿滤芯2的位置相适配,可以将外界的干燥空气送入干燥风通道402,进而实现对除湿滤芯2位于干燥风通道402部位的干燥,所述干燥风叶轮302优选的为径向流叶轮;
所述除湿滤芯2可被驱动的转动,使得位于干燥风通道402的部分形成替换;当除湿滤芯2不转动时,位于干燥风通道402内的部位为初始部分,当除湿滤芯2转动时,初始部分沿除湿滤芯2的轴向转动移动至送风通道401,除湿滤芯2的其他位置替换至干燥风通道402,使得可以对除湿滤芯2的各个位置进行干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装置,包括主动叶轮4011和齿轮传动系统5,所述主动叶轮4011对应于所述除湿滤芯2的出口设置于送风通道401,所述主动叶轮4011通过齿轮传动系统5将动力传递给除湿滤芯2和所述干燥风叶轮302;主动叶轮4011位于除湿滤芯2的出口且位于送风通道401内,便于将除湿滤芯2的来风送至空调蒸发器,通过齿轮传动系统5传动主动叶轮4011、除湿滤芯2和干燥风叶轮302,便于调控三者的速率,同时无需设置额外的动力源,所述主动叶轮4011为径向流叶轮;
所述齿轮传动系统5包括除湿滤芯传动齿轮502、主动叶轮传动齿轮503和干燥风叶轮传动齿轮501,所述主动叶轮传动齿轮503与除湿滤芯传动齿轮502和干燥风叶轮传动齿轮501相啮合,所述干燥风叶轮传动齿轮501同轴设置有离合装置301,并通过所述离合装置301将动力传递给所述干燥风叶轮302;在干燥风叶轮传动齿轮501同轴设置离合装置301,所述离合装置301优选的为电磁离合器,可以通过控制电磁离合器,从而控制干燥风叶轮302的运行,进而合理的对除湿滤芯2进行干燥,避免动力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箱体4,所述箱体4被隔板403分割成所述干燥风风道402和送风通道401,所述除湿滤芯2通过一转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箱体4,所述隔板403上设置有一过孔4031,所述除湿滤芯2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402的部分穿过所述过孔4031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402;所述隔板403在竖直方向上将箱体4分割为送风通道401和干燥风通道402,所述过孔4031的尺寸与所述除湿滤芯2的尺寸相适配,除湿滤芯2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402的部分通过所述过孔4031,从而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402。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孔4031两侧与所述除湿滤芯2密封接触;过孔4031两侧与除湿滤芯2密封接触,可以对除湿滤芯2形成支撑,同时密封接触,使得干燥风通道402和送风通道401互不干扰。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孔4031两侧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或者其他的弹性材料,便于对除湿滤芯2和干燥风通道402之间进行密封,并且不影响除湿滤芯2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干燥控制装置,包括:
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干燥风通道402内并用于获取所述干燥风通道402的湿度;在干燥风通道402设计湿度传感器,且湿度传感器的位置与除湿滤芯2位于干燥风通道402的部分相适配,便于获取除湿滤芯2的湿度;
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数据,并根据湿度数据向离合装置301发出接合和分离的命令;所述控制单元可以为车身的中控单元(ECU)和空调中控单元,或者另外设置的CPU和外围电路的组合结构,本结构中ECU或者CPU为现有技术,为一般的计算机系统;根据除湿滤芯2的自身对水分的吸附能力,设置湿度上限,通过湿度传感器获取除湿滤芯2的湿度,当达到设定湿度时,控制离合装置301分离或者结合,进而对应控制干燥风叶轮302的关闭或者运行,便于对除湿滤芯2位于干燥风通道402内的部分进行干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导流板404,所述导流板404对应于所述除湿滤芯2的出口设置于送风通道401内,用于将除湿滤芯2来风导流至主动叶轮4011并驱动主动叶轮4011转动;导流板404设置于送风通道401的竖直方向的上壁,倾斜向下设置,导流板404的结构和形状不限,优选的为平板结构,用于对经除湿滤芯2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导流,使其更好的进入主动叶轮4011。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滤芯2、主动叶轮4011和干燥风叶轮302的转速之比为:0.1~0.15:0.8~0.9:0.4~0.56;本结构中优选的除湿滤芯2、主动叶轮4011和干燥风叶轮302的转速之比为:1:8:4,除湿滤芯2的转速为送风机1转速的10%~15%,可以保证除湿滤芯2的除湿能力,对送风机1的来风充分除湿,主动叶轮4011的转速为送风机1转速的80%~90%,干燥风叶轮302的转速为送风机1转速的50%~70%,设计齿轮传动系统5,从而控制主动叶轮4011、干燥风叶轮302和除湿滤芯2的转速。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风机,用于向空调系统送风;
除湿滤芯,用于对送风机来风除湿;
滤芯干燥装置,用于对除湿滤芯吹送干燥风使得除湿滤芯被干燥;
还包括位于所述送风机出口的送风通道和与所述送风通道相邻的用于通过所述干燥风的干燥风通道;所述除湿滤芯对应于所述送风机出口设置于送风通道且部分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
所述滤芯干燥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内的干燥风叶轮,所述干燥风由干燥风叶轮被驱动转动产生并吹至所述除湿滤芯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的部分;
所述除湿滤芯可被驱动的转动,使得位于干燥风通道的部分形成替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包括主动叶轮和齿轮传动系统,所述主动叶轮对应于所述除湿滤芯的出口设置于送风通道,所述主动叶轮通过齿轮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除湿滤芯和所述干燥风叶轮;
