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19218U - 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319218U CN221319218U CN202323139031.9U CN202323139031U CN221319218U CN 221319218 U CN221319218 U CN 221319218U CN 202323139031 U CN202323139031 U CN 202323139031U CN 221319218 U CN221319218 U CN 2213192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mast
- lifting
- platform
- t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包括:主体单元、路面行走单元、轨道行走单元、升降单元、控制终端;路面行走单元安装在主体单元的下端,路面行走单元用于在路面上移动;轨道行走单元安装在主体单元的下端,轨道行走单元用于在轨道上移动;升降单元安装主体单元的上端,升降单元用于调节作业人员的高度;一组控制终端安装在升降单元内,一组控制终端安装在主体单元的前端面。本实用新型由在升降单元中的作业人员通过控制终端可控制自身的升降高度,控制路面行走单元在平地、公路、坡道等路面移动,控制轨道行走单元可满足在铁路轨道上的移动,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能同时在路面和轨道线上作业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隧道维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铁路、桥梁、隧道数量不断增多,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传统的维护方式主要依靠人工爬行或吊篮等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操作危险,无法满足需求。
现有技术中的高空检修作业平台,可以在硬质地面上进行高空检修作业,但是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的建设发展,急需能同时满足在路面和轨道线上作业的高空检修作业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能同时在路面和轨道线上作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包括:主体单元;路面行走单元,路面行走单元安装在主体单元的下端,路面行走单元用于在路面上移动;轨道行走单元,轨道行走单元安装在主体单元的下端,轨道行走单元用于在轨道上移动;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安装主体单元的上端,升降单元用于调节作业人员的高度;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有两组,一组控制终端安装在升降单元内,一组控制终端安装在主体单元的前端面,控制终端用于控制路面行走单元的移动和转向、控制轨道行走单元的移动、控制升降单元上作业人员的高度。
进一步地,路面行走单元包括:路面驱动轮组,路面驱动轮组安装在主体单元下端面且靠近主体单元的下端面的第一端,路面驱动轮组用于提供移动动力;路面转向轮组,路面转向轮组安装在主体单元下端面且靠近主体单元的下端面的第二端,路面转向轮组用于调整移动方向。
进一步地,轨道行走单元包括:轨道驱动轮组,轨道驱动轮组安装主体单元下端,轨道驱动轮组用于提供移动动力;轨道从动轮组,轨道从动轮组安装在主体单元下端,轨道从动轮组随轨道驱动轮组转动时使主体单元和升降单元移动。
进一步地,轨道行走单元还包括夹轨器组,夹轨器组安装在主体单元的下端面,夹轨器组用于将主体单元和升降单元整体固定在轨道上。
进一步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安装在主体单元的上端;升降平台,升降平台安装在升降机构上,升降平台用于为作业人员提供站立平面;其中,升降机构用于通过控制终端调节升降平台的高度。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上包括:第一桅柱,第一桅柱固定安装在主体单元上;第二桅柱,第二桅柱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桅柱上;第三桅柱,第三桅柱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桅柱上,升降平台固定安装在第三桅柱上;液压缸,液压缸与第二桅柱连接,液压缸用于为第二桅柱提供动力以使第二桅柱在竖直方向沿第一预设直线轨道运动;换向链轮,换向链轮固定安装在第二桅柱的上端;传动链,传动链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桅柱上,传动链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三桅柱上,传动链与换向链轮咬合且传动链的第二端随换向链轮的转动带动第三桅柱沿第二预设直线轨道运动;其中,液压缸输出动力使第二桅柱带动换向链轮在竖直方向沿第一预设直线轨道运动以使换向链轮转动带动传动链的第二端牵引第三桅柱沿第二预设直线轨道运动。
