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57515U - 一种跷跷板桌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跷跷板桌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557515U CN221557515U CN202420060274.9U CN202420060274U CN221557515U CN 221557515 U CN221557515 U CN 221557515U CN 202420060274 U CN202420060274 U CN 202420060274U CN 221557515 U CN221557515 U CN 2215575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ffle
- swinging
- plate
- teeterboard
- reinforc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跷跷板桌子,包括摆动部,摆动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以上的摆动板,在相邻的摆动板之间设有桌板;乘坐部,包括第一乘坐部和第二乘坐部,第一乘坐部与第二乘坐部相对设置在摆动部的两侧;乘坐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以上挡板,相邻两块挡板之间设有座板和挡杆;挡板包括限位部和支撑部;座板将限位部与支撑部分隔;摆动板接触地面为跷跷板使用状态;支撑部接触地面为桌子使用状态,在实现跷跷板功能的同时还可以作为桌子和椅子使用,增强了实用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功能切换过程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娱乐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跷跷板桌子。
背景技术
跷跷板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游乐设施,它的运作基于杠杆原理。人们对跷跷板施加的压力分为动力和阻力,而人们与跷跷板固定点的距离则构成了动力臂和阻力臂。由于重力加速度的作用,跷跷板会产生上下摆动,其中较高的一端的重力加速度大于较低的一端,因此较高的一端会下降,同时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较低的一端会被翘起。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但是传统的跷跷板安装需要一块单独的场地,安装后无法移动,占地面积太大,不利于家具放置。
在中国专利CN212575614U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跷跷板,该跷跷板通过在横板底面侧面两端之间设置弧形支撑杆和弧形板形成跷跷板。但是该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存在结构简陋不牢固、使用不方便、功能单一的问题。
另外,在中国专利CN211963069U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跷跷板,该跷跷板能够通过整体翻转实现跷跷板和座椅的转换。但是该技术方案的跷跷板脚踏设置不合理,乘坐体验不适,在座椅使用状态下,两侧坐板占用空间较大。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申请提供一种全新的跷跷板桌子,该装置在实现跷跷板功能的同时还可以作为桌子和椅子使用,增强了实用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功能切换过程简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跷跷板桌子,包括摆动部,摆动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以上的摆动板,在相邻的摆动板之间设有桌板;乘坐部,包括第一乘坐部和第二乘坐部,第一乘坐部与第二乘坐部相对设置在摆动部的两侧;乘坐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以上挡板,相邻两块挡板之间设有座板和挡杆;挡板包括限位部和支撑部;座板将限位部与支撑部分隔;摆动板接触地面为跷跷板使用状态;支撑部接触地面为桌子使用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跷跷板桌子整体部位示意图;
图2为跷跷板桌子的桌子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跷跷板桌子的跷跷板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支撑板的卡槽结构图。
图中:
1、摆动部;10、摆动板;14、桌板;16、支撑板;
101、第一摆动板;102、第二摆动板;162、卡槽;
21、第一乘坐部;22、第二乘坐部;
23、加强件;24、挡杆;25、挡板;
26、限位部;27、座板;28、支撑部;29、扶手;
251、第一挡板;252、第二挡板;
241、第一挡杆;242、第二挡杆;
231、第一加强件;232、第二加强件;23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句以参照附图说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根据描述的构成要素的方向适当地改变。因此,不局限于在说明书中说明的词句,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更换。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跷跷板桌子包括两个使用状态,分别为:摆动板10接触地面为跷跷板使用状态;支撑部28接触地面为桌子使用状态,通过翻转跷跷板桌子,改变接触地面的部位,实现这两种使用状态的转换。
