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22982U - 一种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422982U CN221422982U CN202323647059.3U CN202323647059U CN221422982U CN 221422982 U CN221422982 U CN 221422982U CN 202323647059 U CN202323647059 U CN 202323647059U CN 221422982 U CN221422982 U CN 2214229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 engine cover
- automobile
- mounting groove
- lock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及汽车。一种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其设置在机舱上开设的安装槽内,包括锁环、锁体、复位齿轮和两个压力传感器;锁体包括锁块、驱动齿轮和马达;所述锁块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锁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锁环相对应的锁槽,另一侧设置为圆弧边,且所述圆弧边上设置有轮齿,所述马达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马达和锁块的配合设置,操作者只要站在车前按压引擎盖,即可控制锁块旋转进而对引擎盖进行解锁,进而能够对引擎盖进行打开。从而相对传统方式而言,不需要进入驾驶室内进行开启,大大地方便了引擎盖的开启步骤,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在使用过程时或使用后,需要经常打开引擎盖,以方便观察发动机等零部件的使用状态或添加冷却剂、玻璃水等。现有技术中,锁紧装置一般都是设置在机舱上的安装槽内,但是其控制开关则通过拉索延伸至驾驶室内。打开引擎盖时,需要先进入驾驶室内拉动机械拉手进行解锁,解锁后再返回到汽车前才能打开引擎盖。而用户经常下车准备检查机舱,或上车之前检查机舱时,才发现忘记拉动机械拉手,从而导致无法打开引擎盖,必须要打开车门进入驾驶室去拉动机械拉手,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打开引擎盖之前必须要进入驾驶室内拉动机械拉手,比较麻烦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及汽车。
一种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其设置在机舱上开设的安装槽内,包括:
锁环,其顶部与汽车引擎盖固定连接;
锁体,其包括锁块、驱动齿轮和马达;所述锁块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锁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锁环相对应的锁槽,另一侧设置为圆弧边,且所述圆弧边上设置有轮齿,所述马达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固定套接,且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轮齿相啮合;
复位齿轮,其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复位齿轮与所述轮齿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其扭力方向为保持所述锁体为关锁状态时的方向;
两个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机舱上,且对称分布在汽车引擎盖的两端,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引擎盖两端受压产生的压力信号,并通过两个所述压力信号的大小控制马达启动。
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安全锁结构。
优选的,所述安全锁结构包括挂钩、第二扭簧和拨杆,所述挂钩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槽的外部,且与所述锁环相对应,所述拨杆与挂钩位于安装槽外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扭簧套设在第二转轴上,其扭力方向为保持所述挂钩为关锁状态时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挂钩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改变挂钩角度的导向面。
优选的,所述锁槽的槽口一侧设置为楔形,其用于穿过所述锁环。
优选的,所述锁槽一侧的内壁的长度大于楔形边的内壁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锁环和锁体均位于汽车引擎盖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锁块的旋转角度为0~90度。
优选的,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所述马达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马达和锁块的配合设置,操作者只要站在车前按压引擎盖,即可控制锁块旋转进而对引擎盖进行解锁,进而能够对引擎盖进行打开。从而相对传统方式而言,不需要进入驾驶室内进行开启,大大地方便了引擎盖的开启步骤,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全锁结构的设置,在锁块锁紧引擎盖之后,再加上一道保险。使得在前一道锁紧结构失效时,通过该安全锁结构保证引擎盖仍然能够锁紧,防止发生意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机舱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机舱上俯视角的示意图。
