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540883U - 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540883U
CN221540883U CN202323636687.1U CN202323636687U CN221540883U CN 221540883 U CN221540883 U CN 221540883U CN 202323636687 U CN202323636687 U CN 202323636687U CN 221540883 U CN221540883 U CN 221540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ven fabric
layer
polyester
fibers
fabric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6366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布朗
张秀萍
栾雪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ixing Cleaning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ixing Clean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ixing Cleaning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ixing Clean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6366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540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540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540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包括复合无纺布本体、第一无纺布层、熔喷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复合无纺布本体的顶层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所述复合无纺布本体的底层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通过熔喷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包括第一聚酯纤维和第一聚酰胺纤维。通过将超细长丝聚酯纤维和超细长丝聚酰胺纤维组成的超细长丝无纺布与第二无纺布层进行复合加工,使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形成两面不同结构和特征的复合型无纺布,并且超细长丝聚酯纤维和超细长丝聚酰胺纤维之间细小的孔隙能更高效的吸附灰尘、油脂和水分,对器皿或精密仪器进行擦拭后能够使表面干净清爽无水痕,避免表面留存水痕和残留物。

Description

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简称:PET)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用途较为广泛,比如隔音、隔热、电热片、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等,在现有技术中,医疗美容行业所使用无纺布大都是短纤维粘胶涤纶无纺布,吸水率较差,在对各种器皿或精密仪器进行擦拭时,容易在器皿和精密仪器的表面存在水痕,并会残留毛絮,影响器皿和精密仪器的洁净。
如何设计一种对器皿和精密仪器进行擦拭时,不会存在水痕,且无毛絮残留的涤锦复合型无纺布的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实现对复合型无纺布的吸水能力进行提升,在对器皿和精密仪器进行擦拭时,避免在表面残留水痕和毛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包括复合无纺布本体、第一无纺布层、熔喷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复合无纺布本体的顶层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所述复合无纺布本体的底层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通过熔喷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包括第一聚酯纤维和第一聚酰胺纤维;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和第一聚酰胺纤维均匀分布于第一无纺布层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无纺布层包括第二聚酯纤维和第二聚酰胺纤维;所述第二聚酯纤维和第二聚酰胺纤维均匀分布于第二无纺布层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复合无纺布本体的外壁顶部等距设置有凹纹。
优选地,所述熔喷层的内部等距设置有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的内部均等距设置有抗菌母粒。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耐磨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将超细长丝聚酯纤维和超细长丝聚酰胺纤维组成的超细长丝无纺布与第二无纺布层进行复合加工,使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形成具有两面不同结构和特征的复合型无纺布,并且超细长丝聚酯纤维和超细长丝聚酰胺纤维之间细小的孔隙能更高效的吸附灰尘、油脂和水分,对器皿或精密仪器进行擦拭后能够使表面干净清爽无水痕,且经过水刺加工的复合型无纺布增加纤维之间的固结效果,避免在器皿或精密仪器表面留存残留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复合无纺布本体;2、第一无纺布层;21、第一聚酯纤维;22、第一聚酰胺纤维;3、第二无纺布层;4、熔喷层;31、第二聚酯纤维;32、第二聚酰胺纤维;5、凹纹;6、透气孔;7、抗菌母粒;8、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包括复合无纺布本体1、第一无纺布层2、熔喷层4和第二无纺布层3,复合无纺布本体1的顶层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2,复合无纺布本体1的底层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3,第一无纺布层2和第二无纺布层3通过熔喷层4固定连接;第一无纺布层2包括第一聚酯纤维21和第一聚酰胺纤维22;第一聚酯纤维21和第一聚酰胺纤维22均匀分布于第一无纺布层2的内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第一无纺布层2是由超细长丝聚酯纤维和超细长丝聚酰胺纤维进行随机撑列,形成具有纤网结构的超细长丝无纺布,第一聚酯纤维21和第一聚酰胺纤维22是由PET和PA6两种材料的切片,经过高温熔融挤压,由特定的喷丝板喷出长丝,通过高速气流对纤维丝进行牵伸,使两种纤维丝在高速运动中产生裂片效果,再通过水刺加工,对其进行物理开纤,并最终形成异形的超细长丝聚酯纤维和超细长丝聚酰胺纤维,通过第一无纺布层2、熔喷层4和第二无纺布层3组成涤锦复合型无纺布,通过将超细长丝无纺布的第一无纺布层2与第二无纺布层3进行复合加工,使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形成具有两面不同结构和特征的复合型无纺布,并且超细长丝聚酯纤维和超细长丝聚酰胺纤维之间细小的孔隙能更高效的吸附灰尘、油脂和水分,对器皿或精密仪器进行擦拭后能够使表面干净清爽无水痕,且经过水刺加工的复合型无纺布增加纤维之间的固结效果,避免在器皿或精密仪器表面留存残留物;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聚酯纤维21和第一聚酰胺纤维22均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具有超细长丝特征的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通过特定的工序进行加工制取,例如,将两种聚合物材料熔融共混,并通过具有中空16橘瓣结构的喷丝板进行喷出,由于不同组分含量以及黏度等物理特征之间存在差异,获得具有超细长丝特征的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第二无纺布层3包括第二聚酯纤维31和第二聚酰胺纤维32;第二聚酯纤维31和第二聚酰胺纤维32均匀分布于第二无纺布层3的内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第二无纺布层3是由长丝聚酯纤维和长丝聚酰胺纤维进行随机撑列,形成具有纤网结构的长丝无纺布,第二聚酯纤维31和第二聚酰胺纤维32的制备方法和超细长丝聚酯纤维与超细长丝聚酰胺纤维相同,区别在于第二聚酯纤维31和第二聚酰胺纤维32的直径更大,使第二无纺布层3内形成的孔隙更大,使涤锦复合型无纺布的两面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征,便于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进行使用,例如,在器皿和精密仪器表面的灰尘较多时,可通过涤锦复合型无纺布的第二无纺布层3一面进行擦拭,使较大的孔隙对灰尘形成吸附,再使用第一无纺布层2一面进行二次擦拭,对器皿和精密仪器表面剩余的灰尘、油脂和水分进行去除,提高对器皿和精密仪器的清理效率。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复合无纺布本体1的外壁顶部等距设置有凹纹5。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凹纹5是在复合型无纺布进行水刺加工时,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通过高压水流与花纹辊对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形成挤压,使涤锦复合型无纺布表面形成凹纹5,同时提高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的固结效果。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熔喷层4的内部等距设置有透气孔6。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透气孔6随机分布于熔喷层4的内部,在熔喷过程中自然形成,气体和液体均可通过透气孔6。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第一无纺布层2和第二无纺布层3的内部均等距设置有抗菌母粒7。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抗菌母粒7用于提高涤锦复合型无纺布的抗菌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抗菌母粒7为具有抗菌作用的细小颗粒,例如,含银3%的磷酸盐与金属氧化物混合体,平均粒径4()()nm,可通过与纤维切片共混纺丝进行添加,添加比例为无纺布基料的2%左右。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第一无纺布层2和第二无纺布层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耐磨层8。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通过对涤锦复合型无纺布进行辊压加工,使无纺布表面的纤维保持平整,并使无纺布内部的纤维排列更紧实,提高涤锦复合型无纺布的耐磨性,使涤锦复合型无纺布能够承受更多的摩擦和磨损,提高复合型无纺布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表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无纺布本体(1)、第一无纺布层(2)、熔喷层(4)和第二无纺布层(3),所述复合无纺布本体(1)的顶层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2),所述复合无纺布本体(1)的底层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3),所述第一无纺布层(2)和第二无纺布层(3)通过熔喷层(4)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无纺布层(2)包括第一聚酯纤维(21)和第一聚酰胺纤维(22);
所述第一聚酯纤维(21)和第一聚酰胺纤维(22)均匀分布于第一无纺布层(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3)包括第二聚酯纤维(31)和第二聚酰胺纤维(32);
所述第二聚酯纤维(31)和第二聚酰胺纤维(32)均匀分布于第二无纺布层(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无纺布本体(1)的外壁顶部等距设置有凹纹(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层(4)的内部等距设置有透气孔(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2)和第二无纺布层(3)的内部均等距设置有抗菌母粒(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2)和第二无纺布层(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耐磨层(8)。
CN202323636687.1U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 Active CN221540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36687.1U CN221540883U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636687.1U CN221540883U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540883U true CN221540883U (zh) 2024-08-16

