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26966U - 一种冰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冰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526966U CN221526966U CN202322903620.3U CN202322903620U CN221526966U CN 221526966 U CN221526966 U CN 221526966U CN 202322903620 U CN202322903620 U CN 202322903620U CN 221526966 U CN221526966 U CN 2215269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vaporator
- chamber
- compartment
- refrigerator
- magnetic fie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冰箱包括:箱体,箱体形成有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第一蒸发器和制冷风机,第一蒸发器设置在第一间室外,制冷风机用于将第一蒸发器的冷量输送至第一间室中以对第一间室进行制冷;磁场发生装置,磁场发生装置用于在第二间室产生磁场;以及第二蒸发器,第二蒸发器贴近第二间室的间室壁设置,第二蒸发器用于直接向第二间室传导冷量。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的制冷工作互不影响,从而使得磁场间室不会影响其他间室的制冷工作,在保证磁场间室的制冷效果的基础上,也不会对其他间室的制冷效果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家用电器,冰箱能够在低温下对食品进行储藏,从而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为了进一步提高冰箱的保鲜效果,出现了利用磁场辅助食品低温存储的技术方案。磁场的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实现食品在零下温度的冷藏,也就是使得食品在零下也不冻结,从而进一步延长保鲜时间和提高保鲜效果。
但是,现有的磁场间室与冷藏间室或者冷冻间室共用一套制冷系统,且必须采用风冷制冷系统,以将冷风分别吹向两个不同的间室,由于磁场间室与其他间室的存储温度有一定差距,而且磁场间室的温度要求比较严格,导致冷藏间室或者冷冻间室的制冷时间需要迁就磁场间室,以致于对冷藏间室或者冷冻间室的存储效果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任一问题的一种冰箱。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简化冰箱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第二间室的温度均匀性。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形成有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
第一蒸发器和制冷风机,所述第一蒸发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间室外,所述制冷风机用于将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冷量输送至所述第一间室中以对所述第一间室进行制冷;
磁场发生装置,所述磁场发生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间室产生磁场;以及
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贴近所述第二间室的间室壁设置,所述第二蒸发器用于直接向所述第二间室传导冷量。
可选地,所述第二间室周围设有保温层,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在所述保温层面向所述第二间室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保温层构成所述第二间室的间室壁,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间室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间室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冰箱还包括:
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端串联;以及
三通阀,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经由所述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入口端相连,以通过所述三通阀可控地实现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单独连接,或者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单独连接,或者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同时连接。
可选地,所述冰箱还包括:
第一毛细管,所述第一毛细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和所述三通阀之间,以使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一蒸发器之前先流经所述第一毛细管;和
第二毛细管,所述第二毛细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蒸发器和和所述三通阀之间,以使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二蒸发器之前先流经所述第二毛细管。
可选地,所述第二毛细管的流量大于所述第一毛细管的流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蒸发器设有两个制冷剂通道,一个制冷剂通道用于与所述三通阀连接,另一个制冷剂通道用于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口端连接,使得从所述第二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能够流经所述第一蒸发器。
