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578366U - 一种中医热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热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578366U
CN221578366U CN202322266094.4U CN202322266094U CN221578366U CN 221578366 U CN221578366 U CN 221578366U CN 202322266094 U CN202322266094 U CN 202322266094U CN 221578366 U CN221578366 U CN 221578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column
groove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60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蒙真
李阳
付进杰
郝征
宋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3222660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578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578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578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热疗装置。包括安装包,安装包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绑带,两个连接绑带均通过子母扣相互粘接,安装包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盖,安装包与连接盖之间通过拉链连接,连接盖内安装有热疗机构,热疗机构包括加热槽,加热槽内安装有加热管,加热管的底部连接有药包槽,药包槽内填充有中药包,药包槽的下方设置有按摩槽;通过在热疗机构的按摩槽内设置按摩组件,将热疗机构的按摩槽贴合在病患的皮肤上,进行热疗的同时,通过两组按摩组件对病患患处进行按摩,优化热疗效果的同提高病患的舒适度,此装置既能对患处进行热疗又能按摩,功能强大,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热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热疗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医治疗中,通常会采取热疗方法进行辅助治疗,通常是将药材包加热,产生的药气分子深入人体皮肤起到一定的疗效。
现有的中医热疗装置,通常需要使用人员躺在病床上,对患处进行热疗,占用时间较长使用不便,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可以捆绑在身上的热疗装置,但是此类装置通常仅能进行热疗,功能单一,实用性不强,因此提出一种中医热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热疗装置,解决但是此类装置通常仅能进行热疗,功能单一,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中医热疗装置,包括安装包,所述安装包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绑带,两个所述连接绑带均通过子母扣相互粘接,所述安装包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盖,所述安装包与所述连接盖之间通过拉链连接,所述连接盖内安装有热疗机构,所述热疗机构包括加热槽,所述加热槽内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底部连接有药包槽,所述药包槽内填充有中药包,所述药包槽的下方设置有按摩槽,所述按摩槽靠近所述加热槽的一端安装有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圆孔的通气板,所述通气板的底部安装有两组按摩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热疗机构的外侧设置安装包,在安装包两侧设置连接绑带便于将热疗机构装在安装包内,并通过两个连接绑带固定在病患的患处,无需病患躺着进行热疗,通过在热疗机构的按摩槽内设置按摩组件,将热疗机构的按摩槽贴合在病患的皮肤上,进行热疗的同时,通过两组按摩组件对病患患处进行按摩,优化热疗效果的同提高病患的舒适度,此装置既能对患处进行热疗又能按摩,功能强大,实用性强。
为了既能对患处进行热疗又能按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槽与所述按摩槽相邻一侧的侧壁通过连接合页转动连接,所述加热槽与所述按摩槽相贴合的一面均安装有相互磁吸的磁吸条。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加热槽与所述按摩槽相邻一侧的侧壁通过连接合页转动连接,所述加热槽与所述按摩槽相贴合的一面均安装有相互磁吸的磁吸条,便于装置的快速打开与关闭。
为了便于装置的快速打开与关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槽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圆柱形的操作按钮。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加热槽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圆柱形的操作按钮,便于操作装置。
为了便于操作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管设置为温度可控的加热管。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所述加热管设置为温度可控的加热管,便于根据病患的实际需要调整加热管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发生烫伤危险。
为了避免温度过高发生烫伤危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包远离所述连接盖的一端的四周设置有防止所述热疗机构坠落的限位带。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安装包远离所述连接盖的一端的四周设置有防止所述热疗机构坠落的限位带,即不影响热疗机构对患处热疗又能通过限位带对热疗机构进行遮挡,避免热疗机构意外坠落。
