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23299U - 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523299U CN221523299U CN202322600930.8U CN202322600930U CN221523299U CN 221523299 U CN221523299 U CN 221523299U CN 202322600930 U CN202322600930 U CN 202322600930U CN 221523299 U CN221523299 U CN 2215232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dge
- deck
- bridge deck
- longitudinal
- runoff coll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1018 Cast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39203 Road traffic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26 asph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083 cement morta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9087 diges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51 drink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188 drinking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10 elbow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63 water suppression through gradient tailored exc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属于桥面排水技术领域。所述综合桥面包括采用纵向桥面伸缩缝进行拼接的左线桥、中间1号桥、中间2号桥、中间3号桥和右线桥,所述左线桥、中间1号桥、中间2号桥、中间3号桥和右线桥的路线设计线采用一个同心圆进行设计,且每座桥梁上均设置了相同方向的桥面单向横坡、桥面单向纵坡,所述右线桥、中间1号桥和左线桥上均设有若干沿桥梁纵向均布的泄水孔。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构成桥梁平台的每幅桥梁均应设置独立的桥梁径流收集处理系统,从而影响桥梁平台的整体性和美观性的问题,以及桥梁平台的中间多幅桥梁的泄水孔被车辆反复长期碾压,造成桥面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综合桥面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总里程及公路密度持续增长,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高速公路建设的热点区域从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西部的云贵高原和秦岭山区,掀起了一波高速公路建设热潮。受山体直立陡峭、自然保护区、湿地和水源地等各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高速公路的隧道群或超长隧道救援站的场地设置存在较大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将多幅桥梁横向通过纵向桥面伸缩缝进行拼接,构成一个桥梁平台。左、右线桥梁上设置桥梁混凝土护栏,承担正常行驶功能;中间的多幅桥梁上不设桥梁混凝土护栏,作为公路隧道群或超长隧道的隧道救援站。
通常情况下,每幅桥梁上均应设置若干泄水孔、横向泄水管、纵向集中排水管、竖向排水管和沉淀池,独立构成每幅桥梁的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以避免桥面积水发生交通事故、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污染物泄漏以及桥面雨水散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公路运营期间,桥梁平台的左、右线桥梁承担正常行驶功能,为避免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均应设置独立的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桥梁平台的中间多幅桥梁作为隧道救援站承担隧道群的交通救援、拥堵疏散和长坡段重车临时停车、降温功能。如果在桥梁平台的中间多幅桥梁上均设置独立的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会存在泄水孔较多,从而影响桥梁平台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同时,救援车辆、重车在桥梁平台上行驶停车、掉头转弯,不可避免的会对泄水孔反复碾压。在车轮与泄水孔边缘接触时,容易导致泄水孔被碾压损坏,进而出现桥面受损、需要后期修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构成桥梁平台的每幅桥梁均应设置独立的桥梁径流收集处理系统,从而影响平台的整体性和美观性的问题,以及桥梁平台的中间多幅桥梁的泄水孔被车辆反复长期碾压,造成桥面损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用于综合桥面径流收集,所述综合桥面包括采用纵向桥面伸缩缝进行拼接的左线桥、中间1号桥、中间2号桥、中间3号桥和右线桥,所述左线桥、中间1号桥、中间2号桥、中间3号桥和右线桥的路线设计线采用一个同心圆设计,且每座所述桥梁上均设置了相同方向的桥面单向横坡、桥面单向纵坡,所述右线桥、中间1号桥和左线桥上均设有若干沿桥梁纵向均布的泄水孔,所述中间1号桥的泄水孔靠近左线桥设置,所述左线桥、右线桥的泄水孔设置在桥面横坡较低的桥梁混凝土护栏内侧,所述中间1号桥上桥面纵坡较低的端部位置和桥面中间位置的泄水孔直径大于其余位置泄水孔的直径,且直径较大的泄水孔处的桥面向下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设有排水沟栅盖,所述排水沟栅盖的表面与桥面齐平。
