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40460U - 一种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440460U CN221440460U CN202323374773.XU CN202323374773U CN221440460U CN 221440460 U CN221440460 U CN 221440460U CN 202323374773 U CN202323374773 U CN 202323374773U CN 221440460 U CN221440460 U CN 2214404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body
- sedimentation
- rotating shaft
- driving
- slu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065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5189 flocc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16615 flocc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352 cla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6228 superna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Sulfu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S(O)(=O)=O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78 acidif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59 clean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01 coagu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LSNNMFCWUKXFEE-UHFFFAOYSA-N Sulfurous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S(O)=O LSNNMFCWUKXFE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4 floccul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385 heavy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42 industrial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79 pH adjus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体,在其下部安装有第一、第二圆锥泥斗;在处理箱体的内腔固接有第一、第二前隔板,将其内腔分隔成澄清区、总沉淀区和絮凝区,在絮凝区设置有絮凝调节结构;在沉淀区设置有第二后隔板和第一前隔板,将总沉淀区分隔成前沉淀区和中沉淀区和后沉淀区;在中沉淀区设置有多组沉淀斜板;在第二圆锥泥斗内设置有安装有第二刮污刀的第二刮料转轴;在第一圆锥泥斗内设置有安装有第一刮污刀的第一刮料转轴;还包括两组旋转驱动装置;还包括排泥管路结构和绞龙排污总成。本实用新型可对清理废水进行加药沉淀处理,进而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同时可及时将沉淀的污泥排出,避免出现污泥淤积而结垢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空预器是指空气预热器,是广泛应用于发电行业的设备,是一种以逆流方式运行的再生式热交换器。当烟气流经转子时烟气将热量释放给蓄热元件,烟气温度降低;当蓄热元件旋转到空气侧时,又将热量释放给空气,空气温度升高。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实现烟气与空气的热交换。
随着设备运转时间的增加,在空预器的内部会形成灰垢,由于空预器的各个蓄热片之间的间隙较小,灰垢凝结在一起后会牢牢地粘附在蓄热片的受热面上,随着时间的积累灰垢会越积越厚甚至发生堵塞,堵塞问题严重时会影响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需要定期对空预器设备进行清洗,去除空预器内的灰垢层。工程上对空预器的清理以高压水冲洗为主要清洗手段,若采用最常规的高压水冲洗方法,往往是收效甚微,因此通常采用清洗药剂浸润以及高压水冲洗的方法进行空预器的清洗。经清洗药剂浸润后,空预器的蓄热片上的污垢会变得疏松,再经高压冲洗时污垢容易碎裂并剥落。通常情况下,采用上述的方法对空预器进行清理时,需要采用大量的水源进行持续冲洗,因而会产生大量的清洗废水。
