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401156U - 一种电液控手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液控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01156U
CN221401156U CN202322534046.9U CN202322534046U CN221401156U CN 221401156 U CN221401156 U CN 221401156U CN 202322534046 U CN202322534046 U CN 202322534046U CN 221401156 U CN221401156 U CN 221401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educing
oil
reducing valve
handl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340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增温
陈立丰
陈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Shangtaiheli Hydraulic El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Shangtaiheli Hydraulic El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Shangtaiheli Hydraulic El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Shangtaiheli Hydraulic El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340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01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01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011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液控手柄,电液控手柄包括:头板,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均与P油口和T油口连通,P油口连接供油泵,T油口连接系统油箱;减压功能块,包括减压阀、比例减压阀、电磁组件和手柄组件,手柄组件可调节减压阀的减压大小,电磁组件与比例减压阀相对,比例减压阀与减压阀控制腔连通;第一油路经过减压阀与T油口连通,手柄组件可调节减压阀的输出油压;第二油路连接比例减压阀、减压阀控制腔和T油口连通,比例减压阀可以对第二油路的油液减压使油压与电磁组件的电磁力匹配,调节减压阀的输出油压;头板和减压功能块通过尾板连接。电液控手柄集成了电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实现减压,实现了集电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于一体的电液控手柄。

Description

一种电液控手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元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液控手柄。
背景技术
远程控制、安全控制、智能控制是矿用机械和工程机械等行业主机发展的重要方向,远程控制型主机对其配套的带有电动控制的液压元件提出了更高要求,液控手柄作为主机液压系统的控制元件,其性能和控制方式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但是,这些主机关键部分—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如液控手柄、换向阀、液压泵等发展与主机发展严重不足,尤其是电控和手动结合的控制方式液压元件,其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现在矿用机械中液控系统升级改造电控系统主要分为两种方式:
其一:将矿用机械的手动主阀或液控主阀更换为电控主阀,这种方式需要重新选择电控主阀,而电控主阀的选择性少,成本高;且所选购电控主阀和主机原有的液控主阀的液压系统不匹配,需要重新匹配新的液压系统;此外,由于阀组的外形尺寸、油口尺寸、安装尺寸不同,并由于主阀的安装位置在主机内部,使得拆装不便,造成改造过程复杂。
其二:在液控主阀和先导手柄之间增加多路先导比例阀,这样虽然在不更换液控主阀的基础上实现煤矿主机的电气控制。但是需要煤矿主机有足够的安装空间来安装多路先导比例阀,而增加多路先导比例阀时相应的会增加一定的液压管路,使得需要改造的空间更大,管路更复杂。
综上,上述两种液控系统升级改造电控系统的方式均存在改造成本高,改造过程复杂的问题。
因此,如何在简化改造过程的情况下,实现液控系统升级改造电控系统,是本领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液控手柄,简化改造过程的情况下,实现液控系统升级改造电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液控手柄,包括:
