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336869U - 一种拉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36869U
CN221336869U CN202323353307.3U CN202323353307U CN221336869U CN 221336869 U CN221336869 U CN 221336869U CN 202323353307 U CN202323353307 U CN 202323353307U CN 221336869 U CN221336869 U CN 221336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inner cylinder
sleeve
outer cylinder
broa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3533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雪
林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engrui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engrui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engrui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engrui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3533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336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36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36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lling, Broaching, Filing, Reaming,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床,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有拉刀座和用于驱动拉刀座的驱动缸;滑轨,滑轨设置在机体上并位于拉刀座的两侧;套筒,套筒滑动设置在滑轨上并与拉刀座连接;套筒还包括:外筒体,外筒体的两侧设置有套筒端盖;内筒体,内筒体可拆卸安装在外筒体中;其中,内筒体与外筒体在周向上相对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维护时间和成本,从而保证套筒能够稳定的在滑轨上运行,防止拉刀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保证了拉床的加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拉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床。
背景技术
拉床是用拉刀作为刀具加工工件通孔、平面和成形表面的机床,拉削能获得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生产率高,适用于成批大量生产,如申请号为CN98223286.1的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内拉床,包括安装于床体中的电机、润滑系统、与电机输出端相连接的减速器、减速器连接传运机构、传动机构连接传动丝杠,滑轨一端与左支板连接,滑轨的另一端与支承端板相连接,支承端板设有固定工件装置,支板可在滑轨上移动,传动丝杠、支板、与刀座连为一体;
现有的拉床在使用过程中,滑轨与套筒之间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磨损,导致拉刀在滑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等现象,降低了拉床的加工效果,并且套筒出现磨损后对拉床进行维护作业也会提高生产成本,由此有必要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拉床,以降低套筒磨损并方便拉床的维护作业。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床,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拉刀座和用于驱动拉刀座的驱动缸;
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机体上并位于拉刀座的两侧;
套筒,所述套筒滑动设置在滑轨上并与拉刀座连接;
所述套筒还包括:
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两侧设置有套筒端盖;
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可拆卸安装在外筒体中;
其中,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在周向上相对固定。
在本技术方案中,拉床工作过程中,驱动缸带动拉刀座移动,套筒随着拉刀座的移动沿滑轨移动,当套筒出现磨损时,内筒体的可拆卸性使得在需要维护或更换套筒部件时更加方便,这可以减少维护时间和成本,从而保证套筒能够稳定的在滑轨上运行,防止拉刀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保证了拉床的加工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若干个并沿外筒体内侧表面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具有若干个并沿内筒体外侧表面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其中,若干限位条与若干限位槽一一对应,限位条与限位槽相互配合,所述限位条与限位槽均沿套筒的轴向延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条与限位槽的截面均呈半圆形,所述限位条与内筒体外侧表面的交接处、限位槽与外筒体内侧表面的交接处均倒有圆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覆盖设置在内筒体的内侧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润滑油孔,所述润滑油孔设置在外筒体的外侧表面,所述润滑油孔可与外部润滑油存储件连接;
