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85874U - 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485874U CN221485874U CN202323144985.9U CN202323144985U CN221485874U CN 221485874 U CN221485874 U CN 221485874U CN 202323144985 U CN202323144985 U CN 202323144985U CN 221485874 U CN221485874 U CN 2214858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pin
- usb
- micro
- flash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02100036285 25-hydroxyvitamin D-1 alpha hydroxylase,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000875403 Homo sapiens 25-hydroxyvitamin D-1 alpha hydroxylase,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059 dormanc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涉及唤醒电路领域,包括:USB输入电路,所述USB输入电路用于控制USB输入;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用于防止电池的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手电筒显示电路;该USB自动唤醒电路,通过USB唤醒电路的设置避免USB频繁自动唤醒,主要为了避免刚进入休眠时唤醒识别功能状态不稳,在初始条件下输出为5V,在标准USB口插入后切至5V,同时通过标准USB电路在输出要符合以下条件:检测负载正常、稳压电压正常,而后打开MOS并检测电流范围,通过快充USB电路在输出要符合以下条件:检测到瞬间插入稳压电压,后打开MOS并检测电流范围,在初始条件下输出为5V,在标准USB口插入后切至5V。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唤醒电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
背景技术
通过在电子设备间设置控制电路并使用设备间插线方式进行信号传输的信息传播方式在通信领域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普遍,USB Type-C接口插线唤醒电路结构设计简单且使用原理清晰,具有便于设计制造以及使用方便等特点,已成为当前接口插线信号传输技术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电子设备进行设备间的信息传输与接收,一般用于信息传输与接收的电子设备为具有屏幕显示功能的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在非使用时间通常处在待机状态,同时显示屏幕也处在关闭状态,传输信息前需要开启显示设备以使其能正常工作,或者,显示设备在待机状态时其内部的信号控制器仍保持工作状态,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唤醒显示设备,例如人们将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中存储的信息传输到电脑、大屏幕监视器或电子白板等信息接收设备中,这类信息接收设备将电信号转换为画面或视频,通过电子设备间接口插线传输信息是常规的方法选择,然而现有的电子设备间接口插线传输信息方法在实现信息接收设备唤醒时,无法进行自动唤醒,需人为匹配唤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包括:
USB输入电路,所述USB输入电路用于控制USB输入;
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用于防止电池的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
耐高温显示电路,所述耐高温显示电路用于显示电路的耐高温系数;
手电筒显示电路,所述手电筒显示电路用于控制手电筒的开关;
高温检测电路,所述高温检测电路用于检测USB自动唤醒电路的工作温度;
主控电路,所述用于控制电路;
USB唤醒电路,所述USB唤醒电路用于唤醒USB;
标准USB电路,所述标准USB电路用于输出要符合以下条件:检测负载正常、稳压电压正常,而后打开mos并检测电流范围;
快充USB电路,所述快充USB电路用于输出要符合以下条件:检测到瞬间插入稳压电压,后打开mos并检测电流范围,在初始条件下输出为5V,在标准USB口插入后切至5V:
进一步地,所述USB输入电路包括型号为FP6601Q的贴片芯片U4,所述贴片芯片U4的VDD引脚通过电容C32接地,所述贴片芯片U4的VDD引脚通过电阻R68与贴片芯片U4的QC-EN引脚连通,所述贴片芯片U4的VDD引脚通过电阻R50与主控电路的VDD1引脚连通,所述贴片芯片U4的FB0引脚通过电阻R48与主控电路的QCV引脚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包括型号为BM3451的微控芯片U2、型号为QM2538N3的微控芯片Q4和型号为QM2538N3的微控芯片Q5,所述微控芯片Q4与微控芯片Q5连通,所述微控芯片Q5通过电阻R8与微控芯片U2连通,所述电阻R8通过下拉电阻R9接地,所述微控芯片Q4通过电阻R10与微控芯片U2连通,且电阻R10并联有二极管D3,且二极管D3的输入端与微控芯片U4连通,所述二极管D3的输出端与微控芯片U2连通,所述锂电池保护电路还包括贴片排插座J12,所述贴片排插座J12的2号引脚、3号引脚、4号引脚和5号引脚分别依次与贴片IC的VC4引脚、VC3引脚、VC2引脚和VC1引脚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