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383496U - 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83496U
CN221383496U CN202322644664.9U CN202322644664U CN221383496U CN 221383496 U CN221383496 U CN 221383496U CN 202322644664 U CN202322644664 U CN 202322644664U CN 221383496 U CN221383496 U CN 221383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hell
negative pressure
tub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446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宪浩
谭有余
何进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hi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eeshe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eeshe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eeshe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446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383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83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83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本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包括:壳体,壳体为中空结构;负压组件,用于连接外接的负压机;活检口组件,活检口组件穿设在壳体上,活检口组件的一端显露在壳体外,活检口组件的另一端向壳体内延伸;三通阀组件,三通阀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三通阀组件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负压组件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连接,第二连通口与活检口组件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连接;转动阀组件,转动阀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转动阀组件与第三连通口连接;插入端组件,插入端组件设置在转动阀组件上,插入端组件与第三连通口连通,插入端组件用于伸入人体。

Description

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在进行病变组织观察或引导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医生通过显示器上的患者器官在不同角度的图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当需要进行引导手术治疗时,通常需要将各种医疗器械插入人体,辅助多种药物的注入和异物的取出,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形式进出人体腔道,因此固液气通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常规的内窥镜电气接头仅具有图像传输功能,适用于患者病情判断,或只能单一实现器械插入或气/液注入的治疗方式,无法满足临床各种各样的病情和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的需求,存在功能单一且难以提升手术治疗需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能够满足多种固液气进出人体的需求,提升了医生操作的便捷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包括:壳体,壳体为中空结构;负压组件,负压组件穿设在壳体上,负压组件的一端显露在壳体外,用于连接外接的负压机,负压组件的另一端向壳体内延伸;活检口组件,活检口组件穿设在壳体上,活检口组件的一端显露在壳体外,活检口组件的另一端向壳体内延伸;三通阀组件,三通阀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三通阀组件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第一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第一连通口与负压组件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连接,第二连通口与活检口组件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连接;转动阀组件,转动阀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外,转动阀组件与第三连通口连接;插入端组件,插入端组件设置在转动阀组件上,插入端组件与第三连通口连通,插入端组件用于伸入人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三通阀组件使负压组件和活检口组件均与插入端组件连通,从而再内窥镜内部形成两条通道,满足多种固液气进出人体的需求,加快了患者的治疗周期,满足医生临床的需求。负压组件通过三通阀组件与插入端组件相连,所形成的通道能够满足临床治疗时的负压吸引功能,还能用于设备清洗;活检口组件通过三通阀组件与插入端组件相连,所形成的通道能够满足临床治疗时的活检取样、治疗液的注射、异物取出的需求。