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490094U - 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 - Google Patents

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90094U
CN221490094U CN202322757947.4U CN202322757947U CN221490094U CN 221490094 U CN221490094 U CN 221490094U CN 202322757947 U CN202322757947 U CN 202322757947U CN 221490094 U CN221490094 U CN 221490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uze
small
gauze piece
femoral artery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579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智玉
王静
吴世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7579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90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90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90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以解决传统纱布绷带包扎压迫止血法存在容易勒伤软组织、压迫止血效果差、引起皮下血肿、操作要领掌握慢等的技术问题。止血包内包括多层纱布块、组合垫板、绷带以及胶布,多层纱布块为由多层纱布形成的一整体结构,组合垫板包括多个小垫板,小垫板依次间隔排布且相邻的两个小垫板之间形成柔性连接。将所有包扎材料打包,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止初学者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进而防范出血风险。

Description

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
背景技术
股动脉穿刺是介入医学(包括神经介入、心血管介入等)的基本技术,但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却一直是一个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的难题。现有的压迫止血方法包括传统纱布绷带包扎压迫止血法、股动脉缝合器止血法、股动脉压迫器止血法等。
传统纱布绷带包扎压迫止血法是长期以来使用最多的止血方法,目前仍广泛使用,优点为成本低、无需特殊操作技术,包扎效果与医生经验关系较大,稍有不慎非常容易引发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绷带勒伤、患者疼痛等并发症。
股动脉缝合器缝合止血法,虽然也有其自身优势,但不足之处仍然很多,包括成本高、技术掌握有难度,容易缝合不成功,缝合后仍然存在较高出血风险,不可完全依赖缝合,术后仍需要加压包扎。
股动脉压迫器止血法,近年来使用较多,但仍然存在不少缺陷:压迫器头端容易出现压迫位置不准确的现象,尤其是对肥胖患者,此种现象非常容易出现,进而诱发穿刺点出血,包括皮下血肿和假性动脉瘤等。另外术后压迫器的压力方向可能会随对患者的搬动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活动而偏斜,从而诱发出血。其次,一旦形成皮下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压迫器就不能继续使用,还得改为传统加压包扎法。
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纱布绷带包扎压迫止血法基础上改进而成,设计了一种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消除了传统方式中包扎绷带勒伤软组织和疼痛的问题,减少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等情况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以解决传统纱布绷带包扎压迫止血法存在容易勒伤、引起皮下血肿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所述止血包内包括多层纱布块、组合垫板、绷带以及胶布,所述多层纱布块为由多层纱布形成的一整体结构,所述组合垫板包括多个小垫板,所述小垫板依次间隔排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小垫板之间形成柔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垫板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所述组合垫板为腰部组合垫板,另一所述组合垫板为腿部组合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小垫板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小垫板外包裹有纱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小垫板通过弹力纱布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垫板包括纱布条,所述纱布条上形成有小垫板容纳袋,多个所述小垫板容纳袋沿所述纱布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小垫板分别放置于对应的所述小垫板容纳袋内。
进一步地,所述小垫板的长度范围为10cm~14cm;所述小垫板的宽度范围为2cm~5cm;所述小垫板的厚度范围为2mm~3mm;所述小垫板的数量为3~8个。
进一步地,所述多层纱布块包括下纱布块部和上纱布块部,所述下纱布块部中每层纱布的长度不大于所述上纱布块部中每层纱布的长度,所述下纱布块部中每层纱布的宽度小于所述上纱布块部中每层纱布的宽度,所述下纱布块部位于所述上纱布块部的中部区域,所述多层纱布块的压缩后实际高度范围为8cm~12cm。
进一步地,所述下纱布块部和所述上纱布块部均为多层纱布叠放结构,所述下纱布块部和所述上纱布块部缝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纱布块部使用时压缩后的厚度范围为5cm~7cm;所述上纱布块部使用时压缩后的厚度范围为3cm~5cm。
进一步地,所述胶布为医疗常用弹力胶布,所述胶布的数量为两块;所述绷带为医疗常用弹力绷带,所述绷带的数量为1~2卷。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压迫止血包,将所有包扎材料打包,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止初学者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进而提高包扎效果,防范出血风险。止血包内还增设了组合垫板,包扎方法与传统方法一样,采用“8”字包扎法,包扎时使用组合垫板,以减少甚至消除传统方式中包扎绷带勒伤软组织和疼痛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迫止血包的多层纱布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垫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垫板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纱布条的示意图。
图中1、多层纱布块;11、下纱布块部;12、上纱布块部;2、组合垫板;21、小垫板;211、海绵层;22、纱布条;221、小垫板容纳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止血包内内包括多层纱布块1、组合垫板2、绷带以及胶布,多层纱布块1为由多层纱布形成的一整体结构,组合垫板2包括多个小垫板21,小垫板21依次间隔排布且相邻的两个小垫板21之间形成柔性连接。
将所有包扎材料打包,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止初学者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进而防范出血风险。止血包内还增设了组合垫板2,包扎方法与传统方法一样,采用“8”字包扎法,包扎时使用组合垫板2,以减少甚至消除传统方式中包扎绷带勒伤软组织和疼痛的问题。
