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38462U - 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338462U CN221338462U CN202323120734.7U CN202323120734U CN221338462U CN 221338462 U CN221338462 U CN 221338462U CN 202323120734 U CN202323120734 U CN 202323120734U CN 221338462 U CN221338462 U CN 2213384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frame
- plate
- screw
- fixed
- bas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板,所述基座板的内壁底端安装有气缸,所述基座板的两端内部滑动插设有延长板,且延长板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固定组件,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夹持固定,操作步骤简单方便,并且对工件夹持的力度也可以很好的掌握。通过安装基座板、气缸、延长板、支撑板、半螺杆卡柱、紧固螺母和开设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配合使用,可使使用者在使用时更舒适,不需要弯腰或垫脚,而可移动式的固定组件可避免移动整体装置,为使用者节省了一些力气和精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制造是一门与机械、设备和工具的制造、加工和维修相关的综合工程学科。它涵盖了从设计和开发到生产和维护的各个环节,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机械制造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基础,它不仅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产品质量和品质控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机械制造可以开发出更加节能、低废弃物产生的设备和工具,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同时,机械制造还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机械制造中经常需要对一些零部件进行位置固定,便于后期的加工、打磨等,但是目前的固定装置使用方式复杂,使用起来比较费时,且对零部件特别是圆柱体的工件夹持不够紧固,夹持的力度也不便于掌控,经常需要人为辅助扶持,很浪费工人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有些固定装置在使用时不便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以及物体的位置调节夹板的位置,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经常需要弯腰操作,很浪费精力,而有些物体不便于进行移动,需要使用者移动整个装置,以便夹板能正常夹持到物体,但是移动整个装置也很耗费使用者的精力,导致装置使用起来不够便捷。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方式复杂,夹持不够紧固,夹持的力度也不便于掌控,不便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以及物体的位置调节夹板的位置,有些物体不便于进行移动,需要使用者移动整个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板,所述基座板的内壁底端安装有气缸,所述基座板的两端内部滑动插设有延长板,且延长板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半螺杆卡柱,所述半螺杆卡柱的一端外表面螺纹套设有紧固螺母,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中间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通;
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框,且第一固定框的底端滑动插设在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一侧中间螺纹滑动插设有推进柱,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另一侧中间滑动插设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一端两侧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另一侧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有异形夹持杆,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一侧外壁远离所述推进柱处固定有第二固定框,且第二固定框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推进柱的一端设置为转把圆盘,且转把圆盘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推进柱的另一端设置为螺杆,且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一侧与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杆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连杆对称分布在所述移动块的一端两侧。
优选的,所述异形夹持杆的一端设置为矩形块,且矩形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矩形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的一侧铰接连接,所述异形夹持杆的另一端设置为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滑硅胶垫片。