手电筒显示电路包括手电筒K1和手电筒K2,所述手电筒K1和手电筒K2串联,所述手电筒K1和手电筒K2并联有同一个二极管D10,且形成回路,所述二极管D10并联有插针式连接器J8,所述手电筒显示电路还包括插针式连接器J7,所述插针式连接器J8和插针式连接器J7并联,所述插针式连接器J7的2号引脚通过电阻R43与BAT+引脚连通,所述插针式连接器J7的3号引脚通过MOS管和上拉电阻R53与主控电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USB唤醒电路包括插针式连接器J5和插针式连接器J6,所述插针式连接器J5的2号引脚、3号引脚和4号引脚分别依次与插针式连接器J6的7号引脚、6号引脚和5号引脚连通,所述插针式连接器J5的6号引脚和插针式连接器J6的4号引脚通过开关S1连通,且插针式连接器J5的6号引脚与主控电路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通过USB唤醒电路的设置避免USB频繁自动唤醒,主要为了避免刚进入休眠时唤醒识别功能状态不稳,在初始条件下输出为5V,在标准USB口插入后切至5V,同时通过标准USB电路在输出要符合以下条件:检测负载正常、稳压电压正常,而后打开MOS并检测电流范围,通过快充USB电路在输出要符合以下条件:检测到瞬间插入稳压电压,后打开MOS并检测电流范围,在初始条件下输出为5V,在标准USB口插入后切至5V。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温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保护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SB唤醒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电筒显示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SB输入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6,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包括:
USB输入电路,USB输入电路用于控制USB输入;
电池保护电路,电池保护电路用于防止电池的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
耐高温显示电路,耐高温显示电路用于显示电路的耐高温系数;
手电筒显示电路,手电筒显示电路用于控制手电筒的开关;
高温检测电路,高温检测电路用于检测USB自动唤醒电路的工作温度;
主控电路,用于控制电路;
USB唤醒电路,USB唤醒电路用于唤醒USB;
标准USB电路,标准USB电路用于输出要符合以下条件:检测负载正常、稳压电压正常,而后打开mos并检测电流范围;
快充USB电路,快充USB电路用于输出要符合以下条件:检测到瞬间插入稳压电压,后打开MOS并检测电流范围,在初始条件下输出为5V,在标准USB口插入后切至5V。
这样设置USB自动唤醒电路通过DC输出电流检测与开关电压选择、警示灯共五个口,其中充电与输出共用电流检测EEN与SW快充上做取舍,通过USB唤醒电路的设置避免USB频繁自动唤醒,主要为了避免刚进入休眠时唤醒识别功能状态不稳,在初始条件下输出为5V,在标准USB口插入后切至5V,同时通过标准USB电路在输出要符合以下条件:检测负载正常、稳压电压正常,而后打开MOS并检测电流范围,通过快充USB电路在输出要符合以下条件:检测到瞬间插入稳压电压,后打开MOS并检测电流范围,在初始条件下输出为5V,在标准USB口插入后切至5V。
USB输入电路包括型号为FP6601Q的贴片芯片U4,贴片芯片U4的VDD引脚通过电容C32接地,贴片芯片U4的VDD引脚通过电阻R68与贴片芯片U4的QC-EN引脚连通,贴片芯片U4的VDD引脚通过电阻R50与主控电路的VDD1引脚连通,贴片芯片U4的FB0引脚通过电阻R48与主控电路的QCV引脚连通。
电池保护电路包括型号为BM3451的微控芯片U2、型号为QM2538N3的微控芯片Q4和型号为QM2538N3的微控芯片Q5,微控芯片Q4与微控芯片Q5连通,微控芯片Q5通过电阻R8与微控芯片U2连通,电阻R8通过下拉电阻R9接地,微控芯片Q4通过电阻R10与微控芯片U2连通,且电阻R10并联有二极管D3,且二极管D3的输入端与微控芯片U4连通,二极管D3的输出端与微控芯片U2连通,锂电池保护电路还包括贴片排插座J12,贴片排插座J12的2号引脚、3号引脚、4号引脚和5号引脚分别依次与贴片IC的VC4引脚、VC3引脚、VC2引脚和VC1引脚连通。
手电筒显示电路包括手电筒K1和手电筒K2,手电筒K1和手电筒K2串联,手电筒K1和手电筒K2并联有同一个二极管D10,且形成回路,二极管D10并联有插针式连接器J8,手电筒显示电路还包括插针式连接器J7,插针式连接器J8和插针式连接器J7并联,插针式连接器J7的2号引脚通过电阻R43与BAT+引脚连通,插针式连接器J7的3号引脚通过MOS管和上拉电阻R53与主控电路连通。
USB唤醒电路包括插针式连接器J5和插针式连接器J6,插针式连接器J5的2号引脚、3号引脚和4号引脚分别依次与插针式连接器J6的7号引脚、6号引脚和5号引脚连通,插针式连接器J5的6号引脚和插针式连接器J6的4号引脚通过开关S1连通,且插针式连接器J5的6号引脚与主控电路连通。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USB输入电路,所述USB输入电路用于控制USB输入;
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用于防止电池的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
手电筒显示电路,所述手电筒显示电路用于控制手电筒的开关;
高温检测电路,所述高温检测电路用于检测USB自动唤醒电路的工作温度;
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用于控制电路;
USB唤醒电路,所述USB唤醒电路用于唤醒USB;
标准USB电路,所述标准USB电路用于输出要符合以下条件:检测负载正常、稳压电压正常,而后打开mos并检测电流范围;
