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600887U - 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600887U
CN221600887U CN202420218363.1U CN202420218363U CN221600887U CN 221600887 U CN221600887 U CN 221600887U CN 202420218363 U CN202420218363 U CN 202420218363U CN 221600887 U CN221600887 U CN 221600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eat
butterfly wing
positioning cover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2183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明明
牟杰
张涵
李彦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971st Navy Hospital Of People '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971st Navy Hospital Of People '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971st Navy Hospital Of People '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971st Navy Hospital Of People '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4202183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600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600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600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包括港座和定位盖,所述港座的顶部设置有注射座,每个所述注射座的位置均设置有穿刺隔,所述定位盖的下端与注射座相适配;所述定位盖的顶部两端开设有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针座,两个所述针座上均设置蝶翼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盖和针座,可以精准地将蝶翼针插入到指定的部位,解决了双腔输液港在使用过程中插入蝶翼针困难的问题,且通过在针座上设置多个针孔和倾斜的蝶翼针,可以有效地避免针头弯曲和重复扎针,从而降低患者的不适感,而定位盖的顶部和底部的边缘位置均呈弧形倒角状,当定位盖接触到患者皮肤时,提高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科给药装置是一种用于将药物直接递送至肿瘤部位的设备,旨在提高药物在肿瘤内的浓度,减少药物在正常组织中的分布,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常见的肿瘤科给药装置有肿瘤内给药装置、植入式给药装置、超声引导下肿瘤给药等。
输液港属于肿瘤科的植入式给药装置之一。它是一种长期植入体内的静脉给药装置,通常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营养支持等治疗方案。输液港将药物直接输送到静脉内,可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浓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输液港分为单腔输液港和双腔输液港两种,双腔输液港适用于需要长期或重复静脉输注药物的患者,双腔输液港可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双腔输液港存在两个腔体,因此其体积相比较单腔输液港更大,为了能够使双腔输液港的两个腔体保持相互独立,因此现有的双腔输液港的两个腔体的中间部位则需要保持一定的宽度,而双腔输液港埋植在皮下组织内,针头需要准确刺入注射座出的穿刺隔内,才能确保药物顺利进入静脉。由于输液港位置较深,仅依靠肉眼观察无法清楚的判断到注射座的穿刺隔位置,且双腔输液港在使用过程中,同步对两个腔体处插入蝶翼针时,无法有效精准的插入蝶翼针,且蝶翼针在插入过程中,由于双腔输液港的两个腔体的中间部位宽度较大,因此蝶翼针容易插入到两个腔体的中间部位,不仅会导致针头弯曲,同时还需要再次对人体皮肤扎针,造成患者身体的不适。
因此,发明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包括港座和定位盖,所述港座的顶部设置有注射座,每个所述注射座的位置均设置有穿刺隔,所述定位盖的下端与注射座相适配;
所述定位盖的顶部两端开设有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针座,两个所述针座上均设置蝶翼针,所述针座由上而下开设有多个针孔,且每个针孔均呈倾斜状,所述蝶翼针的下端插设在针座对应的一个针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盖的两个通孔内壁上均开设有凹口,两个所述针座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至少三个凸起部,每个所述针座的外侧通过凸起部与对应的通孔内壁的凹口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凸起部的前端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凸起部的前端位于凹口内,所述凸起部的尾端为圆柱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盖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防滑槽,所述定位盖的顶部和底部的边缘位置均呈弧形倒角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港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管,所述蝶翼针的上方设置有蝶翼座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定位盖和针座,可以精准地将蝶翼针插入到指定的部位,解决了双腔输液港在使用过程中插入蝶翼针困难的问题,且通过在针座上设置多个针孔和倾斜的蝶翼针,可以有效地避免针头弯曲和重复扎针,从而降低患者的不适感,而定位盖的顶部和底部的边缘位置均呈弧形倒角状,当定位盖接触到患者皮肤时,提高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第一视角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第二视角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盖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针座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港座;2、注射座;3、导管;4、定位盖;41、通孔;5、防滑槽;6、凹口;7、针座;71、针孔;72、凸起部;8、蝶翼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包括港座1和定位盖4,港座1的顶部设置有注射座2,每个注射座2的位置均设置有穿刺隔,定位盖4的下端与注射座2相适配;
