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605517U - 一种按压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压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605517U
CN221605517U CN202322322759.9U CN202322322759U CN221605517U CN 221605517 U CN221605517 U CN 221605517U CN 202322322759 U CN202322322759 U CN 202322322759U CN 221605517 U CN221605517 U CN 221605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tube
hole
clamping block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27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志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eshang Cultural Gif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eshang Cultural Gif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eshang Cultural Gif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eshang Cultural Gif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27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605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605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605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压笔,旨在提供一种利于节约成本的按压笔。它包括下笔管和上笔管,上笔管包括内筒和管套,内筒的一端与下笔管螺纹连接,内筒与下笔管之间构成笔腔,笔腔内可拆卸安装有笔芯组件,内筒的另一端设有通孔,管套套设于内筒的另一端上,管套内固定有与通孔相匹配的驱动部,驱动部贯穿通孔后位于笔腔内,管套的侧壁上设有矩形孔一,内筒上固定有与矩形孔一相匹配的凸块,管套通过矩形孔一和凸块相匹配与内筒上下滑动连接并通过驱动部驱动笔芯组件产生伸缩动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于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按压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按压笔。
背景技术
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书写工具,从古至今,笔在传递信息、记录重要内容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3631396A,公开日为2021年11月09日,公开了一种书写工具,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书写工具主体和被保持于书写工具主体的侧部的由线材构成的笔夹构件,该书写工具的特征在于,笔夹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被保持于书写工具主体的侧部,笔夹构件以笔夹构件的笔尖侧的部分与书写工具主体抵接的方式被朝向书写工具主体施力,通过将笔夹构件的后部朝向书写工具主体按压,从而该笔夹构件以笔夹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笔尖侧的部分自书写工具主体分离的方式转动。
书写工具1包括书写工具主体7和被保持于书写工具主体7的侧部的笔夹构件8。书写工具主体7包括圆筒状的纵长的笔杆2、收纳于笔杆2内的替换芯构件4、和设于笔杆2的后端部的进退机构6。进退机构6包括内筒10、转子12、弹簧构件14、揿动构件16。
内筒10包括圆筒状的主体部10a、与主体部10a的后端侧连接的后端部10b、和与主体部10a的后端侧连接的笔夹安装部10c。这些主体部10a、后端部10b、和笔夹安装部10c成形为一体。
主体部10a为大致圆筒状,主体部10a的外径略小于笔杆2的内径。在主体部10a的下部的外表面遍及整周地形成有朝向半径方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部10d。另外,在主体部10a的后端部的内周面形成有凸轮部10f。凸轮部10f是用于与转子12的凸轮部12b协作而通过按压揿动构件16来使转子12转动而在替换芯构件4的笔尖部4a自笔杆2的前端开口2a突出了的状态和收纳于笔杆2内的状态之间切换的部位。作为内筒10的凸轮部10f和转子12的凸轮部12b的结构,能够采用公知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筒10的凸轮部10f具有朝向前方延伸的凸部和在凸部之间以朝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凹部。