可选地,所述冰箱包括扰流风机,所述扰流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间室中,所述扰流风机用于使得所述第二间室内的空气发生流动。
可选地,所述扰流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间室的顶部,且所述扰流风机的出风端朝向所述第二间室的顶壁。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通过在冰箱设置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使得第一蒸发器对第一间室进行制冷,第二蒸发器对第二间室进行制冷,磁场发生装置设置在第二间室中以在第二间室中产生磁场,也就是说,作为磁场间室的第二间室单独使用第二蒸发器,无需与第一间室共用蒸发器。因此,用于为第一间室制冷的第一蒸发器和用于为第二间室制冷的第二蒸发器的工作互不影响,也就是说,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的制冷工作互不影响,从而使得磁场间室不会影响其他间室的制冷工作,在保证磁场间室的制冷效果的基础上,也不会对其他间室的制冷效果造成影响。而且,第二蒸发器贴近第二间室的间室壁设置对第二间室直接传导冷量,无需利用外部吹风的方式进行制冷,避免了冷风直吹食品造成食品表面温度过低的问题,从而避免影响食品的磁场保鲜效果。同时,贴近间室壁使得冷量能够更好地在间室中的有效空间扩散。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通过将冷凝器经由三通阀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进行连接,通过调节三通阀,使得冷凝器可以单独与第一蒸发器连通,从而单独对第一间室进行制冷,也可以单独与第二蒸发器连通,从而单独对第二间室进行制冷,也可以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同时连通,从而对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同时进行制冷,从而使得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共用一个压缩机和冷凝器的情况下也能够分别单独进行制冷,在保证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的制冷灵活性的同时,简化了冰箱的结构。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通过在第二间室中设置扰流风机,将扰流风机设置在第二间室的顶部,并使扰流风机的出风端朝向第二间室的顶壁,在扰流风机开启后,扰流风机能够促使第二间室内的空气由下向上流动,在气流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会受到阻挡,从而使得气流向四周扩散,进而使得冷量在第二间室内分布得更加均匀。而且因为冷量有沉积在第二间室底部的趋势,所以扰流风机使得气流由下向上流动,有助于使得沉积在第二间室底部的冷量向第二间室的顶部扩散,更好地提高第二间室的温度均匀性。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冰箱的第一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冰箱的第二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冰箱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冰箱的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进一步,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冷量”和“热量”为为同一物理状态的两种描述。即,某目标物(例如蒸发器、空气、冷凝器等)具有的“冷量”越高,则具有的“热量”越低,具有的“冷量”越低,则具有的“热量”越高。某目标物吸收“冷量”的同时会释放“热量”,释放“冷量”的同时会吸收“热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冰箱包括箱体1、第一蒸发器2、制冷风机3、磁场发生装置4和第二蒸发器5。箱体1形成有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第一蒸发器2设置在第一间室101外,制冷风机3用于将第一蒸发器2的冷量输送至第一间室101中以对第一间室101进行制冷。磁场发生装置4用于在第二间室102产生磁场。第二蒸发器5贴近第二间室102的间室壁设置,第二蒸发器5用于直接向第二间室102传导冷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具体地,第一间室101为冷冻间室,第二间室102和第一间室101沿冰箱的纵向分布,第二间室102位于第一间室101的上方。除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之外,冰箱还设有其他两个间室,一个间室位于第二间室102的上方,作为冷藏间室,另一个间室位于第一间室101下方,也作为冷冻间室。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冰箱也可以只设置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另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室也可以是冷藏间室。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配置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之外的间室的数量、功能以及布局方式,本实施例的间室数量和布局方式只是一个示例。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间室101的后侧设有制冷腔103,第一蒸发器2设置在制冷腔103中,从而能够在制冷腔103中释放冷量。制冷风机3设置在制冷腔103和第一间室101之间,并与制冷腔103和第一间室101连通。具体地,制冷风机3与制冷腔103直接连通,第一间室101后侧还设有过渡腔室(图中未标记),制冷风机3通过过渡腔室与第一间室101连通。制冷风机3启动后,能够促使气流发生流动,从而产生携带制冷腔103内的冷量的冷风,冷风经由过渡腔室进入第一间室101,从而对第一间室101进行制冷。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磁场发生装置4呈板状,磁场发生装置4设置在第二间室102内,磁场发生装置4设置在第二间室102的底壁内侧并贴合第二间室102的底壁设置,磁场发生装置4在第二间室102内产生磁场,也就是说,第二间室102为磁场保鲜间室。第二间室102中的食品在存储过程中能够受到磁场作用,从而提高存储效果。具体来说,磁场作用于食品可以使得食品在零下温度的冷藏,也就是使得食品在零下也不冻结,从而进一步延长保鲜时间和提高保鲜效果。另外,在磁场的作用下,肉类食材若发生冻结,也能够使得食材产生小冰晶,从而避免冰晶刺破细胞造成汁液流失。
