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331673U - 一种吸收制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收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31673U
CN221331673U CN202420225739.1U CN202420225739U CN221331673U CN 221331673 U CN221331673 U CN 221331673U CN 202420225739 U CN202420225739 U CN 202420225739U CN 221331673 U CN221331673 U CN 221331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re layer
leakage
absorbent articl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2257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素芳
李银琪
林霞
肖佳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ibao Nursing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Sibao Nursing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Sibao Nursing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Sibao Nursing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2257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331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31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31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吸收制品,包括:面层、芯层、底膜层和防漏层;所述面层被构造为位于所述芯层的上方;所述芯层被构造为位于所述底膜层的上方;所述防漏层被构造为位于所述芯层与所述底膜层之间;所述防漏层的两侧被构造为由所述芯层的外侧伸出,且被构造为折叠至所述面层的上方,以包裹所述芯层与所述面层的侧边。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防漏效果优异的吸收制品,防漏层设置在芯层与底膜层之间,其两侧向外伸出并折叠至面层上方,从而形成了包裹结构。由于防漏层是采用拒水材料制成的,因此芯层的两侧被封闭在了拒水空间中,提升了吸收制品的防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吸收制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收制品。
背景技术
卫生巾是一种具有吸收女性生理周期经血的吸收制品。目前市场上的卫生巾从结构上看,主要包括面层、芯层和底膜层,部分卫生巾还包括位于芯层左右两侧的一对护翼。其中,面层通常采用棉质材料制成,经血能够透过面层并渗入下方的芯层中。底膜层采用拒水材料制成,从而防止经血从下方渗出。
对于无护翼的卫生巾,由于吸收区域较窄,因此非常容易发生侧漏。而对于有护翼的卫生巾,护翼只能起到固定卫生巾的作用,当经血量较大的时候,未被及时吸收的经血会从面层的表面朝两侧流动导致侧漏发生。综上,如何设计一种防侧漏效果好的吸收制品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吸收制品。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吸收制品,包括:面层、芯层、底膜层和防漏层;
所述面层被构造为位于所述芯层的上方;
所述芯层被构造为位于所述底膜层的上方;
所述防漏层被构造为位于所述芯层与所述底膜层之间;所述防漏层的两侧被构造为由所述芯层的外侧伸出,且被构造为折叠至所述面层的上方,以包裹所述芯层与所述面层的侧边。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漏层由无纺布与拒水膜复合形成;其中,所述拒水膜位于靠近所述芯层的一侧,所述无纺布位于远离所述芯层的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拒水膜为PE膜。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拒水膜远离所述芯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漏层为两片材料,两片所述防漏层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吸收制品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防漏层靠近所述芯层的一侧被构造为位于所述芯层与底膜层之间,远离所述芯层的一侧被构造为向外侧伸出并折叠至所述面层的上方。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漏层为单片材料,所述芯层被构造为位于所述防漏层中间位置上方;所述防漏层沿所述吸收制品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伸出,并分别折叠至所述面层的上方。