从上述专利可知,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笔通过手指按压端部的揿动构件来驱动内筒和转子协同工作,并在弹簧构件的作用下以带动笔芯伸缩,该种结构往往存在的缺陷为:零部件较多,且进退机构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不利于节约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按压笔不利于节约成本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于节约成本的按压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压笔,它包括下笔管和上笔管,所述上笔管包括内筒和管套,所述内筒的一端与下笔管螺纹连接,所述内筒与下笔管之间构成笔腔,所述笔腔内可拆卸安装有笔芯组件,所述内筒的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管套套设于内筒的另一端上,所述管套内固定有与通孔相匹配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贯穿通孔后位于笔腔内,所述管套的侧壁上设有矩形孔一,所述内筒上固定有与矩形孔一相匹配的凸块,所述管套通过矩形孔一和凸块相匹配与内筒上下滑动连接并通过驱动部驱动笔芯组件产生伸缩动作。
所述上笔管包括内筒和管套,所述内筒的一端与下笔管螺纹连接,所述内筒与下笔管之间构成笔腔,所述笔腔内可拆卸安装有笔芯组件,所述内筒的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管套套设于内筒的另一端上,所述管套内固定有与通孔相匹配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贯穿通孔后位于笔腔内,所述管套的侧壁上设有矩形孔一,所述内筒上固定有与矩形孔一相匹配的凸块,所述管套通过矩形孔一和凸块相匹配与内筒上下滑动连接并通过驱动部驱动笔芯组件产生伸缩动作。使用者通过带动管套上下滑动,可通过驱动部驱动笔芯组件产生伸缩动作,使得笔在不使用状态下,笔芯组件的笔头位于下笔管内,能够对笔头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相对于传统的按压方式,该结构只需驱动上笔管上的管套即可实现笔芯组件的伸缩,无需额外在笔端设置揿动构件,减少了零部件,达到了利于节约成本的目的;管套产生上下滑动时,矩形孔一和凸块相匹配有利于限制管套的上下滑动范围,防止管套脱离内筒。
作为优选,所述管套的开口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卡槽,所述驱动部位于管套的底部中心,所述内筒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限位法兰,所述下笔管位于限位法兰的一侧,所述限位法兰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两根分别与卡槽一一相匹配的卡柱,所述管套通过卡槽与卡柱一一相匹配与内筒上下滑动连接。管套下移时,笔头伸出下管套,为了便于书写,卡槽和卡柱一一相匹配一方面有利于增加管套与内筒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有利于防止管套相对于内筒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置偏移,从而有利于保证书写时的稳定性 。
作为优选,所述矩形孔一位于管套的一侧,所述管套的另一侧设有笔夹,所述笔夹的一端与管套的底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笔夹的另一端设有弧形凸起部,所述弧形凸起部上设有顶块,所述管套的侧壁上设有避让孔,所述顶块的一端与弧形凸起部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顶块的另一端位于避让孔内,所述内筒的侧壁上设有与避让孔相对应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内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一端与活动孔的侧壁弹性连接,所述卡接块的另一端位于避让孔内且分别与顶块和避让孔的侧壁相接触。书写时,使用者将管套下移使其开口端与限位法兰相接触为止,笔头伸出下管套,此时,卡接块分别与顶块和避让孔的侧壁相接触,防止笔头受到较大的作用力,通过笔芯组件作用于驱动部上,带动管套反向移动,从而使得笔头回缩,进一步提高了书写时的稳定性;需要将笔头藏于下笔管内时,使用者只需按压笔夹,通过顶块作用于卡接块上,使得卡接块位于笔芯组件和内筒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并同时上移管套、释放笔夹,此时,卡接块与管套的内侧壁相接触并产生相对滑动,操作简单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孔的一侧靠近管套的开口端,所述活动孔相对应的另一侧远离管套的开口端,所述卡接块的一端设有弹性片,所述卡接块通过弹性片与活动孔远离管套开口端的一侧弹性连接,所述卡接块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卡接块的一侧靠近笔夹,所述卡接块相对应的另一侧远离笔夹,所述卡接块靠近笔夹的一侧与顶块相接触,所述导向斜面位于卡接块靠近笔夹的一侧,所述导向斜面上设有半球形止动块,所述卡接块通过止动块与避让孔的侧壁相接触。弹性片利于卡接块在顶块的作用下能产生形变并能恢复原状,利于管套的释放和书写时的卡紧;导向斜面对卡接块卡进避让孔内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半球形止动块有利于避让孔的边缘卡接在止动块和导向斜面所构成的夹角之间,利于提高书写时管套的制动效果;同时止动块的半球形结构,利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卡接块向笔芯组件和内筒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回缩。