Family

ID=92218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636687.1U Active CN221540883U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540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as et al. Composite nonwovens
US7044173B2 (en) Microfiber towel with cotton base
US8389427B2 (en) Hydroentangled nonwoven material
US5573719A (en) Process of making highly absorbent nonwoven fabric
JPH11217757A (ja) 短繊維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20029670A (ko) 클린룸 보호복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부직포
KR102373508B1 (ko) 항균구리섬유를 포함하는 기능성 에어필터용 부직포의 제조방법, 및 항균구리섬유를 포함하는 기능성 에어필터용 부직포의 제조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항균구리섬유를 포함하는 기능성 에어필터용 부직포
JPWO2008053741A1 (ja) 高剛性を有するエアフィルター
CN221540883U (zh) 一种涤锦复合型无纺布
CN108543349A (zh) 一种梯度过滤多层水刺针刺复合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JP2011214217A (ja) 嵩高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2002061060A (ja) 不織布及び不織布加工品
US20040255440A1 (en) Three-dimensionally imaged personal wipe
JPH10331063A (ja) 複合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93881A (ja) 積層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749126B1 (en) Absorbent textile product
JP4158499B2 (ja) 不織布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ワイピング材
KR101429681B1 (ko) 마이크로 기모가공 원단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07107117A (ja) 吸着性不織布
JP4728160B2 (ja) 分割型複合繊維、繊維集合物および不織布
JPH10280262A (ja) 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60081B2 (ja) 積層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ワイパー
CN220904322U (zh) 一种环保抗菌空气过滤无纺布
EP0470167A1 (en) Absorbent cloth
JP2024146925A (ja) 不織布及びそれを含むワイピング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