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32134U - 艾灸负压罐及艾灸装置 - Google Patents
艾灸负压罐及艾灸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332134U CN221332134U CN202322066910.7U CN202322066910U CN221332134U CN 221332134 U CN221332134 U CN 221332134U CN 202322066910 U CN202322066910 U CN 202322066910U CN 221332134 U CN221332134 U CN 2213321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xibustion
- positioning tube
- skin
- conductive part
- tank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467 acupunctur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1827 electrotherap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039 immun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60 me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5036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41 volatile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3097 Artemisia absinthi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2877 Artemisia absinthi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98222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ot-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5473 Communicabl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1224 Cough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33866 Fung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DGAQECJNVWCQMB-PUAWFVPOSA-M Ilexoside XXIX Chemical compound C[C@@H]1CC[C@@]2(CC[C@@]3(C(=CC[C@H]4[C@]3(CC[C@@H]5[C@@]4(CC[C@@H](C5(C)C)OS(=O)(=O)[O-])C)C)[C@@H]2[C@]1(C)O)C)C(=O)O[C@H]6[C@@H]([C@H]([C@@H]([C@H](O6)CO)O)O)O.[Na+] DGAQECJNVWCQMB-PUAWFVPOSA-M 0.000 description 1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8980 Neopl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ZLMJMSJWJFRBEC-UHFFFAOYSA-N Potassium Chemical compound [K] ZLMJMSJWJFRBE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7660 Pyre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Zinc Chemical compound [Zn]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84 anatom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63 antioxid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78 antioxid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6673 asth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1510 can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63 carbon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743 erythrocyt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88597 hormon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556 horm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37 neu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4 pharmacolog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91 potas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0 potas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00 scaveng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4 so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8 so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20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89 sympath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3 trace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619 trace minera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36 tranqu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2 ve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1 zin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5 zin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艾灸负压罐及艾灸装置,能够保证针灸过程的卫生情况,以及,能够同时实现电疗、温灸、针灸、拔罐。