为了即不影响热疗机构对患处热疗又能通过限位带对热疗机构进行遮挡,避免热疗机构意外坠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圆柱形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侧壁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柱,所述电动伸缩柱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通气板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两端均安装有按摩头,所述第一连接柱其中一端设置有电机柱,所述电机柱内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所述按摩槽靠近所述按摩组件处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两端均通过滑轮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电机柱安装在所述滑轮上。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圆柱形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侧壁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柱,所述电动伸缩柱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通气板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两端均安装有按摩头,所述第一连接柱其中一端设置有电机柱,所述电机柱内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所述按摩槽靠近所述按摩组件处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两端均通过滑轮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电机柱安装在所述滑轮上,便于通过延长或缩短电动伸缩柱的长度,调整按摩的力度,通过启动两个微型电机向相对或相反的方向转动带动按摩头跟着转动对患处进行按摩,使装置更加实用。
为了便于通过延长或缩短电动伸缩柱的长度,调整按摩的力度,通过启动两个微型电机向相对或相反的方向转动带动按摩头跟着转动对患处进行按摩,使装置更加实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摩头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两端的圆柱形的连接底柱,所述连接底柱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均匀排列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连接底柱的一端安装有圆柱形的按摩柱。
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按摩头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两端的圆柱形的连接底柱,所述连接底柱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均匀排列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连接底柱的一端安装有圆柱形的按摩柱,便于通过微型电机带动整个连接底柱转动,从而使多个通过连接臂连接在连接底柱侧壁上的按摩柱轮流对患处进行按摩,优化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疗机构立体结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疗机构连接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按摩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包;2、连接盖;3、拉链;4、限位带;5、热疗机构;6、连接绑带;7、子母扣;8、按摩槽;9、按摩组件;10、药包槽;11、通气板;12、加热管;13、加热槽;14、操作按钮;15、连接合页;16、按摩头;17、第一连接柱;18、第二连接柱;19、电动伸缩柱;20、电机柱;21、微型电机;22、连接底柱;23、连接臂;24、按摩柱;2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4所示,一种中医热疗装置,包括安装包1,所述安装包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绑带6,两个所述连接绑带6均通过子母扣7相互粘接,所述安装包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盖2,所述安装包1与所述连接盖2之间通过拉链3连接,所述连接盖2内安装有热疗机构5,所述热疗机构5包括加热槽13,所述加热槽13内安装有加热管12,所述加热管12的底部连接有药包槽10,所述药包槽10内填充有中药包,所述药包槽10的下方设置有按摩槽8,所述按摩槽8靠近所述加热槽13的一端安装有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圆孔的通气板11,所述通气板11的底部安装有两组按摩组件9,通过在热疗机构5的外侧设置安装包1,在安装包1两侧设置连接绑带6便于将热疗机构5装在安装包1内,并通过两个连接绑带6固定在病患的患处,无需病患躺着进行热疗,通过在热疗机构5的按摩槽8内设置按摩组件9,将热疗机构5的按摩槽8贴合在病患的皮肤上,进行热疗的同时,通过两组按摩组件9对病患患处进行按摩,优化热疗效果的同提高病患的舒适度,此装置既能对患处进行热疗又能按摩,功能强大,实用性强,所述加热槽13与所述按摩槽8相邻一侧的侧壁通过连接合页15转动连接,所述加热槽13与所述按摩槽8相贴合的一面均安装有相互磁吸的磁吸条,便于装置的快速打开与关闭,所述加热槽13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圆柱形的操作按钮14,便于操作装置,所述加热管12设置为温度可控的加热管,便于根据病患的实际需要调整加热管12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发生烫伤危险,所述安装包1远离所述连接盖2的一端的四周设置有防止所述热疗机构5坠落的限位带4,即不影响热疗机构5对患处热疗又能通过限位带4对热疗机构5进行遮挡,避免热疗机构5意外坠落,所述按摩组件9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连接柱17,所述第一连接柱17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圆柱形的第二连接柱18,所述第二连接柱18的侧壁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柱19,所述电动伸缩柱19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柱18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通气板11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柱17的两端均安装有按摩头16,所述第一连接柱17其中一端设置有电机柱20,所述电机柱20内安装有微型电机21,所述微型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17上,所述按摩槽8靠近所述按摩组件9处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25,所述第一连接柱17的两端均通过滑轮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25内,所述电机柱20安装在所述滑轮上,便于通过延长或缩短电动伸缩柱19的长度,调整按摩的力度,通过启动两个微型电机21向相对或相反的方向转动带动按摩头16跟着转动对患处进行按摩,使装置更加实用,所述按摩头16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柱17两端的圆柱形的连接底柱22,所述连接底柱22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均匀排列的连接臂23,所述连接臂23远离所述连接底柱22的一端安装有圆柱形的按摩柱24,便于通过微型电机21带动整个连接底柱22转动,从而使多个通过连接臂23连接在连接底柱22侧壁上的按摩柱24轮流对患处进行按摩,优化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将操作按钮14与按摩槽8打开,将热疗所需的中药包置入药包槽10内,然后将加热槽13与按摩槽8贴合在一起并相互磁吸,通过按动其中一个操作按钮14启动加热管12对药包槽10内的中药包进行加热,然后将热疗机构5放置在安装包1内,并将与连接盖2通过拉链3进行连接,将热疗机构5的按摩槽8置于底部贴合在患处,然后将两个连接绑带6围绕病患的患处的身体上