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膜层为两片材料,两片所述底膜层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吸收制品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底膜层靠近所述芯层的一侧被构造为位于所述防漏层的下方,远离所述芯层的一侧被构造为向外侧伸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护翼层,所述护翼层被构造为复合于所述底膜层上方,以形成护翼复合层;所述护翼复合层的中间部分向外侧延伸,以形成护翼。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膜层的下表面为胶面,所述底膜层下方中间位置粘贴有背部离型纸;所述护翼下方粘贴有护翼离型纸。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漏层折叠至所述面层上方部分的宽度设置为10-20mm。
本公开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漏效果优异的吸收制品。面层与芯层的下方设置有底膜层,这样就防止了液体从下方渗漏;面层与芯层的两侧被防漏层包裹,这样就防止了液体从两侧渗漏。具体的,防漏层设置在芯层与底膜层之间,其两侧向外伸出并折叠至面层上方,从而形成了包裹结构。由于防漏层是采用拒水材料制成的,因此芯层的两侧被封闭在了拒水空间中,有效提升了吸收制品的防漏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收制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收制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收制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收制品俯视图;
图5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收制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
1、面层;10、吸收区域;11、第一面料;12、第二面料;13、中央面料;2、芯层;3、底膜层;4、防漏层;40、防侧漏区域;41、拒水膜;42;无纺布;5、护翼离型纸;6、背部离型纸;7、护翼层;70、护翼;8、护边。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吸收制品,吸收制品可以为婴儿尿裤、婴儿尿片、婴儿拉拉裤、成人纸尿裤、成人护理用品、卫生巾、卫生护垫或经期裤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所述吸收制品为卫生巾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本公开提供的吸收制品包括:面层、芯层、底膜层和防漏层。其中,面层被构造为位于芯层上方。面层和芯层位于吸收制品的中间位置,二者能够共同构成了吸收区域。面层是直接贴近人体的材料,通常采用柔软、亲肤、易于导液的材料制成。芯层具有一定的厚度,能够吸收并储存一定量的经血。当芯层吸收至饱和状态后,在挤压作用下,芯层中的经血容易发生渗漏。
为了防止经血从芯层的底部渗出污染衣物,本公开的芯层被构造为位于底膜层的上方。底膜层采用拒水材料制成,经血在向下流至底膜层时会被阻隔,从而防止了液体从芯层下方渗漏。
为了防止经血从芯层的两侧渗出污染衣物和用户的大腿内侧,本公开还设置了防漏层。具体地,防漏层被构造为位于芯层与底膜层之间,防漏层的两侧被构造为由芯层的外侧伸出,且被构造为折叠至面层的上方,以包裹芯层与面层的侧边。
防漏层部分位于芯层和底膜层之间,也就是被部分压在芯层的下方,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经血从下方渗漏。防漏层的两侧伸出至超出芯层覆盖的位置,并向内侧折叠至面层的上方,从而将芯层和面层的侧边包裹在防漏层内。由于防漏层材料具有良好的拒水性能,因此芯层和面层的两侧形成了完全拒水的防侧漏区域。芯层中的液体在挤压作用下向两侧流动时,只能流动至防漏层包裹形成的封闭空间内,不会继续向外溢出。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防漏效果优异的吸收制品。面层与芯层的下方设置有底膜层,这样就防止了液体从下方渗漏;面层与芯层的两侧被防漏层包裹,这样就防止了液体从两侧渗漏。具体的,防漏层设置在芯层与底膜层之间,其两侧向外伸出并折叠至面层上方,从而形成了包裹结构。由于防漏层是采用拒水材料制成的,因此芯层的两侧被封闭在了拒水空间中,有效提升了吸收制品的防漏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参考图1和图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吸收制品,包括:面层1、芯层2、底膜层3和防漏层4。其中,如图1所示,面层1被构造为位于芯层2上方。如图4所示,面层1和芯层2位于吸收制品的中间位置,二者能够共同构成了吸收区域10。面层1是直接贴近人体的材料,通常采用柔软、亲肤、易于导液的材料制成,例如棉质材料、热风无纺布材料、水刺无纺布材料、或由上述材料的复合而成的其他材料。芯层2具有一定的厚度,能够吸收并储存一定量的经血。当芯层2吸收至饱和状态后,在挤压作用下,芯层2中的经血容易发生渗漏。