艾灸负压罐,包括:罐体和定位管。罐体的内部形成内部空间,内部空间内能够形成负压,以使罐体吸附于皮肤,罐体上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能够用于进入灸料烟雾以及红外线;定位管的上端与外界连通,定位管的下端位于内部空间内;其中,罐体上设置有第一导电部,定位管上设置有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皆能够接电,且罐体的底部能够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或者通过第一导电部与人体的皮肤接触,以使得在人体产生脉冲;定位管上设置有第二导电部,定位管能够直接与皮肤接触或者通过第二导电部与皮肤接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中医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艾灸负压罐及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温灸是一种民俗疗法,其是藉由燃烧灸料的热力进行治疗,在艾料中具有通畅经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的作用,其中,艾料中含有苦艾醇、酷艾酮的挥发油,该成分有解热、止血、镇痛的作用,当灸料燃烧后生成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的皮肤上,藉由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有清除自由基的效果。
其次,无烟不成艾,无火不成灸,也就是说有艾、有火、有烟、才能被称为真正的艾灸法,而中国古法之艾灸能体现出的神奇效果,主要在于艾、火、烟这三个要素,所以无艾、无明火、无烟都不能称为灸法。更达不到艾灸的疗效,其中,因为艾草经明火燃烧后会产生药理作用,而艾烟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例如:铁、锌、镁、纳、钾、钙等成份。艾烟对交感神经具有调节作用,被人体吸收后起到镇静的作用,有缓解压力的效果,另外,艾烟中含有硒,是一种抗癌成份,可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平喘止咳,加上艾烟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净化空气的作用,可预防传染病,市面上虽有无烟艾条,其是经由是炭化得来的,严格来说应该叫做艾炭,有烟无烟效果并不符艾灸法之要素。
此外,另有一种拔罐的民俗疗法,其系利用负压的方式吸住肌肉和皮下血管、神经,能达到牵引肌肉的作用,以缓减痠痛,而能将身体里淤积的血和气引出来,所以拔罐时产生的温热和拔罐后产生的瘀血,都是一种局部毛细管破裂的现象,导致红血球被破坏而释放出一些神经介质等激素,以刺激人体色疫反应,促使身体免疫作用来进行代谢及修复。
再者,针灸之民俗疗法是利用穴位刺激的原理,通过以无菌针头插入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借以刺激该解剖部位的穴道,进而激活该穴位对应的身体机能;而以这种方式来刺激穴道,能改善身体的功能、促进自愈功能及新陈代谢等。
除此之外,常见的民俗疗法还包括手指按压、温灸、热疗、电疗、拔罐或敷药等等,都能达到增进血液循环,修补受伤组织,且活血化瘀之疗效。
相关技术中,参照申请号为2022206131887的一种透气式负压罐,能够同时实现针灸和温灸,但该负压罐的通孔同时用作穿针和进灸料烟雾,灸料燃烧时可能产生灸料残渣并落入通孔中,若通孔中的灸料未完全清理干净,可能导致针灸针在穿过通孔的过程中受污染,导致针灸过程受污染,恐有卫生疑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艾灸负压罐及艾灸装置,能够保证针灸过程的卫生情况,以及,能够同时实现电疗、温灸、针灸、拔罐。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艾灸负压罐,包括:罐体和定位管。
所述罐体的内部形成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内能够形成负压,以使所述罐体吸附于皮肤,所述罐体上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能够用于进入灸料烟雾以及红外线;
所述定位管的上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定位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内;
其中,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第一导电部,所述定位管上设置有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皆能够接电,且所述罐体的底部能够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或者通过所述第一导电部与人体的皮肤接触,所述定位管能够直接与皮肤接触或者通过所述第二导电部与皮肤接触以使得在人体产生脉冲。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艾灸负压罐,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内部空间内形成负压,使得罐体能够吸附在皮肤,以达到拔罐效果;通过让第一通孔进入灸料烟雾以及红外线,以能够实现温灸;通过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以及罐体和定位管让皮肤导电,以能够实现电疗;并通过让定位管进入针灸针,以能够实现针灸,以及对穴位精准电疗。本申请的艾灸负压罐能够具有拔罐、温灸、电疗、针灸等作用,并且能够使得拔罐、温灸、电疗、针灸其中多个同时进行。以及,通过设置专用于穿过针灸针的定位管,保证了针灸过程的卫生情况。