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384808U - 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及切口工装 - Google Patents

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及切口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84808U
CN221384808U CN202420222371.3U CN202420222371U CN221384808U CN 221384808 U CN221384808 U CN 221384808U CN 202420222371 U CN202420222371 U CN 202420222371U CN 221384808 U CN221384808 U CN 221384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ux
hollow tube
ureteral stent
free
inc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2223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楚永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2223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384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84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84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及切口工装,包括中空管,设于中空管前端的肾盂端卷曲段,以及设于中空管后端的膀胱端;其中,所述肾盂端卷曲段的外侧布设有等间距的进液孔;所述膀胱端为尖头端,并开设有防逆流切口;所述防逆流切口沿着所述中空管的轴线方向开设,且垂直于所述中空管轴线方向的截面为一字型、Y型或十字型的缝隙。通过防逆流切口、防堵孔、可调长的设计,实现了防细菌返流、免刺激、增强引流、长度可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及切口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尿管支架,尤其涉及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及切口工装,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尿管支架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及其广泛,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狭窄而造成的尿路梗阻等疾病的治疗。具体来说,在正常的人体中,肾单位分泌的尿液通过输尿管的蠕动由肾盂流向膀胱,然后经过人体尿道排出体外。但是,在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肾积水、肾移植、肾和输尿管肿瘤手术和输尿管狭窄等疾病手术后,均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在人体中,确保尿液从肾盂流向膀胱,避免尿道狭窄和尿瘘的发生,并有助于结石碎块的排出。
其中,首端卷曲成环状的输尿管支架称之为单J管或者猪尾巴导管,通常在肾积水、膀胱切除手术等疾病手术后留置于患者输尿管中,其一端设于肾盂内,另一端设于膀胱内,用于支撑输尿管,从而将患者肾脏内的尿液、积水或术后小碎石引流到膀胱内,然后经过人体尿道排出体外。但是,该单J管置入体后给患者造成很多困扰,具体如下:
A、一般输尿管支架会在膀胱端连接一个防逆流膜,以避免发生膀胱内尿液向输尿管和肾盂返流的情况,但是常规的防逆流膜的体积较大,对人体膀胱的刺激较大,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适;同时,常规的防逆流膜尾部的截面较大,有时会因无法及时关闭,导致膀胱里的液体通过未关闭的防逆流膜通道流向肾盂;
B、有的时候,输尿管支架在肾盂端的进液孔会发生堵孔的情况,从而失去引流作用,致使输尿管支架无法正常使用;
C、一般输尿管支架的长度为25厘米-30厘米,但是大人和小孩的使用长度不同,导致医生需要从很多规格中做出选择,并且还不一定能选对,这不仅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而且如果选到不合适的规格,就给病人造成身体不适,还有可能需要再次置入,给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因此,亟待研发设计出一种全新的输尿管支架,以适应病患的实际需求,使患者的体验更为舒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及切口工装,通过防逆流切口、防堵孔、可调长的设计,以实现防细菌返流、免刺激、增强引流、长度可控的技术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包括中空管,设于中空管前端的肾盂端卷曲段,以及设于中空管后端的膀胱端;
其中,所述肾盂端卷曲段的外侧布设有等间距的进液孔;
所述膀胱端为尖头端,并开设有防逆流切口;
所述防逆流切口沿着所述中空管的轴线方向开设,且垂直于所述中空管轴线方向的截面为一字型、Y型或十字型的缝隙。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输尿管支架的膀胱端做成尖头端,并在尖头端做了一个防逆流切口,起到了引流及防止尿液返流的作用。并且,带防逆流切口的尖头端尺寸较小,不刺激人体,实现了免刺激的效果。