优选的,所述半螺杆卡柱的一端同时贯穿插设在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底端内部,所述半螺杆卡柱的一端设置有螺纹,且螺纹与所述紧固螺母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通过安装固定组件,可在需要对柱体工件进行夹持时仅需转动推进柱,即可使两组异形夹持杆相互靠拢,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夹持固定,操作步骤简单方便,人工操作也较节省电力资源,并且对工件夹持的力度也可以很好的掌握,避免了某些自动操作设备的不可控性,使得工件不会被过度挤压,保证了工件外观的良好性,并且四组异形夹持杆的一端弧形板设计不仅可加强对工件的固定稳定性,使工件不易倾斜掉落,还可更贴合柱体工件的外壁,使得固定效果更好。
通过安装基座板、气缸、延长板、支撑板、半螺杆卡柱、紧固螺母和开设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配合使用,可通过接通市电启动气缸,使装置的高度调整到合适高度,而基座板和延长板可使装置升降时更稳定,这可使使用者在使用时更舒适,不需要弯腰或垫脚,而舒适方便的位置也能使使用者后期对工件的加工操作更加顺畅,而可移动式的固定组件可避免移动整体装置,为使用者节省了一些力气和精力,半螺杆卡柱和紧固螺母可随时对固定组件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固定组件随意滑动,使得两组异形夹持杆可顺利夹持到工件,加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部分拆卸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固定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固定组件的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中:1、基座板;2、气缸;3、延长板;4、支撑板;5、固定组件;51、第一固定框;52、推进柱;53、移动块;54、第二固定框;55、限位板;56、连杆;57、异形夹持杆;6、第一滑槽;7、第二滑槽;8、半螺杆卡柱;9、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板1,基座板1的内壁底端安装有气缸2,基座板1的两端内部滑动插设有延长板3,且延长板3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板4;
支撑板4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6,且第一滑槽6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半螺杆卡柱8,半螺杆卡柱8的一端外表面螺纹套设有紧固螺母9,支撑板4的顶端中间开设有第二滑槽7,且第二滑槽7与第一滑槽6相通,根据附图2所示,使得第一固定框51滑动时不会轻易跑偏,且可带动半螺杆卡柱8同步移动,方便后期对固定组件5位置的固定。
第二滑槽7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固定框51,且第一固定框51的底端滑动插设在第二滑槽7的内部,第一固定框51的一侧中间螺纹滑动插设有推进柱52,第一固定框51的另一侧中间滑动插设有移动块53,且移动块53的一端两侧穿过第一固定框51的另一侧铰接有连杆56,连杆56的一端铰接有异形夹持杆57,第一固定框51的一侧外壁远离推进柱52处固定有第二固定框54,且第二固定框54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55,根据附图1、附图3和附图4所示,使得工件可以被牢固夹持住,且节省电力成本,人工掌控力度也更好。
进一步的,推进柱52的一端设置为转把圆盘,且转把圆盘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推进柱52的另一端设置为螺杆,且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框51的一侧与移动块53的一侧转动连接,根据附图1、附图3和附图4所示,方便工人转动推进柱52,且在转动推进柱52时可顺利推动移动块53,实现最终夹持固定工件的目的。
进一步的,连杆56设置有四组,四组连杆56对称分布在移动块53的一端两侧,根据附图1、附图3和附图4所示,使得对工件的夹持更加稳定,防止工件重心偏移。
进一步的,异形夹持杆57的一端设置为矩形块,且矩形块的一端与连杆56的一端铰接连接,矩形块的另一端与限位板55的一侧铰接连接,异形夹持杆57的另一端设置为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滑硅胶垫片,根据附图1、附图3和附图4所示,使得异形夹持杆57的矩形块一端在转动时可带动异形夹持杆57的弧形板一端同步反向转动,且防滑硅胶垫片能加强对工件的固定效果,并且不会磨伤工件表面。
进一步的,半螺杆卡柱8的一端同时贯穿插设在第一滑槽6、第二滑槽7的内部以及第一固定框51的底端内部,半螺杆卡柱8的一端设置有螺纹,且螺纹与紧固螺母9相适配,根据附图2所示,通过拧紧紧固螺母9即可将第一固定框51和支撑板4的位置固定住。
工作原理:使用前可先接通市电并启动气缸2,气缸2为ISO6431型气缸,此类气缸具有耐用性强、可靠性强的特点,气缸2的活塞端顶动支撑板4上升,并带动延长板3在基座板1两端内部滑动,使支撑板4平稳上升,待支撑板4上升到合适高度后关闭气缸2,以便工人操作时更加舒适,再根据工件的位置推动第一固定框51,使第一固定框51在第二滑槽7内部滑动,第一固定框51带动半螺杆卡柱8同步在第一滑槽6内滑动,待两组异形夹持杆57位于工件两端时即可拧紧紧固螺母9,固定好固定组件5的位置,之后工人可转动推进柱52的一端,使推进柱52的另一端推动移动块53移动,其中第二固定框54可防止移动块53移动距离过多而掉落,受到限位板55固定作用影响,其中两组连杆56位于下方处会顺时针转动,并带动位于下方的其中两组异形夹持杆57逆时针转动,而另外两组连杆56逆时针转动,并带动另两组异形夹持杆57顺时针转动,最终其中两组异形夹持杆57和另两组异形夹持杆57的弧形板一端对中移动,对工件进行夹持,工人在感受到推进柱52转动困难时即可停止转动推进柱52,最后再对工件进行加工即可。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板(1),所述基座板(1)的内壁底端安装有气缸(2),所述基座板(1)的两端内部滑动插设有延长板(3),且延长板(3)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板(4);
所述支撑板(4)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6),且第一滑槽(6)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半螺杆卡柱(8),所述半螺杆卡柱(8)的一端外表面螺纹套设有紧固螺母(9),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中间开设有第二滑槽(7),且第二滑槽(7)与所述第一滑槽(6)相通;