快充USB电路,所述快充USB电路用于输出要符合以下条件:检测到瞬间插入稳压电压,后打开mos并检测电流范围,在初始条件下输出为5V,在标准USB口插入后切至5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输入电路包括型号为FP6601Q的贴片芯片U4,所述贴片芯片U4的VDD引脚通过电容C32接地,所述贴片芯片U4的VDD引脚通过电阻R68与贴片芯片U4的QC-EN引脚连通,所述贴片芯片U4的VDD引脚通过电阻R50与主控电路的VDD1引脚连通,所述贴片芯片U4的FB0引脚通过电阻R48与主控电路的QCV引脚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包括型号为BM3451的微控芯片U2、型号为QM2538N3的微控芯片Q4和型号为QM2538N3的微控芯片Q5,所述微控芯片Q4与微控芯片Q5连通,所述微控芯片Q5通过电阻R8与微控芯片U2连通,所述电阻R8通过下拉电阻R9接地,所述微控芯片Q4通过电阻R10与微控芯片U2连通,且电阻R10并联有二极管D3,且二极管D3的输入端与微控芯片U4连通,所述二极管D3的输出端与微控芯片U2连通,所述电池保护电路还包括贴片排插座J12,所述贴片排插座J12的2号引脚、3号引脚、4号引脚和5号引脚分别依次与贴片IC的VC4引脚、VC3引脚、VC2引脚和VC1引脚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筒显示电路包括手电筒K1和手电筒K2,所述手电筒K1和手电筒K2串联,所述手电筒K1和手电筒K2并联有同一个二极管D10,且形成回路,所述二极管D10并联有插针式连接器J8,所述手电筒显示电路还包括插针式连接器J7,所述插针式连接器J8和插针式连接器J7并联,所述插针式连接器J7的2号引脚通过电阻R43与BAT+引脚连通,所述插针式连接器J7的3号引脚通过MOS管和上拉电阻R53与主控电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唤醒电路包括插针式连接器J5和插针式连接器J6,所述插针式连接器J5的2号引脚、3号引脚和4号引脚分别依次与插针式连接器J6的7号引脚、6号引脚和5号引脚连通,所述插针式连接器J5的6号引脚和插针式连接器J6的4号引脚通过开关S1连通,且插针式连接器J5的6号引脚与主控电路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44985.9U CN221485874U (zh) | 2023-11-22 | 2023-11-22 | 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44985.9U CN221485874U (zh) | 2023-11-22 | 2023-11-22 | 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485874U true CN221485874U (zh) | 2024-08-06 |
Family
ID=92356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144985.9U Active CN221485874U (zh) | 2023-11-22 | 2023-11-22 | 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485874U (zh) |
-
2023
- 2023-11-22 CN CN202323144985.9U patent/CN2214858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266506U (zh) | 控制电路 | |
RU2587159C2 (ru) | Мобильный терминал и способ интерфейсного подключения для него | |
US20170324258A1 (en) | Multifunctional Data Mobile Power Supply and Charging Method | |
CN108173327A (zh) | 一种自动断电节能保护装置 | |
CN221485874U (zh) | 一种usb自动唤醒电路 | |
CN207518016U (zh) | 无线充电转接电路及装置 | |
CN207516993U (zh) | 一种接口扩展电路及装置 | |
CN103972756B (zh) | 一种可倒计时断电的usb充电连接线 | |
CN212965358U (zh) | 一种具有负载接入自动唤醒功能的断线检测电路及充电宝 | |
CN210042140U (zh) | 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充电盒以及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 |
CN201509212U (zh) | 一种手机应急电源装置 | |
CN100358211C (zh) | 手机充电装置 | |
CN111537915A (zh) | 一种多类型充电线的断线检测电路及充电宝 | |
CN109004708A (zh) | 一种充电设备和移动终端 | |
CN215420291U (zh) | 具有智能显示的多接口充电器 | |
CN215728675U (zh) | 一种汽车及工程机械启动蓄电池电量监测系统 | |
CN211719243U (zh) | 双盲插便携式显示器 | |
CN213461191U (zh) | 一种基于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 | |
CN211606768U (zh) | 一种蓝牙耳机 | |
US10154154B2 (en) | Centralized theft-proof device | |
CN209658930U (zh) | 具有唤醒开关的充电结构 | |
CN217085554U (zh) | USB Type-C接口插线唤醒电路及信息接收设备 | |
CN201829772U (zh) | 一种带Micro-USB接口的电源排插 | |
CN221945031U (zh) | 一种眩目器 | |
CN211879739U (zh) | 一种usb type-c转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