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601014U - 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601014U
CN221601014U CN202322900195.2U CN202322900195U CN221601014U CN 221601014 U CN221601014 U CN 221601014U CN 202322900195 U CN202322900195 U CN 202322900195U CN 221601014 U CN221601014 U CN 221601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drainage
coating
drainage tube
hos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001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丽丽
万克猛
任保来
王执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Chen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Chen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Chen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Chen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001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601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601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601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包括导管和软管主体,所述软管主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薄壁,所述软管主体的内部位于薄壁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引流腔和注液腔,所述导管的外部套设固定连接有无菌敷贴,所述无菌敷贴的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医用胶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管和软管主体等组件,利用软管主体在导管内移动,护理时只需要更换导管内的软管本体,减少维护更换造成的损伤,通过将超滑涂层和抗菌涂层涂刷到软管主体和导管的外表面上,可避免其直接与身体组织接触,规避过敏反应,同时减少导管和软管本体与患者身体组织之间的摩擦降低痛苦,还可以起到抗菌作用,防止长时间滞留造成创口感染。

Description

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
背景技术
脑室引流术是经颅骨钻孔形脑室穿刺后或在开颅手术中,将引流管前端置于脑室内,末端外接引流器,将脑脊液引出体外的一项技术。它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急救手段,尤其对于高颅压的危重患者,实施脑室引流术可以避免或减缓脑疝的发生,挽救患者的宝贵生命。
在现有技术中在传统的双腔脑室引流管在置入人体和拔出更换时,与人体组织的摩擦较大,容易造成患者的痛苦感增加,脑室内的血浆和积液在引流管内缓慢流通时,容易附着管壁内侧,造成堵塞降低引流效果,引流管在脑腔内滞留期间容易发生感染,上述缺陷都会给患者造成痛苦,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传统的双腔脑室引流管在置入人体和拔出更换时,与人体组织的摩擦较大,容易造成患者的痛苦感增加,脑室内的血浆,积液在引流管内缓慢流通时,容易附着管壁内侧,造成堵塞降低引流效果,引流管在脑腔内滞留期间容易发生感染,上述缺陷都会给患者造成痛苦,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包括导管和软管主体,所述软管主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薄壁,所述软管主体的内部位于薄壁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引流腔和注液腔,所述导管的外部套设固定连接有无菌敷贴,所述无菌敷贴的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医用胶带,所述医用胶带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绑带,无菌敷贴可以保持下管处创口卫生无菌,医用胶带和绑带可以对无菌敷贴和导管进行固定;
所述导管和软管主体的外侧壁上涂刷有超滑涂层,所述超滑涂层的外表面上涂刷有抗菌涂层,所述引流腔的内表面涂刷有抗凝血涂层。
优选的,所述导管套设在软管主体的外部,所述软管主体的外侧壁与导管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医用胶泥,可以将软管主体与导管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导管与软管主体均为硅胶材质,成品透明度高,方便观察,无异味,卫生等级高。
优选的,所述软管主体的顶部开设有与引流腔相连通的引流口,所述引流口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外引流管,所述外引流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引流器接头,引流器接头用于外接引流器。
优选的,所述软管主体的顶部位于引流口的一侧位置开设有与注液腔相连通的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液接头,输液接头带有密封盖,不使用的时候可以盖上避免细菌污染。
优选的,所述超滑涂层为亲水性高聚物涂层,不仅可以起到润滑作用,还可以与人体组织隔离防止发生过敏反应。
优选的,所述抗菌涂层为纳米银抗菌材料涂层,可以提供较好的抗菌效果。
优选的,所述抗凝血涂层为磷酸胆碱涂层,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在引流腔内表面凝结,影响引流效果。
优选的,所述软管主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流孔,所述软管主体的外侧壁上与多个引流孔相对称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冲洗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管和软管主体等组件,利用软管主体在导管内移动,护理时只需要更换导管内的软管本体,减少维护更换时对患者造成的损伤,通过将超滑涂层和抗菌涂层涂刷到软管主体和导管的外表面上,可以避免直接与身体组织接触,规避过敏反应,同时减少导管和软管本体与患者身体组织之间的摩擦降低痛苦,还可以起到抗菌作用,防止长时间滞留造成创口感染。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流腔的内表面上涂刷磷酸胆碱抗凝血涂层,防止引流腔内缓慢流动的血浆和组织液凝固附着在引流腔的内表面上,从而避免造成堵塞降低引流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无菌敷贴、医用胶带和绑带,无菌敷贴可以保持下管处创口的无菌环境,医用胶泥可以固定软管主体与导管的相对位置,医用胶带和绑带可以对无菌敷贴和导管进行固定,减少导管和软管主体的移动,从而降低患者痛苦也能减缓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的导管的位置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软管主体位置的截面图。
图中:1、导管;2、软管主体;201、薄壁;3、引流孔;4、无菌敷贴;5、医用胶带;6、绑带;7、注液腔;701、注液管;702、输液接头;8、引流腔;801、抗凝血涂层;802、外引流管;803、引流器接头;9、超滑涂层;10、抗菌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包括导管1和软管主体2,软管主体2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薄壁201,软管主体2的内部位于薄壁20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引流腔8和注液腔7,导管1的外部套设固定连接有无菌敷贴4,无菌敷贴4的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医用胶带5,医用胶带5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绑带6,无菌敷贴4可以保持下管处创口卫生无菌,医用胶带5和绑带6可以对无菌敷贴4和导管1进行固定;
导管1和软管主体2的外侧壁上涂刷有超滑涂层9,超滑涂层9的外表面上涂刷有抗菌涂层10,引流腔8的内表面涂刷有抗凝血涂层801。
如图1所示,软管主体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流孔3,软管主体2的外侧壁上与多个引流孔3相对称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冲洗孔,软管主体2的顶部位于引流口的一侧位置开设有与注液腔7相连通的注液口,注液口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注液管701,注液管7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液接头702,输液接头702带有密封盖,不使用的时候可以盖上避免细菌污染,软管主体2的顶部开设有与引流腔8相连通的引流口,引流口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外引流管802,外引流管8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引流器接头803,引流器接头803用于外接引流器,导管1套设在软管主体2的外部,软管主体2的外侧壁与导管1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医用胶泥,可以将软管主体2与导管1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如图2和图3所示,导管1与软管主体2均为硅胶材质,成品透明度高,方便观察,无异味,卫生等级高,超滑涂层9为亲水性高聚物涂层,不仅可以起到润滑作用,还可以与人体组织隔离防止发生过敏反应,抗菌涂层10为纳米银抗菌材料涂层,可以提供较好的抗菌效果,抗凝血涂层801为磷酸胆碱涂层,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在引流腔8内表面凝结,影响引流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导管1置入到下管口处,医用胶带5将无菌敷贴4固定在创口上,再利用绑带6进一步固定,然后将软管主体2的底端从导管1内伸入到脑腔需要引流的位置,然后利用医用胶泥将软管主体2与导管1之间的空隙填充对软管主体2进行固定,引流器接头803连接引流器,脑腔内的积液即可通过引流孔3进入,流经引流腔8、外引流管802和引流器后流出,当需要冲洗时,用输液接头702接入冲洗液体,液体经过注液管701、注液腔7和注液孔注入脑腔内进行冲洗,导管1和软管主体2外表面涂刷的超滑涂层9不仅可以减少导管1和软管主体2与患者组织间的接触,避免过敏反应,还可以减少摩擦产生的疼痛,超滑涂层9的外表面涂刷的抗菌涂层10可以避免长时间留置造成感染,降低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包括导管(1)和软管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主体(2)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薄壁(201),所述软管主体(2)的内部位于薄壁(20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引流腔(8)和注液腔(7),所述导管(1)的外部套设固定连接有无菌敷贴(4),所述无菌敷贴(4)的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医用胶带(5),所述医用胶带(5)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绑带(6);
所述导管(1)和软管主体(2)的外侧壁上涂刷有超滑涂层(9),所述超滑涂层(9)的外表面上涂刷有抗菌涂层(10),所述引流腔(8)的内表面涂刷有抗凝血涂层(8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套设在软管主体(2)的外部,所述软管主体(2)的外侧壁与导管(1)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医用胶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与软管主体(2)均为硅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主体(2)的顶部开设有与引流腔(8)相连通的引流口,所述引流口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外引流管(802),所述外引流管(8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引流器接头(8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主体(2)的顶部位于引流口的一侧位置开设有与注液腔(7)相连通的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注液管(701),所述注液管(7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液接头(7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滑涂层(9)为亲水性高聚物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涂层(10)为纳米银抗菌材料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凝血涂层(801)为磷酸胆碱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主体(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流孔(3),所述软管主体(2)的外侧壁上与多个引流孔(3)相对称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冲洗孔。
CN202322900195.2U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 Active CN221601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00195.2U CN221601014U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00195.2U CN221601014U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601014U true CN221601014U (zh) 2024-08-27