进一步地,第二蒸发器5也设置在第二间室102内,第二蒸发器5设置在第二间室102的顶部,具体地,第二蒸发器5设置在第二间室102的顶壁内侧从而贴近第二间室102的顶侧间室壁设置。在第二蒸发器5的工作过程中,第二蒸发器5产生的冷量直接对第二间室102进行制冷,也就是直接向第二间室102传导冷量。
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在冰箱设置第一蒸发器2和第二蒸发器5,使得第一蒸发器2对第一间室101进行制冷,第二蒸发器5对第二间室102进行制冷,磁场发生装置4设置在第二间室102中以在第二间室102中产生磁场,也就是说,作为磁场间室的第二间室102单独使用第二蒸发器5,无需与第一间室101共用蒸发器。因此,用于为第一间室101制冷的第一蒸发器2和用于为第二间室102制冷的第二蒸发器5的工作互不影响,也就是说,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的制冷工作互不影响,从而使得磁场间室不会影响其他间室的制冷工作,在保证磁场间室的制冷效果的基础上,也不会对其他间室的制冷效果造成影响。而且,第二蒸发器5贴近第二间室102的间室壁设置对第二间室102直接传导冷量,无需利用外部吹风的方式进行制冷,避免了冷风直吹食品造成食品表面温度过低的问题,从而避免影响食品的磁场保鲜效果。同时,贴近间室壁使得冷量能够更好地在间室中的有效空间扩散。
另外,通过将第二蒸发器5设置在第二间室102的顶部,因为冷量具有下降趋势,所以有助于使得第二蒸发器5产生的冷量由上到下在第二间室102内进行充分扩散,从而有助于提高第二间室102内的温度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磁场发生装置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间室内的其他位置,例如贴合第二间室的左侧壁或右侧壁设置。另外,磁场发生装置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间室的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蒸发器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间室内的其他位置,例如左侧或者右侧。另外,第二蒸发器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间室的外侧。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第二间室102周围设有保温层6,第二蒸发器5设置在保温层6面向第二间室102的一侧。具体地,保温层6构成了第二间室102的间室壁,也就是使得第二蒸发器5设置在第二间室102内。具体地,保温层6可以是保温泡沫层或其他隔热材料构成的结构。保温层6将第二间室102包围在内,一般来说,第二间室102为方体型的腔室,第二间室102的前侧为供用户取放食材的开口,所以第二间室102具有顶侧壁、底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并且第二间室102的顶侧壁、底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均由保温层6构成,从而使得保温层6设置在第二间室102周围。保温层6面向第二间室102的一面即第二间室102的内壁面。第二蒸发器5设置在保温层6面向第二间室102的一侧且设置在第二间室102的顶部,也就是说,第二蒸发器5设置在构成第二间室102的顶侧壁的保温层6的面向第二间室102的一侧。
通过在第二间室102周围设置保温层6,并将第二蒸发器5设置在保温层6面向第二间室102的一侧,使得保温层6在第二间室102的内部空间和外界之间形成阻隔,将第二蒸发器5产生的冷量隔离在第二间室102内,能够避免第二间室102内的冷量向外扩散,从而有助于保证第二间室102内的温度更长时间地保持在设定温度,有助于充分利用冷量,减少能量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间室的间室壁也可以不由保温层构成,而是利用导温效果较好的材料构成,保温层设置在间室壁外侧,例如采用聚氨酯在间室壁外进行发泡形成保温层,第二蒸发器设置保温层和间室壁之间。
如图3所示,冰箱还包括压缩机7和冷凝器8,压缩机7的出口端与冷凝器8的入口端串联。以及三通阀9,冷凝器8的出口端经由三通阀9分别与第一蒸发器2和第二蒸发器5的入口端相连,以通过三通阀9可控地实现冷凝器8和第一蒸发器2的单独连接,或者冷凝器8与第二蒸发器5的单独连接,或者冷凝器8与第一蒸发器2和第二蒸发器5同时连接。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具体地,在制冷过程中,制冷剂由压缩机7流向冷凝器8,继而流向三通阀9。三通阀9的两个出口分别通向第一蒸发器2和第二蒸发器5,且三通阀9的具有三种出口状态。其中,一种状态为通向第一蒸发器2的开口开启,通向第二蒸发器5的开口关闭,使得来自冷凝器8的制冷剂只能流向第一蒸发器2,从而对第一间室101进行制冷。一种状态为通向第二蒸发器5的开口开启,通向第一蒸发器2的开口关闭,使得来自冷凝器8的制冷剂只能流向第二蒸发器5,从而对第二间室102进行制冷。一种状态为通向第一蒸发器2的开口开启,通向第二蒸发器5的开口开启,使得来自冷凝器8的制冷剂能够分别流向第一蒸发器2和第二蒸发器5,从而对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同时进行制冷。也就是说,第一蒸发器2和第二蒸发器5共用一个压缩机7和冷凝器8,并通过三通阀9调整制冷剂从冷凝器8向第一蒸发器2和第二蒸发器5的流动路径。