密封塞,所述密封塞活动设置在润滑油孔中;
出油道,所述出油道设置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中,所述出油道的一端与润滑油孔的侧方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内筒体的内侧表面;
腔体,所述腔体设置在内筒体中且腔体的底部具有延伸至内筒体内侧表面的渗透孔;
膨胀块,所述膨胀块可吸收润滑油进行膨胀;
连杆,所述连杆设置在密封塞与膨胀块之间用于联动膨胀块与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外筒体和内筒体的设置使得在需要维护或更换套筒部件时更加方便,这可以减少维护时间和成本,从而保证套筒能够稳定的在滑轨上运行,防止拉刀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保证了拉床的加工效果;
2.通过耐磨层的设置提高了套筒的耐磨性能,从而降低了套筒的维护频率并保证套筒能够稳定的在滑轨上运行,防止拉刀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保证了拉床的加工效果;
3.通过膨胀块和密封塞的设置使得套筒能够根据滑动面的润滑情况自动添加润滑油,进一步保证了套筒能够稳定的在滑轨上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筒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套筒截面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表示为:
1-机体、2-拉刀座、3-驱动缸、4-滑轨、5-套筒、50-外筒体、51-内筒体、52-限位槽、53-限位条、6-耐磨层、7-润滑油孔、8-密封塞、9-出油道、10-腔体、11-渗透孔、12-膨胀块、13-连杆、14-套筒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床,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置有拉刀座2和用于驱动拉刀座2的驱动缸3;滑轨4,滑轨4设置在机体1上并位于拉刀座2的两侧;套筒5,套筒5滑动设置在滑轨4上并与拉刀座2连接;
套筒5还包括:外筒体50,外筒体50的两侧设置有套筒端盖14;内筒体51,内筒体51可拆卸安装在外筒体50中;
其中,内筒体51与外筒体50在周向上相对固定。
而且,套筒端盖通过常规的方式与外筒体50可拆卸连接,如套筒端盖和外筒体50的侧面上开设螺纹孔,通过螺栓与螺纹孔配合将套筒端盖连接在外筒体50上,滑轨4采用常规的设置安装在机体1上,驱动缸可为液压缸,拉刀座2为常规结构,其上可安装拉刀。
本实施例中,拉床工作过程中,驱动缸带动拉刀座2移动,套筒随着拉刀座2的移动沿滑轨4移动,当套筒出现磨损时,内筒体51的可拆卸性使得在需要维护或更换套筒部件时更加方便,这可以减少维护时间和成本,从而保证套筒能够稳定的在滑轨4上运行,防止拉刀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保证了拉床的加工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床,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还包括:限位槽52,限位槽52具有若干个并沿外筒体50内侧表面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限位条53,限位条53具有若干个并沿内筒体51外侧表面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其中,若干限位条53与若干限位槽52一一对应,限位条53与限位槽52相互配合,限位条53与限位槽52均沿套筒5的轴向延伸。
限位条53与限位槽52的截面均呈半圆形,限位条53与内筒体51外侧表面的交接处、限位槽52与外筒体50内侧表面的交接处均倒有圆角。
本实施例中,外筒体50与内筒体51装配时,将内筒体51上的限位条53与外筒体50上的限位槽52对齐后,将内筒体51插入外筒体50中即可完成装配,限位条53与限位槽52的截面均呈半圆形以及限位条53与内筒体51外侧表面的交接处、限位槽52与外筒体50内侧表面的交接处均倒有圆角能够有效降低外筒体50与内筒体51之间发生应力集中的情况,降低外筒体50和内筒体51出现损坏的现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维护时间和成本,从而保证套筒能够稳定的在滑轨4上运行,防止拉刀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保证了拉床的加工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床,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还包括:耐磨层6,耐磨层6覆盖设置在内筒体51的内侧表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耐磨层6的设置提高了套筒的耐磨性能,从而降低了套筒的维护频率并保证套筒能够稳定的在滑轨4上运行,防止拉刀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保证了拉床的加工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床,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还包括:润滑油孔7,润滑油孔7设置在外筒体50的外侧表面,润滑油孔7可与外部润滑油存储件连接;密封塞8,密封塞8活动设置在润滑油孔7中;出油道9,出油道9设置在外筒体50和内筒体51中,出油道9的一端与润滑油孔7的侧方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内筒体51的内侧表面;腔体10,腔体10设置在内筒体51中且腔体10的底部具有延伸至内筒体51内侧表面的渗透孔11;膨胀块12,膨胀块12可吸收润滑油进行膨胀;连杆13,连杆13设置在密封塞8与膨胀块12之间用于联动膨胀块12与密封塞8。
而且,外筒体50与内筒体51的出油道9的连接处可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密封,如在连接处安装密封圈,外筒体50和内筒体51中可开设有供连杆13活动的连杆13腔,连杆13可为分段式连杆13,外筒体50中的连杆13与密封塞8连接,内筒体51中的连杆13与膨胀块12连接,内筒体51与外筒体50装配后两段连杆13可相互抵接以联动膨胀块12与密封塞8。