作为优选,所述笔芯组件包括笔芯本体、弹簧和连接管,所述下笔管的一端设有与笔芯本体相匹配的出笔孔,所述弹簧位于下笔管的一端内,所述下笔管的另一端与内筒螺纹连接,所述笔芯本体的一端位于弹簧内且通过弹簧与下笔管弹性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有与笔芯本体的另一端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与驱动部相匹配的弹性夹持部。使用者向下移动管套时,驱动部卡进弹性夹持部,弹性夹持部夹紧驱动部,此时,在下移过程中,管套通过连接管作用于笔芯本体上并克服弹簧的作用力使得笔头贯穿出笔孔后位于下笔管外,此时,凸块沿矩形孔一上移直至移动至矩形孔一的边缘,卡柱卡进卡槽内,卡接块卡进避让孔内并通过止动块得到限位,通过多个结构的限制,使得书写的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连接管的设计使得笔芯本体伸缩过程以及管套的上下移动过程中产生噪音较小,更有利于特殊场所的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为驱动轴,所述弹性夹持部由凹槽和两块弹片共同构成,所述凹槽位于连接管的另一端且与驱动轴相匹配,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壁均设有矩形孔二,所述矩形孔二的一端靠近凹槽的开口端,所述矩形孔二的另一端远离凹槽的开口端,所述弹片的一端与矩形孔二远离凹槽开口端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弹片的另一端设有弧形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位于凹槽的内部且与弹片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驱动轴通过凹槽卡进两块弹片之间,通过两块弹片上的夹持块相互夹紧得到限位,同时夹持块设计成弧形便于驱动轴的插入或拔出,对于实现笔芯组件的伸缩结构简单且零部件较少,利于节约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设有限位槽的一端外径大于另一端的外径并在其外侧壁形成台阶面,所述内筒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台阶面相匹配的止动面。当管套上移、笔芯本体回缩时,笔芯本体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其卡紧在限位槽内,并使得连接管通过台阶面与止动面相接触,使得笔芯本体限位于笔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达到了利于节约成本的目的;有利于防止管套脱离内筒;利于保证书写时的稳定性;操作简单方便;弹性片利于卡接块在顶块的作用下能产生形变并能恢复原状,利于管套的释放和书写时的卡紧;导向斜面对卡接块卡进避让孔内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半球形止动块有利于避让孔的边缘卡接在止动块和导向斜面所构成的夹角之间,利于提高书写时管套的制动效果;同时止动块的半球形结构,利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卡接块向笔芯组件和内筒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回缩;笔芯本体伸缩过程以及管套的上下移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小,更有利于特殊场所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4是按压笔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管套上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7是图4中D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8是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A的剖视图。
图中:1. 下笔管,2. 上笔管,3. 内筒,4. 管套,5. 笔芯组件,6. 通孔,7. 驱动部,8. 矩形孔一,9. 凸块,10. 卡槽,11. 限位法兰,12. 卡柱,13. 笔夹,14. 弧形凸起部,15. 顶块,16. 避让孔,17. 活动孔,18. 卡接块,19. 弹性片,20. 导向斜面,21. 止动块,22. 笔芯本体,23. 弹簧,24. 连接管,25. 出笔孔,26. 限位槽,27. 弹性夹持部,28.凹槽,29. 弹片,30. 矩形孔二,31. 夹持块,32. 台阶面,33. 止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5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按压笔,它包括下笔管1和上笔管2,上笔管2包括内筒3和管套4,内筒3的一端与下笔管1螺纹连接,内筒3与下笔管1之间构成笔腔,笔腔内可拆卸安装有笔芯组件5,内筒3的另一端设有通孔6,管套4套设于内筒3的另一端上,管套4内固定有与通孔6相匹配的驱动部7,驱动部7贯穿通孔6后位于笔腔内,管套4的侧壁上设有矩形孔一8,内筒3上固定有与矩形孔一8相匹配的凸块9,管套4通过矩形孔一8和凸块9相匹配与内筒3上下滑动连接并通过驱动部7驱动笔芯组件5产生伸缩动作。
如图1所示,管套4的开口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卡槽10,驱动部7位于管套4的底部中心,内筒3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限位法兰11,下笔管1位于限位法兰11的一侧,限位法兰11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两根分别与卡槽10一一相匹配的卡柱12,管套4通过卡槽10与卡柱12一一相匹配与内筒3上下滑动连接。