进一步地,液压缸上设有调压阀、节流阀和应急放油口,调压阀用于调节液压缸的输出动力大小以调节升降平台所承载的最大升力,节流阀用于调节升降平台的升降速度,应急放油口用于放出液压缸内部的液压油以使升降平台下降。
进一步地,传动链与第三桅柱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用调节螺母固定在第三桅柱上,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用于调节第三桅柱的高度。
进一步地,升降平台上安装有固定平台和可活动平台,可活动平台有两组,两组可活动平台沿固定平台长度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固定平台长度方向的两端,可活动平台用于增加作业人员的水平空间;可活动平台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活动平台在第一位置时,可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使用限位插销固定;可活动平台在第二位置时,可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使用限位插销固定。
进一步地,主体单元上装有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用于监测主体单元的水平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包括:主体单元、路面行走单元、轨道行走单元、升降单元、控制终端;路面行走单元安装在主体单元的下端,路面行走单元用于在路面上移动;轨道行走单元安装在主体单元的下端,轨道行走单元用于在轨道上移动;升降单元安装主体单元的上端,升降单元用于调节作业人员的高度;一组控制终端安装在升降单元内,一组控制终端安装在主体单元的前端面,控制终端用于控制路面行走单元的移动和转向、控制轨道行走单元的移动、控制升降单元上作业人员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由在升降单元中的作业人员通过控制终端可控制自身的升降高度,控制路面行走单元在平地、公路、坡道等路面移动,控制轨道行走单元可满足在铁路轨道上的移动,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能同时在路面和轨道线上作业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的仰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的夹轨器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的夹轨器的等轴测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的升降机构的主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的液压缸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剖面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的升降平台的主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的升降平台的俯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的控制终端的主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主体单元;101、倾角传感器;20、路面行走单元;21、路面驱动轮组;22、路面转向轮组;30、轨道行走单元;31、轨道驱动轮组;32、轨道从动轮组;33、夹轨器组;331、夹轨器;3311、抓夹;3312、腰型板;40、升降单元;41、升降机构;411、第一桅柱;412、第二桅柱;413、第三桅柱;4131、调节螺杆;4132、调节螺母;414、液压缸;4141、调压阀;4142、节流阀;4143、应急放油口;415、换向链轮;416、传动链;42、升降平台;421、固定平台;422、活动平台;423、插销;50、控制终端;51、夹紧按钮;52、松开按钮;53、路面转向杆;54、电源指示灯;55、平台升起按钮;56、平台下降按钮;57、行走模式切换按钮;58、速度模式切换按钮;59、紧急停止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主体单元10、路面行走单元20、轨道行走单元30、升降单元40、控制终端50;路面行走单元20安装在主体单元10的下端,路面行走单元20用于在路面上移动;轨道行走单元30安装在主体单元的下端,轨道行走单元30用于在轨道上移动;升降单元40安装主体单元10的上端,升降单元40用于调节作业人员的高度;控制终端50有两组,一组控制终端50安装在升降单元40内,一组控制终端50安装在主体单元10的前端面,控制终端50用于控制路面行走单元20的移动和转向、控制轨道行走单元30的移动、控制升降单元40上作业人员的高度。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由在升降单元40中的作业人员通过控制终端50可控制自身的升降高度,控制路面行走单元20在平地、公路、坡道等路面移动,控制轨道行走单元30可满足在铁路轨道上的移动,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能同时在路面和轨道线上作业的问题。