空预器清洗废水中主要含有硫酸、亚硫酸等酸性物质,其pH值在3~7之间,呈酸性,悬浮物主要是空预器中烟灰及大量的重金属等物质,该废水也具有排放时间短、排放量大和废液中的污染物浓度高的特点,电厂现有的工业废水处理站无法满足处理后回用的要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空预器清洗的集污沉淀池用于废水处理回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清洗废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可对清理废水进行加药沉淀处理,进而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同时可及时将沉淀的污泥排出,避免出现污泥淤积而结垢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体,在处理箱体的下部敞口处安装有第一圆锥泥斗和第二圆锥泥斗;在处理箱体的内腔固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后隔板和第二前隔板,将处理箱体的内腔分隔成澄清区、总沉淀区和絮凝区,在絮凝区设置有絮凝调节结构;总沉淀区和澄清区在上部相连通、絮凝区和总沉淀区在下部相连通;在沉淀区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二后隔板和第一前隔板,将总沉淀区分隔成相连通的前沉淀区和中沉淀区和后沉淀区;在中沉淀区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多组沉淀斜板;在第二圆锥泥斗内纵向设置有第二刮料转轴,在第二刮料转轴上安装有第二刮污刀,用于刮动第二圆锥泥斗的内壁;在第一圆锥泥斗内纵向设置有第一刮料转轴,在第一刮料转轴上安装有第一刮污刀,用于刮动第一圆锥泥斗的内壁;还包括两组旋转驱动装置,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刮料转轴和第二刮料转轴旋转;还包括排泥管路结构,用于排出前沉淀区和澄清区内的污泥沉淀物;还包括绞龙排污总成,用于排出第一圆锥泥斗和第二圆锥泥斗内的污泥沉淀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洗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絮凝调节结构,可向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内加入絮凝剂、PH调节剂等药剂,进而调剂清洗废水的PH值,并使得分散于液相中的悬浮物经物理和化学作用而凝聚形成颗粒物,实现污水的初步沉淀操作;完成絮凝沉降操作的混合液自下方进入前沉淀区,混合液采用下进上出的方式进出前沉淀区,混合液自前沉淀区的上方进入中沉淀区,通过中沉淀区内部安装的多组沉淀斜板对混合液找那个的悬浮物和上清液分离进行分离,污泥从底部排出至第一圆锥泥斗和第二圆锥泥斗内;通过设置对应的刮污刀、刮料转轴和旋转驱动装置,对对应的圆锥泥斗的内表面上粘附的污泥等杂质进行刮除清理操作,避免污泥在圆锥泥斗的内壁上沉积结垢不方便清理;通过设置的绞龙排污总成,用于排出第一圆锥泥斗和第二圆锥泥斗内的污泥沉淀物;通过设置排泥管路结构,用于排出前沉淀区和澄清区内的污泥沉淀物,最终实现对清洗废水的沉淀处理,进而回收利用,废水处理效果好。
优选地:还包括在第二前隔板的上部安装的位于前沉淀区内的收渣槽,还包括可朝向/背离收渣槽移动的拨渣板,用于将处于总沉淀区上部的杂质拨动至收渣槽内,还包括用于带动拨渣板移动的拨渣驱动装置。
优选地:拨渣驱动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驱动齿轮副,在两组驱动齿轮副之间设置有将二者连接为一体的连接转轴,拨渣板与两组驱动齿轮副相连接;还包括用于带动连接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
优选地:绞龙排污总成包括在第二圆锥泥斗的下部敞口处安装的第二排污管,在第二排污管内穿设有与第二刮料转轴相连接的第二排污绞龙;还包括在第一圆锥泥斗的下部敞口处安装的第一排污管,在第一排污管内穿设有与第一刮料转轴相连接的第一排污绞龙;还包括分别与第二排污管和第一排污管相连通且端部开设有总排污口的传输外管,在传输外管内穿设有传输绞龙;还包括用于驱动传输绞龙旋转的传输电机。
优选地:排泥管路结构包括在前沉淀区的底部安装的第一排泥管路,在第一排泥管路上安装有阀门;还包括在澄清区的底部安装的第二排泥管路,在第二排泥管路上安装有阀门;还包括与第一排泥管路和第二排泥管路相连接的排泥泵。
优选地:絮凝调节结构包括在絮凝区相固接且垂直设置的第一加药隔板和第二加药隔板,将絮凝区分隔成第一加药腔、第二加药腔和第三加药腔,在第一加药腔的上部开设有进水口;第一加药腔和第二加药腔在下部相连通,第二加药腔和第三加药腔在上部相连通;在第一加药腔和第二加药腔内均设置有第一搅拌单元,在第三加药腔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单元。