与加装在膀胱端的常规防逆流膜相比,防逆流切口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防逆流膜,并且该防逆流切口的截面积较小,在确认不影响引流流量的情况下,减少防逆流膜的流量截面积,不会影响产品有性能及作用。相反,如果患者肾盂有负压导致膀胱里的液体逆流,由于防逆流切口的截面积较小,不仅实现了闭合时间更短,而且实现了闭合得更彻底,从而防止膀胱里的液体通过防逆流切口流向肾盂,避免了返流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及再次感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防逆流切口为在垂直于所述中空管的轴向方向,以中空管截面的圆心为中心,将中空管截面进行两等分、三等分或四等分切割形成。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所述防逆流切口垂直于所述中空管轴线方向的缝隙宽度不大于所述中空管的管壁厚度。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所述防逆流切口垂直于所述中空管轴线方向的缝隙宽度为0.05mm至0.2mm,沿着所述中空管轴线方向的缝隙深度为0.2mm以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肾盂端卷曲段的内圈等间距布设有防堵孔。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进液孔之间开设有一个所述防堵孔,且所述防堵孔到相邻两个所述进液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相邻两个所述进液孔间隔180°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防堵孔间隔180°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肾盂端卷曲段设有至少两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管上布设有等间距的进液孔。
并且,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的切口工装,用于制作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包括支撑棒和切割治具;
其中,所述支撑棒与所述中空管形状匹配,用于插入所述中空管内;
所述切割治具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加热装置以及与之连接的温控器,开设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凹槽,以及安装在所述凹槽内的薄片;
其中,所述凹槽与所述尖头端形状匹配,用于安插所述尖头端;
所述薄片与所述防逆流切口形状匹配,用于切割所述尖头端,并形成所述防逆流切口。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防逆流免刺激、防贴壁堵孔、可调长的输尿管支架,实现了防细菌返流,消除刺激,自行裁剪,长度可控,加强引流的技术效果,广泛适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肾积水、肾移植、肾和输尿管肿瘤手术和输尿管狭窄等疾病手术,在使用过程中给医生和患者带来很多方便。
与现有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
1、带有防逆流切口的尖头端解决了现有防逆流膜刺激人体的问题。防逆流切口起到了防逆流膜的作用,并由于尖头端的截面积较小,降低甚至消除了尖头端和防逆流切口给人体带来的不适感,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2、防逆流切口解决了现有防逆流膜防逆流不彻底的问题。当尿液从肾盂产出,经肾盂端、输尿管流向膀胱部位时,由于人体内病变及内压原因,有可能导致膀胱处的尿液回流,但本膀胱端采用的是防逆流切口,一旦尿液回流,防逆流切口会自动吸附在一起,能有效防止尿液通过逆向流通进入膀胱或输尿管中,从而防止细菌返流进入人体内部造成细菌感染,使患者免受细菌感染带来的诸多的不适。
2、肾盂端卷曲段设有至少两圈,使输尿管支架有延长作用,并且长度可调;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把多出的肾盂端卷曲段裁剪掉,避免了因人而选择不同规格输尿管支架的繁琐程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3、防堵孔设置在肾盂端卷曲段的内圈侧,避免了肾盂端卷曲段留置在人体肾盂时,因防堵孔贴壁被堵而丧失引流作用,并配合现有的进流孔加强了输尿管支架的引流作用,且在进流孔因堵孔而丧失引流作用时,起到了紧急引流的作用。
4、输尿管支架整体结构简单,使患者体验更舒适,并配有切口工装,用于简单方便的制作防逆流切口,易于操作,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中防逆流切口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中防逆流切口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中防逆流切口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的切口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切口工装中薄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切口工装中薄片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切口工装中薄片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空管,2、肾盂端卷曲段,21、进液孔,22、防堵孔,3、膀胱端,31、防逆流切口,4、支撑棒,5、切割治具,51、壳体,52、凹槽,53、薄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前、后、内、外……),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实施例1: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包括中空管1,设于中空管1前端且置于肾盂中的肾盂端卷曲段2,以及设于中空管1后端且置于膀胱中的膀胱端3。
其中,所述肾盂端卷曲段2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和可调长作用,所述肾盂端卷曲段2的外侧布设有等间距的进液孔21,所述进液孔21起到将肾盂中的尿液引流到输尿管支架内部的作用。
所述中空管1起支撑输尿管的作用和引流通道的作用。
所述膀胱端3起到将输尿管支架内部的尿液引流到膀胱的作用。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置入人体后,尿液从肾盂端卷曲段2上的进液孔21流入中空管1,再通过膀胱端3流入膀胱。
如图1所示,所述膀胱端3设置为尖头端,所述尖头端上开设有防逆流切口31,起到引流及防止尿液返流的作用。
具体实施时,所述尖头端可以做成半球形,便于插入人体膀胱部位。由于所述尖头端设有防逆流切口31,具有防逆流的作用,并且垂直于所述中空管1轴向方向上的横截面积较小,大大的减小了现有防逆流膜对人体膀胱部位的刺激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说的“轴线方向”指的是沿着中空管1管路本身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防逆流切口31沿着所述中空管1的轴线方向开设,并延伸一定距离。并且,在垂直于所述中空管1的轴向方向上,所述防逆流切口31的截面为一字型、Y型或十字型的缝隙。
