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19934U - 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519934U CN221519934U CN202323058317.4U CN202323058317U CN221519934U CN 221519934 U CN221519934 U CN 221519934U CN 202323058317 U CN202323058317 U CN 202323058317U CN 221519934 U CN221519934 U CN 2215199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connector
- connection structure
- column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包括: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部贯穿设有第一锁紧螺杆,所述支撑架内侧固定设有滑板;支撑套柱,内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表面套接有定位环;车架,远离所述支撑架一端固定设有连接槽柱。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支撑架两侧的支持套柱和支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第二链条的张紧进行调节,满足不同长度第二链条的安装和调节使用,另外连接轴在与差速器和花鼓连接过程中通过卡柱与卡槽匹配定位,且连接轴表面的定位环能够对轴承进行限位,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安装后不会发生滑动和位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力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助力三轮车或助力四轮车,其两个轮子安装在横轴上,且横轴上套接固定有由链条驱动的飞轮,从而该类助力车在行驶过程中进行转弯时,容易出现横轴上的一个轮子处于悬空状态,尤其是行驶速度过快的情况下进行转弯操作,此时由于横轴上的两个轮子的动力相等,使得在转弯过程中容易发生车辆侧翻的情况,所以越来越多的助力车会安装差速器以防止车辆侧翻。
助力车通常会采用电动的方式进行驱动,由电机和链条驱动带动车体移动,但是很多时候链条不能保证完全在两个齿链盘上张紧,需要更换链条,而且有时候链条上某一节断裂损坏也需要更换链条,更换调整麻烦,而且车轮内的花鼓和差速器与连接轴安装连接后,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多次数转动,容易发生滑动错位,影响车辆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其可以对支撑架两侧的支持套柱和支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第二链条的张紧进行调节,满足不同长度第二链条的安装和调节使用,另外连接轴在与差速器和花鼓连接过程中通过卡柱与卡槽匹配定位,且连接轴表面的定位环能够对轴承进行限位,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安装后不会发生滑动和位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包括:
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部贯穿设有第一锁紧螺杆,所述支撑架内侧固定设有滑板;
支撑套柱,内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表面套接有定位环;
车架,远离所述支撑架一端固定设有连接槽柱;
定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架靠近所述支撑架一侧,所述定位板包括插槽腔和调节腔;
差速器,设置有连接槽口,连接槽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头端部匹配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连通槽,所述支撑套柱匹配设置于连通槽内部,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支撑套柱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套柱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表面均环绕设有卡槽,且所述第二连接头表面的卡槽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头表面的卡槽,所述差速器端部的连接槽口内壁设有第一卡柱,且第一卡柱与卡槽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表面的定位环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车架形状设置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车架内部固定设有锁紧板,所述连接槽柱设置于所述车架远离所述支撑架一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插槽腔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滑板与内螺纹相匹配,所述支撑架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和所述调节腔内部,所述滑板表面均匀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架内部贯穿设有第二锁紧螺杆且与定位孔匹配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车架内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设置有油刹,所述电机两侧均匹配设有第三