跷跷板桌子主体包括摆动部1,摆动部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以上的摆动板10,摆动板长度方向的轮廓为10为圆弧形,包括第一摆动板101和第二摆动板102,摆动板10可以是两块相同的具有圆弧的板,在相邻的摆动板10之间设有桌板14,两块摆动板10对称固定在桌板14两侧。
主体上还具有乘坐部,包括第一乘坐部21和第二乘坐部22,第一乘坐部21与第二乘坐部22相对设置在摆动部1的两侧。可供两名以上的使用者乘坐,使用者分别坐在第一乘坐部21和第二乘坐部22上,使用者的数量不限制为两个,跷跷板桌子整体也可以加宽,或者在宽度方向上增设第三乘坐部和第四乘坐部及以上的座位,供多名使用者乘坐。
在跷跷板使用状态下,摆动板10接触地面,由于两块摆动板为圆弧形,其接触地面的接地点数量为2,不能形成稳定的接地状态。
如果在第一乘坐部21上的人对跷跷板桌子施加一个作用力,跷跷板桌子偏向施加力较大的一侧,也就是第一乘坐部21,这个偏转过程中接触地面的接地点只有2个;当偏转使限位部26接触到地面时,接触地面的接地点达到3个或以上,形成稳定的接地状态,偏转过程结束;此时,在相对的第二乘坐部22施加一个更大的力打破平衡,跷跷板桌子则偏向第二乘坐部22,直到这个偏转过程使限位部26接触地面才结束。如此反复循环,能够实现跷跷板桌子的来回摆动。
在桌子的使用状态下,支撑部28的四个点接触地面,能够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跷跷板桌子能平稳地放置在平面上。
如图2、图4所示,摆动部1还包括支撑板16,支撑板16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摆动板101和第二摆动板102上,桌板14的两端也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摆动板101和第二摆动板102上,连接方式可以是螺丝连接、铆钉连接、插接、胶接、卡扣连接等多种方式。
支撑板16设置卡槽162,卡槽162将桌板14的两侧限制在支撑板16上,使桌板14在桌子使用状态下水平,可供使用者平稳地放置物品或者写作业;在跷跷板使用状态下,桌板朝上的一面还可供使用者安放双腿,避免使用时双腿无着力点或被摆动板10压伤,一举两得。
如图1所示,乘坐部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以上挡板25,使用者坐在乘坐部使用过程中,挡板25能够防止使用者从侧面跌落,保证了使用过程的安全。
相邻两块挡板25之间设有座板27,座板27是使用者乘坐的部位,正反两面均可使用,座板27可以是乘坐舒适的形状,或者座板27上增加乘坐更舒适的柔性坐垫等形式,让使用者能够长时间,减轻疲劳和不适。
限位部26与支撑部28相对设置在挡板25竖直方向的两侧,限位部26与支撑部28均设置扶手29,扶手29为开设在所述挡板25上的弧形孔所形成的握把;座板27将限位部26与支撑部28分隔,作为跷跷板使用状态下,限位部26位于下方,支撑部28位于上方,支撑部28的扶手29可为使用者提供抓握的位置;作为桌子使用状态下,支撑部28位于下方,限位部26位于上方,限位部26的扶手29为使用者提供抓握的位置。
如图1、图2所示,挡板25包括第一挡板251和第二挡板252,分别位于乘坐部的左右,挡杆24设置在第一挡板251和第二挡板252之间。
挡杆24包括第一挡杆241和第二挡杆242,分别连接于限位部26和支撑部28上,排列方式可以是单独的一根,也可是多根组合排布或者是一整块板,挡杆24起靠背作用,为使用者的背部提供着力点,防止使用者向后摇动时掉下受伤。
第一乘坐部21与第二乘坐部22之间设有加强件23,包括第一加强件231与第二加强件232,二者通过连接件233相连。
第一加强件231与第二加强件232连接,连接处接触地面,可辅助支撑部28保持稳定支撑,二者形成与摆动板10相对的圆弧形,圆弧的切点即为连接处的最底端,能够接触地面保持稳定;第一加强件231与第二加强件232也可以是长条形,二者连接处的一段接触地面,保持稳定支撑。
连接件233为活动铰链,在运输包装时,加强件23可以折叠,将第一加强件231与第二加强件232靠拢合并减少运输所占用的空间。二者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螺丝连接、铆钉连接、插接、卡扣连接等多种方式,并不限制本方案中加强件23的连接形式。
上述方案所提及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很多,如:螺丝连接、铆钉连接、插接、胶接,铰接、卡扣连接等多种方式,在运输的过程中,各部件拆分开有助于减少运输占用的空间,也可以避免单独部分损坏或者丢失造成产品功能无法实现,只需要替换相应部件即可恢复使用。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跷跷板桌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摆动部(1),所述摆动部(1)包括两块以上相对设置的摆动板(10),在相邻的所述摆动板(10)之间设有桌板(14);
乘坐部,包括第一乘坐部(21)和第二乘坐部(22),所述第一乘坐部(21)与所述第二乘坐部(22)相对设置在所述摆动部(1)的两侧;
所述乘坐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以上挡板(25),相邻两块所述挡板(25)之间设有座板(27)和挡杆(24);所述挡板(25)包括限位部(26)和支撑部(28);所述座板(27)将所述限位部(26)与所述支撑部(28)分隔;