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罐体的底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导电部与皮肤接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在罐体的罐身上,所述罐体为导电材质,所述罐体的底部能够直接与皮肤接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在罐体的罐身上,所述罐体为绝缘材质,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罐体的底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定位管的底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部可活动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导电部固定于所述定位管的底部,所述定位管为弹性材料,或者,所述第二导电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定位管的底部,所述定位管的周侧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和所述定位管的壁面相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部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二导电部的内环与所述定位管的顶部相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温灸元件,所述温灸元件包括定位部、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固定灸料,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罐体的上端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罐体的侧面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且所述排气孔用于连接抽气装置,所述第一通孔能够配合所述排气孔在所述罐体内形成负压。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罐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吸附罩和安装座,所述吸附罩形成所述内部空间,所述吸附罩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通孔,且所述吸附罩对应所述第二通孔的下方设置有凸环,所述安装座可拆卸的插设于所述吸附罩的第二通孔,且部分插入所述内部空间内,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定位管设置于所述安装座。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艾灸装置,包括主机和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艾灸负压罐,所述艾灸负压罐包括若干个,所述主机电连接多个所述艾灸负压罐。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艾灸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艾灸负压罐的全部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申请的艾灸负压罐的爆炸图,其中,罐体具有排气孔;
图2为图1中罐体和定位管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罐体和定位管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图1中艾灸负压罐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图1中艾灸负压罐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的艾灸负压罐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的艾灸负压罐的爆炸图,其中,罐体包括吸附罩和安装座;
图8为图7中艾灸负压罐的剖视图,其中,罐体为导电材质;
图9为图7中艾灸负压罐的剖视图,其中,罐体设置有导电元件;
图10为本申请的艾灸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艾灸负压罐1
罐体11、顶盖110、第一通孔1101;排气孔111;结合部112;第一导电部113;接电部114;内部空间115、第一空间1151、第二空间1152;吸附罩116、第二通孔1161、凸环1162、安装座117;导电元件118;
定位管12、第二导电部121、弹性元件122;
温灸元件13、定位部131、固定部132、连接部133、伸缩杆134;
针灸针2、套管21;
皮肤3、隆起部31;
灸料4;
主机5;
抽气装置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艾灸负压罐1,包括:罐体11和定位管12。
罐体11的内部形成内部空间115,内部空间115内能够形成负压,以使罐体11吸附于皮肤3,罐体11上形成有第一通孔1101,第一通孔1101能够用于进入灸料4烟雾以及红外线;具体来说,罐体11的顶盖110设置有第一通孔1101。
定位管12的上端与外界连通,定位管12的下端位于内部空间115内。
其中,罐体11上设置有第一导电部113,定位管12上设置有第二导电部121,第一导电部113和第二导电部121皆能够接电,且罐体11的底部能够直接与人体的皮肤3接触或者通过第一导电部113与人体的皮肤3接触,定位管12能够直接与皮肤3接触或者通过第二导电部121与皮肤3接触,以使得在人体产生脉冲。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内部空间115内形成负压,使得罐体11能够吸附在皮肤3,以达到拔罐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灸料4摆放至靠近第一通孔1101的位置,灸料4所产生的烟雾以及发出的红外线将通过第一通孔1101进入罐体11的内部,以对人体进行温灸。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电部113和第二导电部121能够连接电源,在罐体11与皮肤3接触后,由于罐体11的底部、定位管12的底部直接或者间接与皮肤3接触,第一导电部113和第二导电部121分别连接电源,电源、第一导电部113、罐体11、第二导电部121、定位管12、皮肤3之间形成回路,以在皮肤3以及皮肤3底下的肌肉形成脉冲,以达到电疗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管12的内部中空,定位管12的上端与外界连通,定位管12的下端与置于内部空间115内,定位管12可用作于穿针灸针2,针灸针2从定位管12的的上端进入,然后穿过定位管12,并从定位管12的下端穿出,针灸针2扎入皮肤3,以实现针灸效果,另外,由于定位管12的设置,定位管12能够用于插入针灸针2,保证了针灸针2的卫生情况。具体来说,针灸针2能够导电,在针灸针2插入定位管12后,针灸针2能够与定位管12或者第二导电部121接触,针灸针2在扎入皮肤3后,针灸针2能够针对穴位进行针灸的同时进行电疗。具体来说,为了针灸针2插入定位管12时的卫生,参照图2和图3,还具有套管21包裹针灸针2,针灸针2随套管21一同进入定位管12,针灸针2穿入定位管12时不直接与定位管12接触,在针灸针2的针头扎入皮肤3后,可将包覆在针灸针2外侧的套管21取出,以提高针灸针2扎入过程的卫生情况,以避免针灸针2的针头在穿过定位管12时受污染。