为了防止经血从芯层2的底部渗出污染衣物,本公开的芯层2被构造为位于底膜层3的上方。底膜层采用拒水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采用PE膜制成底膜层3,经血在向下流至底膜层3时会被阻隔,从而防止了液体从芯层2下方渗漏。如图4所示,卫生巾的中间区域为吸收区域10,吸收区域10由上自下至少包括:面层1、芯层2和底膜层3,经血通过面层1吸收,向下流动并储存至芯层2,在芯层2吸收饱和后,继续向下流动并被底膜层3阻隔。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底膜层3的下表面为胶面,底膜层3下方中间位置粘贴有背部离型纸6,从而方便卫生巾的清洁存放。在使用时,用户需要撕下背部离型纸6,并将底膜层3的背部贴合至内裤里侧。这样可以使卫生巾得到固定,不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
为了防止经血从芯层2的两侧渗出污染衣物和用户的大腿内侧,本公开还设置了防漏层4。具体地,如图1所示,防漏层4被构造为位于芯层2与底膜层3之间,防漏层4的两侧被构造为由芯层2的外侧伸出,且被构造为折叠至面层1的上方,以包裹芯层2与面层1的侧边。
防漏层4部分位于芯层2和底膜层3之间,也就是被部分压在芯层2的下方,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经血从下方渗漏。防漏层4的两侧伸出至超出芯层2覆盖的位置,并向内侧折叠至面层1的上方,从而将芯层2和面层1的侧边包裹在防漏层内。图4中的阴影部分即为防漏层4包裹至面层1上方的区域,由于防漏层4材料具有良好的拒水性能,因此芯层2和面层1的两侧形成了完全拒水的防侧漏区域40。芯层2中的液体在挤压作用下向两侧流动时,只能流动至防漏层4包裹形成的封闭空间内,不会继续向外溢出。
如图4所示,卫生巾吸收区域10的两侧为防侧漏区域40,防侧漏区域40内侧位置由上自下依次是:防漏层4、面层1、芯层2、防漏层4和底膜层3,防侧漏区域40外侧位置由上自下依次是:两层防漏层4和底膜层3。面层1和芯层2的侧边被封闭在两层防漏层4之间,从而有效防止了侧漏发生,提升了卫生巾的防漏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防漏层4折叠至面层1上方部分的宽度设置为10-20mm。如图4所示,如果防漏层4折叠至面层1上方部分的宽度过窄,会导致防侧漏区域40的面积过小,进而导致防侧漏效果下降。如果防漏层4折叠至面层1上方部分的宽度过宽,会导致防侧漏区域40面积过大,进而导致吸收区域10的面积缩小,导致卫生巾的吸收效果下降。因此,需要将防漏层4折叠至面层1上的宽度限制在10-20mm的范围内,使吸收效果和防侧漏效果同时得到保障。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继续参考图1,防漏层4由无纺布42与拒水膜41复合形成,其中,拒水膜41位于靠近芯层2的一侧,无纺布42位于远离芯层2的一侧。拒水膜41为具有良好的阻液效果的材料,拒水膜41单层结构即可实现防漏层4的防侧漏效果。拒水膜41折叠包裹面层1和芯层2的两侧边缘,从而将面层1和芯层2的两侧封闭于拒水空间内,从而防止侧漏的发生。但拒水膜41材料的亲肤性不佳,透气性较差,不适合直接暴露在最上方接触人体,为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使卫生巾的舒适性更好,在拒水膜41上复合了无纺布42。无纺布42位于远离芯层2的一侧,也就是说,折叠至面层上方的防漏层4材料的上表面为无纺布42材料,无纺布42透气性好、亲肤性佳,适合直接贴合人体。
无纺布42与拒水膜41可以先复合在一起,形成一面为无纺布42,另一面为拒水膜41的防漏层4复合材料;也可以作为两层材料依次包裹芯层2和面层1的两侧,包裹完毕后形成完整的防漏层4。复合连接方式可以为胶黏、热合或者超声波粘合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无纺布42可以设置有不止一层,拒水膜41也可以设置有不止一层,也就是说,防漏层4可以是由多层材料一起复合而成的,从而形成防漏性能更好的复合材料。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拒水膜41为PE膜,即聚乙烯膜,其具有良好的拒水性能,能够很好的阻隔液体,起到防漏的作用。具体地,PE膜的克重可以为8-35gsm。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拒水膜41远离芯层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拒水膜41的材料本身透气性较差,这导致卫生巾的防侧漏区域40的透气性较差,用户长时间使用卫生巾时会感到较为闷热。为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在拒水膜41远离芯层2的一侧打有多个透气孔。拒水膜41邻近芯层的一侧上不可以进行打孔,这是为了保证拒水膜41防侧漏的效果,至少部分拒水膜41需要完整地折叠至面层1上方,从而形成封闭的拒水空间。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防漏层4为两片材料,两片防漏层4分别对称设置于吸收制品沿宽度方向的两侧。防漏层4靠近芯层2的一侧被构造为位于芯层2与底膜层3之间,远离芯层2的一侧被构造为向外侧伸出并折叠至面层1的上方。两片防漏层4材料分别包裹面层1与芯层2的两侧,每片防漏层4材料用于包裹其中一侧,从而在面层1与芯层2的两侧分别形成防侧漏区域40。两片防漏层4可以设置为相同的大小,并以吸收制品的中线为轴对称设置。两片防漏层4折叠至面层1上方部分的宽度是相同的,从而使两个防侧漏区域40的大小完全一致。