通过将冷凝器8经由三通阀9与第一蒸发器2和第二蒸发器5进行连接,通过调节三通阀9,使得冷凝器8可以单独与第一蒸发器2连通,从而单独对第一间室101进行制冷,也可以单独与第二蒸发器5连通,从而单独对第二间室102进行制冷,也可以与第一蒸发器2和第二蒸发器5同时连通,从而对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同时进行制冷,从而使得第一蒸发器2和第二蒸发器5共用一个压缩机7和冷凝器8的情况下也能够分别单独进行制冷,在保证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的制冷灵活性的同时,简化了冰箱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也可以分别对应各自单独的压缩机和冷凝器。
参照图3所示,冰箱还包括第一毛细管10和第二毛细管11,第一毛细管10设置在第一蒸发器2和和三通阀9之间,以使制冷剂流入第一蒸发器2之前先流经第一毛细管10。第二毛细管11设置在第二蒸发器5和和三通阀9之间,以使制冷剂流入第二蒸发器5之前先流经第二毛细管11。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膨胀阀替换毛细管。
进一步地,第二毛细管11的流量大于第一毛细管10的流量。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第一蒸发器2和第二蒸发器5同时制冷的情况下,能够使得第二蒸发器5流过更多的制冷剂,有助于保证磁场间室的制冷效果。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具体地,压缩机7和冷凝器8设置在冰箱的底部,例如图1中左下角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蒸发器2距离压缩机7和冷凝器8的距离较近,使得制冷剂在第一蒸发器2所在的通路完成一次全程流动的路径较短,而第二蒸发器5距离压缩机7和冷凝器8的距离较远,使得制冷剂在第二蒸发器5所在的通路完成一次全程流动的路径更长,在该情况下,使第二蒸发器5的流量大于第一毛细管10的流量,使得较远的第二蒸发器5流过更多的制冷剂,而较近的第一蒸发器2流过相对较少的制冷剂,有助于保证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都能够获得较好的制冷效果。
参照图3所示,第一蒸发器2设有两个制冷剂通道,一个制冷剂通道用于与三通阀9连接,另一个制冷剂通道用于第二蒸发器5的出口端连接,使得从第二蒸发器5流出的制冷剂能够流经第一蒸发器2,能够为第一蒸发器2提供额外的一些冷量。具体地,在第一蒸发器2和第二蒸发器5同时制冷的情况下,因为第二毛细管11的流量大于第一毛细管10的流量,较多的制冷剂由三通阀9流向第二蒸发器5,较少的制冷剂由三通阀9流向第一蒸发器2。不过,流经第二蒸发器5的制冷剂会流向第一蒸发器2,从而利用剩余冷量对第一蒸发器2进行制冷。因此,虽然流经第一蒸发器2的制冷剂较少,但是又有流经第二蒸发器5的制冷剂额外流经第一蒸发器2,有助于保证第一间室101的制冷效果。同时,因为第一蒸发器2用于对冷冻间室也就是第一间室101进行制冷,而冷冻间室需要的存储温度特别低,所以使得流经第二蒸发器5的制冷剂也流经第一蒸发器2,使得第二间室102制冷的同时能够对第一间室101进行制冷,有助于保持第一间室101的低温,减小第一间室101达到开机点的频率,从而减小压缩机启动频率,避免压缩机频繁启停。
如图2所示,冰箱包括扰流风机12,扰流风机12设置在第二间室102中,扰流风机12用于使得第二间室102内的空气发生流动。具体地,也就是扰流风机12设置在第二间室102的内部空间中,在扰流风机12启动后,扰流风机12使得第二间室102内的空气发生扰动,从而使得冷量在第二间室102内分布得更加均匀,提高第二间室102的温度均匀性。
如图2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扰流风机12设置在第二间室102的顶部,且扰流风机12的出风端朝向第二间室102的顶壁。具体地,第二间室102靠近顶侧壁的位置设有一个安装盒13,扰流风机12设置在安装盒13内,安装盒13底壁设有开孔,四周的侧壁也设有开孔。参照图4中的箭头所示,当扰流风机12开启后,扰流风机12使得空气由下向上流动,气流经由安装盒13底壁上的开孔进入安装盒13,然后在扰流风机12促使气流继续向上流动,气流在碰到安装盒13的顶壁后向四周分散,然后由安装盒13四周的开孔流出安装盒13,继续向四周流动。
通过将扰流风机12设置在第二间室102的顶部,并使扰流风机12的出风端朝向第二间室102的顶壁,在扰流风机12开启后,扰流风机12能够促使第二间室102内的空气由下向上流动,在气流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会受到阻挡,从而使得气流向四周扩散,进而使得冷量在第二间室102内分布得更加均匀。而且因为冷量有沉积在第二间室102底部的趋势,所以扰流风机12使得气流由下向上流动,有助于使得沉积在第二间室102底部的冷量向第二间室102的顶部扩散,更好地提高第二间室102的温度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冰箱也可以不设置安装盒,扰流风机直接暴露在第二间室中。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具体地,磁场发生装置4为永磁片。永磁片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或者,磁场发生装置也可以是电磁线圈;或者,磁场发生装置也可以是永磁片和电磁线圈组成的结构。
参照图2所示,第二间室102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用于检测第二间室102的温度,从而更好地控制第二间室102的制冷过程。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形成有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
第一蒸发器和制冷风机,所述第一蒸发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间室外,所述制冷风机用于将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冷量输送至所述第一间室中以对所述第一间室进行制冷;
磁场发生装置,所述磁场发生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间室产生磁场;以及