具体地,升降单元40的最大平台高度为7.0m,可支持的最大作业高度为9.0m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油箱容积为16L,能耗为1.4L/h,整机尺寸为长2800mm×1500mm×2500mm,设备整机重量2300kg。
如图2所示,路面行走单元20包括:路面驱动轮组21和路面转向轮组22;路面驱动轮组21安装在主体单元10下端面且靠近主体单元10的下端面的第一端,路面驱动轮组21用于提供移动动力;路面转向轮组22安装在主体单元10下端面且靠近主体单元10的下端面的第二端,路面转向轮组22用于调整移动方向。控制终端50控制路面行走单元20使整体在路面进行前进、后退和左右转向操作。具体地,升降单元40处于升高状态时,整体在路面的移动速度为0~0.8km/h,升降单元40处于缩合状态时,整体在路面的移动速度为0~2.5km/h,整体在路面的爬坡能力为20%。
如图2所示,轨道行走单元30包括:轨道驱动轮组31和轨道从动轮组32;轨道驱动轮组31安装主体单元10下端,轨道驱动轮组31用于提供移动动力;轨道从动轮组32安装在主体单元10下端,轨道从动轮组32随轨道驱动轮组31转动时使主体单元10和升降单元40移动。
具体地,如图2所示,轨道驱动轮组31和轨道从动轮组32均有两个轨道行走轮,两个轨道行走轮的轮距与标准轨道的宽度1435mm相匹配,控制终端50控制轨道驱动轮组31和轨道从动轮组32在轨道上前后移动,无需方向控制,升降单元40处于升高状态时,整体在轨道的移动速度为0~0.8km/h,升降单元40处于缩合状态时,整体在轨道的移动速度为0~10km/h。另外,路面驱动轮组21和路面转向轮组22均有两个路面行走轮,路面行走轮的轮半径大于轨道行走轮的轮半径且路面行走轮的轮间距小于轨道行走轮的轮间距以使路面行走轮与地接触面低于轨道行走轮与轨道的接触面。
优选地,四个轨道行走轮与轨道的接触面上设有MC外圈,实现跨轨绝缘。
如图1至图2所示,轨道行走单元30还包括夹轨器组33,两个夹轨器组安装在主体单元10的下端面,夹轨器组33用于将主体单元10和升降单元40整体固定在轨道上。当升降单元升高作业人员处于高空作业状态时,两个夹轨器组33下降夹紧轨道,将整体固定在轨道上,保证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
具体地,如图3、图4、图10所示,夹轨器组33有两个夹轨器331,夹轨器331上安装有两个抓夹3311、腰型板3312,两个夹轨器331分别安装在主体单元10的下端面且位于轨道驱动轮组31和轨道从动轮组32的内侧并与轨道驱动轮组31邻近;具体实施时,通过长按控制终端50的夹紧按钮51控制抓夹3311朝上运动收合并夹紧轨道,完成抓夹动作后松开夹紧按钮51,若夹轨器331处于夹紧状态下没有及时松开夹紧按钮51,会降低夹轨器331的使用寿命;通过长按控制终端50的松开按钮52控制抓夹3311朝下运动松开轨道时,需注意腰型板3312位置需与轨道之间留有间隙,使整体可以在轨道上移动而不会与腰型板3312产生摩擦。
优选地,夹轨器331与轨道的接触面上贴有MC材料,实现跨轨绝缘。
如图1所示,升降单元40包括:升降机构41和升降平台42;升降机构41安装在主体单元10的上端;升降平台42安装在升降机构41上,升降平台用于为作业人员提供站立平面;其中,升降机构41用于通过控制终端50调节升降平台42的高度。
如图5、图6所示,升降机构41上包括:第一桅柱411、第二桅柱412、第三桅柱413、液压缸414、换向链轮415、传动链416;第一桅柱411固定安装在主体单元10上;第二桅柱412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桅柱411上;第三桅柱413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桅柱412上,升降平台42固定安装在第三桅柱413上;液压缸414与第二桅柱412连接,液压缸414用于为第二桅柱412提供动力以使第二桅柱412在竖直方向沿第一预设直线轨道运动;换向链轮415固定安装在第二桅柱412的上端;传动链416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桅柱411上,传动链416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三桅柱413上,传动链416与换向链轮415咬合且传动链416的第二端随换向链轮415的转动带动第三桅柱413沿第二预设直线轨道运动;其中,控制终端50控制液压缸414输出动力使第二桅柱412带动换向链轮415在竖直方向沿第一预设直线轨道运动以使换向链轮415转动带动传动链416的第二端牵引第三桅柱413沿第二预设直线轨道运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桅柱411、第二桅柱412、第三桅柱413均采用无间隙传动,使升降平台42升高后摆动量最小,使用时安全性高。
优选地,第一桅柱411、第二桅柱412、第三桅柱413均采用铝合金制成,整个平台重量轻,结构紧凑,体积小,能通过大多数轨道。
如图6、图7所示,液压缸414上设有调压阀4141、节流阀4142和应急放油口4143,调压阀4141用于调节液压缸414的输出动力大小以调节升降平台42所承载的最大升力,节流阀4142用于调节升降平台42的升降速度,应急放油口4143用于放出液压缸414内部的液压油以使升降平台42下降。