齿链盘,所述差速器外侧设有第二齿链盘,所述第二齿链盘与第三齿链盘之间环绕设有第二链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连接头外侧连接有轮胎,所述轮胎内部设置有花鼓,所述花鼓内壁设有第二卡柱,第二卡柱与所述第二连接头表面的卡槽相匹配,所述花鼓内侧设有碟片,所述碟片表面设置有刹车片,所述碟片内侧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设置于所述支撑套柱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槽柱内部固定设有中轴,所述中轴两端均连接有脚踏板,远离所述第二齿链盘一侧的中轴端部套接有第一齿链盘,所述第一齿链盘与所述电机另一侧的第三链齿盘之间环绕设有第一链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支撑套柱表面设置有后车架,所述后车架设置为两个且以所述支撑套柱为中心对称倾斜设置,两个所述后车架之间固定设有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其具有支撑套柱、连接轴、支撑架和定位板,将支撑架向车架方向移动,支撑架内侧的滑板会在定位板内部的调节腔中滑动,同时支撑架顶部的第一锁紧螺杆贯穿定位座后在插槽腔内移动,到达所需位置后拧紧第一锁紧螺杆并通过第二锁紧螺杆将滑板锁紧,固定其位置,能够对支撑架两侧的支持套柱和支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第二链条的张紧进行调节,满足不同长度第二链条的安装和调节使用,而且仅通过第一锁紧螺杆和第二锁紧螺杆的操作和调整即可完成,调节简单方便,另外,连接轴的两端部分别与差速器和花鼓连接,连接轴的两端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表面均环绕设置卡槽,能够在与差速器和花鼓连接过程中通过卡柱与卡槽匹配定位,且连接轴表面的定位环能够对轴承进行限位,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安装后不会发生滑动和位移,确保驱动和传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持架与定位板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持套柱与差速器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轴与差速器连接爆炸图。
图中:1支撑架、11定位座、12第一锁紧螺杆、13滑板、14第二锁紧螺杆、2支撑套柱、20连接杆、21连接轴、22第一连接头、23第二连接头、24定位环、25卡槽、26第一轴承、27第二轴承、3车架、31锁紧板、32连接槽柱、4定位板、41插槽腔、42调节腔、5电机、6差速器、61第二齿链盘、7轮胎、70花鼓、71碟片、72刹车片、73限位盘、8第一齿链盘、81第一链条、82中轴、9后车架、9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包括:
支撑架1,顶部设置有定位座11,定位座11内部贯穿设有第一锁紧螺杆12,支撑架1内侧固定设有滑板13;
支撑套柱2,内部设置有连接轴21,连接轴2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22和第二连接头23,第一连接头22和第二连接头23表面套接有定位环24;
车架3,远离支撑架1一端固定设有连接槽柱32;
定位板4,固定设置于车架3靠近支撑架1一侧,定位板4包括插槽腔41和调节腔42;
差速器6,设置有连接槽口,连接槽口与第一连接头22端部匹配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其具有支撑套柱2、连接轴21、支撑架1和定位板4,将支撑架1向车架3方向移动,支撑架1内侧的滑板13会在定位板4内部的调节腔42中滑动,同时支撑架1顶部的第一锁紧螺杆12贯穿定位座12后在插槽腔41内移动,到达所需位置后拧紧第一锁紧螺杆12并通过第二锁紧螺杆14将滑板13锁紧,固定其位置,能够对支撑架1两侧的支持套柱2和支架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第二链条的张紧进行调节,满足不同长度第二链条的安装和调节使用,而且仅通过第一锁紧螺杆12和第二锁紧螺杆14的松动和拧紧定位操作和调整即可完成,调节简单方便,另外,连接轴21的两端部分别与差速器6和花鼓70连接,连接轴21的两端第一连接头22和第二连接头23表面均环绕设置卡槽25,能够在与差速器6和花鼓70连接过程中通过卡柱与卡槽25匹配定位,且连接轴21表面的定位环24能够对轴承进行限位,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安装后不会发生滑动和位移,确保驱动和传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还设置有连通槽,支撑套柱2匹配设置于连通槽内部,支撑架1和支撑套柱2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支撑套柱2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杆20。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套柱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外侧,对支撑套柱2的位置进行限定和锁紧,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头22和第二连接头23表面均环绕设有卡槽25,且第二连接头23表面的卡槽25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头22表面的卡槽25,差速器6端部的连接槽口内壁设有第一卡柱,且第一卡柱与卡槽25相匹配,第一连接头22和第二连接头23表面的定位环24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承26和第二轴承27。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轴21的两端第一连接头22和第二连接头23表面均环绕设置卡槽25,能够在与差速器6和花鼓70连接过程中通过卡柱与卡槽25匹配定位,且连接轴21表面的定位环24能够对轴承进行限位,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安装后不会发生滑动和位移。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车架3形状设置为等腰三角形,车架3内部固定设有锁紧板31,连接槽柱32设置于车架3远离支撑架1一端。