图中:1、锁环;2、锁块;3、驱动齿轮;4、马达;5、锁槽;6、复位齿轮;7、第一扭簧;8、压力传感器;9、挂钩;10、第二扭簧;11、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其设置在汽车机舱(即引擎舱)边缘处开设的安装槽内,同传统汽车锁紧装置的位置差不多,均位于汽车引擎盖的中间位置。如图1-图4所示,该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包括锁环1、锁体、复位齿轮6和两个压力传感器8。本实施例中,锁环1为一矩形或圆形的金属环,其顶部牢牢地固定在汽车引擎盖的下端边缘处。锁体包括锁块2、驱动齿轮3和马达4。锁块2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特别的,该锁块2的形状类似于扇形。在扇形的扇尖处开设有与锁环1相对应的锁槽5。在锁槽5的另一侧则设置为以锁块2的旋转轴为圆心的圆弧边,并在该圆弧边上设置有用于传动的轮齿。进一步地,为了使得锁块2更好的与锁环1配合。锁槽5的槽口朝向为斜上方,其旋转角度为0~90度即可。在锁槽5的槽口靠上的一侧设置为楔形,其更加有利于在旋转后穿过锁环1。同时,锁槽5内壁靠下方的一侧的长度大于靠上方的一侧(即位于楔形边的一侧)的长度,使得锁环1更容易与锁槽5进行配合。上述的马达4则固定连接在安装槽的内壁上。驱动齿轮3固定套接在马达4的输出轴上,同时驱动齿轮3与锁块2上的轮齿相啮合。这样通过马达4即可带动锁块2旋转,使得锁块2勾住或放开锁环1,从而达到锁紧或打开引擎盖的目的。在安装槽的内壁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复位齿轮6,其同样与锁块2上的轮齿进行啮合。同时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7,其扭力方向为保持锁体为关锁状态时的方向,使得锁块2的常态为锁紧状态,不会受振动等外力轻易解锁,或因马达4故障而使得锁环1脱出,造成危险。两个压力传感器8则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设计点。压力传感器8本身为市售的产品,选择相应的规格型号即可。本实施例中,两个压力传感器8均设置在机舱上,且对称分布在汽车引擎盖的两端,其用于检测汽车引擎盖两端受压产生的压力信号。操作者需要打开引擎盖时,用双手分别压在引擎盖的两端,由于引擎盖是板件,压动时局部会产生形变,从而使得按压处的压力传感器8得到压力信号,马达4接收到压力信号或由单片机处理中转来的信号后开始启动带动锁块2旋转,完成锁紧或打开引擎盖的效果。该压力传感器8设置为两个的目的则是为了增加打开引擎盖的前置条件,防止引擎盖被误压而使得该锁紧装置误开。此外,单个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单个或两个压力信号是否达到设定的阈值等前置条件,均可以作为启动马达4的条件,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选择。压力传感器8与马达4之间的信号传输通过导线进行传输,使得传输信号更加稳定。供电方面直接由汽车的蓄电池进行提供即可。
另一个实施例中,跟上述实施例相比,还增加了安全锁结构。该安全锁结构包括挂钩9、拨杆11和第二扭簧10。挂钩9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槽的外部。挂钩9的顶部设置有导向面,且与锁环1相对应。拨杆11与挂钩9位于安装槽外的侧壁固定连接,用于手动拨动挂钩9旋转,使其与锁环1脱离。第二扭簧10套设在第二转轴上,其扭力方向为保持挂钩9为关锁状态时的方向。在锁块2失效时,通过该安全锁结构保证引擎盖仍然能够锁紧,防止发生意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打开引擎盖时,操作者用双手分别按压引擎盖前端的两侧,此时压力传感器8接收到压力信号,控制马达4启动。马达4通过驱动齿轮3带动锁块2旋转,使得锁环1从锁槽5内脱出。随后用手通过拨杆11拨动挂钩9向一侧旋转,使得锁环1从挂钩9上脱离,进而打开引擎盖。关闭引擎盖时,直接放下引擎盖,锁环1首先接触挂钩9的导向面,并推动挂钩9向一侧旋转,使得挂钩9进入锁环1内。锁环1继续向下移动进入锁槽5内,并与锁槽5的内壁相抵,使得锁块2旋转,直至锁块2的楔形部旋转至锁环1内,将锁环1勾出,进而锁紧引擎盖。
本实施例中,基于一个总的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其设置在机舱上开设的安装槽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环(1),其顶部与汽车引擎盖固定连接;
锁体,其包括锁块(2)、驱动齿轮(3)和马达(4);所述锁块(2)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锁块(2)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锁环(1)相对应的锁槽(5),另一侧设置为圆弧边,且所述圆弧边上设置有轮齿,所述马达(4)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3)与所述马达(4)的输出轴固定套接,且所述驱动齿轮(3)与所述轮齿相啮合;
复位齿轮(6),其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复位齿轮(6)与所述轮齿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7),其扭力方向为保持所述锁体为关锁状态时的方向;