进一步,所述右线桥上的泄水孔、中间1号桥上的泄水孔和左线桥上的泄水孔直径均为16cm,所述安装在中间1号桥上凹槽内的泄水孔直径为25cm。
进一步,所述右线桥的泄水孔、中间1号桥上的泄水孔和左线桥上的泄水孔上均设有管盖。
进一步,所述安装凹槽的厚度为6cm。
进一步,所述安装凹槽内设有SBR防水层。
进一步,所述左线桥、右线桥分别设置一个独立的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所述中间1号桥、中间2号桥和中间3号桥设置一个共用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
进一步,所述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和综合桥面径流手机处理系统均包括若干泄水孔、横向泄水管、纵向集中排水管、竖向排水管和沉淀池。
进一步,所述桥梁平台上的左线桥标高最低、右线桥标高最高,相邻两座桥梁之间的高差小于0.5cm。
进一步,所述桥梁平台上设置的桥面单向横坡,其中左线桥、右线桥横坡均为2%,中间1号桥、中间2号桥和中间3号桥横坡均为1.5%,所述桥梁平台上设置的桥面单向纵坡均为2.025%。
进一步,所述相邻泄水孔之间的纵桥向间距为40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构成桥梁平台的多幅桥梁的路线设计线采用一个同心圆进行设计,相邻两座桥梁之间的高差小于0.5cm。同时,每幅桥梁上均设置了单向的桥梁纵坡和横坡,且多幅桥梁的纵坡和横坡方向均一致,从而引导桥面雨污水朝一侧桥梁斜向流动,以避免桥梁平台表面、相邻两座桥梁拼接处积水;
(2)桥梁平台中部的桥面未设置泄水孔(也可理解为将现有桥面上设置的泄水孔封闭),提升了桥梁平台的美观性和整体性。同时,可以避免救援车辆、重车在桥梁平台上行驶停车、掉头转弯过程中反复碾压泄水孔,出现桥面损坏、需要后期修补的问题(桥梁平台中部由中间多幅桥梁通过纵向伸缩缝横向拼接构成,未设置桥梁混凝土护栏,作为前后隧道群的隧道救援站,因此本技术方案中桥梁平台中部不设置泄水孔,就不会导致车辆碾压破坏桥面的问题);
(3)桥梁平台的横坡较低侧桥梁边沿设置一排泄水孔,泄水孔间距为400cm。同时,将桥梁端部、中部1000cm范围的泄水孔直径由16cm扩大为25cm,并凿除此范围内6cm厚度调平层,在孔径扩大后的泄水孔上方铺设树脂矩形排水沟栅盖。泄水孔扩大是为了保证桥梁平台的桥面雨水斜向流向桥面端部时,泄水孔对水流具备充分的消化能力,其次排水沟栅盖的设置,能起到汇集水流的作用;凿除此范围的6cm厚度调平层,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汇水和实现安装排水沟栅盖使其与桥面齐平的目的;
(4)左线桥、中间1号桥和右线桥沿纵桥向设置的其余泄水孔上设有管盖,中间1号桥靠近左线桥一侧设置的若干泄水孔可以在雨污水沿桥面单向横坡、单向纵坡斜向流动的过程中进行消化,避免大部分水流流向左线桥,造成交通行驶安全隐患的问题;
(5)桥面防水采用SBR(改性乳化沥青封水材料)防水层,避免桥面渗水。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设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泄水孔上设置排水沟栅盖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泄水孔上设置管盖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纵向集中排水管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竖向排水管布置示意图(桥墩处应用);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竖向排水管布置示意图(桥台处悬臂较小应用);
图7为本实用新型竖向排水管布置示意图(桥台处悬臂较大应用)。
附图中标记如下:
左线桥1、右线桥2、中间1号桥3、中间2号桥4、中间3号桥5、泄水孔6、安装凹槽7、排水沟栅盖8、管盖9、SBR防水层10、水泥砂浆11、调平层12、铸铁泄水管13、吊杆14、直通管15、弯接头16、沉淀池17、桥梁混凝土护栏18。
具体实施方式
工程实例:
秦岭天台山超长公路隧道群存在特长隧道、连续长下坡和生态敏感区等特点,它的施工组织难度大,运营安全风险高,防灾救援要求高。尤其是秦岭天台山隧道(特长隧道、单洞里程15.56km)北口邻近青石岭隧道(特长隧道、单洞里程3.6km)南口,跨越“V字形”神沙河谷,隧道洞口距离谷底高差约70m,且神沙河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和嘉-清饮用水源地支流。因此,秦岭天台山隧道北口缺少合适的施工救援、交通疏散、长纵坡段临时停车和重车降温场地。
神沙河大桥位于秦岭天台山隧道北口,作为秦岭天台山超长公路隧道群的隧道救援站。该桥由左线神沙河大桥、中间1号桥、中间2号桥、中间3号桥和右线神沙河大桥共五座连续刚构桥横向并排组成,各桥相互独立,且沿山体走势布设桥梁跨径,横向通过纵向桥面伸缩缝进行拼接。左、右线神沙河大桥宽度16m,中间1号桥、中间2号桥和中间3号桥宽度15m。桥梁跨径组合为:
左线神沙河大桥:47+76+47=170m;
中间1号桥:39+76+43=158m;
中间2号桥:48+80+48=176m;
中间3号桥:47+80+49=176m;
右线神沙河大桥:48+80+48=176m。
左、右线神沙河大桥承担正常行驶功能,中间1号桥、中间2号桥和中间3号桥作为前后段超长公路隧道群的交通施工救援、交通拥堵疏散和长坡段重车临时停车、降温功能。