具体实施时,由于液压缸414长期使用,可能使液压缸414输出的压力值发生变化,从而使升降平台42的最大起升力发生变化,可通过拧动调压阀4141调整升降平台42的最大起升力,具体调整时,顺时针拧动调压阀4141增大液压缸414的输出压力;节流阀4142用于调整升降平台42的下降速度,升降平台42的下降速度由作业人员的适应能力决定,顺时针方向拧动节流阀4142会使升降平台42的下降速度加快,逆时针拧动节流阀4142使升降平台42的下降速度变慢;在电力中断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升降平台42不能正常下降时,逆时针拧开应急放油口4143上的调节螺钉,可使平台缓慢下降到初始位置。
传动链416与第三桅柱413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螺杆4131,调节螺杆4131用调节螺母4132固定在第三桅柱413上,调节螺杆4131和调节螺母4132用于调节第三桅柱413的高度。调节螺杆4131和调节螺母4132通过调节传动链416的长度调整桅柱之间的高度差,维护使用时更加便捷。
具体实施时,传动链416每使用三个月需要测一次传动链416的长度,传动链416磨损的直接结果是使得链条总长度变长,过长会导致第三桅柱413的下落且缩合时第一桅柱411、第二桅柱412、第三桅柱413的顶端不平齐,严重时损坏桅柱。
如图8、图9所示,升降平台42上安装有固定平台421和可活动平台422,可活动平台422有两组,两组可活动平台422沿固定平台421长度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固定平台421长度方向的两端,可活动平台422用于增加作业人员的水平空间;可活动平台42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活动平台422在第一位置时,可活动平台422与固定平台421使用限位插销423固定;可活动平台422在第二位置时,可活动平台422与固定平台421使用限位插销423固定。作业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平台作业宽度,应用场景更加灵活。
具体地,可活动平台422完全缩合在固定平台421上时,平台水平空间为1530mm×900mm(长×宽),最大载重量为360kg;可活动平台422完全拉伸出固定平台421时,平台水平空间为2130mm×900mm(长×宽),最大载重量为300kg。
主体单元10上装有倾角传感器101,倾角传感器101用于监测主体单元10的水平度。
具体实施时,倾角传感器101监测到主体单元10的倾角大于1.5°时自动报警。倾角传感器101在长期使用,监控水平度可能会产生偏差,为避免控制系统对底盘水平度的误判,当整体处于平整平面上时,对主体单元10的水平度监视装置进行调整。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操作过程: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可选的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由柴油发电机供电,启动柴油发电机后控制终端50上的电源指示灯54亮起;整体由在升降平台42中的作业人员通过控制终端50控制,按下控制终端50上的平台升起按钮55,升降平台42上升,最高可上升到7m,最大工作高度约为9m,到达最大高度时自动限位,按下平台下降按钮56控制升降平台42下降,升降平台42下降到初始高度时自动限位;
当控制终端50上的行走模式切换按钮57切换到路面行走模式时,推动路面转向杆53控制路面移动方向,向上推路面转向杆53整体向前移动,向下拉路面转向杆53整体向后退,推动路面转向杆53的幅度越大,整体的移动速度越快,转向时路面转向杆53拉向左边为左转向,拉向右边为右转向;拉动时间越长,整体的转向幅度越大,通过速度模式切换按钮58控制整个平台的移动速度,速度模式切换按钮58切换为快速移动模式,地面的最大移动最大速度为5~6km/h,速度模式切换按钮58切换为慢速移动模式,地面的最大移动速度为1~2km/h,注意升降平台42在升高状态下整体的行走速度自动限定不超过0.8km/h;
当控制终端50上的行走模式切换按钮57切换到轨道行走模式时,通过速度模式切换按钮58控制整体的移动速度,速度模式切换按钮58切换为快速移动模式,轨道移动的最大速度为9~10km/h,速度模式切换按钮58切换为慢速移动模式,轨道上移动的最大速度为1~2km/h,升降平台42在升高状态下整体的移动速度自动限定不超过0.8km/h;
在轨道上移动时,长按控制终端50的夹紧按钮51控制抓夹3311朝上运动收合并夹紧轨道,完成抓夹动作后松开夹紧按钮51,若夹轨器331处于夹紧状态下没有及时松开夹紧按钮51,会降低夹轨器331的使用寿命;通过长按控制终端50的松开按钮52控制抓夹3311朝下运动松开轨道时,需注意腰型板3312位置需与轨道之间留有间隙,使整体可以在轨道上移动而不会与腰型板3312产生摩擦;
需要扩大升降平台42上的空间时,取下可活动平台422上的限位插销423,将两侧的可活动平台422手动推开,然后插入限位插销423固定;
主体单元10上设置有倾角传感器101,当平台倾斜大于1.5°时自动报警,应立即停止操作;
控制终端50上设有紧急停止按钮59,当平台升起按钮55和平台下降按钮56意外失控时,按下紧急停止按钮59可立即终止升降平台42的任何升降动作;接触紧急停止按钮时,需顺时针拨动紧急停止按钮59复位,注意不能使用拔拉的方式完成,拔拉会损坏紧急停止按钮59;
紧急停止按钮59只对控制电路起作用,由于电力中断或其他原因,两组控制终端50均不能使升降平台42下降时,逆时针拧动液压缸414上的应急放油口4143上的阀门使升降平台42缓慢下降,升降平台42到达最低位置时将紧急停止按钮59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包括:
主体单元(10);
路面行走单元(20),所述路面行走单元(20)安装在所述主体单元(10)的下端,所述路面行走单元(20)用于在路面上移动;
轨道行走单元(30),所述轨道行走单元(30)安装在所述主体单元的下端,所述轨道行走单元(30)用于在轨道上移动;
升降单元(40),所述升降单元(40)安装所述主体单元(10)的上端,所述升降单元(40)用于调节作业人员的高度;
控制终端(50),所述控制终端(50)有两组,一组所述控制终端(50)安装在所述升降单元(40)内,一组所述控制终端(50)安装在所述主体单元(10)的前端面,所述控制终端(50)用于控制所述路面行走单元(20)的移动和转向、控制所述轨道行走单元(30)的移动、控制所述升降单元(40)上作业人员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行走单元(20)包括:
路面驱动轮组(21),所述路面驱动轮组(21)安装在所述主体单元(10)下端面且靠近所述主体单元(10)的下端面的第一端,所述路面驱动轮组(21)用于提供移动动力;
路面转向轮组(22),所述路面转向轮组(22)安装在所述主体单元(10)下端面且靠近所述主体单元(10)的下端面的第二端,所述路面转向轮组(22)用于调整移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行走单元(30)包括:
轨道驱动轮组(31),所述轨道驱动轮组(31)安装所述主体单元(10)下端,所述轨道驱动轮组(31)用于提供移动动力;
轨道从动轮组(32),所述轨道从动轮组(32)安装在所述主体单元(10)下端,所述轨道从动轮组(32)随所述轨道驱动轮组(31)转动时使所述主体单元(10)和所述升降单元(40)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行走单元(30)还包括夹轨器组(33),所述夹轨器组(33)安装在所述主体单元(10)的下端面,所述夹轨器组(33)用于将所述主体单元(10)和所述升降单元(40)整体固定在所述轨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所述升降单元(40)包括:
升降机构(41),所述升降机构(41)安装在所述主体单元(10)的上端;
升降平台(42),所述升降平台(42)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41)上,所述升降平台用于为所述作业人员提供站立平面;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41)用于通过所述控制终端(50)调节所述升降平台(42)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所述升降机构(41)上包括:
第一桅柱(411),所述第一桅柱(411)固定安装在所述主体单元(10)上;
第二桅柱(412),所述第二桅柱(412)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桅柱(411)上;
第三桅柱(413),所述第三桅柱(413)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桅柱(412)上,所述升降平台(4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桅柱(413)上;
液压缸(414),所述液压缸(414)与所述第二桅柱(412)连接,所述液压缸(414)用于为第二桅柱(412)提供动力以使所述第二桅柱(412)在竖直方向沿第一预设直线轨道运动;
换向链轮(415),所述换向链轮(415)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桅柱(412)的上端;
传动链(416),所述传动链(416)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桅柱(411)上,所述传动链(416)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三桅柱(413)上,所述传动链(416)与所述换向链轮(415)咬合且所述传动链(416)的第二端随所述换向链轮(415)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三桅柱(413)沿第二预设直线轨道运动;
其中,所述液压缸(414)输出动力使所述第二桅柱(412)带动所述换向链轮(415)在竖直方向沿所述第一预设直线轨道运动以使换向链轮(415)转动带动所述传动链(416)的第二端牵引第三桅柱(413)沿所述第二预设直线轨道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所述液压缸(414)上设有调压阀(4141)、节流阀(4142)和应急放油口(4143),所述调压阀(4141)用于调节所述液压缸(414)的输出动力大小以调节所述升降平台(42)所承载的最大升力,所述节流阀(4142)用于调节所述升降平台(42)的升降速度,所述应急放油口(4143)用于放出所述液压缸(414)内部的液压油以使所述升降平台(42)下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所述传动链(416)与所述第三桅柱(413)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螺杆(4111),所述调节螺杆(4111)用调节螺母(4112)固定在所述第三桅柱(413)上,所述调节螺杆(4111)和所述调节螺母(4112)用于调节所述第三桅柱(413)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42)上安装有固定平台(421)和可活动平台(422),所述可活动平台(422)有两组,两组所述可活动平台(422)沿所述固定平台(421)长度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平台(421)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可活动平台(422)用于增加所述作业人员的水平空间;