如图3~ 5所示,矩形孔一8位于管套4的一侧,管套4的另一侧设有笔夹13,笔夹13的一端与管套4的底部侧面固定连接,笔夹13的另一端设有弧形凸起部14,弧形凸起部14上设有顶块15,管套4的侧壁上设有避让孔16,顶块15的一端与弧形凸起部14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顶块15的另一端位于避让孔16内,内筒3的侧壁上设有与避让孔16相对应的活动孔17,活动孔17内设有卡接块18,卡接块18的一端与活动孔17的侧壁弹性连接,卡接块18的另一端位于避让孔16内且分别与顶块15和避让孔16的侧壁相接触。
如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活动孔17的一侧靠近管套4的开口端,活动孔17相对应的另一侧远离管套4的开口端,卡接块18的一端设有弹性片19,卡接块18通过弹性片19与活动孔17远离管套4开口端的一侧弹性连接,卡接块18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斜面20,卡接块18的一侧靠近笔夹13,卡接块18相对应的另一侧远离笔夹13,卡接块18靠近笔夹13的一侧与顶块15相接触,导向斜面20位于卡接块18靠近笔夹13的一侧,导向斜面20上设有半球形止动块21,卡接块18通过止动块21与避让孔16的侧壁相接触。
如图2、图3、图4、图5、图8和图9所示,笔芯组件5包括笔芯本体22、弹簧23和连接管24,下笔管1的一端设有与笔芯本体22相匹配的出笔孔25,弹簧23位于下笔管1的一端内,下笔管1的另一端与内筒3螺纹连接,笔芯本体22的一端位于弹簧23内且通过弹簧23与下笔管1弹性连接,连接管24的一端设有与笔芯本体22的另一端相匹配的限位槽26,连接管24的另一端设有与驱动部7相匹配的弹性夹持部27。
如图3、图4、图5、图8和图9所示,驱动部7为驱动轴,弹性夹持部27由凹槽28和两块弹片29共同构成,凹槽28位于连接管24的另一端且与驱动轴相匹配,凹槽28的左右两侧壁均设有矩形孔二30,矩形孔二30的一端靠近凹槽28的开口端,矩形孔二30的另一端远离凹槽28的开口端,弹片29的一端与矩形孔二30远离凹槽28开口端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弹片29的另一端设有弧形夹持块31,夹持块31位于凹槽28的内部且与弹片29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连接管24设有限位槽26的一端外径大于另一端的外径并在其外侧壁形成台阶面32,内筒3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台阶面32相匹配的止动面33。
书写时,使用者将管套4下移,先使得驱动轴卡进弹性夹持部27的两块弹片29之间,两块弹片29夹紧驱动轴,然后通过连接管24作用于笔芯本体22上并克服弹簧23的作用力带动笔芯本体22下移,直至笔头贯穿出笔孔25后位于下笔管1外且管套4的开口端与限位法兰11相接触为止,此时,凸块9沿矩形孔一8上移直至移动至矩形孔一8的边缘、卡柱12卡进卡槽10内,且卡接块18卡进避让孔16内并通过止动块21得到限位;反之,需要将笔头藏于下笔管1内或需要减压拉伸时,使用者只需按压笔夹13,通过顶块15作用于卡接块18上,使得卡接块18位于笔芯本体22和内筒3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并同时上移管套4、释放笔夹13,此时,卡接块18与管套4的内侧壁相接触并产生相对滑动。

Claims (7)

1.一种按压笔,其特征是,包括下笔管(1)和上笔管(2),所述上笔管(2)包括内筒(3)和管套(4),所述内筒(3)的一端与下笔管(1)螺纹连接,所述内筒(3)与下笔管(1)之间构成笔腔,所述笔腔内可拆卸安装有笔芯组件(5),所述内筒(3)的另一端设有通孔(6),所述管套(4)套设于内筒(3)的另一端上,所述管套(4)内固定有与通孔(6)相匹配的驱动部(7),所述驱动部(7)贯穿通孔(6)后位于笔腔内,所述管套(4)的侧壁上设有矩形孔一(8),所述内筒(3)上固定有与矩形孔一(8)相匹配的凸块(9),所述管套(4)通过矩形孔一(8)和凸块(9)相匹配与内筒(3)上下滑动连接并通过驱动部(7)驱动笔芯组件(5)产生伸缩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是,所述管套(4)的开口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卡槽(10),所述驱动部(7)位于管套(4)的底部中心,所述内筒(3)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限位法兰(11),所述下笔管(1)位于限位法兰(11)的一侧,所述限位法兰(11)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两根分别与卡槽(10)一一相匹配的卡柱(12),所述管套(4)通过卡槽(10)与卡柱(12)一一相匹配与内筒(3)上下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是,所述矩形孔一(8)位于管套(4)的一侧,所述管套(4)的另一侧设有笔夹(13),所述笔夹(13)的一端与管套(4)的底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笔夹(13)的另一端设有弧形凸起部(14),所述弧形凸起部(14)上设有顶块(15),所述管套(4)的侧壁上设有避让孔(16),所述顶块(15)的一端与弧形凸起部(14)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顶块(15)的另一端位于避让孔(16)内,所述内筒(3)的侧壁上设有与避让孔(16)相对应的活动孔(17),所述活动孔(17)内设有卡接块(18),所述卡接块(18)的一端与活动孔(17)的侧壁弹性连接,所述卡接块(18)的另一端位于避让孔(16)内且分别与顶块(15)和避让孔(16)的侧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是,所述活动孔