所述第二滑槽(7)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固定组件(5),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固定框(51),且第一固定框(51)的底端滑动插设在所述第二滑槽(7)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框(51)的一侧中间螺纹滑动插设有推进柱(52),所述第一固定框(51)的另一侧中间滑动插设有移动块(53),且移动块(53)的一端两侧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框(51)的另一侧铰接有连杆(56),所述连杆(56)的一端铰接有异形夹持杆(57),所述第一固定框(51)的一侧外壁远离所述推进柱(52)处固定有第二固定框(54),且第二固定框(54)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柱(52)的一端设置为转把圆盘,且转把圆盘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推进柱(52)的另一端设置为螺杆,且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框(51)的一侧与所述移动块(53)的一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6)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连杆(56)对称分布在所述移动块(53)的一端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夹持杆(57)的一端设置为矩形块,且矩形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杆(56)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矩形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55)的一侧铰接连接,所述异形夹持杆(57)的另一端设置为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滑硅胶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螺杆卡柱(8)的一端同时贯穿插设在所述第一滑槽(6)、所述第二滑槽(7)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一固定框(51)的底端内部,所述半螺杆卡柱(8)的一端设置有螺纹,且螺纹与所述紧固螺母(9)相适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20734.7U CN221338462U (zh) | 2023-11-20 | 2023-11-20 | 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20734.7U CN221338462U (zh) | 2023-11-20 | 2023-11-20 | 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338462U true CN221338462U (zh) | 2024-07-16 |
Family
ID=91848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120734.7U Active CN221338462U (zh) | 2023-11-20 | 2023-11-20 | 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338462U (zh) |
-
2023
- 2023-11-20 CN CN202323120734.7U patent/CN2213384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1338462U (zh) | 一种机械制造用固定装置 | |
CN211439637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五金夹具 | |
CN211867720U (zh) | 一种pc构件修补用支撑装置 | |
CN202736731U (zh) | 一种变压器接线片整压装置 | |
CN201702555U (zh) | 发动机皮带张紧器扭转压入工装 | |
CN106319615A (zh) | 一种激光模板抛光夹持板装置 | |
CN202824293U (zh) | 一种圆棒手工弯曲工具 | |
CN216830430U (zh) | 一种工程塑料板加工定位装置 | |
CN214281788U (zh) | 一种自动化电气安装装置 | |
CN212070099U (zh) | 一种铝型材冲孔设备 | |
CN211915141U (zh) | 一种铝蜂窝芯加工用热压成型装置 | |
CN210967869U (zh) | 一种基于数控技术成形夹具 | |
CN203357019U (zh) | 用于管件加工的简易夹具 | |
CN220516110U (zh) | 一种不锈钢配件加工用固定工装 | |
CN216913532U (zh) | 一种高精度紧固件加工用定位工装 | |
CN219293334U (zh) | 一种数控立式加工中心用夹具 | |
CN218330549U (zh) | 一种轻钢结构设计装置 | |
CN215414356U (zh) | 微型直线导轨抗疲劳试验平台 | |
CN221890683U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高效冲压机 | |
CN212525530U (zh) | 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 | |
CN218963719U (zh) | 一种便携式型材弯曲装置 | |
CN209321139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动车踏板 | |
CN212832579U (zh) | 一种机电安装用升降装置 | |
CN218798764U (zh) | 一种建筑施工钢筋折弯机 | |
CN211803243U (zh) | 一种铁围栏加工可调节式折弯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