三通阀组件与插入端组件之间设置有转动阀组件,转动阀组件便于医生多方位观察的患者体内图像,不影响手部和身体的操作姿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负压组件包括负压吸引座,负压吸引座穿设在壳体上,负压吸引座朝向壳体外侧的一端用于外接吸引按钮,并通过外接的吸引按钮连接外接的负压机,负压吸引座朝向壳体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吸引连接弯管,吸引连接弯管通过第一钳管与三通阀组件的第一连通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钳管为由PTFE材料制成的柔性管,吸引连接弯管的刚性大于第一钳管的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钳管分别通过胶水与吸引连接弯管和第一连通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活检口组件包括钳管口,钳管口穿设在壳体上,钳管口朝向壳体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钳管口朝向壳体内侧的一端与三通阀组件的第二连通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钳管口外侧套设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母与固定环螺纹连接,定位螺母将固定环压紧于钳管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定位螺母与钳管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插入端组件包括长钳管和插入管,长钳管的一端与三通阀组件的第三连通口连接,长钳管的一端穿过转动阀组件与插入管连接,长钳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钳道口和先端部,插入管包覆在所述长钳管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长钳管通过钳管接头与第三连通口连接,钳管接头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转动阀组件包括转动旋钮和转动套,转动旋钮沿长钳管轴向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外,转动套一端与转动旋钮连接,转动套另一端与插入管固定连接,转动套呈中空结构,转动套的内腔与长钳管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
负压组件200;负压吸引座210;吸引连接弯管230;第一钳管240;
活检口组件300;钳管口310;固定环320;定位螺母330;密封圈340;
三通阀组件400;第一连通口410;第二连通口420;第三连通口430;
转动阀组件500;转动套510;转动旋钮520;
插入端组件600;长钳管610;钳道口620;先端部630;钳管接头64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包括:壳体100,壳体100为中空结构;负压组件200,负压组件200穿设在壳体100上,负压组件200的一端显露在壳体100外,用于连接外接的负压机,负压组件200的另一端向壳体100内延伸;活检口组件300,活检口组件300穿设在壳体100上,活检口组件300的一端显露在壳体100外,活检口组件300的另一端向壳体100内延伸;三通阀组件400,三通阀组件400设置在壳体100内,三通阀组件400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连通口410、第二连通口420和第三连通口430,所述第一连通口(410)和所述第三连通口(430)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第一连通口410与负压组件200位于壳体100内的一端连接,第二连通口420与活检口组件300位于壳体100内的一端连接;转动阀组件500,转动阀组件500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00外,转动阀组件500与第三连通口430连接;插入端组件600,插入端组件600设置在转动阀组件500上,插入端组件600与第三连通口430连通,插入端组件600用于伸入人体。
如图1至图5所示,壳体100呈中空结构,壳体100上端穿设有负压组件200,壳体100的中段穿设有活检口组件300,壳体100的下端沿上下方向设置插入端组件600,壳体100内设置有三通阀组件400,负压组件200、活检口组件300和插入端组件600分别与三通阀组件400的三个接口连接,三通阀组件400使负压组件200和活检口组件300均与插入端组件600连通,从而在内窥镜内部形成两条通道,满足多种固液气进出人体的需求,加快了患者的治疗周期,满足医生临床的需求。负压组件200通过三通阀组件400与插入端组件600相连,所形成的通道能够满足临床治疗时的负压吸引功能,还能用于设备清洗;活检口组件300通过三通阀组件400与插入端组件600相连,所形成的通道能够满足临床治疗时的活检取样、治疗液的注射、异物取出的需求。三通阀组件400与插入端组件600之间设置有转动阀组件500,转动阀组件500便于医生多方位观察的患者体内图像,不影响手部和身体的操作姿态。
通过负压组件200、三通阀组件400、活检口组件300和插入端组件600组合形成的通道设计在内窥镜内部,而通道的内部与镜体内部相隔绝,固液气双通道是一个独立的通道系统,避免临床和清洗过程中的物质进入内窥镜内部,导致内部结构和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同时可以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通阀组件400将负压通道、活检通道和插入通道连接为一体,形成类似倒卜型的结构形态,即第一连通口410与第二连通口420的夹角为锐角,第一连通口410和第三连通口430的中心轴线相重合,如此保证保障吸引通道的顺畅性。其中三通阀组件400主体采用CNC一体成型工艺,加之使用高强度的不锈钢材质,为通道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密闭性。三通阀组件400的第三连通口430与钳管接头640螺纹配合,钳管接头640内部呈漏斗结构,上端大下端小,内部通道相切过渡连接。钳管接头640下端与长钳管610胶水粘接后,设计有下压紧块与钳管接头640螺纹连接,下压紧块内部斜面将长钳管610压紧,保障后续长钳管610转动时不会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负压组件200包括负压吸引座210,负压吸引座210穿设在壳体100上,负压吸引座210朝向壳体100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吸引座挡板,负压吸引座210用于连接外接吸引按钮,进一步连接外接的负压机,吸引座挡板用于抵接外接吸引按钮,防止吸引按钮使用时脱落,负压吸引座210朝向壳体100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吸引连接弯管230,吸引连接弯管230通过第一钳管240与三通阀组件的第一连通口410连通。