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防漏层4为单片材料,芯层2被构造为位于防漏层4中间位置上方,防漏层4沿所述吸收制品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伸出,并分别折叠至面层1的上方。如图1所示,一片防漏层4将芯层2与底膜层3完全隔开,从而在芯层2的下方铺设了防漏层4和底膜层3这两层拒水材料,进一步提升了卫生巾底部的防漏效果。与设置两片防漏层4材料的方案相比,只设置一片防漏层4材料的防侧漏效果更好,此外,还能使本公开卫生巾的制作工艺更加简单。一片防漏层4的两侧分别包裹面层1与芯层2的两侧,从而使芯层2的两侧和底部都完全位于拒水区域内,防止了渗漏的发生。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4,本公开的吸收制品还包括护翼层7,护翼层7被构造为复合于底膜层3上方,以形成护翼复合层,如图4所示,护翼复合层的中间部分向外侧延伸,以形成护翼70。护翼层7可以是亲水无纺布、拒水无纺布或者三片式材料。如图1所示,护翼层7为两片材料,两片护翼层7分别复合在底膜层3的两侧,从而在吸收制品的两侧形成两片护翼复合层材料,并裁切形成如图4所示的两片护翼70。护翼70的上表面为亲肤的护翼层7,下表面为底膜层3有胶的光滑面。在使用时,用户可以向下翻折护翼70,使护翼70从内裤裆部的两侧进行包裹,并粘贴至内裤的下表面,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卫生巾的固定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底膜层3为两片材料,两片底膜层3分别对称设置于吸收制品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底膜层3靠近芯层2的一侧被构造为位于防漏层4的下方,远离芯层2的一侧被构造为向外侧伸出。如图3所示,两片底膜层3的宽度一致,且与两片护翼层7的宽度一致。本实施方式中的底膜层3主要用于形成护翼复合层,而卫生巾的底部防漏功能仅通过防漏层4就可以实现。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防漏层4为单片材料,一片防漏层4的两侧分别包裹面层1与芯层2的两侧,芯层2的底部和两侧完全被防漏层4围合,从而使芯层2的两侧和底部都完全位于拒水区域内,防止了渗漏的发生。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护翼70下方粘贴有护翼离型纸5。护翼离型纸5粘贴于底膜层3背部对应护翼70的两侧位置,从而方便卫生巾的清洁存放。
本公开还提供了另一种吸收制品,参考图5,该吸收制品中未设置防漏层4。本实施例的吸收制品包括面层1、芯层2和底膜层3,其中,面层1被构造为位于芯层2上方,芯层2被构造为位于底膜层3的上方。底膜层3的两侧被构造为由芯层2的外侧伸出,且被构造为折叠至面层1的上方,以包裹芯层2与面层1的侧边。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吸收制品由底膜层3实现了防漏层4的功能。芯层2的底部设置有底膜层3,从而防止经血从芯层2的底部渗出。芯层2和面层1的两侧被包裹在底膜层3形成的封闭空间中,从而防止经血从芯层2的两侧渗出。
底膜层3可以采用与前文所述的拒水膜41完全一致的材料,即克重为8-35gsm的PE膜。PE膜具有良好的拒水性能,能够有效阻隔液体,起到防漏的作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底膜层3折叠至面层1上方部分的上表面复合有护边8,护边8可以是亲肤的无纺布材质。底膜层3的材质透气性较差,亲肤性不佳,因此不适合直接贴合至人体,因此需要设置两片护边8。护边8可以采用无纺布材料,直接贴合人体时不会感到闷热,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继续参考图5,面层1包括第一面料11、第二面料12和中央面料13。中央面料13位于芯层2的中间上方位置,第一面料11包括两块,两块第一面料11分别设置在中央面料13的两侧上方;第二面料12包括两块,两块第二面料12分别设置在两块第一面料11的上方。这样就使面层1形成了由内向外的两级阶梯式结构。当液体流至面层1上时,至少部分液体可以流入中央面料13与第一面料11之间,至少部分液体可以流入第一面料11和第二面料12之间,从而加快了吸收制品吸收液体的速度,提升了面层1的吸收效率,减小了液体泄漏的风险。此外,绝大部分液体在流至面层1之后都会被逐层向下吸收,从而被吸收至面层1下方的芯层2中,面层1的多层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离液体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吸收制品的防漏效果。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1)、芯层(2)、底膜层(3)和防漏层(4);
所述面层(1)被构造为位于所述芯层(2)的上方;
所述芯层(2)被构造为位于所述底膜层(3)的上方;