优选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齿轮箱体,在齿轮箱体端口处密封安装有旋转安装件,在齿轮箱体内纵向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轴,还包括在齿轮箱体内横向穿设的与旋转安装件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轴,在第一齿轮轴和第二齿轮轴之间设置有锥齿轮副,还包括在齿轮箱体上固接的防护外套筒,在防护外套筒内穿设有横向设置且与第一齿轮轴相连接的旋转传动轴;还包括在处理箱体的外周壁上固接的与防护外套筒相固接的电机安装板,在电机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旋转传动轴旋转的旋转驱动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絮凝调节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驱动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总排污口;2、传输外管;3、传输绞龙;4、传输电机;5、箱体支座;6、第一排污管;7、第一排污绞龙;8、第二排污管;9、第二排污绞龙;10、第一刮污刀;11、第一圆锥泥斗;12、第一刮料转轴;13、旋转驱动装置;13-1、电机安装板;13-2、旋转驱动电机;13-3、防护外套筒;13-4、旋转传动轴;13-5、第一齿轮轴;13-6、锥齿轮副;13-7、齿轮箱体;13-8、第二齿轮轴;13-9、旋转安装件;14、中沉淀区;15、第二刮料转轴;16、第二刮污刀;17、第二圆锥泥斗;18、后沉淀区;19、澄清区;20、第一后隔板;21、第二后隔板;22、处理箱体;23、拨渣板;24、拨渣驱动装置;24-1、驱动电机;24-2、连接转轴;24-3、驱动齿轮副;25、沉淀斜板;26、第一前隔板;27、收渣槽;28、絮凝调节结构;28-1、第一加药腔;28-2、第一搅拌单元;28-3、第二加药腔;28-4、第二搅拌单元;28-5、第三加药腔;28-6、第一加药隔板;28-7、上部通水口;28-8、第二加药隔板;29、进水管段;30、第二前隔板;31、前沉淀区;32、下部通水口;33、第一排泥管路;34、排泥泵;35、第二排泥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箱体22,还包括用于支撑处理箱体22的箱体支座5。在处理箱体22的下部敞口处安装有第一圆锥泥斗11和第二圆锥泥斗17。在处理箱体22的内腔固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后隔板20和第二前隔板30,将处理箱体22的内腔分隔成澄清区19、总沉淀区和絮凝区,其中,第一后隔板20呈折弯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在处理箱体22上设置的与澄清区19相连通的出液口、在处理箱体22上设置的与絮凝区相连通的进水管段29。总沉淀区和澄清区19在上部相连通、絮凝区和总沉淀区在下部相连通;
如图1所示,在絮凝区设置有絮凝调节结构28,进一步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絮凝调节结构28包括在絮凝区相固接且垂直设置的第一加药隔板28-6和第二加药隔板28-8,将絮凝区分隔成第一加药腔28-1、第二加药腔28-3和第三加药腔28-5,在第一加药腔28-1的上部开设有进水口;第一加药腔28-1和第二加药腔28-3在下部相连通,第二加药腔28-3和第三加药腔28-5在上部相连通。在的下部连通连接有与总沉淀区相连通的下部通水口32。
如图3所示,在第一加药隔板28-6的上部安装有开设有连通第二加药腔28-3和第三加药腔28-5的通槽并在通槽上安装有上部通水口28-7;第二加药隔板28-8的下部边缘位于絮凝区的底面的上方,形成可供液体流过的通道;在上述的第一加药腔28-1上开设的进水口处安装有进水管段29。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外设的加药机分别向第一加药腔28-1内加入酸碱调节药剂、向第二加药腔28-3内加入混凝剂、向第三加药腔28-5内投入絮凝剂,进而实现调节废水的PH值,并使得分散于液相中的悬浮物经物理和化学作用而凝聚形成颗粒物,实现污水的初步沉淀操作。
污水由进水管段29进入第一加药腔28-1后,按照S型流向依次经过三个加药腔后再通过第三加药腔28-5进入到总沉淀区内,需将水流走向设计成上下S型,以增加污水停留时间。
另外,为了加速PH调节和混凝、絮凝过程,在第一加药腔28-1和第二加药腔28-3内均设置有第一搅拌单元28-2,在第三加药腔28-5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单元28-4。其中,第一搅拌单元28-2包括纵向设置的搅拌转轴,在搅拌转轴的下端部安装搅拌盘,在搅拌盘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分别向上弯折和向下弯折的多组搅拌叶;还包括用于带动搅拌转轴旋转的减速电机,其中,减速电机通过型材和安装板件固接安装在处理箱体22的顶部。第二搅拌单元28-4包括纵向设置的转轴,在转轴上安装有框式搅拌架,还包括用于带动转轴旋转的减速电机。同样,上述的减速电机通过型材和安装板件固接安装在处理箱体22的顶部。
如图1所示,在沉淀区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二后隔板21和第一前隔板26,将总沉淀区分隔成相连通的前沉淀区31和中沉淀区14和后沉淀区18;在中沉淀区14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多组沉淀斜板25,通过设置多组沉淀斜板25,可在相邻的两个沉淀斜板25之间形成供固态沉淀物沉降的通道。