本实施例中的车架3的两边长度和角度相同设置,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锁紧板31的位置将车架3的两边定位锁紧。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插槽腔41内壁设有内螺纹,滑板13与内螺纹相匹配,支撑架1内侧设置有滑槽,滑板13滑动设置于滑槽和调节腔42内部,滑板13表面均匀设有定位孔,支撑架1内部贯穿设有第二锁紧螺杆14且与定位孔匹配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1向车架3方向移动,支撑架1内侧的滑板13会在定位板4内部的调节腔42中滑动,同时支撑架1顶部的第一锁紧螺杆12贯穿定位座12后在插槽腔41内移动,到达所需位置后拧紧第一锁紧螺杆12并通过第二锁紧螺杆14将滑板13锁紧,固定其位置,能够对支撑架1两侧的支持套柱2和支架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调节口再进行锁紧定位。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车架3内侧设置有电机5,电机5设置有油刹,电机5两侧均匹配设有第三齿链盘,差速器6外侧设有第二齿链盘61,第二齿链盘61与第三齿链盘之间环绕设有第二链条。
本实施例中的差速器6外侧的区域空间较小,为保证整体车体的车宽度,在差速器6外侧匹配安装不可调节的第三齿链盘,电机5外侧的与第二齿链盘61连接的第三齿链盘可以根据支撑架1和车架3之间的距离调整而调整之间第二链条的长度,可以满足不同的链条长度使用,也可以在链条上某一齿块损坏后剔除调整能重新调整使用,不需要更换整个链条,节省成本,另一侧的第三齿链盘设置为可调节式齿链盘,与前侧的中轴82连接,由脚踏板83的踩踏驱动转动。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头23外侧连接有轮胎7,轮胎7内部设置有花鼓70,花鼓70内壁设有第二卡柱,第二卡柱与第二连接头23表面的卡槽25相匹配,花鼓70内侧设有碟片71,碟片71表面设置有刹车片72,碟片71内侧设有限位盘73,限位盘73设置于支撑套柱2外侧。
本实施例中的花鼓70与连接轴21连接过程中通过卡柱与卡槽25匹配定位,确保定位后不会晃动,保证结构的稳定。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连接槽柱32内部固定设有中轴82,中轴82两端均连接有脚踏板83,远离第二齿链盘61一侧的中轴82端部套接有第一齿链盘8,第一齿链盘8与电机5另一侧的第三链齿盘之间环绕设有第一链条81。
本实施例中的中轴82外侧匹配安装第一齿链盘8,踩动脚踏板83可以带动齿链盘8转动,将其与第三齿链盘之间的第一链条81带动转动。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支撑套柱2表面设置有后车架9,后车架9设置为两个且以支撑套柱2为中心对称倾斜设置,两个后车架9之间固定设有支撑杆91。
本实施例中的后车架9以支撑套柱2为基础进行向上延伸,并通过支撑杆91连接固定,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且能够在其表面快速安装车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顶部设置有定位座(11),所述定位座(11)内部贯穿设有第一锁紧螺杆(12),所述支撑架(1)内侧固定设有滑板(13);
支撑套柱(2),内部设置有连接轴(21),所述连接轴(2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22)和第二连接头(23),所述第一连接头(22)和所述第二连接头(23)表面套接有定位环(24);
车架(3),远离所述支撑架(1)一端固定设有连接槽柱(32);
定位板(4),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架(3)靠近所述支撑架(1)一侧,所述定位板(4)包括插槽腔(41)和调节腔(42);
差速器(6),设置有连接槽口,连接槽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头(22)端部匹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还设置有连通槽,所述支撑套柱(2)匹配设置于连通槽内部,所述支撑架(1)和所述支撑套柱(2)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套柱(2)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杆(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22)和所述第二连接头(23)表面均环绕设有卡槽(25),且所述第二连接头(23)表面的卡槽(25)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头(22)表面的卡槽(25),所述差速器(6)端部的连接槽口内壁设有第一卡柱,且第一卡柱与卡槽(25)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头(22)和所述第二连接头(23)表面的定位环(24)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承(26)和第二轴承(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形状设置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车架(3)内部固定设有锁紧板(31),所述连接槽柱(32)设置于所述车架(3)远离所述支撑架(1)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腔(41)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