具体实施时,在膀胱中的尿液压力大于肾盂的压力时,使防逆流切口31的缝隙形成闭合状态,从而阻止尿液回流到肾盂中。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逆流切口31为在垂直于所述中空管1的轴向方向,以中空管1截面的圆心为中心,将中空管1截面进行两等分、三等分或四等分切割,从而形成一字型、Y型或十字型的缝隙。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逆流切口31垂直于所述中空管1轴线方向的缝隙宽度不大于所述中空管1的管壁厚度。
具体实施时,所述防逆流切口31的缝隙宽度越小,在防逆流时闭合时间越短,防逆流效果越好。比如,所述防逆流切口31垂直于所述中空管1轴线方向的缝隙宽度为0.05mm至0.2mm;所述防逆流切口31沿着所述中空管1轴线方向的缝隙深度为0.2mm以内。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肾盂端卷曲段2的内圈等间距布设有防堵孔22。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进液孔21之间开设有一个所述防堵孔22,且所述防堵孔22到相邻两个进液孔21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进液孔间隔180°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防堵孔间隔180°设置,即所述进液孔和所述防堵孔间隔90°设置。
具体实施时,由于肾盂端卷曲段2为圆圈形状,原先的进液孔21布设在圆圈的外侧,当肾盂端卷曲段2留置在人体肾盂时,这些外侧的进液孔21就容易贴在肾盂壁上,从而发生堵孔的情况。但是,将防堵孔22布设在肾盂端卷曲段2的内圈上,而非会与肾盂壁接触的外侧上,就避免了防堵孔22与肾盂壁的接触,故而防堵孔22不会发生堵孔的情况,进而实现了防堵孔22在进液孔21正常工作时起到加强引流的作用,在进液孔21不正常工作时仍能正常发挥紧急引流的作用。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肾盂端卷曲段2设有至少两圈。
具体实施时,由于肾盂端卷曲段2设有足够的长度,而且不同的患者需要不同长度的输尿管支架,在将实用新型置入患者人体后,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裁剪掉肾盂端卷曲段2的多余长度,无需医生再因人而选择不同规格的输尿管支架。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管1上布设有等间距的进液孔21,在输尿管狭窄的情况下,这些进液孔21可起到引流的作用。
实施例2: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的切口工装。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的切口工装,用于制作所述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包括支撑棒4和切割治具5,具体介绍如下。
所述支撑棒4的形状与所述中空管1的形状匹配,用于插入所述中空管1内。具体实施时,所述支撑棒4可以采用铁棒,其外径小于所述中空管1的内径。
所述切割治具5包括壳体51,安装在所述壳体51内的加热装置以及与之连接的温控器,开设于所述壳体51一端的凹槽52,以及安装在所述凹槽52内的薄片53。
其中,所述凹槽52的形状与所述尖头端的形状匹配。具体实施时,所述凹槽52可以做成半球形,用于安插同样是半球形的所述尖头端,且半径大于尖头端的外径。
所述薄片53的形状与所述防逆流切口31的形状匹配。具体实施时,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薄片53垂直于凹槽52轴向方向的截面为一字型、Y型或十字型,用于切割所述尖头端,从而形成截面为一字型、Y型或十字型的所述防逆流切口31。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薄片53与所述防逆流切口31的尺寸匹配,即沿着所述凹槽52轴线方向的薄片53长度为0.2mm以内,垂直于所述凹槽52轴线方向的薄片53厚度为0.05mm至0.2mm。
所述加热装置以及与之连接的温控器在切割工序中提高薄片53的温度,同时对尖头端进行加热,以便软化尖头端的材料,从而提高切割效率和所述防逆流切口31的平整度。
本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的制备过程如下:a、用医用高分子材料挤出工艺挤出输尿管支架主体,包括肾盂端卷曲段2、中空管1、膀胱端3;b、输尿管支架主体经过端部成型工艺、定型工艺、印刷工艺、打孔工艺制备完成。
其中,端部成型工艺需要用到所述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的切口工装,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支撑棒4插入所述中空管1内;然后,将尖头端安插入所述切割治具5的凹槽52中;并在安插过程中,通过薄片53对尖头端进行切割,根据选用的薄片53形状,在尖头端切割出一字型、Y型或十字型的缝隙,即得所述防逆流切口31。
综上,本实用新型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将肾盂端卷曲段2置于肾盂中,中空管1置于输尿管中,膀胱端3及防逆流切口31置于膀胱中。在压力作用下,尿液从肾盂通过肾盂端卷曲段2的进液孔21流入中空管1,再流入带有防逆流切口31的膀胱端3。
当没有尿液自上游流过时,膀胱端3的防逆流切口31的缝隙自然贴合。而在尿液的压力下,防逆流切口31的张开缝隙,使得尿液穿过防逆流切口31流入膀胱。由于防逆流切口31位于体积较小的尖头端,降低了膀胱受到的刺激。
随着膀胱中尿液的增加,膀胱内压力大于中空管1内的压力,尿液会有返流的趋势。但是,防逆流切口31的缝隙闭合,阻止了尿液从防逆流切口31返流。同时,尖头端的宽度较小,降低了尿液进入尖头端的几率,也增大了尿液返流的阻力,起到了保护作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输尿管支架在防逆流的同时,免除了对人体的刺激,舒适度高,并且安装简单,通用性强,在使用过程中给医生和患者带来很多方便,可以广泛应用在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肾积水、肾移植、肾和输尿管肿瘤手术和输尿管狭窄等疾病手术。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配有切口工装,用于简单方便的制作防逆流切口31,制作简单,易于操作。