头板,所述头板包括P油口、T油口、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均与所述P油口和T油口连通,且所述P油口连接供油泵,所述T油口连接系统油箱;
减压功能块,所述减压功能块包括减压阀、比例减压阀、电磁组件和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可调节所述减压阀的减压大小,所述电磁组件与所述比例减压阀相对,所述比例减压阀与所述减压阀控制腔连通;且所述第一油路经过所述减压阀与所述T油口连通,通过所述手柄组件可调节所述减压阀的输出油压;所述第二油路连接所述比例减压阀、所述减压阀控制腔和所述T油口连通,所述比例减压阀可以对所述第二油路的油液减压使油压与所述电磁组件的电磁力匹配,以调节所述减压阀的输出油压;
尾板,所述头板和所述减压功能块通过所述尾板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电液控手柄中,所述减压阀为两个,且关于所述手柄组件对称布置,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减压阀一一对应,且所述比例减压阀与所述减压阀一一对应。
优选的,上述的电液控手柄中,所述第二油路上设置有三通减压阀,所述三通减压阀与两个所述比例减压阀均连通;
所述电磁组件分别控制所述比例减压阀的减压大小。
优选的,上述的电液控手柄中,所述第二油路上还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输出口与所述三通减压阀的输入口连通。
优选的,上述的电液控手柄中,所述手柄组件包括:
手柄杆,所述手柄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手柄套;
手柄限位挡块,所述手柄限位挡块与所述手柄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杆摆动时挤压对应侧的所述减压阀,以调节所述减压阀的输出油压。
优选的,上述的电液控手柄中,所述减压阀均包括:
压杆,所述压杆可沿轴向移动,所述手柄限位挡块与所述压杆接触,所述手柄杆摆动时挤压对应侧的所述压杆,所述压杆与所述减压阀相抵,以调节所述减压阀的输出油压;
压杆底座,所述压杆底座与所述压杆轴向固定;
阀套,所述阀套与所述减压功能块的减压功能块壳体密封连接;
阀芯,所述阀芯可轴向移动的安装于所述阀套内,且所述阀芯控制所述减压阀的输出口的油压,所述第一油路能够通过所述减压阀调节所述阀芯的移动位置,以调节所述减压阀的输出口的油压;所述第二油路通过所述比例减压阀能够与所述减压阀的控制腔连通,调节所述阀芯的移动位置,以调节所述减压阀的输出口的油压;
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设置于所述压杆底座和所述阀套之间,用于挤压所述阀芯并复位所述阀芯。
优选的,上述的电液控手柄中,所述减压阀还包括:下弹簧座,所述下弹簧座可轴向移动所述阀芯与所述压杆底座之间;
上弹簧座,所述上弹簧座可轴向移动所述压杆底座与所述下弹簧座之间;
复位弹簧底座,所述复位弹簧固定于所述压杆底座与所述下弹簧座之间;
所述弹簧组件包括:手动比例弹簧,所述手动比例弹簧设置于所述下弹簧座与所述上弹簧座之间;手动复位弹簧,所述手动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复位弹簧底座与所述压杆底座之间;电控复位弹簧,所述电控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下弹簧座与所述阀套之间。
优选的,上述的电液控手柄中,所述电磁组件为双头比例电磁铁,所述双头比例电磁铁的两个电磁线圈分别对应一个所述比例减压阀,且两个所述电磁线圈可相互独立工作。
优选的,上述的电液控手柄中,所述减压功能块为多个,并且并排布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液控手柄,通过控制手柄组件,进而调节减压阀的输出油压,实现手动控制减压;此外,利用电磁组件的电磁力控制比例减压阀输出的油压,再通过比例减压阀控制减压阀输出口的油压,实现电动控制减压。本申请中的电液控手柄集成了电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实现减压的目的,即实现了集电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于一体的电液控手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液控手柄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液控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液控手柄的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液控手柄的头板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液控手柄的头板的侧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液控手柄的头板的拆解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液控手柄的减压功能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液控手柄的减压功能块的侧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液控手柄的减压功能块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液控手柄的减压功能块的拆解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液控手柄的减压功能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液控手柄的尾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液控手柄,简化改造过程的情况下,实现液控系统升级改造电控系统。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电液控手柄,包括头板1、减压功能块2、尾板3和拉杆4。