小垫板21依次间隔排布且相邻的两个小垫板21之间形成柔性连接,根据患者的胖瘦情况,适当全部展开或部分小垫板21叠合使用。
组合垫板2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组合垫板2为腰部组合垫板,另一组合垫板2为腿部组合垫板。包扎方法与传统方法一样采用“8”字包扎法,三个组合垫板分别两侧腰部及大腿根下部各使用一个,以减少甚至消除传统方式中包扎绷带勒伤软组织和疼痛的问题。
优选地,小垫板21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211。参见图2,示意出了小垫板21以及其上的海绵层211。使用时,海绵层211朝向帖患者皮肤的一侧,以增加舒适度。
关于“垫板21依次间隔排布且相邻的两个小垫板21之间形成柔性连接”,具体结构可如下设置:每个小垫板21外包裹有纱布且相邻的两个小垫板21通过连接绳相连接。参见图3,示意出了通过弹力纱布实现各小垫板21之间的柔性连接。
关于“垫板21依次间隔排布且相邻的两个小垫板21之间形成柔性连接”,具体结构也可如下设置:组合垫板2包括纱布条22,纱布条22上形成有小垫板容纳袋221,多个小垫板容纳袋221沿纱布条22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小垫板21分别放置于对应的小垫板容纳袋221内,即每个小垫板21分别封装在对应的小垫板容纳袋221内。由于纱布条22质软,可实现小垫板21之间的柔性连接。
关于小垫板21的尺寸情况,优选小垫板21的长度范围为10cm~14cm;小垫板21的宽度范围为2cm~5cm;小垫板21的厚度范围为2mm~3mm;小垫板21的数量为3~8个。
关于小垫板21的具体结构:多层纱布块1包括下纱布块部11和上纱布块部12,下纱布块部11中每层纱布的长度不大于上纱布块部12中每层纱布的长度,下纱布块部11中每层纱布的宽度小于上纱布块部12中每层纱布的宽度,下纱布块部11位于上纱布块部12的中部区域,下纱布块部11的长度方向与上纱布块部1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多层纱布块1的使用时压缩后实际高度范围为8cm~12cm。
参见图1,示意出了下纱布块部11和上纱布块部12。包扎时多层纱布块1的长度方向顺着动脉纵向压迫,多层纱布块1覆盖皮肤穿刺点、动脉穿刺点及动脉穿刺点上端,动脉穿刺点出血压力显著减小,整体出血几率下降。由于多层纱布块1高度设计在8-12cm,包扎后容易形成有效压力,增强压迫效果,术后不需要再加用沙袋加压。
关于下纱布块部11和上纱布块部12,下纱布块部11和上纱布块部12均为多层纱布叠放结构,下纱布块部11和上纱布块部12缝制连接。
下纱布块部11的厚度(压缩后实际高度)范围为5cm~7cm;上纱布块部12的厚度(压缩后实际高度)范围为3cm~5cm。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压迫止血包制作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如下:
多层纱布块1: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5*10cm纱布块,多层叠加形成5-7cm压缩后实际厚度的整块(下纱布块部11),第二部分为10*10cm纱布块,多层叠加形成3-5cm压缩后实际厚度的整块(上纱布块部12),再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叠加,第一部分放在第二部分的中间位置形成一大的整块,然后用棉线从两端将两部分纱布块缝合成一个整体备用。
弹力胶布:和传统包扎法使用的弹力胶布一样,选用静态宽度7.5cm,长度35-40cm的弹力胶布2块备用。
弹力绷带:和传统包扎法使用的弹力绷带一样,选用10cm*4.5m的自粘弹力绷带1-2卷备用。
组合垫板2:组合垫板2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为腰部组合垫板、一个为腿部组合垫板。
每个组合垫板2由多个小垫板21串联而成。小垫板21材质选用有一定弹性的塑料或一定弹性的其他材料。小垫板21规格为宽4cm、长12cm、厚度2-3mm。小垫板21的一个侧面贴衬0.5cm厚的海绵。每五个小垫板21纵向排列在一起,相邻间隔0.5cm,每个小垫板用有一定弹性的纱布双面包裹,然后将五个小垫板21通过连接绳连接一整体形成组合垫板2。整体垫板的周边有由纱布贴合形成的边缘,其宽度约3-5cm。
将上述制作好的组合垫板2、两个腰部组合垫板、一个腿部组合垫板以及弹力胶布和弹力绷带消毒杀菌,真空包装形成一次性压迫止血包。
使用说明如下:
1、包扎方法与传统方法一样,采用“8”字包扎法;
2、包扎时纱布块狭窄部分朝下,即下纱布块部11朝下,下纱布块部11的长度方向与动脉走向一致,纱布块中点正对动脉穿刺点并覆盖皮肤穿刺点(动脉穿刺点大体在皮肤穿刺点上方1-2cm);
3、三个组合垫板分别两侧腰部及大腿根下部各使用一个。组合垫板可随患者腰围和腿围适当拉伸或叠合使用,垫板周边的纱布部分要平展贴合皮肤,有防止包扎后垫板移位的作用;
4、其他注意事项均与传统方法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个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包内包括多层纱布块(1)、组合垫板(2)、绷带以及胶布,所述多层纱布块(1)为由多层纱布形成的一整体结构,所述组合垫板(2)包括多个小垫板(21),所述小垫板(21)依次间隔排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小垫板(21)之间形成柔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垫板(2)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所述组合垫板(2)为腰部组合垫板,另一所述组合垫板(2)为腿部组合垫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垫板(21)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2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小垫板(21)外包裹有纱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小垫板(21)通过弹力纱布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垫板(2)包括纱布条(22),所述纱布条(22)上形成有小垫板容纳袋(221),多个所述小垫板容纳袋(221)沿所述纱布条(22)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小垫板(21)分别放置于对应的所述小垫板容纳袋(2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垫板(21)的长度范围为10cm~14cm;所述小垫板(21)的宽度范围为2cm~5cm;所述小垫板(21)的厚度范围为2mm~3mm;所述小垫板(21)的数量为3~8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纱布块(1)包括下纱布块部(11)和上纱布块部(12),所述下纱布块部(11)中每层纱布的长度不大于所述上纱布块部(12)中每层纱布的长度,所述下纱布块部(11)中每层纱布的宽度小于所述上纱布块部(12)中每层纱布的宽度,所述下纱布块部(11)位于所述上纱布块部(12)的中部区域,所述多层纱布块(1)使用时压缩后的高度范围为8cm~10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纱布块部(11)和所述上纱布块部(12)均为多层纱布叠放结构,所述下纱布块部(11)和所述上纱布块部(12)缝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纱布块部(11)使用时压缩后的厚度范围为5cm~7cm;所述上纱布块部(12)的使用时压缩后的厚度范围为3cm~5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布为医疗常用弹力胶布,所述胶布的数量为两块;所述绷带为医疗常用弹力绷带,所述绷带的数量为1~2卷。
CN202322757947.4U 2023-10-13 2023-10-13 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 Active CN221490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7947.4U CN221490094U (zh) 2023-10-13 2023-10-13 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7947.4U CN221490094U (zh) 2023-10-13 2023-10-13 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90094U true CN221490094U (zh) 2024-08-09