综上,应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在内部空间115内形成负压,使得罐体11能够吸附在皮肤3,以达到拔罐效果;通过让第一通孔1101进入灸料4烟雾以及红外线,以能够实现温灸:通过第一导电部113和第二导电部121以及罐体11和定位管12让皮肤3导电,以能够实现电疗;并通过让定位管12进入针灸针2,以能够实现针灸,以及对穴位精准电疗。本申请的艾灸负压罐1能够具有拔罐、温灸、电疗、针灸等作用,并且能够使得拔罐、温灸、电疗、针灸其中多个同时进行。以及,通过设置专用于穿过针灸针2的定位管12,保证了针灸过程的卫生情况。
针对于第一导电部113的设置形式:
参照图2和图6,在第一种设置形式中,第一导电部113设置在罐体11的底部,罐体11的底部能够通过第一导电部113与皮肤3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电部113设置在罐体11的底部,在罐体11盖在皮肤3上时,第一导电部113直接与皮肤3接触,在第一导电部113接电后,第一导电部113直接将电流传导至皮肤3以及皮肤3下的肌肉,并配合第二导电部121和定位管12达到电疗效果。
参照图8,在第二种设置形式中,第一导电部113设置在罐体11的罐身上,罐体11为导电材质,罐体11的底部能够直接与皮肤3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第一导电部113的第一种设置形式,第二种设置形式的差异在于,将第一导电部113设置在罐体11的罐身上,在罐体11盖在皮肤3上时,罐体11直接与皮肤3接触,在第一导电部113接电后,第一导电部113通过罐体11将电流传导至皮肤3以及皮肤3下的肌肉,并配合第二导电部121和定位管12达到电疗效果。
应理解的是,由于罐体11和定位管12相接设置,为了避免罐体11干扰定位管12上的第二导电部121,可将定位管12设置为绝缘材料,或者在罐体11和定位管12相接的位置设置绝缘材料。
参照图9,在第三种设置形式中,第一导电部113设置在罐体11的罐身上,罐体11为绝缘材质,罐体11上设置有导电元件118,导电元件118的一端与第一导电部113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罐体11的底部。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第一导电部113的第二种设置形式,第三种设置形式的差异在于,罐体11为绝缘材料,为了让罐体11仍能传导电流,在罐体11上设置导电元件118,导电元件118如印刷电路或者导电介质,导电元件118一端与第一导电部113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罐体11的底部,在第一导电部113接电后,第一导电部113通过导电元件118将电流传导至皮肤3以及皮肤3下的肌肉,并配合第二导电部121和定位管12达到电疗效果。
针对于第二导电部121的设置形式,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6、图8、图9,第二导电部121设置于定位管12的底部。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管12的底部通过第二导电部121与皮肤3/隆起部31接触,在第二导电部121接电后,第二导电部121将为将电流传导至皮肤3以及皮肤3下的肌肉,并配合第一导电部113和罐体11达到电疗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参照第一导电部113,设置在定位管12的管身,将定位管12设置为导电材料或者在定位管12上设置导电元件118,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来说,为了让第一导电部113和第二导电部121更好接电,参照图2、图7、图8、图9,在罐体11的外侧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接电部114,接电部114用于与电源连接,第一导电部113和第二导电部121分别连接一个接电部114,由于接电部114设置在罐体11的外侧,能够便于第一导电部113与第二导电部121连接外界电源。
为避免隆起部31与定位管12接触不适,参照图2,第二导电部121可活动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电部121设置在定位管12的底部,在与隆起部31接触后,由于第二导电部121活动设置,在隆起部31的挤压下,第二导电部121将相对上移,以减小第二导电部121对隆起部31的压力,避免接触不适。
其中,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导电部121固定于定位管12的底部,定位管12为弹性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导电部121与隆起部31接触后,隆起部31推动第二导电部121,定位管12收缩,带动第二导电部121上移。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导电部121活动设置于定位管12的底部,定位管12的周侧设置有弹性元件122,弹性元件122与第二导电部121和定位管12的壁面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电部121套设在定位管12上,可沿定位管12滑动设置,定位管12的周侧设置弹性元件122,弹性元件122如弹簧、弹性橡胶等,在第二导电部121与隆起部31接触后,隆起部31推动第二导电部121,弹性元件122收缩,第二导电部121上移。
为了保证针灸针2能够与定位管12接触,参照图图2、图6、图8、图9,第二导电部121呈环状结构,第二导电部121的内环与定位管12的顶部相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针灸针2能够依次穿过定位管12的内部和第二导电部121的内环,然后第二导电部121的内环的尺寸较小,在针灸针2穿过第二导电部121的内环后,针灸针2能够与第二导电部121的内环的内壁相接触,以使针灸针2能够接电,以针对穴位电疗。