定位盖4的顶部两端开设有通孔41,每个通孔41内均设置有针座7,两个针座7上均设置蝶翼针8,针座7由上而下开设有多个针孔71,且每个针孔71均呈倾斜状,蝶翼针8的下端插设在针座7对应的一个针孔71内。通过定位盖4的通孔41内的针座7,能够将蝶翼针8准确的插入到注射座2的穿刺隔内。在插入过程中,注意使蝶翼针8的下端插设在针座7对应的针孔71内,以确保药物顺利进入静脉。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盖4的两个通孔41内壁上均开设有凹口6,两个针座7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至少三个凸起部72,每个针座7的外侧通过凸起部72与对应的通孔41内壁的凹口6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凸起部72的前端为半球形结构,凸起部72的前端位于凹口6内,凸起部72的尾端为圆柱体结构,从而使针座7转动安装在定位盖4的通孔41内,进而当需要多次对患者进行扎针时,当蝶翼针8前端一部分插入到针座7的一个针孔71内后,通过蝶翼针8来转动针座7,以此来改变蝶翼针8穿刺皮肤的位置,防止蝶翼针8多次穿刺皮肤的同一位置。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盖4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防滑槽5,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意外滑动导致操作失误,定位盖4的顶部和底部的边缘位置均呈弧形倒角状。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港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管3,导管3埋藏在患者的皮肤下的血管内,蝶翼针8的上方设置有蝶翼座体,该蝶翼座体则方便医护人员手持蝶翼针8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在使用时,其工作过程为:
确保港座1已经正确植入患者的皮下组织,之后按压港座1,使港座1在患者皮肤下方将港座1顶部的注射座2的轮廓凸显出来,之后先对定位盖4进行清洁消毒,然后将定位盖4的下端盖合在皮肤上且与注射座2轮廓位置对应,并保持定位盖4稳定,之后再利用医用胶带粘贴在定位盖4的顶部中间部位,将定位盖4固定在患者皮肤上,然后将医护人员手持蝶翼针8尾端的蝶翼座体,之后将蝶翼针8的前端一部分插入到针座7的某个针孔71内,最后再将蝶翼针8的前端全部插入到针座7的下方,并进入到患者皮肤内,插入到注射座2对应位置的穿刺隔内,再将蝶翼针8尾端连接的输液管的阀门打开,将药物注射到双腔输液港的一端腔体内部,而双腔输液港的另一端输液,则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当需要持续输液时,则再次通过医用胶带将蝶翼针8和定位盖4固定在患者皮肤上。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包括港座(1)和定位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港座(1)的顶部设置有注射座(2),每个所述注射座(2)的位置均设置有穿刺隔,所述定位盖(4)的下端与注射座(2)相适配;
所述定位盖(4)的顶部两端开设有通孔(41),每个所述通孔(41)内均设置有针座(7),两个所述针座(7)上均设置蝶翼针(8),所述针座(7)由上而下开设有多个针孔(71),且每个针孔(71)均呈倾斜状,所述蝶翼针(8)的下端插设在针座(7)对应的一个针孔(7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盖(4)的两个通孔(41)内壁上均开设有凹口(6),两个所述针座(7)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至少三个凸起部(72),每个所述针座(7)的外侧通过凸起部(72)与对应的通孔(41)内壁的凹口(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72)的前端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凸起部(72)的前端位于凹口(6)内,所述凸起部(72)的尾端为圆柱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盖(4)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防滑槽(5),所述定位盖(4)的顶部和底部的边缘位置均呈弧形倒角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港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管(3),所述蝶翼针(8)的上方设置有蝶翼座体。
CN202420218363.1U 2024-01-30 2024-01-30 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 Active CN221600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18363.1U CN221600887U (zh) 2024-01-30 2024-01-30 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18363.1U CN221600887U (zh) 2024-01-30 2024-01-30 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600887U true CN221600887U (zh) 2024-08-27

Family

ID=92433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218363.1U Active CN221600887U (zh) 2024-01-30 2024-01-30 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600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19160A (en) Vascular access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same
EP1016431B1 (en) Implantable access devices
US11020526B2 (en) Sprinkler cannula
CN206007700U (zh) 一种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CN217938823U (zh) 一种输液港给药装置
US20140207110A1 (en) Vascular access device for reproducible insertion of a cannula into a puncture site
CN111588940A (zh) 植入式输液港及使用方法
CN221600887U (zh) 一种肿瘤科给药装置
JP3685509B2 (ja) 皮下埋込型薬液注入ポートスリーブ用キャップ
CN204951843U (zh) 植入式输液港穿刺定位器
CN212651171U (zh) 植入式输液港
CN108785791B (zh) 能够阻止血栓形成以及阻止继发感染的双腔静脉输液港
CN216294904U (zh) 一种注射器的辅助推进器
CN215460909U (zh) 一种植入式给药装置
CN116492533A (zh) 防脱型静脉输液港
CN215653327U (zh) 防渗漏麻醉留置导管
CN212521951U (zh) 一种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
WO2017180279A2 (en) Assistive device for subcutaneous injections or implants
CN113975521B (zh) 一种植入式给药装置
CN201516222U (zh) 多微孔留置管
CN216366290U (zh) 一种植入式给药装置
CN111544095A (zh) 一种心内科临床介入治疗用穿刺针
CN212651172U (zh) 输液港
CN221888884U (zh) 一种输液港穿刺固定器
CN216366291U (zh) 一种涡流式植入式给药装置及输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