其中,头板1、减压功能块2和尾板3均为片式结构,并通过拉杆4将依次并排布置的头板1、减压功能块2和尾板3串联固定。
电液控手柄中的头板1、减压功能块2和尾板3均采用片式结构,可便于用户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减压功能块2不同数量的组合,同时还便于在头板1和尾板3上集成其他功能,例如,集成安全阀或单向阀等。
参见图2所示,头板1上开设有P油口和T油口,减压功能块2上开设有A油口和B油口。其中,P油口与供油泵连通,T油口与系统油箱连通。
如图3至图6所示,头板1包括:头板壳体11、三通减压阀12、过滤器13和螺堵14。此外,头板壳体11上开设有T1-1油口、T1-2油口、T1-3油口、P1-1油口、P1-2油口和Z1-1油口,此外,头板壳体11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1、第二连接孔112和第三连接孔113。
三通减压阀12的作用是对P油口的一路油压进行减压,根据压力需要可将油压减压至2Mpa或4Mpa,然后将减压后的油液输送至减压功能块2。
为了保证三通减压阀12内油液的洁净度,保证三通减压阀12的正常工作,在三通减压阀12的输入口处连接有过滤器13,即供油泵通过P油口输送至三通减压阀12之前需要先经过过滤器13。
对于过滤器13的类型和过滤粒径大小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在此不限定。
结合图7至图9所示,减压功能块2包括:减压功能块壳体21、电磁组件22、安装螺钉23、手柄组件24、减压阀25和比例减压阀26。
其中,减压阀25和比例减压阀26安装于减压功能块壳体21内部,且比例减压阀26的出油口与减压阀25的控制腔连通。电磁组件22与减压功能块壳体21通过安装螺钉23固定连接并与比例减压阀26相对。
手柄组件24与减压功能块壳体21连接,通过手柄组件24可调节减压阀25输出的油液的油压大小。
减压功能块壳体21上开设有T2-1油口、T2-2油口、T2-3油口、P2-1油口、P2-2油口和Z2-1油口,此外,减压功能块壳体21上还开设有第四连接孔211、第五连接孔212和第六连接孔213。
在减压功能块2和头板1连接时,上述的T1-1油口与T2-1油口密封对应连通,T1-2油口与T2-2油口密封对应连通、T1-3油口与T2-3油口密封对应连通、P1-1油口与P2-1油口密封对应连通、P1-2油口与P2-2油口密封对应连通、Z1-1油口与Z2-1油口密封对应连通。
同时,第一连接孔111与第四连接孔211相对,并通过拉杆4螺纹连接;第二连接孔112与第五连接孔212相对,并通过连杆4螺纹连接;第三连接孔113与第六连接孔213相对,并通过连杆4螺纹连接。
结合图12所示,本申请中的尾板3上具有第七连接孔311、第八连接孔312和第九连接孔313。其中,第七连接孔311、第一连接孔111与第四连接孔211相对,并通过拉杆4螺纹连接;第八连接孔312、第二连接孔112与第五连接孔212相对,并通过拉杆4螺纹连接;第九连接孔313、第三连接孔113与第六连接孔213相对,并通过连杆4螺纹连接。
结合图11所示,减压功能块壳体21内设置有两个减压阀25,且两个减压阀25的结构相同,并关于手柄组件24对称布置。比例减压阀26为两个,并与减压阀25一一对应设置。
为了便于说明,本文中将减压阀25分别命名为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其中,P2-1油口为第一减压阀的进油口、第一减压阀处于常位时,T2-1油口与第一减压阀的A输出口连通;P2-2油口为第二减压阀的进油口、第二减压阀处于常位时,T2-2油口与第二减压阀的B输出口连接。
图中未对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进行标注,可以认为图11中左侧为第一减压阀,右侧为第二减压阀。
Z2-1油口与比例减压阀26的进油口连通,比例减压阀26处于常位时,T2-3油口与减压阀的控制腔连通。
综合上述连接关系可知,第一减压阀处于常位时的流路为:P油口—P1-1油口—P2-1油口—第一减压阀,A输出口—T2-1油口—T1-1油口—T油口;
同理第二减压阀处于常位时的流路为:P油口—P1-2油口—P2-2油口—第二减压阀,B输出口—T2-2油口—T1-2油口—T油口。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连接关系完全相同,本文中则将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处于常位时的流路均称为第一油路。
此外,由供油泵输送给P油口的油液一部分输送给P1-1油口和P1-2油口,另一部分则经过过滤器12和三通减压阀13,通过Z1-1油口和Z2-1油口与比例减压阀26的进油口连通,比例减压阀26的出油口与减压阀25的控制腔连通;比例减压阀26处于常位时,减压阀的控制腔与T2-3油口连通,T2-3油口与T1-3油口连通,T1-3油口与T油口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经过比例减压阀26的油路称为第二油路。