如图2所示,负压吸引座210外侧连接有吸引按钮,吸引按钮通过导管连接外接的负压机,负压机提供吸引力,将患者体内的液态异物排出。此组件中负压吸引座210上段与吸引按钮密封配合、负压吸引座210下段与吸引连接弯管230焊接,吸引连接弯管230为了提供更好的导流和清洗刷插功能,吸引连接弯管230进行了弯曲的弧形设计,吸引连接弯管230的刚性大于第一钳管的刚性。吸引连接弯管230下端与进行胶水粘接柔性的第一钳管240,第一钳管240采用PTFE材质,此材质具有极佳的医疗性能和耐磨性,可满足临床和反复清洗的需求,第一钳管240下端与三通阀组件400的第一连通口410胶水粘接,第一钳管240与第一连通口410呈垂直状态,如此可保证在进行负压吸引操作时,保证流体能够顺利地从体内经过三通阀组件400流到负压吸引座2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活检口组件300包括钳管口310,钳管口310穿设在壳体100上,钳管口310朝向壳体100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320,钳管口310朝向壳体100内侧的一端与三通阀组件400的第二连通口420连通。钳管口310外侧套设有定位螺母330,定位螺母330与固定环320螺纹连接,定位螺母330将固定环320压紧于钳管口310。定位螺母330与钳管口3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40。
如图3所示,活检口组件300可满足临床治疗时的活检取样、治疗液的注射、异物取出等功能的需求。活检口组件300包含钳管口310,钳管口310采用直通设计,钳管口310上段设计有斜面倒角,对各种器械的插入有导向作用,钳管口310下段与三通阀组件的第二连通口420胶水粘接,保障了通道的气密性,钳管口310中段设置定位螺母330,采用软性连接,钳管口310与定位螺母330中间设计有密封圈340。钳管口310上段和固定环320紧密连接,固定环320与定位螺母330螺纹连接,将钳管口310锁紧,确保通道的稳定性。当有异物需要排除患者体内时,负压机的吸引力需要外界隔离,此时可以在固定环320上安装活检阀帽,将此处通道暂时关闭,增强吸引的功效。固定环320上设计有卡扣结构,将活检阀帽固定在固定环320上,可以保证活检阀帽的牢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插入端组件600包括长钳管610,长钳管610的一端与钳管接头640连接,长钳管610的另一端设置有钳道口620和先端部630,长钳管610外侧包裹有插入管。如图5所示,插入端组件600用于插入人体,插入端组件600包含插入管、长钳管610、钳道口620和先端部630。其中插入管上端与转动套510胶水粘接,下端与先端部630胶水粘接。插入管内部中空,安装时,长钳管610从转动阀组件500中间穿过,再传入插入管与钳道口620胶水粘接,钳道口620采用强度和耐用性充足的不锈钢材质,可满足多种固液气物质的接触后仍可满足临床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转动阀组件500包括转动套510和转动旋钮520,转动旋钮520沿长钳管610轴向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00外,旋转转动套510一端与转动旋钮520转动连接,转动套510另一端与插入管固定连接,当转动旋钮520转动,将带动转动套510转动,进一步带动插入管转动,转动套510呈中空结构,长钳管610穿过转动套510后与插入管连接,转动套510的内腔与长钳管610之间具有间隙。转动阀组件500可满足医生多方位的观察患者体内图像需求,同时不影响手部和身体的操作姿态,可以有效避免因操作时手部扭曲和频繁摆动身体带来的疲劳。转动套510采用直通设计,有利于各种固液气的通过,长钳管610从转动套510中间通过,两者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可以满足长钳管610的左右转动,不易被挤压导致损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为中空结构;
负压组件(200),所述负压组件(200)穿设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负压组件(200)的一端显露在所述壳体(100)外,用于连接外接的负压机,所述负压组件(200)的另一端向所述壳体(100)内延伸;
活检口组件(300),所述活检口组件(300)穿设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活检口组件(300)的一端显露在所述壳体(100)外,所述活检口组件(300)的另一端向所述壳体(100)内延伸;
三通阀组件(400),所述三通阀组件(4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所述三通阀组件(400)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连通口(410)、第二连通口(420)和第三连通口(430),所述第一连通口(410)和所述第三连通口(430)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所述第一连通口(410)与所述负压组件(200)位于所述壳体(100)内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通口(420)与所述活检口组件(300)位于所述壳体(100)内的一端连接;
转动阀组件(500),所述转动阀组件(50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外,所述转动阀组件(500)与所述第三连通口(430)连接;
插入端组件(600),所述插入端组件(600)设置在所述转动阀组件(500)上,所述插入端组件(600)与所述第三连通口(430)连通,所述插入端组件(600)用于伸入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组件(200)包括负压吸引座(210),所述负压吸引座(210)穿设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负压吸引座(210)朝向所述壳体(100)外侧的一端用于外接吸引按钮,并通过外接的吸引按钮连接外接的负压机,所述负压吸引座(210)朝向所述壳体(100)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吸引连接弯管(230),所述吸引连接弯管(230)通过第一钳管(240)与所述三通阀组件(400)的所述第一连通口(4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管(240)为由PTFE材料制成的柔性管,所述吸引连接弯