所述可活动平台(42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可活动平台(422)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可活动平台(422)与所述固定平台(421)使用限位插销(423)固定;所述可活动平台(422)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活动平台(422)与所述固定平台(421)使用限位插销(423)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单元(10)上装有倾角传感器(101),所述倾角传感器(101)用于监测所述主体单元(10)的水平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39031.9U CN221319218U (zh) | 2023-11-21 | 2023-11-21 | 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39031.9U CN221319218U (zh) | 2023-11-21 | 2023-11-21 | 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319218U true CN221319218U (zh) | 2024-07-12 |
Family
ID=91788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139031.9U Active CN221319218U (zh) | 2023-11-21 | 2023-11-21 | 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319218U (zh) |
-
2023
- 2023-11-21 CN CN202323139031.9U patent/CN2213192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13940B (zh) | 一种全地形行驶轻型作业车 | |
CN110655015B (zh) | 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维护的无轨自行式平台车 | |
CN101598025B (zh) | 多功能装配式液压驱动移动栈桥 | |
CN1311134C (zh) | 下导梁式架桥机及其架梁方法 | |
CN210140781U (zh) | 声屏障安装操作台车 | |
CN113200308B (zh) | 一种具有托举功能的动车组车下部件拆装设备 | |
WO2023000704A1 (zh) | 一种适用于大坡度的单轨吊可分离式齿轨驱动装置 | |
CN210366808U (zh) | 一种用于轨道行走的升降拆除装置 | |
CN221319218U (zh) | 铁路桥隧、高空供电线路检修移动平台 | |
CN203022382U (zh) | 一体式卸船机抓斗检修平台 | |
CN204529153U (zh) | 一种节段拼装架桥机的天车 | |
SE457362B (sv) | Anordning monterad paa ett transportfordon foer inspektion och underhaall av under ytor paa bil- och jaernvaegsbroar | |
CN113335317B (zh) | 一种隧道内单轨轨道梁运架移动设备 | |
CN112144401B (zh) | 一种基于曲线轨迹和大纵坡环境下的架桥机过跨方法 | |
CN103306218A (zh) | 桥梁底幅面检修吊篮 | |
CN111469718A (zh) | 一种跨座式接触轨安装平台 | |
CN104370217A (zh) | 一种桥梁板面铺设用门式起重机 | |
CN216947858U (zh) | 一种桥梁检修用变轨距履带式走行机构 | |
CN216361015U (zh) | 一种斜井斜直段扩挖施工用运输系统 | |
CN211001334U (zh) | 一种轨道车辆或设备的收放装置 | |
CN211543513U (zh) | 基于轨道的悬挂式空铁疏散平台 | |
CN2433122Y (zh) | 铁路、公路桥的下部检修车 | |
CN113044726A (zh) | 一种弧形轨道桥式起重机 | |
CN221295955U (zh) | 一种变跨龙门吊机 | |
CN220364261U (zh) | 一种铁路钢轨铺设用转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