三通减压阀12的进油口与P油口连通,三通减压阀12的出油口连通比例减压阀26。通过三通减压阀12可持续为比例减压阀26提供油液。
结合图11所示,本申请中的手柄组件24包括:手柄套2401、手柄杆2402、手柄橡胶套2403、手柄杆紧固套2404、手柄限位挡块2405、连接螺母2406、紧定螺钉2407、连接螺钉2408和压板2409。
其中,手柄杆2402为操作杆,第一端固定有手柄套2401,以增大手柄杆2402与操作者的接触面积,便于操作,一些实施例中,手柄套2401为球形或椭球型。
手柄杆2402的第二端固定有手柄限位挡块2405。一些实施例中,手柄杆2402的第二端套设有手柄杆紧固套2404,手柄杆2402的第二端插入手柄限位挡块2405中,并螺纹连接,手柄杆紧固套2404与手柄限位挡块2405相抵,实现手柄杆2402与手柄限位挡块2405的固定连接。
手柄限位挡块2405具有关于手柄杆2402的轴线对称布置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其中,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上均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2406,并且紧定螺钉2406分别通过连接螺母2407限位连接,保证紧定螺钉2406分别固定于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上。
为了保护手柄组件24内部的结构,一些实施例中,在手柄杆2402以及压板2409包覆有柔性的手柄橡胶套2403。需要说明的是,手柄套2401外露于手柄橡胶套2403。
由于本文中的两个减压阀的结构相同,通过对两个减压阀的输出口的切换,可实现油液的换向,即两个减压阀和手柄组件形成的结构可认为是换向阀。
在此仅对其中一个减压阀25的结构进行说明,参见图11所示,减压阀25包括:压杆2501、压杆套2502、第一密封圈2503、第五密封圈2504第二密封圈2505、压杆底座2506、上弹簧座2507、手动比例弹簧2508、手动复位弹簧2509、弹簧杆2510、复位弹簧底座2511、下弹簧座2512、电控复位弹簧2513、阀芯2514、第三密封圈2515、阀套2516和第四密封圈2517。
压杆2501通过压杆套2502安装于减压功能块壳体21内。一些实施例中,压板2409为矩形箱体结构,压板2409与减压功能块壳体21通过螺钉2408固定连接,并且压杆套2502轴向限位于压板2409内,压杆2501的外侧通过第一密封圈2503密封安装于压杆套2502的安装通孔内。一些实施例中,压杆套2502通过压板2409和减压功能块壳体21之间形成的卡槽轴向限位。压杆套2502伸入于减压功能块壳体21内,并与减压功能块壳体21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2505密封连接。
上述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分别对应不同减压阀的压杆2501。
压杆2501在手柄限位挡块2405的挤压作用下,可沿压杆套2502轴向移动。在压杆2501远离手柄限位挡块24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杆底座2506。
弹簧杆2510的第一端穿过上弹簧座2501伸入于压杆底座2506内部,并能够沿压杆底座2506的轴向移动,弹簧杆2510的第二端穿过下弹簧座2512与阀芯2514固定连接。弹簧杆2510向下弹簧座2512的方向移动时,与上弹簧座2501限位连接。
下弹簧座2512可轴向移动的安装于减压功能块壳体21内。
在上弹簧座2501和下弹簧座2512之间设置有手动比例弹簧2508,手动比例弹簧2508套设于弹簧杆2504外侧。
减压功能块壳体21内轴向固定有复位弹簧底座2511,复位弹簧底座2511与压杆底座2506之间设置有手动复位弹簧2509,手动复位弹簧2509套设于手动比例弹簧2508外侧,并且下弹簧座2512轴向限位于复位弹簧底座2511与阀套2516之间。
下弹簧座2512与阀套2516之间设置有电控复位弹簧2513,且电控复位弹簧2513套设于阀芯2514外侧。
阀套2516与减压功能块壳体21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圈2515、第四密封圈2517和第五密封圈2504密封连接。
本申请中的减压阀25采用阀芯2514和阀套2516的结合形式,可减小阀体加工时的精度要求。
结合上述设置可知,在手动控制时:
摆动手柄组件24时,挤压压杆2501,压杆2501下移,同时带动压杆底座2506下移,压杆底座2506下移过程中,带动上弹簧座2507向下移动,并挤压手动比例弹簧2508,通过手动比例弹簧2508挤压下弹簧座2512,下弹簧座2512向下移动,同时带动阀芯2514下移,在此过程中,手动复位弹簧2509和手动比例弹簧2508被压缩;在弹簧杆2510作用下,阀芯2514下移,关闭该减压阀输出口与T油口连接,打开该减压阀输出口与P油口连接。即为图中A输出口或B输出口,阀芯2514下移时使得电控复位弹簧2513被压缩。
外力取消时,在电控复位弹簧2513和手动复位弹簧2509的作用下,阀芯复位。在此过程中的减压,是克服的手动比例弹簧2508的弹力。
结合手柄组件24的工作可知,在手柄组件24挤压两个减压阀25中一者的压杆2501时,该减压阀的输出口与T油口断开同时与P油口连通;另一者的压杆2501则处于未挤压状态,该减压阀处于常位,对应的输出口与P口断开同时与T口连通。
采用电动控制时:
向电磁组件22提供电流或电压,电磁组件22提供产生电磁力推动比例减压阀26,经过比例减压阀26的压力油作用在减压阀25的控制腔内,在压力油的作用下,使得下弹簧座2512向下移动,在下弹簧座2512向下移动时,通过弹簧杆2510带动上弹簧座2507下移;下弹簧座2512向下移动时,压缩电控复位弹簧2513,同时挤压阀芯2514下移关闭该减压阀输出口与T油口连接,打开该减压阀输出口与P油口连接。
当电磁组件23失电后,比例减压阀26不再输出油液,在电控复位弹簧2513的作用下,阀芯2514复位,直至减压阀处于常位。
在电控过程中,比例减压阀克服电磁组件22的电磁力,输出的油压控制减压阀的出油口的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电液控技术,利用电磁组件22的电磁力控制比例减压阀26输出的油压,再通过比例减压阀26控制减压阀25输出口的油压,实现两级减压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小电磁组件22输出的功率。
本申请中的电液控手柄在减压阀25内设置了手动比例弹簧2508、手动复位弹簧2509和电控复位弹簧2513,可使得电动控制和手动控制过程分开,从而实现电动控制和手动控制的相对独立,互不干扰。
结合上述电动控制过程和手动控制过程可知,本申请中的电液控手柄集成了电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实现减压的目的,即实现了集电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于一体的电液控手柄。
本文中的电磁组件22为双头比例电磁铁,且双头比例电磁铁的两个电磁线圈分别对应一个所述比例减压阀,两个电磁线圈可相互独立工作。通过改变输入电磁线圈的电流或改变施加在电磁线圈上的电压,则可改变电磁线圈的电磁力,进而调节比例减压阀26的减压大小。
两个电磁线圈可独立工作,以便于对两个减压阀25单独调节。
本申请中的电液控手柄采用双头比例电磁铁的结构,可有效的减少电液控手柄在使用时电缆的数量。同时双头比例电磁铁的结构可以使用现在市场上拥有的各种不同双头比例电磁铁,例如浇封型双头比例电磁铁,本安型双头比例电磁铁,隔爆型CAN总线型双头比例电磁铁等。
上面对电液控手柄的基本结构进行了描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需求设置多个减压功能块2,并且这些减压功能块2并排布置,以实现对矿用机械车不同的控制要求。
如本实用新型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液控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板,所述头板包括P油口、T油口、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均与所述P油口和T油口连通,且所述P油口连接供油泵,所述T油口连接系统油箱;
减压功能块,所述减压功能块包括减压阀、比例减压阀、电磁组件和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可调节所述减压阀的减压大小,所述电磁组件与所述比例减压阀相对,所述比例减压阀与所述减压阀控制腔连通;且所述第一油路经过所述减压阀与所述T油口连通,通过所述手柄组件可调节所述减压阀的输出油压;所述第二油路连接所述比例减压阀、所述减压阀控制腔和所述T油口连通,所述比例减压阀可以对所述第二油路的油液减压使油压与所述电磁组件的电磁力匹配,以调节所述减压阀的输出油压;
尾板,所述头板和所述减压功能块通过所述尾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为两个,且关于所述手柄组件对称布置,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减压阀一一对应,且所述比例减压阀与所述减压阀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液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路上设置有三通减压阀,所述三通减压阀与两个所述比例减压阀均连通;
所述电磁组件分别控制所述比例减压阀的减压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液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路上还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输出口与所述三通减压阀的输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液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包括:
手柄杆,所述手柄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手柄套;
手柄限位挡块,所述手柄限位挡块与所述手柄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杆摆动时挤压对应侧的所述减压阀,以调节所述减压阀的输出油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液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均包括:
压杆,所述压杆可沿轴向移动,所述手柄限位挡块与所述压杆接触,所述手柄杆摆动时挤压对应侧的所述压杆,所述压杆与所述减压阀相抵,以调节所述减压阀的输出油压;