另外,第二后隔板21呈折弯状,第一前隔板26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后隔板21和第一后隔板20的折弯状一致,均包括立板部和斜板部,其中斜板部的倾斜方向为自上至下朝向靠近絮凝调节结构28的方向倾斜,第一前隔板26的倾斜方向与上述的斜板部的倾斜方向一致。通过上述的设置,可在废水朝向第一前隔板26、第二后隔板21和第一后隔板20时,起到阻挡作用,进一步加速废水中的杂质的沉降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前隔板26的上端部略高于多组沉淀斜板25的顶部,第二后隔板21的顶部高于多组沉淀斜板25的顶部,第二后隔板21和第一后隔板20的顶部相持平。
废水中的固态沉淀物经多组沉淀斜板25沉降至第一圆锥泥斗11和第二圆锥泥斗17内,为了避免固态沉淀物在上述的第一圆锥泥斗11和第二圆锥泥斗17内壁上长时间沉积后难以清理排出,本实施例还包括在第二圆锥泥斗17内纵向设置有第二刮料转轴15,在第二刮料转轴15上安装有第二刮污刀16,用于刮动第二圆锥泥斗17的内壁;在第一圆锥泥斗11内纵向设置有第一刮料转轴12,在第一刮料转轴12上安装有第一刮污刀10,用于刮动第一圆锥泥斗11的内壁;还包括两组旋转驱动装置13,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刮料转轴12和第二刮料转轴15旋转。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装置13包括齿轮箱体13-7,齿轮箱体13-7通过安装在处理箱体22的内壁上安装架与处理箱体22相固接。在齿轮箱体13-7端口处密封安装有旋转安装件13-9,在齿轮箱体13-7内纵向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轴13-8,第二齿轮轴13-8与刮料转轴相连接。旋转驱动装置13还包括在齿轮箱体13-7内横向穿设的与旋转安装件13-9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轴13-5,在第一齿轮轴13-5和第二齿轮轴13-8之间设置有锥齿轮副13-6,还包括在齿轮箱体13-7上固接的防护外套筒13-3,在防护外套筒13-3内穿设有横向设置且与第一齿轮轴13-5相连接的旋转传动轴13-4。旋转驱动装置13还包括在处理箱体22的外周壁上固接的与防护外套筒13-3相固接的电机安装板13-1,在电机安装板13-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旋转传动轴13-4旋转的旋转驱动电机13-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排泥管路结构,用于排出前沉淀区31和澄清区19内的污泥沉淀物。其中,排泥管路结构包括在前沉淀区31的底部安装的第一排泥管路33,在第一排泥管路33上安装有阀门;还包括在澄清区19的底部安装的第二排泥管路35,在第二排泥管路35上安装有阀门;还包括与第一排泥管路33和第二排泥管路35相连接的排泥泵3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绞龙排污总成,用于排出第一圆锥泥斗11和第二圆锥泥斗17内的污泥沉淀物。绞龙排污总成包括在第二圆锥泥斗17的下部敞口处安装的第二排污管8,在第二排污管8内穿设有与第二刮料转轴15相连接的第二排污绞龙9;还包括在第一圆锥泥斗11的下部敞口处安装的第一排污管6,在第一排污管6内穿设有与第一刮料转轴12相连接的第一排污绞龙7;还包括分别与第二排污管8和第一排污管6相连通且端部开设有总排污口1的传输外管2,在传输外管2内穿设有传输绞龙3;还包括用于驱动传输绞龙3旋转的传输电机4。
为了刮除和收集漂浮在废水面的油污和浮渣,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在第二前隔板30的上部安装的位于前沉淀区31内的收渣槽27,还包括可朝向/背离收渣槽27移动的拨渣板23,用于将处于总沉淀区上部的杂质拨动至收渣槽27内,其中,拨渣板23设置有多组。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带动拨渣板23移动的拨渣驱动装置24。另外,在处理箱体22的顶部焊接固接有安装架,拨渣驱动装置24安装在上述的安装架上。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拨渣驱动装置2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驱动齿轮副24-3,在两组驱动齿轮副24-3之间设置有将二者连接为一体的连接转轴24-2,拨渣板23与两组驱动齿轮副24-3相连接;还包括用于带动连接转轴24-2旋转的驱动电机24-1。进一步的,驱动齿轮副24-3包括在上述的安装架的两端转动连接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位于总沉淀区两端;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中间传动连接有呈闭合状态的链条;各个拨渣板23均通过弯板链条节与驱动齿轮副24-3相连接。
工作过程:
污水由进水管段29进入絮凝区后,按照S型流向依次经过第一加药腔28-1、第二加药腔28-3和第三加药腔28-5后再进入到前沉淀区31内,经外设加药机依次向第一加药腔28-1、第二加药腔28-3和第三加药腔28-5加入酸碱调节剂、混凝剂和絮凝剂等药剂,进而调节清洗废水的PH值,并使得分散于液相中的悬浮物经物理和化学作用而凝聚形成颗粒物,实现污水的初步沉淀操作;通过上述设置,将水流走向设计成上下S型,以增加废水停留时间;