为了更好的进行温灸,参照图4至图6,还包括温灸元件13,温灸元件13包括定位部131、固定部132和连接部133,定位部131用于固定灸料4,定位部131设置于固定部132,固定部132和连接部133之间通过伸缩杆134连接,连接部133与罐体11的上端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将定位部131通过插入灸料4或者夹住灸料4的方式固定灸料4,定位部131置于固定部132上,定位部131能够与固定部132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分体设置,固定部132和连接部133通过伸缩杆134连接,以通过伸缩杆134调节固定部132和连接部133之间的距离,以及,连接部133用于与罐体11的上端连接,从而,调节定位部131上灸料4与罐体11上第一通孔1101的距离,以调节灸料4烟雾的进入量以及灸料4对人体所散出的热量强度。
为了提高连接部133与罐体11的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在罐体11的上端设置有结合部112,结合部112与连接部133插接或者卡接等。
为了使罐体11内形成负压,罐体11至少具有以下两种设置形式:
参照图1和图2,第一种设置形式,罐体11的侧面开设有排气孔111,排气孔111与内部空间115连通,且排气孔111用于连接抽气装置6,第一通孔1101能够配合排气孔111在罐体11内形成负压。
可以理解的是,将排气孔111连接抽气装置6,在罐体11压在人体的皮肤3上后,抽气装置6通过排气孔111对罐体11的内部进行抽气,第一通孔1101将进气,在排气孔111的排气速度大于第一通孔1101的进气速度时,能够使罐体11的内部产生负压,以将皮肤3吸起,形成隆起部31,以实现拔罐效果。
具体来说,原理可参照申请号为CN202220613188.7的一种透气式负压罐。
参照图7至图9,第二种设置形式,罐体1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吸附罩116和安装座117,吸附罩116形成内部空间115,吸附罩116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通孔1161,且吸附罩116对应第二通孔1161的下方设置有凸环1162,安装座117可拆卸的插设于吸附罩116的第二通孔1161,且部分插入内部空间115内,安装座117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1101,定位管12设置于安装座117。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时,可先将吸附罩116盖在皮肤3上,此时,吸附罩116的底部与皮肤3接触。然后抽气装置6连接第二通孔1161,并对吸附罩116的内部进行抽气,以使得内部空间115内形成负压,且皮肤3形成隆起部31,直至隆起部31与凸环1162接触,此时,吸附罩116的底部与隆起部31周边的皮肤3接触,凸环1162与隆起部31接触,通过凸环1162使得内部空间115分隔为第一空间1151和第二空间1152,使得吸附罩116、凸环1162、隆起部31、皮肤3之间围合封闭的第一空间1151,且第一空间1151内形成负压,对应第二通孔1161和凸环1152的位置形成能够连通外界的第二空间1152。在抽气装置6停止抽气并从第二通孔1161处取出后,由于第一空间1151内的负压,吸附罩116仍能保持对皮肤3的吸附,以达到拔罐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吸附罩116吸附在皮肤3上后,可将安装座117插入第二通孔1161,并使定位管12的下端置于第二空间1152内,以便于对隆起部31针灸、温灸,由于安装座117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01,可通过在第一通孔1101进入灸料4烟雾以及红外线,以实现温灸;由于定位管12设置在安装座117上,通过定位管12穿设针灸针2,以实现针灸。另外,第一导电部113可以设置在吸附罩116的底部,吸附罩116通过第一导电部113与皮肤3接触,也可以将第一导电部113设置在安装座117上,然后将吸附罩116设置为导电材料或者在吸附罩116上设置导电元件118,第一导电部113通过导电材质的吸附罩116对人体实现电疗,或者通过导电元件118对人体实现电疗。
具体来说,原理可参照申请号为CN201420185347.3的一种负压式针、灸装置。
参照图10,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艾灸装置,包括主机5和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艾灸负压罐1,艾灸负压罐1包括若干个,主机5电连接多个艾灸负压罐1。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主机5能够同时控制一个或者多个艾灸负压罐1的接电状态,以控制电流大小,从而调控电疗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艾灸负压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形成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内能够形成负压,以使所述罐体吸附于皮肤,所述罐体上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能够用于进入灸料烟雾以及红外线;
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上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定位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内;
其中,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第一导电部,所述定位管上设置有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皆能够接电,且所述罐体的底部能够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或者通过所述第一导电部与人体的皮肤接触,所述定位管能够直接与皮肤接触或者通过所述第二导电部与皮肤接触,以使得在人体产生脉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负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罐体的底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导电部与皮肤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负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在罐体的罐身上;