所述防漏层(4)被构造为位于所述芯层(2)与所述底膜层(3)之间;所述防漏层(4)的两侧被构造为由所述芯层(2)的外侧伸出,且被构造为折叠至所述面层(1)的上方,以包裹所述芯层(2)与所述面层(1)的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层(4)由无纺布(42)与拒水膜(41)复合形成;其中,所述拒水膜(41)位于靠近所述芯层(2)的一侧,所述无纺布(42)位于远离所述芯层(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水膜(41)为PE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水膜(41)远离所述芯层(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层(4)为两片材料,两片所述防漏层(4)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吸收制品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防漏层(4)靠近所述芯层(2)的一侧被构造为位于所述芯层(2)与底膜层(3)之间,远离所述芯层(2)的一侧被构造为向外侧伸出并折叠至所述面层(1)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层(4)为单片材料,所述芯层(2)被构造为位于所述防漏层(4)中间位置上方;所述防漏层(4)沿所述吸收制品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伸出,并分别折叠至所述面层(1)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层(3)为两片材料,两片所述底膜层(3)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吸收制品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底膜层(3)靠近所述芯层(2)的一侧被构造为位于所述防漏层(4)的下方,远离所述芯层(2)的一侧被构造为向外侧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翼层(7),所述护翼层(7)被构造为复合于所述底膜层(3)上方,以形成护翼复合层;所述护翼复合层的中间部分向外侧延伸,以形成护翼(7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层(3)的下表面为胶面,所述底膜层(3)下方中间位置粘贴有背部离型纸(6);所述护翼(70)下方粘贴有护翼离型纸(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层(4)折叠至所述面层(1)上方部分的宽度设置为10-20mm。
CN202420225739.1U 2024-01-29 2024-01-29 一种吸收制品 Active CN221331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25739.1U CN221331673U (zh) 2024-01-29 2024-01-29 一种吸收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25739.1U CN221331673U (zh) 2024-01-29 2024-01-29 一种吸收制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31673U true CN221331673U (zh) 2024-07-16

Family

ID=91846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225739.1U Active CN221331673U (zh) 2024-01-29 2024-01-29 一种吸收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3316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87527B2 (en) Absorbent article and inner absorbent article
JP4678632B2 (ja) 折り返し部を有する吸収体製品
JP2008023365A (ja) 折り返し部を有する吸収体製品
JPS61207605A (ja) 使い捨てパンツ
JP6596706B2 (ja) 吸収性物品
JP5319367B2 (ja) 吸収性物品
JP6308121B2 (ja) ボクサーパンツ型の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3252323A (ja) 吸収性物品
JP4090202B2 (ja) 吸収性物品
JP6450102B2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JP2016220906A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JP2010233967A (ja) 吸収性物品
CN221331673U (zh) 一种吸收制品
JP2018033733A (ja) パンツタイプ吸収性物品
JP2607538Y2 (ja) 吸収性物品
JP5237197B2 (ja) 男性用軽失禁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JP5369316B2 (ja) 吸収性物品
CN221331672U (zh) 一种吸收制品
JP6323379B2 (ja) ボクサー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及び吸収性物品
JP5471017B2 (ja) 男性用軽失禁パッド
CN114099149A (zh) 男性轻度失禁尿片及其制备方法
JP4388404B2 (ja) 吸収性物品
JPH07163618A (ja) 立体パンツ型使いすておむつ
JPH10243960A (ja) 吸収性物品
CN215875244U (zh) 一种360度防漏上层结构和纸尿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