上述工程实例中,在构成桥梁平台的每幅桥梁上均设有多处泄水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较多的泄水孔设置不仅影响平台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同时桥梁平台的中间多幅桥梁在车辆的反复长期碾压下,泄水孔由于应力集中,极容易出现桥面被碾压受损的问题,即针对上述实际使用中的问题,对桥梁平台的中部泄水孔进行封闭,重新分布和设计排水系统,进而提出本实用新型中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具体的,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用于桥面径流综合收集,具体指的是对桥面雨污水进行综合收集,综合桥面包括采用纵向桥面伸缩缝进行拼接的左线桥1、中间1号桥3、中间2号桥4、中间3号桥5和右线桥2,左线桥1、中间1号桥3、中间2号桥4、中间3号桥5和右线桥2采用一个同心圆进行设计,且每座所述桥梁上均设置了相同方向的桥面单向横坡、桥面单向纵坡,右线桥2、中间1号桥3和左线桥1上均设有若干沿桥梁纵向均布的泄水孔6,中间1号桥3的泄水孔6靠近左线桥1设置,右线桥2的泄水孔6靠近中间3号桥5设置,左线桥1的泄水孔6远离中间1号桥3设置,且左线桥1、右线桥2的泄水孔6设置在桥面横坡较低的桥梁混凝土护栏18的内侧,中间1号桥3上桥面纵坡较低的端部位置和桥面中间位置的泄水孔6直径大于其余位置泄水孔6的直径,且直径较大的泄水孔6处的桥面向下设有安装凹槽7,安装凹槽7内设有排水沟栅盖8,排水沟栅盖8的表面与桥面齐平。
构成桥梁平台的多幅桥梁的路线设计线采用一个同心圆进行设计,相邻两座桥梁的高差控制在0.5cm以内,优选为0.2cm,同时,每幅桥梁上均设有相同方向的桥面单向横坡,其中左线桥、右线桥的桥面横坡均为2%,中间1号桥、中间2号桥和中间3号桥的桥面横坡均为1.5%,每幅桥梁上均设有相同方向的桥面单向纵坡,桥面纵坡均为2.025%。多幅桥梁相同方向单向横、纵坡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起到引导桥面雨污水朝一侧桥梁斜向流动的目的,避免雨污水在桥梁平台表面、相邻两座桥梁拼接的伸缩缝处累积,造成积水问题。中间2号桥和中间3号桥的泄水孔6封闭(或者在桥面上不设置泄水孔6),提升桥梁平台的美观性和整体性,同时还能避免车辆长期反复碾压桥梁平台的中间多幅桥梁的泄水孔6造成桥面损坏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方案中,桥面上没有说明设置泄水孔6的地方,在桥梁上就不用预设泄水孔6,而在实际的工程实例中,已经设置泄水孔6的桥面,可以参照本技术方案对部分泄水孔6进行堵塞,同时优化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即可。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右线桥2上的泄水孔6、中间1号桥3上的泄水孔6和左线桥1上的泄水孔6直径均为16cm,安装在中间1号桥3上凹槽7内的泄水孔6直径为25cm。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右线桥2上的泄水孔6、中间3号桥5上的泄水孔6和左线桥1上的泄水孔6上均设有管盖9,中间1号桥靠近左线桥1一侧设置的若干泄水孔6可以在雨污水沿桥面单向横坡、单向纵坡斜向流动的过程中进行消化,避免大部分水流流向左线桥1,造成交通行驶安全隐患的问题。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桥梁平台的横坡较低侧桥梁边沿(中间1号桥边沿)设置一排泄水孔,泄水孔间距加密为400cm,能提升桥面径流收集的效率和速度。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中间1号桥3端部、中部1000cm范围的泄水孔直径由16cm扩大为25cm,孔径扩大后的泄水孔6上方铺设树脂矩形排水沟栅盖8,具体为凿除该范围的6cm厚度调平层12,即安装凹槽7的厚度为6cm;泄水孔6扩大是为了保证桥面雨污水斜向流向端部时,泄水孔6对水流具备充分的消化能力,其次排水沟栅盖8的设置,能起到汇集水流的作用;凿除此范围的6cm厚度调平层12,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汇水和实现安装排水沟栅盖8使其与桥面齐平的目的。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安装凹槽7内设有SBR防水层10,桥面防水采用SBR(改性乳化沥青封水材料)防水层,桥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在铸铁泄水管13安装完后,缝隙用水泥砂浆11填塞后,再对铸铁泄水管13前后1000cm范围内刷同样的防水材料。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左线桥1和右线桥2的泄水孔6下部分别设有一个独立的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中间1号桥3、中间2号桥4和中间3号桥5的泄水孔6下部设有一个共用的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
如图4-图7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指的是设置桥面上的对雨水进行收集的设置和结构,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指的是雨水从桥面收集后,流入的后续系统,为了使本技术方案更加的清楚,对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的部分结构、设置方式以及和泄水孔6的连接关系进行一定的说明,如包括连接泄水孔6的铸铁泄水管13、将铸铁泄水管13固定于桥面的吊杆14、对若干铸铁泄水管13进行连接的直通管15和弯接头16、以及对桥面排水进行处理的沉淀池17、蒸发池和油水分离池等,不难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集合现有技术和附图4-图7,就能得出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在过多的赘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用于桥面径流综合收集,所述综合桥面包括采用纵向桥面伸缩缝进行拼接的左线桥、中间1号桥、中间2号桥、中间3