前沉淀区31中的混合液自上部进入中沉淀区,混合液进入中沉淀区后通过其内部装有的沉淀斜板25,可将混合液中的悬浮物和上清液分离,污泥从底部排出至第一圆锥泥斗11和第二圆锥泥斗17内,上清液从第二后隔板21的上方流入后沉淀区18,进行进一步的沉淀操作,后沉淀区18内的上清液从第一后隔板20的上方流入澄清区19内,经与澄清区19连通连接的出水口流出至处理箱体22的外部循环利用;同时,通过设置的拨渣驱动装置24带动多组拨渣板23同步移动,进而将漂浮在混合液的液面上的油污和浮渣刮动转移至收渣槽27内。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一排泥管路33、排泥泵34和第二排泥管路35构成的排泥管路结构,排出前沉淀区31和澄清区19内的污泥沉淀物;通过绞龙排污总成排出第一圆锥泥斗11和第二圆锥泥斗17内的污泥沉淀物。
Claims (7)
1.一种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处理箱体(22),在处理箱体(22)的下部敞口处安装有第一圆锥泥斗(11)和第二圆锥泥斗(17);在处理箱体(22)的内腔固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后隔板(20)和第二前隔板(30),将处理箱体(22)的内腔分隔成澄清区(19)、总沉淀区和絮凝区,在絮凝区设置有絮凝调节结构(28);总沉淀区和澄清区(19)在上部相连通、絮凝区和总沉淀区在下部相连通;在沉淀区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二后隔板(21)和第一前隔板(26),将总沉淀区分隔成相连通的前沉淀区(31)和中沉淀区(14)和后沉淀区(18);在中沉淀区(14)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多组沉淀斜板(25);在第二圆锥泥斗(17)内纵向设置有第二刮料转轴(15),在第二刮料转轴(15)上安装有第二刮污刀(16),用于刮动第二圆锥泥斗(17)的内壁;在第一圆锥泥斗(11)内纵向设置有第一刮料转轴(12),在第一刮料转轴(12)上安装有第一刮污刀(10),用于刮动第一圆锥泥斗(11)的内壁;还包括两组旋转驱动装置(13),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刮料转轴(12)和第二刮料转轴(15)旋转;还包括排泥管路结构,用于排出前沉淀区(31)和澄清区(19)内的污泥沉淀物;还包括绞龙排污总成,用于排出第一圆锥泥斗(11)和第二圆锥泥斗(17)内的污泥沉淀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在第二前隔板(30)的上部安装的位于前沉淀区(31)内的收渣槽(27),还包括可朝向/背离收渣槽(27)移动的拨渣板(23),用于将处于总沉淀区上部的杂质拨动至收渣槽(27)内,还包括用于带动拨渣板(23)移动的拨渣驱动装置(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拨渣驱动装置(2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驱动齿轮副(24-3),在两组驱动齿轮副(24-3)之间设置有将二者连接为一体的连接转轴(24-2),拨渣板(23)与两组驱动齿轮副(24-3)相连接;还包括用于带动连接转轴(24-2)旋转的驱动电机(24-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绞龙排污总成包括在第二圆锥泥斗(17)的下部敞口处安装的第二排污管(8),在第二排污管(8)内穿设有与第二刮料转轴(15)相连接的第二排污绞龙(9);还包括在第一圆锥泥斗(11)的下部敞口处安装的第一排污管(6),在第一排污管(6)内穿设有与第一刮料转轴(12)相连接的第一排污绞龙(7);还包括分别与第二排污管(8)和第一排污管(6)相连通且端部开设有总排污口(1)的传输外管(2),在传输外管(2)内穿设有传输绞龙(3);还包括用于驱动传输绞龙(3)旋转的传输电机(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排泥管路结构包括在前沉淀区(31)的底部安装的第一排泥管路(33),在第一排泥管路(33)上安装有阀门;还包括在澄清区(19)的底部安装的第二排泥管路(35),在第二排泥管路(35)上安装有阀门;还包括与第一排泥管路(33)和第二排泥管路(35)相连接的排泥泵(3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絮凝调节结构(28)包括在絮凝区相固接且垂直设置的第一加药隔板(28-6)和第二加药隔板(28-8),将絮凝区分隔成第一加药腔(28-1)、第二加药腔(28-3)和第三加药腔(28-5),在第一加药腔(28-1)的上部开设有进水口;第一加药腔(28-1)和第二加药腔(28-3)在下部相连通,第二加药腔(28-3)和第三加药腔(28-5)在上部相连通;在第一加药腔(28-1)和第二加药腔(28-3)内均设置有第一搅拌单元(28-2),在第三加药腔(28-5)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单元(28-