压杆底座,所述压杆底座与所述压杆轴向固定;
阀套,所述阀套与所述减压功能块的减压功能块壳体密封连接;
阀芯,所述阀芯可轴向移动的安装于所述阀套内,且所述阀芯控制所述减压阀的输出口的油压,所述第一油路能够通过所述减压阀调节所述阀芯的移动位置,以调节所述减压阀的输出口的油压;所述第二油路通过所述比例减压阀能够与所述减压阀的控制腔连通,调节所述阀芯的移动位置,以调节所述减压阀的输出口的油压;
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设置于所述压杆底座和所述阀套之间,用于挤压所述阀芯并复位所述阀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液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还包括:下弹簧座,所述下弹簧座可轴向移动所述阀芯与所述压杆底座之间;
上弹簧座,所述上弹簧座可轴向移动所述压杆底座与所述下弹簧座之间;
复位弹簧底座,所述复位弹簧固定于所述压杆底座与所述下弹簧座之间;
所述弹簧组件包括:手动比例弹簧,所述手动比例弹簧设置于所述下弹簧座与所述上弹簧座之间;手动复位弹簧,所述手动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复位弹簧底座与所述压杆底座之间;电控复位弹簧,所述电控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下弹簧座与所述阀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液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为双头比例电磁铁,所述双头比例电磁铁的两个电磁线圈分别对应一个所述比例减压阀,且两个所述电磁线圈可相互独立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液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功能块为多个,并且并排布置。
CN202322534046.9U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电液控手柄 Active CN221401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34046.9U CN221401156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电液控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34046.9U CN221401156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电液控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01156U true CN221401156U (zh) 2024-07-23

Family

ID=91927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34046.9U Active CN221401156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电液控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011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77697B (zh) 控制负载敏感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779993B (zh) 一种电比例负载敏感多路阀
CN204099146U (zh) 液压变量泵
CN105090141A (zh) 液压变量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02859203A (zh) 流体泵组件的控制
CN112728166A (zh) 油口单独控制的液压多路阀及其控制方法
CN221401156U (zh) 一种电液控手柄
CN109268253B (zh) 一种可变增压比的往复泵
CN103117148A (zh) 一种比例电磁铁
CN101016913B (zh) 压缩空气监管装置及其监管模块
CN111677623B (zh) 一种带越权控制的感应马达进出口压差的控制阀装置
CN202790680U (zh) 一种电控比例多路阀
CN203103049U (zh) 一种比例电磁铁
CN217866940U (zh) 浓相助推器
CN203248432U (zh) 具有多功能且可变的数字调速器组合阀块
CN217056541U (zh) 一种紧凑型伺服电液执行器
CN212272689U (zh) 负载敏感比例多路阀
CN215058544U (zh) 一种手电一体液压换向阀
CN112283185B (zh) 一种液压设备、液压系统及柱塞泵控制装置
CN209856138U (zh) 一种液压缸
CN214998524U (zh) 一种双泵工作系统
CN212643212U (zh) 一种可实现液压缸先后动作的换向阀及液压系统
CN212643209U (zh) 一种控制油内供的液控换向阀
CN218760683U (zh) 一种换向限压阀
CN115450972B (zh) 一种气动控制系统及龙门式液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