Family

ID=92134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57947.4U Active CN221490094U (zh) 2023-10-13 2023-10-13 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90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14652B1 (en) Sticking material for hemostasis
JP3355509B2 (ja) 止血用具
CN202537581U (zh) 一种肱动脉止血压迫装置
CN207561950U (zh) 一种多功能肱动脉气囊压迫带
CN202191331U (zh) 压力止血装置
CN221490094U (zh) 血管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防勒伤一次性压迫止血包
CN210843294U (zh) 介入治疗术后压迫装置
CN203263479U (zh) 压迫腹股沟血管穿刺点的防滑腹带
CN217510535U (zh) 一种高紧固的弹性减张免缝胶贴
CN205072948U (zh) 一种用于沙袋的固定装置
CN211911711U (zh) 小儿先心病介入术后股动静脉穿刺点止血带
CN213075797U (zh) 一种防止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外用加压装置
JP3328787B2 (ja) 動脈止血用具
CN218391202U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装置
CN213821592U (zh) 一种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后增压装置
CN210056136U (zh) 腹外疝术后止血腹压带
CN223041572U (zh) 一种裤式股动静脉压迫止血绷带
CN202637028U (zh) 压迫止血袋
CN209661975U (zh) 一种妇产科术后用调节加压式腹带
CN215899796U (zh) 一种改良式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22787809U (zh) 一种经股动脉/股静脉介入治疗术后压迫固定装置
CN222604618U (zh) 一种单侧加压保护裤
CN208784832U (zh) 一种止血器
CN206587008U (zh) 一种腹股沟伤口加压止血器械
CN219271033U (zh) 一种分体式压迫止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