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贴近所述第二间室的间室壁设置,所述第二蒸发器用于直接向所述第二间室传导冷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室周围设有保温层,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在所述保温层面向所述第二间室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构成所述第二间室的间室壁,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间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间室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
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端串联;以及
三通阀,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经由所述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入口端相连,以通过所述三通阀可控地实现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单独连接,或者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单独连接,或者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同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
第一毛细管,所述第一毛细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和所述三通阀之间,以使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一蒸发器之前先流经所述第一毛细管;和
第二毛细管,所述第二毛细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蒸发器和和所述三通阀之间,以使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二蒸发器之前先流经所述第二毛细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毛细管的流量大于所述第一毛细管的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设有两个制冷剂通道,一个制冷剂通道用于与所述三通阀连接,另一个制冷剂通道用于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口端连接,使得从所述第二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能够流经所述第一蒸发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扰流风机,所述扰流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间室中,所述扰流风机用于使得所述第二间室内的空气发生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间室的顶部,且所述扰流风机的出风端朝向所述第二间室的顶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03620.3U CN221526966U (zh) | 2023-10-27 | 2023-10-27 | 一种冰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03620.3U CN221526966U (zh) | 2023-10-27 | 2023-10-27 | 一种冰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526966U true CN221526966U (zh) | 2024-08-13 |
Family
ID=92201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903620.3U Active CN221526966U (zh) | 2023-10-27 | 2023-10-27 | 一种冰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526966U (zh) |
-
2023
- 2023-10-27 CN CN202322903620.3U patent/CN2215269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576103B2 (ja) | 冷蔵庫 | |
US10890364B2 (en) | Refrigerator with ice maker | |
CN105222459B (zh) | 冰箱 | |
KR20120022600A (ko) | 냉장고 | |
CN113074491A (zh) | 一种风冷冰箱 | |
JP2012159239A (ja) | 冷蔵庫 | |
CN214746668U (zh) | 冰箱 | |
CN207095133U (zh) | 对开门冰箱 | |
JP2008075939A (ja) | 冷蔵庫 | |
CN221526966U (zh) | 一种冰箱 | |
CN219390197U (zh) | 冷冻冷藏设备 | |
CN221858949U (zh) | 冰箱 | |
CN219390196U (zh) | 冷冻冷藏设备 | |
CN221527012U (zh) | 冰箱 | |
JP3322495B2 (ja) | 冷凍冷蔵庫 | |
CN218348957U (zh) | 冰箱 | |
CN115479436B (zh) | 风道组件、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9390216U (zh) | 用于冰箱的回风构件和冰箱 | |
CN222459933U (zh) | 冰箱 | |
CN220771504U (zh) | 冰箱 | |
CN220959141U (zh) |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 |
CN221122715U (zh) | 制冷设备 | |
CN221324836U (zh) | 风道系统和冰箱 | |
CN219531316U (zh) | 冰箱 | |
CN220771505U (zh) | 冰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