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旋转驱动装置(13)包括齿轮箱体(13-7),在齿轮箱体(13-7)端口处密封安装有旋转安装件(13-9),在齿轮箱体(13-7)内纵向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轴(13-8),还包括在齿轮箱体(13-7)内横向穿设的与旋转安装件(13-9)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轴(13-5),在第一齿轮轴(13-5)和第二齿轮轴(13-8)之间设置有锥齿轮副(13-6),还包括在齿轮箱体(13-7)上固接的防护外套筒(13-3),在防护外套筒(13-3)内穿设有横向设置且与第一齿轮轴(13-5)相连接的旋转传动轴(13-4);还包括在处理箱体(22)的外周壁上固接的与防护外套筒(13-3)相固接的电机安装板(13-1),在电机安装板(13-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旋转传动轴(13-4)旋转的旋转驱动电机(13-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74773.XU CN221440460U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一种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74773.XU CN221440460U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一种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440460U true CN221440460U (zh) | 2024-07-30 |
Family
ID=92068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374773.XU Active CN221440460U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一种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440460U (zh) |
-
2023
- 2023-12-11 CN CN202323374773.XU patent/CN2214404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327573U (zh) |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专用装置 | |
CN216764382U (zh) | 一种微纳米气浮机 | |
CN114671480B (zh) |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 |
CN112723604A (zh) | 一种高效率气浮净水设备 | |
CN116282690A (zh) | 一种不锈钢酸洗线的废液循环处理系统 | |
CN221440460U (zh) | 一种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4105369A (zh) | 一种带刮渣和油水分离功能的新型油水分离箱 | |
CN203389377U (zh) | 悬浮澄清装置 | |
CN211998986U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排泥装置 | |
CN210885400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浮选装置 | |
CN216472617U (zh) | 带刮渣和油水分离功能的新型油水分离箱 | |
CN116789240A (zh) | 一种超磁分离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 |
CN221440458U (zh) | 一种用于空预器清洗的集污沉淀池 | |
CN211946354U (zh) | 溶气气浮机 | |
CN213132062U (zh) | 一种周边传动刮泥机 | |
CN113402113B (zh) | 一种处理废水用厌氧水解生物反应成套装置 | |
CN216336779U (zh) | 一种新型同向流斜板沉淀除油一体化装置 | |
CN218686626U (zh) | 一种沉淀物堆积少的沉淀池 | |
CN213141700U (zh) | 一种撬装式光催化反应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7188121U (zh) | 一种化工工艺污水处理设备 | |
CN220706079U (zh) | 一种排污泵用污泥分离结构 | |
CN220182859U (zh) | 一种便于去除杂质的气浮机 | |
CN221141528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多级过滤装置 | |
CN214286827U (zh) | 一种刮泥机 | |
CN220779149U (zh) | 磷化废水调节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