Family

ID=92437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00195.2U Active CN221601014U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6010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27722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ravenous therapy and hyperalimentation
US4431426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ravenous therapy and hyperalimentation
CN221601014U (zh) 一种超滑抗菌双腔脑室引流管
CN204910455U (zh) 医用多腔引流导管
CN209451034U (zh) 一次性使用无菌血液透析导管
CN101785897B (zh)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CN201631868U (zh)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CN217311533U (zh) 一种介入手术用导管
CN210933140U (zh) 一种输液港十字形固定贴膜
CN214415350U (zh) 一体式医用硅胶槽式引流管
CN219681451U (zh) 一种具有快速外接功能的双腔脑室外引流管
CN213723908U (zh) 空肠引流管
CN219251117U (zh) 一种双腔颅内引流管
CN221045252U (zh) 一种采用低负压的带引流和冲洗功能的装置
CN215135649U (zh) 一种用于连接导尿管引流通道的三通接头
CN206167004U (zh) Ommaya囊穿刺装置及引流装置
CN219878798U (zh) 一种可预防拔管的引流装置
CN213667163U (zh) 一种化脓性关节炎持续负压引流灌洗器
CN100387315C (zh) 乳腺脓肿微创治疗管
CN214970837U (zh) 一种引流管位置标记装置及包含它的引流管
CN216824300U (zh) 一种新型的胸腔引流管
CN219983692U (zh) 一种分离式胸腔引流管路
CN211068364U (zh) 一种一次性膀胱冲洗连接管
CN218685685U (zh) 一种可用于脓腔冲洗的引流管
CN216603268U (zh) 一种手臂透析用止血敷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