进行缠绕并通过两个子母扣7相互粘接进行固定,通过加热管12对药包槽10内中药的加热,挥发出的药气分子通过皮肤渗入病患体内对病患辅助治疗,需要按摩功能时,打开连接盖2,按动操作按钮14延长或缩短电动伸缩柱19的长度,来选择按摩的力度,然后再通过操作按钮14启动两个微型电机21向相对或相反的方向转动带动按摩头16跟着转动对患处进行按摩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中医热疗装置,包括安装包(1),所述安装包(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绑带(6),两个所述连接绑带(6)均通过子母扣(7)相互粘接,所述安装包(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盖(2),所述安装包(1)与所述连接盖(2)之间通过拉链(3)连接,所述连接盖(2)内安装有热疗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疗机构(5)包括加热槽(13),所述加热槽(13)内安装有加热管(12),所述加热管(12)的底部连接有药包槽(10),所述药包槽(10)内填充有中药包,所述药包槽(10)的下方设置有按摩槽(8),所述按摩槽(8)靠近所述加热槽(13)的一端安装有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圆孔的通气板(11),所述通气板(11)的底部安装有两组按摩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13)与所述按摩槽(8)相邻一侧的侧壁通过连接合页(1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13)与所述按摩槽(8)相贴合的一面均安装有相互磁吸的磁吸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13)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圆柱形的操作按钮(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2)设置为温度可控的加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包(1)远离所述连接盖(2)的一端的四周设置有防止所述热疗机构(5)坠落的限位带(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9)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连接柱(17),所述第一连接柱(17)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圆柱形的第二连接柱(18),所述第二连接柱(18)的侧壁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柱(19),所述电动伸缩柱(19)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柱(18)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通气板(11)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柱(17)的两端均安装有按摩头(16),所述第一连接柱(17)其中一端设置有电机柱(20),所述电机柱(20)内安装有微型电机(21),所述微型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17)上,所述按摩槽(8)靠近所述按摩组件(9)处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25),所述第一连接柱(17)的两端均通过滑轮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25)内,所述电机柱(20)安装在所述滑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医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16)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柱(17)两端的圆柱形的连接底柱(22),所述连接底柱(22)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均匀排列的连接臂(23),所述连接臂(23)远离所述连接底柱(22)的一端安装有圆柱形的按摩柱(24)。
CN202322266094.4U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中医热疗装置 Active CN221578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6094.4U CN221578366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中医热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6094.4U CN221578366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中医热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578366U true CN221578366U (zh) 2024-08-23

Family

ID=92402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6094.4U Active CN221578366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中医热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578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578366U (zh) 一种中医热疗装置
CN113350025B (zh) 一种用于踝关节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物理治疗装置
CN214484787U (zh) 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热敷装置
CN210674017U (zh) 便于调节的模拟针灸触感的按摩装置
CN203107657U (zh) 一种自热艾灸贴装置
CN203598095U (zh) 低电压中药热敷袋
CN222828726U (zh) 组合式热敷设备
CN209378298U (zh) 一种便于药效吸收的中药热敷带
CN206081344U (zh) 多功能保健仪器
CN221712811U (zh) 一种具有红外加热功能的小儿灸疗设备
CN209316832U (zh) 一种远红外药敷装置
CN206334096U (zh) 一种四肢关节按摩装置
CN219743080U (zh) 一种内置鸡血石带反馈的中医封包治疗仪
CN221579436U (zh) 一种便于药包放置的中医理疗热敷装置
CN212416327U (zh) 电加热沙疗带
CN221672248U (zh) 一种自动热敷装置
CN219646539U (zh) 一种热奄包
CN222676645U (zh) 一种热敷理疗护理装置
CN219207628U (zh) 一种腹部热敷装置
CN221578388U (zh) 一种中药理疗热敷袋
CN221932538U (zh) 一种穴位按摩仪
CN216221900U (zh) 一种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
CN219126997U (zh) 一种肚腹热疗包
CN2137518Y (zh) 按摩热灸器
CN222517297U (zh) 便携式实按灸治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