滑板(13)与内螺纹相匹配,所述支撑架(1)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板(13)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和所述调节腔(42)内部,所述滑板(13)表面均匀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架(1)内部贯穿设有第二锁紧螺杆(14)且与定位孔匹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内侧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设置有油刹,所述电机(5)两侧均匹配设有第三齿链盘,所述差速器(6)外侧设有第二齿链盘(61),所述第二齿链盘(61)与第三齿链盘之间环绕设有第二链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头(23)外侧连接有轮胎(7),所述轮胎(7)内部设置有花鼓(70),所述花鼓(70)内壁设有第二卡柱,第二卡柱与所述第二连接头(23)表面的卡槽(25)相匹配,所述花鼓(70)内侧设有碟片(71),所述碟片(71)表面设置有刹车片(72),所述碟片(71)内侧设有限位盘(73),所述限位盘(73)设置于所述支撑套柱(2)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柱(32)内部固定设有中轴(82),所述中轴(82)两端均连接有脚踏板(83),远离所述第二齿链盘(61)一侧的中轴(82)端部套接有第一齿链盘(8),所述第一齿链盘(8)与所述电机(5)另一侧的第三链齿盘之间环绕设有第一链条(8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柱(2)表面设置有后车架(9),所述后车架(9)设置为两个且以所述支撑套柱(2)为中心对称倾斜设置,两个所述后车架(9)之间固定设有支撑杆(9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058317.4U CN221519934U (zh) | 2023-11-13 | 2023-11-13 | 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058317.4U CN221519934U (zh) | 2023-11-13 | 2023-11-13 | 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519934U true CN221519934U (zh) | 2024-08-13 |
Family
ID=92184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058317.4U Active CN221519934U (zh) | 2023-11-13 | 2023-11-13 | 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519934U (zh) |
-
2023
- 2023-11-13 CN CN202323058317.4U patent/CN2215199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00001488A1 (en) | Construction kit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a bicycle. and bicycle | |
CN221519934U (zh) | 一种助力车的车架连接结构 | |
CN112960055A (zh) | 一种新型电动摩托车 | |
CN112208657B (zh) | 一种防晃动的汽车用车载式后置备胎悬挂装置 | |
US20070222275A1 (en) | Wheel Provided With a Drive-Dependent, Exchangeable Coupling Element | |
CN113022511B (zh) | 一种车辆脱困装置 | |
US3542145A (en) | Two-wheeled vehicle having balloon tires | |
CN210191670U (zh) | 一种轮胎外接装置 | |
CN210526755U (zh) | 一种无轮毂车轮 | |
CN216180052U (zh) | 汽车c柱下左右总成旋转装配工装 | |
WO2006125320A1 (en) | Motorcycle conversion kit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
WO2000040457A1 (en) | A kit for converting a muscle-powered vehicle into a motor-assisted vehicle | |
CN215284200U (zh) | 可调胎宽的车轮 | |
CN220500406U (zh) | 玩具车轮胎组装设备 | |
CN214025478U (zh) | 一种可多维度调节的自行车组装设备 | |
CN214822319U (zh) | 一种电动三轮车通用轮毂 | |
CN222223833U (zh) |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调节组件 | |
CN219360761U (zh) | 一种汽车轮胎用胎压监测器 | |
CN217864462U (zh) | 一种自行车停车架 | |
CN214985782U (zh) | 一种分体式自行车灯支架 | |
CN216939541U (zh) | 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 | |
CN215621201U (zh) | 一种驱动轴与轮毂的安装结构 | |
CN216709539U (zh) | 一种防尘平衡车轮毂外壳 | |
CN221775933U (zh) | 一种辅助轮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儿童摩托车 | |
CN222611280U (zh) | 一种分体式履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