其中,所述罐体为导电材质,所述罐体的底部能够直接与皮肤接触;或者,所述罐体为绝缘材质,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罐体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负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定位管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艾灸负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部可活动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部固定于所述定位管的底部,所述定位管为弹性材料;或者,所述第二导电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定位管的底部,所述定位管的周侧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和所述定位管的壁面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艾灸负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部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二导电部的内环与所述定位管的顶部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负压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灸元件,所述温灸元件包括定位部、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固定灸料,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罐体的上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负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侧面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且所述排气孔用于连接抽气装置,所述第一通孔能够配合所述排气孔在所述罐体内形成负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负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吸附罩和安装座,所述吸附罩形成所述内部空间,所述吸附罩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通孔,且所述吸附罩对应所述第二通孔的下方设置有凸环,所述安装座可拆卸的插设于所述吸附罩的第二通孔,且部分插入所述内部空间内,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定位管设置于所述安装座。
10.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艾灸负压罐,所述艾灸负压罐包括若干个,所述主机电连接多个所述艾灸负压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66910.7U CN221332134U (zh) | 2023-07-25 | 2023-07-25 | 艾灸负压罐及艾灸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66910.7U CN221332134U (zh) | 2023-07-25 | 2023-07-25 | 艾灸负压罐及艾灸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332134U true CN221332134U (zh) | 2024-07-16 |
Family
ID=91850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66910.7U Active CN221332134U (zh) | 2023-07-25 | 2023-07-25 | 艾灸负压罐及艾灸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332134U (zh) |
-
2023
- 2023-07-25 CN CN202322066910.7U patent/CN2213321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10318A (zh) | 一种温度可调的艾灸罐 | |
CN206355314U (zh) | 艾灸刮痧器 | |
CN104248510A (zh) | 便携式艾灸器 | |
CN104127306A (zh) | 一种灸疗刮痧罐 | |
CN221332134U (zh) | 艾灸负压罐及艾灸装置 | |
CN203988926U (zh) | 一种灸疗刮痧罐 | |
CN210020350U (zh) | 一种针灸装置 | |
CN202892373U (zh) | 一种痔疮熏疗器 | |
CN217391156U (zh) | 灸针罐装置 | |
CN201030028Y (zh) | 新型火罐 | |
TWM629830U (zh) | 透氣式負壓罐 | |
CN201551544U (zh) | 灭烟器 | |
TWM635790U (zh) | 透氣罐之配件裝置 | |
CN214018472U (zh) | 手持式艾灸按摩器 | |
CN221286300U (zh) | 一种用于乳腺肿瘤中医康复的推拿装置 | |
CN222998095U (zh) | 一种简易式多功能理疗装置 | |
CN216148585U (zh) | 一种半身不遂患者中医内科局部针灸治疗装置 | |
CN219332494U (zh) | 透气式负压罐 | |
CN203935403U (zh) | 一种保健按摩棒 | |
CN206120825U (zh) | 一种智能拔罐器 | |
CN205683283U (zh) | 按灸器 | |
CN204352174U (zh) | 一种多功能艾灸椅 | |
CN223068805U (zh) | 一种可调节的艾灸隔热装置 | |
CN216629160U (zh) | 一种新型灸拔一体温阳罐 | |
CN213964342U (zh) | 一种可注射针灸用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