管(230)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钳管(240)的刚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管(240)分别通过胶水与所述吸引连接弯管(230)和所述第一连通口(4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检口组件(300)包括钳管口(310),所述钳管口(310)穿设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钳管口(310)朝向所述壳体(100)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320),所述钳管口(310)朝向所述壳体(100)内侧的一端与所述三通阀组件(400)的所述第二连通口(42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钳管口(310)外侧套设有定位螺母(330),所述定位螺母(330)与所述固定环(320)螺纹连接,所述定位螺母(330)将所述固定环(320)压紧于所述钳管口(3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母(330)与所述钳管口(3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组件(600)包括长钳管(610)和插入管,所述长钳管(610)的一端与所述三通阀组件(400)的所述第三连通口(430)连接,所述长钳管(610)的一端穿过所述转动阀组件(500)与所述插入管连接,所述长钳管(610)的另一端设置有钳道口(620)和先端部(630),所述插入管包覆在所述长钳管(610)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钳管(610)通过钳管接头(640)与所述第三连通口(430)连接,所述钳管接头(640)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阀组件(500)包括转动旋钮(520)和转动套(510),所述转动旋钮(520)沿所述长钳管(610)轴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外,所述转动套(510)一端与所述转动旋钮(520)连接,所述转动套(510)另一端与所述插入管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510)呈中空结构,所述转动套(510)的内腔与所述长钳管(610)之间具有间隙。
CN202322644664.9U 2023-09-27 2023-09-27 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 Active CN221383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4664.9U CN221383496U (zh) 2023-09-27 2023-09-27 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4664.9U CN221383496U (zh) 2023-09-27 2023-09-27 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83496U true CN221383496U (zh) 2024-07-23

Family

ID=91914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44664.9U Active CN221383496U (zh) 2023-09-27 2023-09-27 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383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9090B (zh) 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窥镜镜鞘
WO20140311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steroscopy and combined hysteroscopy and endometrial biopsy
CN112617722A (zh) 一次性内窥镜保护套
CN221383496U (zh) 固液气双通道内窥镜
WO2019028591A1 (zh) 一种用于泌尿外科手术的内窥镜工作鞘
CN118266841A (zh) 一种器械通道连接阀和内窥镜
CN111202489A (zh) 一种软质电子宫腔镜
CN208926326U (zh) 一种一次性弯曲胆道镜鞘管
CN2745525Y (zh) 用于胃肠镜检查的加压冲洗器
CN218651743U (zh) 一种防反流消化道内镜手柄部组件
CN212756824U (zh) 一次性心导管全景内窥及给药装置
CN222467811U (zh) 一种内窥镜引导装置
CN209048210U (zh) 一种鞘管及导引鞘
CN221787845U (zh) 一种支气管镜导管
CN220898654U (zh) 双通道内窥镜保护套以及内窥镜
CN208464761U (zh) 穿刺引流装置
CN2201116Y (zh) 套管式胸腔心包穿刺针具
CN206809281U (zh) 腔镜下静脉采血针套件
CN221762687U (zh) 一种鸭嘴型钳子管道开口阀及电子内窥镜
CN2531814Y (zh) 新型一次性鞘管
CN211674599U (zh) 一种内窥镜手术残留液防喷溅收集器
CN220443003U (zh) 一种医用防护套管
CN221750364U (zh) 电子成像导管用三通腔道接头
CN221830667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检测中收集洗脱液样本的连接装置
CN211066659U (zh) 术中血气分析采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Floors 4-8, Building 1, No. 199 Shui'an 1st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Shi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th Floor, Building B, No. 6 Pingxi 10th Road, Nan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SEESHEE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