本实施例中,当内筒体51与滑轨4之间润滑充足时,膨胀块12吸油膨胀从而推动连杆13向上移动,连杆13带动密封塞8移动从而将出油道9封闭,阻断润滑油输出,当内筒体51与滑轨4之间润滑不充足时,膨胀块12由于缺少润滑油而干瘪,密封塞8缺少支撑从而下降将出油道9开启,润滑油通过出油道9向内筒体51与滑轨4之间输送,以保证内筒体51与滑轨4之间充分润滑,相对于现有,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进行润滑,并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是可以相互组合的,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5)

1.一种拉床,包括:
机体(1),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拉刀座(2)和用于驱动拉刀座(2)的驱动缸(3);
滑轨(4),所述滑轨(4)设置在机体(1)上并位于拉刀座(2)的两侧;
套筒(5),所述套筒(5)滑动设置在滑轨(4)上并与拉刀座(2)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还包括:
外筒体(50),所述外筒体(50)的两侧设置有套筒端盖(14);
内筒体(51),所述内筒体(51)可拆卸安装在外筒体(50)中;
其中,所述内筒体(51)与外筒体(50)在周向上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槽(52),所述限位槽(52)具有若干个并沿外筒体(50)内侧表面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限位条(53),所述限位条(53)具有若干个并沿内筒体(51)外侧表面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其中,若干限位条(53)与若干限位槽(52)一一对应,限位条(53)与限位槽(52)相互配合,所述限位条(53)与限位槽(52)均沿套筒(5)的轴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53)与限位槽(52)的截面均呈半圆形,所述限位条(53)与内筒体(51)外侧表面的交接处、限位槽(52)与外筒体(50)内侧表面的交接处均倒有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耐磨层(6),所述耐磨层(6)覆盖设置在内筒体(51)的内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润滑油孔(7),所述润滑油孔(7)设置在外筒体(50)的外侧表面,所述润滑油孔(7)可与外部润滑油存储件连接;
密封塞(8),所述密封塞(8)活动设置在润滑油孔(7)中;
出油道(9),所述出油道(9)设置在外筒体(50)和内筒体(51)中,所述出油道(9)的一端与润滑油孔(7)的侧方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内筒体(51)的内侧表面;
腔体(10),所述腔体(10)设置在内筒体(51)中且腔体(10)的底部具有延伸至内筒体(51)内侧表面的渗透孔(11);
膨胀块(12),所述膨胀块(12)可吸收润滑油进行膨胀;
连杆(13),所述连杆(13)设置在密封塞(8)与膨胀块(12)之间用于联动膨胀块(12)与密封塞(8)。
CN202323353307.3U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拉床 Active CN221336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353307.3U CN221336869U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拉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353307.3U CN221336869U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拉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36869U true CN221336869U (zh) 2024-07-16

Family

ID=91833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353307.3U Active CN221336869U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拉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336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336869U (zh) 一种拉床
CN103644288A (zh) 一种变速箱结构
CN108819129B (zh) 注塑模齿条二次抽芯机构
CN201922250U (zh) 深孔加工装置
CN110529045B (zh) 一种工程牙轮钻头
CN211891212U (zh) 油锯导板槽沟储油槽
CN203974456U (zh) 悬架撑杆及矿用卡车
CN110630892B (zh) 一种内置控制阀的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
CN212231231U (zh) 一种矿用电动机用双迷宫油封结构
CN106111714B (zh) 重型双动反向挤压机主机结构
CN212509439U (zh) 双向输出齿轮箱
US2613431A (en) Method of making hydraulic cylinders with plungers
CN216200089U (zh) 一种自带刮油系统的导向器
CN203076636U (zh) 深长孔零件镗削精密加工装置
CN111654140A (zh) 一种矿用电动机用双迷宫油封结构
US3044785A (en) Actuator seal assembly
CN222114884U (zh) 一种电缸加工辅助治具
CN215468478U (zh) 一种连铸钢坯液压剪切用液压剪横移装置
CN206733673U (zh) 一种新型立式油压机导柱润滑装置
CN219598884U (zh) 一种静压进给滑套结构
CN205639578U (zh) 一种环面涡轮减速箱润滑装置
CN205226259U (zh) 一种动力导轨
CN110860701A (zh) 斜床身双主轴数控车床
CN22214166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双节气缸
CN221401555U (zh) 一种粉末冶金减速齿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