虽然上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发明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管,设于中空管前端的肾盂端卷曲段,以及设于中空管后端的膀胱端;
其中,所述肾盂端卷曲段的外侧布设有等间距的进液孔;
所述膀胱端为尖头端,并开设有防逆流切口;
所述防逆流切口沿着所述中空管的轴线方向开设,且垂直于所述中空管轴线方向的截面为一字型、Y型或十字型的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流切口为在垂直于所述中空管的轴线方向,以中空管截面的圆心为中心,将中空管截面进行两等分、三等分或四等分切割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流切口垂直于所述中空管轴线方向的缝隙宽度不大于所述中空管的管壁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流切口垂直于所述中空管轴线方向的缝隙宽度为0.05mm至0.2mm,沿着所述中空管轴线方向的缝隙深度为0.2mm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肾盂端卷曲段的内圈等间距布设有防堵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进液孔之间开设有一个所述防堵孔,且所述防堵孔到相邻两个所述进液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进液孔间隔180°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防堵孔间隔180°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肾盂端卷曲段设有至少两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上布设有等间距的进液孔。
10.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的切口工装,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棒和切割治具;
其中,所述支撑棒与所述中空管形状匹配,用于插入所述中空管内;
所述切割治具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加热装置以及与之连接的温控器,开设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凹槽,以及安装在所述凹槽内的薄片;
其中,所述凹槽与所述尖头端形状匹配,用于安插所述尖头端;
所述薄片与所述防逆流切口形状匹配,用于切割所述尖头端,并形成所述防逆流切口。
CN202420222371.3U 2024-01-30 2024-01-30 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及切口工装 Active CN221384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22371.3U CN221384808U (zh) 2024-01-30 2024-01-30 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及切口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22371.3U CN221384808U (zh) 2024-01-30 2024-01-30 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及切口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84808U true CN221384808U (zh) 2024-07-23

Family

ID=91927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222371.3U Active CN221384808U (zh) 2024-01-30 2024-01-30 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及切口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384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13467B1 (en) Anti-reflux ureteral stents
JP3177445B2 (ja) 自浄式膀胱排水装置
US6524268B2 (en) Combination ureteral infusion catheter/drainage stent
EP1434616B1 (en) Anti-reflux drainage devices and methods
RU2525221C2 (ru) Мочевой катетер
US107802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human urinary incontinence
EP1496973B1 (en) Drainage devices and methods
CA2504150A1 (en) Linearly expandable ureteral stent
KR19980079759A (ko) 전립선 장애 완화 카테테르
JP2005312898A (ja) 改良型ステント
JP2005312894A (ja) 可撓性要素を有するステント
US20150196730A1 (en)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
CN221384808U (zh) 防逆流免刺激输尿管支架及切口工装
CN210784865U (zh) 一种新型输尿管支架管
CN212327150U (zh) 一种减轻黏膜损伤的输尿管支架管
CN218305226U (zh) 一种肾移植专用输尿管支架
CN221411961U (zh) 橄榄球式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US20100010478A1 (en) Intraurethral catheter
CN219782856U (zh) 一种针对尿流改道患者的输尿管支架管
CN215688772U (zh) 一种输尿管支架
CN2137162Y (zh) 超短导尿管
CN220293715U (zh) 防细菌感染的可拆分式输尿管支架组件
CN216319448U (zh) 一种u型输尿管支架管
CN221431291U (zh) 一种新型输尿管支架
CN214860442U (zh) 扩张尿道的双腔导尿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