所述齿轮传动系统包括除湿滤芯传动齿轮、主动叶轮传动齿轮和干燥风叶轮传动齿轮,所述主动叶轮传动齿轮与除湿滤芯传动齿轮和干燥风叶轮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干燥风叶轮传动齿轮同轴设置有离合装置,并通过所述离合装置将动力传递给所述干燥风叶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被隔板分割成所述干燥风风道和送风通道,所述除湿滤芯通过一转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箱体,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一过孔,所述除湿滤芯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的部分穿过所述过孔位于所述干燥风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两侧与所述除湿滤芯密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两侧设有密封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控制装置,包括:
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干燥风通道内并用于获取所述干燥风通道的湿度;
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数据,并根据湿度数据向离合装置发出接合和分离的命令。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对应于所述除湿滤芯的出口设置于送风通道内,用于将除湿滤芯来风导流至主动叶轮并驱动主动叶轮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进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滤芯、主动叶轮和干燥风叶轮的转速之比为:0.1~0.15:0.8~0.9:0.4~0.5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25083.XU CN221605596U (zh) | 2023-12-22 | 2023-12-22 | 空调进风除湿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25083.XU CN221605596U (zh) | 2023-12-22 | 2023-12-22 | 空调进风除湿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605596U true CN221605596U (zh) | 2024-08-27 |
Family
ID=92426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525083.XU Active CN221605596U (zh) | 2023-12-22 | 2023-12-22 | 空调进风除湿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60559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367897A (zh) * | 2024-12-27 | 2025-01-28 | 新乡市翠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用汽车空调滤清器 |
-
2023
- 2023-12-22 CN CN202323525083.XU patent/CN22160559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367897A (zh) * | 2024-12-27 | 2025-01-28 | 新乡市翠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用汽车空调滤清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38113B (zh) | 冷冻转轮混合除湿装置 | |
CN102726956B (zh) | 空气能除湿文件柜 | |
CN100499301C (zh) | 电气柜常温除湿器 | |
CN221605596U (zh) | 空调进风除湿系统 | |
CN202719696U (zh) | 一种热泵驱动转轮除湿和再生型空气处理机组 | |
CN102705921A (zh) | 一种热泵驱动转轮除湿和再生型空气处理机组 | |
CN102635906A (zh) | 热泵再生转轮式全热回收调湿控温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003747A (zh) | 移动式空调器 | |
CN210688529U (zh) | 一种一体化低温再生转轮除湿机组 | |
CN2522775Y (zh) | 具有加湿换气功能的空调器 | |
CN209295348U (zh) | 新风除湿机组 | |
CN2938495Y (zh) | 电气柜常温除湿器 | |
CN106016517A (zh) | 空调器及其换新风系统 | |
CN208688141U (zh) | 一种半封闭式烘干系统 | |
CN103104956A (zh) | 智能型蒸发冷却半导体家用空调 | |
CN215412209U (zh) | 一种连续制热和加湿的空调器 | |
CN113465043B (zh) | 一种连续制热和加湿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564926Y (zh) | 一种丝网滚动式空气调节的加湿器 | |
CN116697469A (zh) | 一种双用除湿机 | |
CN112303739A (zh) | 用于加湿换新风的装置及空调 | |
CN210399283U (zh) | 一种节能转轮除湿机 | |
CN201021829Y (zh) | 节能保湿空调器 | |
CN205860280U (zh) | 空调器及其换新风系统 | |
CN202053862U (zh) | 中置单轴汽车节能空调总成 | |
CN222108424U (zh) | 一种数据中心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211 Address after: 401133 No. 229, Fusheng Avenue,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Thalys Automob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01135 No. 618 Liangjiang Avenue, Longxing Town,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Cel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