号桥和右线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线桥、中间1号桥、中间2号桥、中间3号桥和右线桥的路线设计线采用一个同心圆设计,且每座桥梁上均设置了相同方向的桥面单向横坡、桥面单向纵坡,所述右线桥、中间1号桥和左线桥上均设有若干沿桥梁纵向均布的泄水孔,所述中间1号桥的泄水孔靠近左线桥设置,所述左线桥、右线桥的泄水孔设置在桥面横坡较低的桥梁混凝土护栏内侧,所述中间1号桥上桥面纵坡较低的端部位置和桥面中间位置的泄水孔直径大于其余位置泄水孔的直径,且直径较大的泄水孔处的桥面向下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设有排水沟栅盖,所述排水沟栅盖的表面与桥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线桥上的泄水孔、中间1号桥上的泄水孔和左线桥上的泄水孔直径均为16cm,所述安装在中间1号桥上凹槽内的泄水孔直径为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线桥的泄水孔、中间1号桥上的泄水孔和左线桥上的泄水孔上均设有管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槽的厚度为6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槽内设有SBR防水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线桥、右线桥分别设置一个独立的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所述中间1号桥、中间2号桥和中间3号桥设置一个共用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径流收集处理系统和综合桥面径流手机处理系统均包括若干泄水孔、横向泄水管、纵向集中排水管、竖向排水管和沉淀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平台上的左线桥标高最低、右线桥标高最高,相邻两座桥梁之间的高差小于0.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平台上设置的桥面单向横坡,其中左线桥、右线桥横坡均为2%,中间1号桥、中间2号桥和中间3号桥横坡均为1.5%,所述桥梁平台上设置的桥面单向纵坡均为2.0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泄水孔之间的纵桥向间距为40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00930.8U CN221523299U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00930.8U CN221523299U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523299U true CN221523299U (zh) | 2024-08-13 |
Family
ID=92208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00930.8U Active CN221523299U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523299U (zh) |
-
2023
- 2023-09-25 CN CN202322600930.8U patent/CN2215232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70561B (zh) | 解决城市路面排水及公共设施铺设的方法 | |
CN221523299U (zh) | 一种用于桥梁平台的综合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 |
CN109024673A (zh) | 一种海绵路面-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及施工工艺 | |
CN103225261A (zh) | 一种桥梁排水结构 | |
CN218090586U (zh) | 一种高速公路路侧暗排水系统 | |
CN109537471B (zh) | 跨越敏感水体桥梁的危化品泄漏应急处理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215947842U (zh) | 一种用于装配式预制梁桥的管廊结构 | |
CN209923764U (zh) | 一种跨铁路桥梁的桥面排水结构 | |
CN212077584U (zh) | 一种钢结构组装的绿色环保型桥梁 | |
CN210827563U (zh) | 一种城市地下通道 | |
CN208633870U (zh) | 一种用于隧道中墙的渗漏水引排结构 | |
CN201099833Y (zh) | 高架桥的排水装置 | |
CN208473931U (zh) | 一种用于隧道的渗漏水引排结构 | |
CN203229872U (zh) | 一种桥梁排水结构 | |
CN217733661U (zh) |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排放结构 | |
CN220150032U (zh) | 一种应用路面刻纹排水的路面 | |
CN216404943U (zh) | 一种用于缓解城市排水的道路结构 | |
CN217480381U (zh) | 一种基于天然石材预制混凝土复合排水系统 | |
CN220150079U (zh) | 一种自动路桥排水结构 | |
CN221957639U (zh) | 隧道排水系统 | |
CN213013865U (zh) | 一种高架桥桥面排水系统 | |
CN221877577U (zh) | 一种可防软化的路基结构 | |
CN215055648U (zh) | 一种车辆上盖覆土排水结构 | |
CN115434406A (zh) | 一种用于下沉式非机动车道海绵城市的排水组件及方法 | |
CN222362327U (zh) | 一种预制锯齿形偏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