(17)的一侧靠近管套(4)的开口端,所述活动孔(17)相对应的另一侧远离管套(4)的开口端,所述卡接块(18)的一端设有弹性片(19),所述卡接块(18)通过弹性片(19)与活动孔(17)远离管套(4)开口端的一侧弹性连接,所述卡接块(18)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斜面(20),所述卡接块(18)的一侧靠近笔夹(13),所述卡接块(18)相对应的另一侧远离笔夹(13),所述卡接块(18)靠近笔夹(13)的一侧与顶块(15)相接触,所述导向斜面(20)位于卡接块(18)靠近笔夹(13)的一侧,所述导向斜面(20)上设有半球形止动块(21),所述卡接块(18)通过止动块(21)与避让孔(16)的侧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是,所述笔芯组件(5)包括笔芯本体(22)、弹簧(23)和连接管(24),所述下笔管(1)的一端设有与笔芯本体(22)相匹配的出笔孔(25),所述弹簧(23)位于下笔管(1)的一端内,所述下笔管(1)的另一端与内筒(3)螺纹连接,所述笔芯本体(22)的一端位于弹簧(23)内且通过弹簧(23)与下笔管(1)弹性连接,所述连接管(24)的一端设有与笔芯本体(22)的另一端相匹配的限位槽(26),所述连接管(24)的另一端设有与驱动部(7)相匹配的弹性夹持部(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是,所述驱动部(7)为驱动轴,所述弹性夹持部(27)由凹槽(28)和两块弹片(29)共同构成,所述凹槽(28)位于连接管(24)的另一端且与驱动轴相匹配,所述凹槽(28)的左右两侧壁均设有矩形孔二(30),所述矩形孔二(30)的一端靠近凹槽(28)的开口端,所述矩形孔二(30)的另一端远离凹槽(28)的开口端,所述弹片(29)的一端与矩形孔二(30)远离凹槽(28)开口端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弹片(29)的另一端设有弧形夹持块(31),所述夹持块(31)位于凹槽(28)的内部且与弹片(29)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按压笔,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24)设有限位槽(26)的一端外径大于另一端的外径并在其外侧壁形成台阶面(32),所述内筒(3)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台阶面(32)相匹配的止动面(33)。
CN202322322759.9U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按压笔 Active CN221605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2759.9U CN221605517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按压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2759.9U CN221605517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按压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605517U true CN221605517U (zh) 2024-08-27

Family

ID=92431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2759.9U Active CN221605517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按压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605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605517U (zh) 一种按压笔
CN201161500Y (zh) 双按块侧压式书写笔
US4218153A (en) Mechanical pencil
CN200988363Y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铅笔
CN217835197U (zh) 一种按动静音笔夹插入口袋自动退芯结构
CN208343778U (zh) 削笔机的直推两档式笔尖粗细调节机构及削笔机
CN216942437U (zh) 静音式书写工具的揿动机构
CN201890013U (zh) 一种按压式笔具
CN110202989A (zh) 一种毛笔架
CN105365452B (zh) 笔夹收放结构
JP4906625B2 (ja) ノック式筆記具
CN104647959B (zh) 一种笔具的笔夹收放结构
JP2578084Y2 (ja)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JPH0649088U (ja)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とボールペンの多芯筆記具
CN214928482U (zh) 一种按压自动笔
CN205326572U (zh) 笔夹收放结构
CN221997185U (zh) 一种侧按出芯的眉笔
CN220562437U (zh) 按压出芯式书写笔
CN219055822U (zh) 按动笔
CN204340455U (zh) 一种笔具的笔夹收放结构
CN221049351U (zh) 一种低噪音按动笔
CN219749339U (zh) 按压伸缩式书写笔
JPH07276883A (ja) ノック式ボールペン
JP2007276124A (ja) 出没式筆記具
CN214449772U (zh) 侧按活动铅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