所述摆动板(10)接触地面为跷跷板使用状态;所述支撑部(28)接触地面为桌子使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板(10)长度方向的轮廓为圆弧形,所述摆动板(10)包括第一摆动板(101)和第二摆动板(102),所述桌板(14)设置在所述第一摆动板(101)和所述第二摆动板(10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部(1)还包括支撑板(16),在所述支撑板(16)上设置卡槽(162),所述卡槽(162)将所述桌板(14)的两侧限制在所述支撑板(1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5)包括第一挡板(251)和第二挡板(252),所述挡杆(24)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251)和所述第二挡板(252)之间,所述挡杆(24)包括第一挡杆(241)和第二挡杆(2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6)与所述支撑部(28)相对设置在所述挡板(25)竖直方向的两侧,在所述限位部(26)与所述支撑部(28)上均设置扶手(2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跷跷板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29)为开设在所述挡板(25)上的弧形孔所形成的握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乘坐部(21)与所述第二乘坐部(22)之间设有加强件(23),所述加强件(23)包括第一加强件(231)与第二加强件(232),二者通过连接件(23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跷跷板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231)与所述第二加强件(232)连接,形成长度方向的轮廓为圆弧形,所述加强件(23)与所述摆动板(10)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跷跷板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3)为活动铰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060274.9U CN221557515U (zh) | 2024-01-10 | 2024-01-10 | 一种跷跷板桌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060274.9U CN221557515U (zh) | 2024-01-10 | 2024-01-10 | 一种跷跷板桌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557515U true CN221557515U (zh) | 2024-08-20 |
Family
ID=92266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060274.9U Active CN221557515U (zh) | 2024-01-10 | 2024-01-10 | 一种跷跷板桌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557515U (zh) |
-
2024
- 2024-01-10 CN CN202420060274.9U patent/CN2215575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341419A (en) | Stackable chair with arm rests | |
US7789463B2 (en) | Chair which is used in waist enhancement | |
CN112220261A (zh) | 一种防止形成久坐问题的座椅 | |
CN221557515U (zh) | 一种跷跷板桌子 | |
KR101954222B1 (ko) | 하체 운동기구 | |
CN217447153U (zh) | 座背联动座椅 | |
CN215604502U (zh) | 一种多功能儿童椅 | |
CA2351334A1 (en) | Rocking chair | |
CN217792094U (zh) | 一种运动型按摩椅 | |
CN220675598U (zh) | 一种可适应多坐姿的支撑结构和椅子 | |
CN213216208U (zh) | 一种儿童多功能座椅 | |
CN222323175U (zh) | 一种椅子及折叠椅 | |
CN218528227U (zh) | 一种亲子互动摇椅 | |
CN217337992U (zh) | 儿童座椅 | |
CN215271695U (zh) | 一种防倾倒的儿童金属折叠椅 | |
CN216961917U (zh) | 一种带腰靠式电竞椅 | |
TWI856924B (zh) | 椅具之座背連動裝置(一) | |
KR100607537B1 (ko) | 운동 보조기구 겸용 사무용 무릎 의자 | |
WO2006107214A1 (en) | Chair comprising a plate body attached to a base where a part of said plate body is designed as a torsion body. | |
CN213884094U (zh) | 按摩椅 | |
KR200254271Y1 (ko) | 사무실용 의자 | |
CN219613422U (zh) | 一种靠背及座椅 | |
CN219721840U (zh) | 运动摇椅 | |
CN223041169U (zh) | 一种摇椅 | |
CN216135484U (zh) | 一种可转换功能的座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