两个压力传感器(8),其设置在机舱上,且对称分布在汽车引擎盖的两端,所述压力传感器(8)用于检测汽车引擎盖两端受压产生的压力信号,并通过两个所述压力信号的大小控制马达(4)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安全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结构包括挂钩(9)、第二扭簧(10)和拨杆(11),所述挂钩(9)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槽的外部,且与所述锁环(1)相对应,所述拨杆(11)与挂钩(9)位于安装槽外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扭簧(10)套设在第二转轴上,其扭力方向为保持所述挂钩(9)为关锁状态时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9)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改变挂钩(9)角度的导向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5)的槽口一侧设置为楔形,其用于穿过所述锁环(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5)一侧的内壁的长度大于楔形边的内壁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环(1)和锁体均位于汽车引擎盖的中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块(2)的旋转角度为0~9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8)均通过导线与所述马达(4)连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647059.3U CN221422982U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一种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647059.3U CN221422982U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一种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422982U true CN221422982U (zh) | 2024-07-26 |
Family
ID=91978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647059.3U Active CN221422982U (zh) | 2023-12-29 | 2023-12-29 | 一种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422982U (zh) |
-
2023
- 2023-12-29 CN CN202323647059.3U patent/CN2214229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694493B2 (ja) | 車両スライド扉の動力装置 | |
US6419297B2 (en) | Unlocking device for vehicle convertible tops | |
CN110344679B (zh) | 汽车的车门组件、汽车、汽车的车门开启方法和存储介质 | |
CN101624890A (zh) | 一种全自动车窗升降智能控制器 | |
CN111347874A (zh) | 一种鹅颈式加油或充电口总成 | |
KR20180072013A (ko) | 차량용 테일게이트의 개폐장치 | |
CN221422982U (zh) | 一种汽车引擎盖的锁紧装置及汽车 | |
US5593191A (en) | Automatic pin-type door lock assembly for hobby cars | |
CN215761038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尾门电吸锁 | |
KR101272988B1 (ko) | 자동차용 테일 게이트 래치 기어의 해제 구조 | |
CN213138928U (zh) | 一种汽车自动化前舱系统 | |
CN110566060B (zh) | 一种汽车侧门锁拨杆离合式机械儿童锁 | |
CN117328773A (zh) | 一种车用充电口盖、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 |
CN207934653U (zh) | 一种汽车电动门及其自动门锁装置 | |
CN215803834U (zh) | 一种锁具机电分离机构 | |
CN109113464B (zh) | 全自动汽车尾门锁 | |
CN221002350U (zh) | 车锁结构和车辆 | |
CN210013594U (zh) | 一种双锁止解锁结构 | |
JP2007118642A (ja) | 自動二輪車の盗難防止装置 | |
CN222478422U (zh) | 一种隐藏式汽车电动门把手 | |
CN209976252U (zh) | 用于车辆的机盖锁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4000786B (zh) | 一种车门锁体 | |
CN108118982B (zh) | 一种汽车电动门及其自动门锁装置 | |
CN109958330B (zh) | 开锁机构及具有它的电子锁具 | |
JP3101792B2 (ja) | 自動二・三輪車の盗難防止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